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土培肥后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分析——以重庆市涪陵区移土培肥工程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光银 张孝成 +3 位作者 王锐 陈凌静 廖洪亮 杨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591-6596,共6页
说明移土培肥工程对土壤养分变化的积极影响,为今后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提供理论支持。采取土样进行化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重庆市开县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不同采样点土壤养分-移土培肥措施响应差异分析发现:... 说明移土培肥工程对土壤养分变化的积极影响,为今后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提供理论支持。采取土样进行化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重庆市开县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不同采样点土壤养分-移土培肥措施响应差异分析发现:以萝卜、白菜、花生、红薯、玉米和榨菜为代表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和未采用移土培肥措施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后土壤养分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结论:移土培肥对工程区域土壤养分变异具有积极影响,说明以移土培肥为代表的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土培肥 土壤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座损伤型危岩崩塌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茂林 罗刚 +1 位作者 梅雪峰 周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1,共8页
三峡库区巫山县靴子岩W2危岩属于基座损伤型危岩.受自重、风化卸荷及岩溶等因素影响,危岩基座压裂损伤明显,形成了不断劣化的凹岩腔,一旦失稳崩塌形成涌浪,将影响通航船只和临近码头安全.为研究这类基座损伤型危岩的起动机理,本文依据... 三峡库区巫山县靴子岩W2危岩属于基座损伤型危岩.受自重、风化卸荷及岩溶等因素影响,危岩基座压裂损伤明显,形成了不断劣化的凹岩腔,一旦失稳崩塌形成涌浪,将影响通航船只和临近码头安全.为研究这类基座损伤型危岩的起动机理,本文依据精细化勘察成果建立了该危岩的力学模型,采用离散元UDEC模拟了W2危岩崩塌的破坏过程,并利用基于概率分析的RocPro3D模拟了崩塌的运动过程及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基座损伤型崩塌主要经历两阶段的复合式破坏.初期破坏模式为“沉降-鼓胀”,后续为“滑移-倾倒”;基座中部的鼓胀变形导致基座不均匀沉降,造成危岩后倾到,缓外倾的底滑面形态造成危岩向前倾到;W2危岩潜在崩塌轨迹覆盖整个下部河道,入河瞬间的最大能量达193100 kJ,最高速度达70.56 m/s.本研究可为基座损伤型崩塌力学机理的分析提供新方法,对三峡库区崩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损伤基座 岩体劣化 离散元模拟 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溪 陈正华 余绍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植物物候的变化可以指示多尺度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开花物候和展叶物候的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概述了城市化进程对开花物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北美、欧洲、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各种生态系统中城市内春季开花植物... 植物物候的变化可以指示多尺度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开花物候和展叶物候的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概述了城市化进程对开花物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北美、欧洲、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各种生态系统中城市内春季开花植物往往比非城市区域生境的植物开花提前;此外在这些环境中,一年生植物和虫媒植物对气候变化往往比多年生植物和风媒植物更加敏感。许多研究认为城市热岛效应导致了植物开花提前,但城市化地区植物开花物候的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重要的生态问题以及人类本身相关的问题,如花粉过敏季节提前和延长等,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实地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开花物候 城市化 热岛效应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溪 陈正华 余邵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0,共4页
选取1988年TM、2000年ETM以及2007年的ALOS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沙质荒漠化经历了1988—2000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上升趋势和2000—2007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 选取1988年TM、2000年ETM以及2007年的ALOS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沙质荒漠化经历了1988—2000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上升趋势和2000—2007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两个发展阶段,但是总体上却是呈上升趋势,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增加的速度分别为1.93%、1.50%和3.20%,表现为沙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较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荒漠化程度的提高速度相当快;沙质荒漠化的形成,一方面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的气候和脆弱的植被生态系统有关,另一方面也受人为活动的驱动。该研究可为该地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荒漠化 动态变化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失水过程中声电特性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徐烽淋 唐巍 +3 位作者 陈乔 刘洪 王丹 梁永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788-9795,共8页
