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载酞菁锌靶向新生血管相变纳米粒体外超声显像与光热治疗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瑜莉
刘逢秋
+4 位作者
过源
喻滔
王志刚
冉海涛
曹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1-767,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靶向新生血管诊疗一体化的超声分子探针,体外评价其靶向性、增强超声显像及光热治疗能力。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搭载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和酞菁锌(zinc phthalocyanine,ZnPc)的PLGA纳米粒;用碳二亚胺法将纳...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靶向新生血管诊疗一体化的超声分子探针,体外评价其靶向性、增强超声显像及光热治疗能力。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搭载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和酞菁锌(zinc phthalocyanine,ZnPc)的PLGA纳米粒;用碳二亚胺法将纳米粒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抗体相偶联制备靶向纳米粒;检测其一般特性、体外寻靶能力;经激光辐照后检测其增强超声显像以及光热治疗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靶向纳米粒,粒径(256.40±57.14)nm;CCK-8检测结果表明纳米粒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F=0.402,P=0.837);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结果均证明靶向纳米粒具有良好的靶向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非靶向组、抗体封闭组、靶向组中,纳米粒与细胞连接率分别为(9.52±2.14)%、(9.92±1.62)%、(61.8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7,P<0.05),非靶向组(q=40.21,P<0.05)、抗体封闭组(q=30.91,P<0.05)分别与靶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激光(1 W/cm2,5 min)辐照后纳米粒能够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像并能使局部温度升高超过42℃,对细胞具备光热治疗的能力,而靶向组诱导细胞凋亡比例[(79.49±2.22)%]明显高于非靶向组[(24.23±1.95)%,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新生血管诊疗一体化超声分子探针,其具有良好的靶向能力,可用于增强超声显像及光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酞菁锌
PLGA纳米粒
超声分子成像
液气相变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酞菁锌靶向新生血管相变纳米粒体外超声显像与光热治疗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瑜莉
刘逢秋
过源
喻滔
王志刚
冉海涛
曹阳
机构
超声
分子影像
重庆市
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重庆
医
科
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
超声
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1-7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6300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1713)~~
文摘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靶向新生血管诊疗一体化的超声分子探针,体外评价其靶向性、增强超声显像及光热治疗能力。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搭载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和酞菁锌(zinc phthalocyanine,ZnPc)的PLGA纳米粒;用碳二亚胺法将纳米粒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抗体相偶联制备靶向纳米粒;检测其一般特性、体外寻靶能力;经激光辐照后检测其增强超声显像以及光热治疗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靶向纳米粒,粒径(256.40±57.14)nm;CCK-8检测结果表明纳米粒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F=0.402,P=0.837);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结果均证明靶向纳米粒具有良好的靶向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非靶向组、抗体封闭组、靶向组中,纳米粒与细胞连接率分别为(9.52±2.14)%、(9.92±1.62)%、(61.8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7,P<0.05),非靶向组(q=40.21,P<0.05)、抗体封闭组(q=30.91,P<0.05)分别与靶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激光(1 W/cm2,5 min)辐照后纳米粒能够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像并能使局部温度升高超过42℃,对细胞具备光热治疗的能力,而靶向组诱导细胞凋亡比例[(79.49±2.22)%]明显高于非靶向组[(24.23±1.95)%,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新生血管诊疗一体化超声分子探针,其具有良好的靶向能力,可用于增强超声显像及光热治疗。
关键词
新生血管
酞菁锌
PLGA纳米粒
超声分子成像
液气相变
光热治疗
Keywords
angiogenesis
Zinc phthalocyanine
PLGA nanoparticles
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
liquid-gas phase transition
photothermal therap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944.9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载酞菁锌靶向新生血管相变纳米粒体外超声显像与光热治疗实验研究
陈瑜莉
刘逢秋
过源
喻滔
王志刚
冉海涛
曹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