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性能评价
1
作者 吴悠 肖文海 +3 位作者 丁玲 陈丹 邓素容 李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3-1901,共9页
目的:对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课题组前期搭建的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为评价对象,分析流动剪切率和样品保存时间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的批间变异性;采... 目的:对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课题组前期搭建的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为评价对象,分析流动剪切率和样品保存时间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的批间变异性;采集24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在存在20μmol/L乙酰水杨酸(COX-1抑制剂)或50μmol/L 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P2Y12受体抑制剂)的情况下用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平台和光透射浊度法检测血小板功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乙酰水杨酸和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诊断性能。结果:在1500/s流动条件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可动态监测血小板黏附聚集行为并量化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随流动剪切率增大而增强;样品室温放置5 h内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批间变异性变异系数<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显示,本平台对乙酰水杨酸和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抑制血小板功能的鉴别具有良好诊断性能。结论: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未来可发展为一种适宜临床的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微流控 抗血小板药物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