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桃花赤铁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严松
何政伟
+2 位作者
龙晓君
李能炯
廖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7,共8页
桃花赤铁矿位于川东褶皱带与川湘凹陷的过渡带,矿区出露一套以砂岩、泥岩、灰岩为主的沉积层。上泥盆统黄家蹬组(D3h)为桃花赤铁矿的赋矿地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黄家蹬组上部,矿体与顶底板围岩界线清楚。黄家蹬组含Fe1和...
桃花赤铁矿位于川东褶皱带与川湘凹陷的过渡带,矿区出露一套以砂岩、泥岩、灰岩为主的沉积层。上泥盆统黄家蹬组(D3h)为桃花赤铁矿的赋矿地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黄家蹬组上部,矿体与顶底板围岩界线清楚。黄家蹬组含Fe1和Fe2两层矿体,其中Fe1矿体无工业价值,Fe2矿体为矿区主矿体(层厚1.07m~5.89m)。矿区矿石为高磷、低杂质、较低品位酸性鲕状赤铁矿矿石,矿石因含泥质不同而呈紫红色或暗紫色,发育条带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依据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桃花赤铁矿的分布主要受岩相古地理影响,矿体产出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桃花赤铁矿属渝东鄂西"宁乡式"铁矿成矿区的西延部分,矿区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D2y)和泥盆系上统黄家蹬(D3h)为一套海进过程中形成的滨海相沉积序列,矿体分布于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向页岩或碳酸盐岩过渡的层位。湿热气候和邻近海盆是形成赤铁矿矿的有利古环境,古海盆周围的古陆风化碎屑物是成矿的物质来源。矿区及其外围上泥盆统地层分布区是宁乡式赤铁矿的找矿远景区,褶皱是良好的构造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结构
临滨相
成矿规律
桃花赤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军
孙传敏
+4 位作者
刘严松
马子宁
杨弘忠
周庆磊
孙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阿加隆洼金矿是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发现的一个中型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多期次,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文章在介绍阿加隆洼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地质...
阿加隆洼金矿是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发现的一个中型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多期次,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文章在介绍阿加隆洼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最为密切,并且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金的沉淀、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蚀变
金矿化
阿加隆洼金矿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桃花赤铁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严松
何政伟
龙晓君
李能炯
廖海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重庆市地质勘查局川东南地质队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225)
文摘
桃花赤铁矿位于川东褶皱带与川湘凹陷的过渡带,矿区出露一套以砂岩、泥岩、灰岩为主的沉积层。上泥盆统黄家蹬组(D3h)为桃花赤铁矿的赋矿地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黄家蹬组上部,矿体与顶底板围岩界线清楚。黄家蹬组含Fe1和Fe2两层矿体,其中Fe1矿体无工业价值,Fe2矿体为矿区主矿体(层厚1.07m~5.89m)。矿区矿石为高磷、低杂质、较低品位酸性鲕状赤铁矿矿石,矿石因含泥质不同而呈紫红色或暗紫色,发育条带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依据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桃花赤铁矿的分布主要受岩相古地理影响,矿体产出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桃花赤铁矿属渝东鄂西"宁乡式"铁矿成矿区的西延部分,矿区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D2y)和泥盆系上统黄家蹬(D3h)为一套海进过程中形成的滨海相沉积序列,矿体分布于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向页岩或碳酸盐岩过渡的层位。湿热气候和邻近海盆是形成赤铁矿矿的有利古环境,古海盆周围的古陆风化碎屑物是成矿的物质来源。矿区及其外围上泥盆统地层分布区是宁乡式赤铁矿的找矿远景区,褶皱是良好的构造找矿标志。
关键词
鲕状结构
临滨相
成矿规律
桃花赤铁矿
Keywords
oolitic texture
offshore facie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Taohua hematite deposit
分类号
P618.3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军
孙传敏
刘严松
马子宁
杨弘忠
周庆磊
孙遥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省
地质
矿产
勘查
开发
局
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
重庆市地质勘查局川东南地质队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编号:06ZQ026-014)资助
文摘
阿加隆洼金矿是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发现的一个中型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多期次,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文章在介绍阿加隆洼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最为密切,并且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金的沉淀、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关键词
围岩蚀变
金矿化
阿加隆洼金矿
矿床成因
Keywords
wallrock alteration, Au mineralization, Ajialongwa gold deposit, ore genesis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桃花赤铁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刘严松
何政伟
龙晓君
李能炯
廖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
肖军
孙传敏
刘严松
马子宁
杨弘忠
周庆磊
孙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