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物理方法提纯假毒品行为之定性研究——兼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关于制造毒品罪规定之完善
1
作者 薛培 周利 张军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制造毒品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相并列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对于作为该罪客观方面核心内容的"制造"的内涵及外延,学术界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实务界在具体适用中也存在诸多疑问。但随着社会的发... 制造毒品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相并列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对于作为该罪客观方面核心内容的"制造"的内涵及外延,学术界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实务界在具体适用中也存在诸多疑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出现的一些关涉"制造"的情形产生了更多分歧。结合一个采用物理方法提纯假毒品行为的案例的适用法律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应适应毒品犯罪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结合毒品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是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特点,由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制定并颁布相应的司法解释,对制造毒品行为的规定加以修改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制造 物理方法 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免责条款的效力 被引量:7
2
作者 钟国才 谢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8-903,共6页
免责条款的效力基础,源于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合同正义原则对合同自由原则的矫正。以此为基础,免责条款可以划分为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以及免除债务人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履行债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的条款,与免除债务人一般过... 免责条款的效力基础,源于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合同正义原则对合同自由原则的矫正。以此为基础,免责条款可以划分为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以及免除债务人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履行债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的条款,与免除债务人一般过失造成的有关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两大类,其效力规则亦应当采取不同的标准分别予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责条款 效力 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行于刑法基本原则中的人身危险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9,156,共7页
人身危险性的价值内涵应当从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层面予以厘清,这是奠定其学术品格及其价值地位的基本前提。罪刑法定原则所追求的人权保障功能是其核心追求,人身危险性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运用相当程度地对合了这一价值蕴涵;人身危险性以... 人身危险性的价值内涵应当从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层面予以厘清,这是奠定其学术品格及其价值地位的基本前提。罪刑法定原则所追求的人权保障功能是其核心追求,人身危险性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运用相当程度地对合了这一价值蕴涵;人身危险性以评判行为人人格特性的重心倾向扩充了传统意义的"罪"之外延与内涵,是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进一步固守;只有在刑法的运行中彻底贯彻人身危险性理论,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则才可能得以最终坚守,并在与该原则的辉映过程中转化为客观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罪刑法定 罪刑相适应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城内外的迷失:从婚恋关系到恶性犯罪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 谢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89-93,共5页
婚恋关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类型,因其引发的高频率恶性刑事案件格外惹人注目。通过对现实案情的分析,可以看到此类案件的发生具有不同于社会一般犯罪的自身特点,且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典型性特征。因婚恋关系引发的... 婚恋关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类型,因其引发的高频率恶性刑事案件格外惹人注目。通过对现实案情的分析,可以看到此类案件的发生具有不同于社会一般犯罪的自身特点,且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典型性特征。因婚恋关系引发的刑案具有特殊的生成机制,在厘清其基本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多元对策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或减少此类案件发生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 恶性犯罪 调解机制 案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权保障为视角完善刑罚执行监督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菲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61-63,共3页
在我国当前的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人权保障意识缺乏、立法滞后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结构性缺陷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刑罚执行监督效用的发挥。检察机关应当始终以人权、公正、平等、效益为价值取向,通过进一步明确保护重点,准确掌握减刑... 在我国当前的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人权保障意识缺乏、立法滞后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结构性缺陷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刑罚执行监督效用的发挥。检察机关应当始终以人权、公正、平等、效益为价值取向,通过进一步明确保护重点,准确掌握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改革驻监检察监督模式,完善对社区矫正活动以及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机制等途径,强化对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执行 监督机制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