研究流体对岩石声电特性的影响,对了解开采过程中岩石物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岩心气驱水试验来探究页岩失水过程中的超声波速度、电阻率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气饱和度(S g)的增加,页岩纵波速度线性减小,下降... 研究流体对岩石声电特性的影响,对了解开采过程中岩石物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岩心气驱水试验来探究页岩失水过程中的超声波速度、电阻率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气饱和度(S g)的增加,页岩纵波速度线性减小,下降幅度为9.1%,而横波速度线性增加,增加幅度为16.2%,横波速度对含气饱和度变化更加敏感;将完全饱和的岩石模拟为水层时,波速比随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大于50%含气饱和度时,减小幅度增大,说明储层逐渐由含水层向含气层过渡;页岩的电阻率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而岩石介电常数则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减小;当S g<50%时,电阻率随含气饱和度增加了4.3倍,而当S g>50%时,电阻率增加了10倍,介电常数变化规律则相反,当S g>60%时,介电常数几乎不变,由此可判断当电阻率增加幅度增大,介电常数几乎不变时,则可认为储层已由含水层逐渐向含气层过渡;随着岩心电阻率的增加,纵波波速呈对数函数增加,而横波波速以对数函数递减。利用页岩失水过程中波速、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对实际工程中进行含气储层的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其他相关参数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失水过程 含气饱和度 波速 波速比 电阻率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
6
作者 张治波 郭英海 +4 位作者 郑伟清 曾春林 李岩 赵迪斐 张家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8,共15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力产区,川东北地区作为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开发的接替区,备受关注。为了探究川东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控制因素及富集模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川东... 四川盆地是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力产区,川东北地区作为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开发的接替区,备受关注。为了探究川东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控制因素及富集模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14件页岩进行元素分析,并结合测井曲线特征,探讨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体系、氧化还原条件、陆源碎屑输入、初级生产力和古气候关系。识别出了3个三级层序(SSQ1,SSQ2和SSQ3),海平面经历了由高—低—高—低的过程,结合页岩元素的w(V)/w(Cr),w(V)/w(V+Ni),w(Ni)/w(Co),w(Sr)/w(Cu),w(Sr)/w(Ba),T(℃)等参数,指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经历了氧化—贫氧—缺氧还原—贫氧—氧化的淡水环境;气候经历了温暖湿润—干旱寒冷—温润湿润—干旱寒冷—温暖湿润演化过程,温度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过程。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模式可划分为Ⅲ阶段模式,第Ⅰ阶段,五峰组到龙马溪组底部沉积时期,有机碳逐渐增高阶段;第Ⅱ阶段,龙马溪组中部,有机碳富集阶段(甜点段);第Ⅲ阶段,龙马溪组上部,有机碳逐渐降低阶段。期望为川东北地区页岩气的勘探提供依据,下一步,将开展研究区重大地质事件对有机质富集的资源响应研究,深化页岩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沉积体系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古气候 五峰组–龙马溪组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张家界地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镍钼矿层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燕 林丽 +3 位作者 杨永军 马莉燕 李德亮 庞艳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黑色页岩镍钼矿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分析。发现该矿层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OEP(奇偶优势)接近1.0,无明... 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黑色页岩镍钼矿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分析。发现该矿层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OEP(奇偶优势)接近1.0,无明显奇偶优势;(nC21+nC22)/(nC28+nC29)比值为0.7~10.4,平均为6.16,显示轻烃组分占绝对优势;样品富含姥鲛烷(Pr)和植烷(Ph),比值平均为0.26,具有植烷优势。②萜烷相对丰度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四环萜烷;三环萜烷中C21、C23、C24呈倒V字形分布;C24四环萜与相邻C26三环萜比值为0.50;Ts/(Tm+Ts)比值在0.40~0.43之间,平均为0.42;γ-蜡烷指数介于0.10~0.17之间,平均值为0.13。③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形分布,表现为C27〉C29〉C28的分布特征;C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平均比值为1.46(〉1);检测出一定丰度的4-甲基甾烷。