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高背景区土壤硒镉的伴生关系及作物吸收
1
作者 王锐 王佳彬 +3 位作者 蒋玉莲 朱世林 周皎 贾中民 《土壤》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9-1346,共8页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开展地质高背景区土壤硒(Cd)、镉(Se)的来源、伴生关系及作物吸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Se资源丰富,土壤Cd超过筛选值和管制值的比例分别为30.81%和1.74%,且土壤以酸性为主;土壤Se、Cd含量主要受到二叠系、泥盆...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开展地质高背景区土壤硒(Cd)、镉(Se)的来源、伴生关系及作物吸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Se资源丰富,土壤Cd超过筛选值和管制值的比例分别为30.81%和1.74%,且土壤以酸性为主;土壤Se、Cd含量主要受到二叠系、泥盆系及寒武系地层分布的影响,在志留系地层中,农业活动也对土壤Cd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土壤中Cd和Se伴生及表层富集现象明显,可能与土壤中黏土矿物、有机质及铁锰氧化物的吸附作用有关。土壤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含量对水稻Cd和Se的吸收有抑制作用,土壤pH是影响水稻Cd、Se吸收的关键因子,碱性条件下水稻对Cd的吸收降低但有利于水稻对Se的吸收,因此,土壤pH调节是富Se资源安全开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 伴生关系 作物吸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评价——以城口县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锐 邓海 +3 位作者 贾中民 余飞 张永文 王佳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1-848,共8页
研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地质高背景区土地污染评价提供有效建议。在重庆市城口县采集玉米-根系土样品44套,分析了土壤和玉米中重金属(Cd、Hg、Pb、As、Cr、Cu、Zn和Ni)的全量及土壤pH,同时分析了土壤中重金... 研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地质高背景区土地污染评价提供有效建议。在重庆市城口县采集玉米-根系土样品44套,分析了土壤和玉米中重金属(Cd、Hg、Pb、As、Cr、Cu、Zn和Ni)的全量及土壤pH,同时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Cd的平均含量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8.41倍,是典型的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且土壤以碱性为主。土壤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d,存在个别Zn和Ni的超标点位。土壤中、重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所占比例分别为6.82%和14.63%。玉米中主要的污染因子为Cd,但As、Pb和Ni等因子也应引起重视。玉米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情况基本吻合,相对于土壤而言,玉米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受到重金属基底值较高的黑色岩和灰岩区次生富集作用的影响。土壤Cd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是玉米Cd超标的主要原因。建议调节土壤pH,防止土壤酸化,以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污染评价应基于土壤元素全量-有效态-作物安全性的体系进行,以达到系统评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玉米 重金属 高背景区 污染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35
3
作者 邓海 王锐 +6 位作者 严明书 周皎 贾中民 梁绍标 鲍丽然 罗宇洁 杜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7-1137,共11页
为了系统的评价矿区周边土壤-农作物-人体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风险,为矿区生态风险的分类治理和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洞乡主要农耕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21件、水稻和对应根系土样品30套,分析了土壤和水稻中重... 为了系统的评价矿区周边土壤-农作物-人体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风险,为矿区生态风险的分类治理和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洞乡主要农耕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21件、水稻和对应根系土样品30套,分析了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Cd、Hg、Pb、As和Cr)的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和Mn的含量及土壤pH,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和Hg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成土母质、矿业活动及农业活动的影响.土壤总体潜在生态风险较小,主要以轻微污染为主,Cd和Hg存在点状的很强-极强的污染点位,是主要的土壤污染因子.水稻样品存在Cd和As的超标问题,水稻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Mn含量的影响.通过食物摄入的暴露途径存在一定程度的非致癌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为As和Cd.可根据重金属污染在土壤-农作物-人体系统中的不同特点,进行污染分类管理、分类治理,以达到土地安全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 污染风险 人体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山区乡镇尺度土壤合理采样数估算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锐 邓海 +2 位作者 贾中民 严明书 周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6-1463,共8页
为了研究乡镇尺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土壤合理采样数的确定方法,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舟白镇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320件,分析了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Cd、Cr、Pb、Hg、As、Cu、Zn、Ni)含量和pH,基于经典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法研究不... 为了研究乡镇尺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土壤合理采样数的确定方法,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舟白镇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320件,分析了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Cd、Cr、Pb、Hg、As、Cu、Zn、Ni)含量和pH,基于经典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法研究不同土壤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土壤合理采样数,利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Cr、Pb、Ni含量及pH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土壤中Hg、As、Cu、Zn含量同时受到地质背景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对于研究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和pH而言,250个土壤样点即可反映其基本信息.研究区中部土壤污染程度较低,北部和南部污染程度较高,中度和重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原始土壤点位和合理土壤点位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差别较小,说明所得的合理采样数结果较可靠.与地层分布对比发现,土壤中度、重度污染主要与二叠系地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经典统计学法 地统计法 合理采样数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F模型的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逸 蒙丽 +3 位作者 邓海 王锐 余飞 王佳彬 《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为了解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查明8种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在研究区内采集土壤表层(0~20cm)样品1311个,分析化验了pH值、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铅(Pb)和锌(Zn)指标。采用了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统... 为了解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查明8种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在研究区内采集土壤表层(0~20cm)样品1311个,分析化验了pH值、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铅(Pb)和锌(Zn)指标。采用了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统计学法、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正定矩阵(PMF)模型等方法,研究山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明显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除局部区域呈现重度污染之外,研究区土壤整体上呈清洁或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元素为Cd;PMF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3类,分别为自然母质源(Cd、Cr、Cu、Ni、Pb、Zn)、采矿活动源(As、Cr、Hg、Pb、Zn)和农业活动源(As、Cd、Cr、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重金属 PMF模型 污染来源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