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云阳地区沙溪庙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钟摇 朱利东 +5 位作者 杨文光 周羽漩 熊璨 肖明 李德亮 张洪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探讨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沙溪庙组下段恐龙化石埋藏成因。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薄片分析,对化石围岩及上下岩层展开研究。化石围岩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其中见大量泥砾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具稀性泥流沉积特征。化石层上下大量发育以负荷构... 探讨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沙溪庙组下段恐龙化石埋藏成因。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薄片分析,对化石围岩及上下岩层展开研究。化石围岩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其中见大量泥砾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具稀性泥流沉积特征。化石层上下大量发育以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液化砂岩脉等为代表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地震活动相关的同沉积断裂、砂球(枕)以及地裂缝伴生发育,表明研究区液化软沉积物变形可能是受古地震事件影响形成。化石墙附近发育管状钙质结核,是区内存在大量甲烷并发生运移及排放的证据,可能是深部液化含水沉积物与甲烷上涌形成的通道。沉积物的液化与甲烷聚集是研究区泥火山发育的先决条件,经地震触发,液化沉积物以泥火山形式溢流喷出,“化石墙”则是喷出泥流对恐龙快速埋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云阳 沙溪庙组 软沉积物变形 事件沉积 泥火山 化石埋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龙属(恐龙:蜥脚类)在重庆云阳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谭超 代辉 +10 位作者 贺建军 张锋 胡旭峰 余海东 李宁 魏光飚 彭光照 叶勇 张茜楠 任鑫鑫 尤海鲁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形态学和比较研究表明重庆云阳普安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发现的一个脊椎可被归入蜥脚类恐龙峨眉龙属一未定种。该中部颈椎的椎体凹/腔构造非常发育以致其显得更加中空而不是坚实,同时该椎体的长度(不包括其前关节髁)和其后关节面长度和... 形态学和比较研究表明重庆云阳普安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发现的一个脊椎可被归入蜥脚类恐龙峨眉龙属一未定种。该中部颈椎的椎体凹/腔构造非常发育以致其显得更加中空而不是坚实,同时该椎体的长度(不包括其前关节髁)和其后关节面长度和高度平均值的比值很高(5.05)。其他特征还包括:椎体长度约为脊椎全高的两倍,椎体腹面中嵴发育,椎体前关节突嵴板和前关节突间板以及椎体后关节突嵴板和后关节突间板间分别围成深而长的空隙,后关节突椎体横突凹的上半部内有一窝腔,上关节突长而低,向后延伸超出后关节突关节面,神经棘前1/3侧面凹陷,前后向长度约为椎体长度的一半。这一发现揭示了峨眉龙新的形态信息,普安恐龙化石点也代表了该属分布的最东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普安 沙溪庙组 蜥脚类 峨眉龙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云阳新津乡中侏罗统新田沟组恐龙的发现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羽漩 胡海虔 +3 位作者 代辉 谭超 杨文光 张洪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7-1537,共11页
在重庆市云阳县新津乡中侏罗统新田沟组中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且恐龙化石产出层位呈现出与双壳类、鱼类、龟鳖类和蛇颈龙类化石整体混杂埋藏的特征,这是新田沟组中首次发现。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岩石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粒度特... 在重庆市云阳县新津乡中侏罗统新田沟组中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且恐龙化石产出层位呈现出与双壳类、鱼类、龟鳖类和蛇颈龙类化石整体混杂埋藏的特征,这是新田沟组中首次发现。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岩石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粒度特征,初步判定研究区新田沟组为滨-浅湖亚相沉积,局部为洪泛亚相。重庆地区新田沟组古生物化石组合的首次发现为四川盆地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及其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中侏罗统 新田沟组 恐龙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