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秦勇军 朱小龙 +2 位作者 苏晴 吕文强 王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8-1223,共6页
本文以重庆市某废弃铅锌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了矿区土壤中的Cu、Zn、Pb、Cd和As五种重金属元素不同化学形态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受到了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各化学形态组成存在明显差... 本文以重庆市某废弃铅锌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了矿区土壤中的Cu、Zn、Pb、Cd和As五种重金属元素不同化学形态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受到了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各化学形态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As和Cu以残渣态为主,其活化程度相对较低;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而Cd和Zn元素4种化学形态均有,其中土壤中Cd较为活跃。不同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组成特征差异较大,因此须根据化学形态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修复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防腐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正源 孙程锦 +2 位作者 杨栋 卢再亮 孙鹏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对腐蚀介质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石墨烯化学惰性低、物理性质出色,且其衍生物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具有表面官能团丰富、易于改性以及分散性良好的特点,因此在防腐蚀领域中受...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对腐蚀介质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石墨烯化学惰性低、物理性质出色,且其衍生物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具有表面官能团丰富、易于改性以及分散性良好的特点,因此在防腐蚀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关注。综述了石墨烯耐蚀薄膜和石墨烯衍生物耐蚀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并分别介绍了其在防腐蚀领域中的耐蚀性能和耐蚀机理。概述了石墨烯耐蚀薄膜由于自身的结构缺陷和基体的碳溶解度等原因,造成薄膜无法长期提供防腐蚀保护和不能在众多金属表面直接应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归纳和探讨了新型薄膜制备方法、薄膜结构设计和薄膜参数优化3种主要解决方法。整理了石墨烯衍生物纳米填料在防腐蚀领域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包括防腐蚀有机涂料、电沉积和水热法等。还阐述了由于石墨烯纳米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自身疏水性导致其在涂层内部分散性差的问题,并且分别对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氧化石墨烯量子点3类纳米填料的优缺点和改性方式进行了综合介绍和分析,探究了纳米填料通过共价结合、静电吸附等改性方式在分散性和疏水性等方面上的提升方法,以及通过锌离子和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保护作用在纳米填料复合涂层长期防腐蚀性能上的改善途径。最后,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防腐蚀领域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石墨烯衍生物 薄膜 纳米填料 耐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技术制备氮化钛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正源 杨栋 +2 位作者 孙程锦 卢再亮 孙鹏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1,共6页
氮化钛薄膜具有出色的涂层性能,如高硬度、低电阻率和良好的耐蚀耐磨性等,在汽车、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磁控溅射技术因其成本低、沉积速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氮化钛薄膜制备的主要技术之一。综述了磁控溅射工... 氮化钛薄膜具有出色的涂层性能,如高硬度、低电阻率和良好的耐蚀耐磨性等,在汽车、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磁控溅射技术因其成本低、沉积速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氮化钛薄膜制备的主要技术之一。综述了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氮化钛薄膜择优取向、晶粒大小、膜层厚度、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另外,还讨论了掺杂元素的种类、浓度和不同的退火温度对氮化钛薄膜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钛薄膜的研究难点,并展望了未来磁控溅射技术制备氮化钛薄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氮化钛薄膜 溅射参数 择优取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冶炼废渣环境毒性鉴别
4
作者 李东伟 徐中慧 +1 位作者 肖祖菊 高先萍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对古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腐蚀性和浸出毒性进行分析,并对废渣中重金属在不同pH条件下的浸出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废渣pH呈弱碱性,残留重金属含量很高,Zn+Pb平均含量高达6.97%,但废渣中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浸出毒性很低,对环境的危害... 对古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腐蚀性和浸出毒性进行分析,并对废渣中重金属在不同pH条件下的浸出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废渣pH呈弱碱性,残留重金属含量很高,Zn+Pb平均含量高达6.97%,但废渣中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浸出毒性很低,对环境的危害潜力明显减弱,表明采用总量法来预测废渣中重金属的环境危害是不确切的。在极酸性和极碱性条件下,废渣中重金属的浸出量明显增大。在pH<3时,Zn、Pb、Cr和Cd的浸出量均达到极大值。在pH>12时,Zn、Pb、Cr的浸出量增大,但浸出量比酸性条件下小。在中性条件下,Zn、Pb、Cr和Cd的浸出量最小。在正常降雨条件下,古冶炼废渣对环境的危害能力已降低到较低水平,可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求进行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冶炼废渣 重金属 浸出毒性 浸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