这些特征共同指示了张家界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形成于菌藻类(蓝绿藻、甲藻等)和低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浅海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古生物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牛蹄塘组 镍钼矿层 沉积环境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琛 林丽 +4 位作者 李德亮 杨永军 马莉燕 庞艳春 黄燕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贵州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奇偶优势(OEP)均值为1.08,接近平衡值1.00,无明显奇偶优势,姥鲛烷与植烷比(Pr/Ph)均值小于1,具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 以贵州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奇偶优势(OEP)均值为1.08,接近平衡值1.00,无明显奇偶优势,姥鲛烷与植烷比(Pr/Ph)均值小于1,具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以C27略占优势,ΣC27/ΣC29的均值为1.41,大于1,显示有机质来源以浅海相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C32αβ22S/(22S+22R)平均值为0.59,Ts/(Ts+Tm)值为0.43,βα-莫烷/αβ-藿烷平均值为0.124,C29甾烷的20S/(20S+20R)平均值为0.39,C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平均值为0.41,均表明纳雍地区黑色岩系中的有机质均接近或达到成熟阶段。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断,该区域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形成于浅海还原环境,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其母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沉积古环境 牛蹄塘组 贵州纳雍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美丽 易金 +5 位作者 姚蓉 吴川 朱江建 王岳军 孙珍 林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变形特征、变形过程和力学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论证了岩石能干性差异和岩系能干性结构对变形产生的影响。在挤压应... 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变形特征、变形过程和力学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论证了岩石能干性差异和岩系能干性结构对变形产生的影响。在挤压应力背景下,岩石发生逆冲推覆,能干性层在非能干性层上滑脱、变形,形成断坪-断坡逆冲推覆变形构造。由于非能干性层易发生塑性流变,具有很好的调节变形的作用,使得滑脱面上下的能干性层的变形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多层推滑构造系 滑脱面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产业资金问题及政策建议
10
作者 耿小烬 游声刚 +1 位作者 吴艳婷 曾春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1,共4页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基础,勘探开发页岩气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页岩气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页岩气勘探企业面临的风险巨大,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基础,勘探开发页岩气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页岩气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页岩气勘探企业面临的风险巨大,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招标前区块的调查评价以降低勘探风险,以及通过政策设计使勘探企业之间形成资金循环。对于已经进入开发阶段的企业,由于其已经能够产生一定的现金流,而且获得资金支持也较容易,因此补贴政策应根据开发的经济性而定,当企业能够通过合理经营实现盈利时,补贴政策就应该取消,而对于目前页岩气开发的补贴政策,本文建议应根据开发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并加入一些激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风险 资金问题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危岩体主控结构面的裂纹扩展方式分析
11
作者 王小委 唐红梅 廖云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2-54,75,共4页
危岩崩塌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实质是岩体主控结构面内裂纹扩展、贯通,最后发生断裂破坏。为研究锚杆加固危岩的加固机理,从危岩主控结构面内裂纹扩展的角度,分析了岩体加锚后内部裂纹的扩展方式。结果表明,加锚危岩体裂纹尖端应力... 危岩崩塌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实质是岩体主控结构面内裂纹扩展、贯通,最后发生断裂破坏。为研究锚杆加固危岩的加固机理,从危岩主控结构面内裂纹扩展的角度,分析了岩体加锚后内部裂纹的扩展方式。结果表明,加锚危岩体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较未加锚情形有所减小,裂纹停止扩展,从而定性、半定量地解释了锚杆加固危岩体的加固机理。此结论可作为现有危岩锚杆加固理论的一个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锚固机理 裂纹扩展 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与LSTM网络的滑坡位移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阳 肖婷 +2 位作者 胡程 任世聪 曾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滑坡位移变化是危险性的直接表征,位移预测对防灾减灾至关重要。以八字门滑坡为例,基于十年监测数据和神经网络模型(LSTM、RNN)进行滑坡位移预测。用一次移动平均法将总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趋势项采用三次多项式函数进行分段拟合... 滑坡位移变化是危险性的直接表征,位移预测对防灾减灾至关重要。以八字门滑坡为例,基于十年监测数据和神经网络模型(LSTM、RNN)进行滑坡位移预测。用一次移动平均法将总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趋势项采用三次多项式函数进行分段拟合预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和建立周期项与特征因子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其中,周期项特征因子根据位移影响因素初步选取,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剔除无关因子。将预测的趋势项、周期项相加即为总位移预测值,对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误差分析,绝对误差为10 mm(LSTM)、24 mm(RNN),相关系数R;为0.9715(LSTM)、0.6675(RNN)。结果表明:LSTM在面对长时间序列时表现出更好的预测能力,该预测结果可以为八字门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位移 监测数据 长短时间记忆网络 位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