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7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特征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唐亮 邱秋 +6 位作者 徐福民 王文生 王纯 吴丹 朱光曦 刘凯军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217-2222,共6页
目的分析3 57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 RP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9年6月我国RPH相关文献,纳入文献150篇,共3 576例RPH患者。总结RPH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 目的分析3 57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 RP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9年6月我国RPH相关文献,纳入文献150篇,共3 576例RPH患者。总结RPH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结果 3 576例RPH患者中男性2 340例(65.44%),女性1 236例(34.56%),平均年龄为50.23岁。病因以胰源性多见(92.03%),其次为脾源性(1.68%)和腹膜后源性(0.67%)。胰源性RPH的主要病因分别是胰腺肿瘤(34.40%)、慢性胰腺炎(29.67%)、胰腺假性囊肿(16.28%)、急性胰腺炎(7.27%)等。RPH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脾肿大(68.47%)、上消化道出血(54.92%)、上腹部不适或上腹痛(38.56%)和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71.44%)等。RPH的诊断主要依据CT检查(24.41%),单独的胃镜或彩超诊断价值有限。RPH的治疗方式包括脾切除术(70.92%)、内镜下治疗(4.65%)、脾动脉栓塞或结扎(3.97%)等。上述方法治疗好转率为83.20%,但也有2.20%的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 RPH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病因以胰腺疾病为主。单一检查项目中CT对于RPH诊断价值最大。脾切除术是RPH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该病的预后依赖于RPH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门脉高压 病因 临床特征 CT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彭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36-1637,1640,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而对照组仅用美沙拉嗪缓... 目的:探讨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而对照组仅用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疗程并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72.22%,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肯定,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减轻不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