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展览温室主要环境因子分析及评价
1
作者 何炜 陈森林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1期86-87,共2页
以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展览温室为例,在测量温室温度、湿度及光照的基础上,分析展览温室各区引种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及其适应性。
关键词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 展览温室 环境因子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U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玲莉 周利 +2 位作者 何永鉥 田中 宋春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利用TRU系统对南山植物园不同径级的川山茶(Camellia szechuanensis Chien)进行扫描,测定粗度≥1 cm的根系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地径粗度的不断增加,在距树干0.5 m处粗度≥1 cm的根数呈减少趋势,与地径和冠幅达到极显著负相关;距... 利用TRU系统对南山植物园不同径级的川山茶(Camellia szechuanensis Chien)进行扫描,测定粗度≥1 cm的根系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地径粗度的不断增加,在距树干0.5 m处粗度≥1 cm的根数呈减少趋势,与地径和冠幅达到极显著负相关;距树干0.5 m和1.0 m圆断面处,供试茶树根数从20个增加至35个,分布范围从12.89~56.19 cm扩大至9.79~59.24 cm。其中78%~85%粗度≥1 cm的根分布在20~72 cm深的土层中,约40%的根分布在20~40 cm深的土层中;以树干为圆点,在半径5 m的90°扇形范围内,随着距树干距离增加,粗度≥1 cm的孤植茶树的根数逐渐增多,却在滴水线附近有所减少。挖开土壤发现,滴水线附近多为细根。虽然滴水线外粗度≥1 cm的根系数量仍不断增加,但很难确定为茶花根系。结合茶树养护实际,建议追肥时将肥料沿树冠滴水线进行沟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茶(Camellia szechuanensis Chien) TRU系统 根系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道路绿地银杏和紫薇的生长势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玲莉 邹世慧 +3 位作者 余志勇 王宝宁 杨丽军 周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11-115,共5页
从重庆道路绿地和苗圃中选取10株银杏(Ginkgo biloba L.)和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植株,测定其物候期、根系指标、生理指标和当年生枝条的生长量指标等,以综合评价银杏和紫薇在重庆市道路绿地中的生长势,以期为园林绿化养护评价... 从重庆道路绿地和苗圃中选取10株银杏(Ginkgo biloba L.)和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植株,测定其物候期、根系指标、生理指标和当年生枝条的生长量指标等,以综合评价银杏和紫薇在重庆市道路绿地中的生长势,以期为园林绿化养护评价和确定园林绿化苗木选取原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Ginkgo biloba L.)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 生长势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适应重庆的园林绿化植物引种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 许志斌 黄锡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为了进一步丰富重庆市园林绿化中下层植物资源,根据中国园林行业及重庆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从上海、河南两地引入新优植物资源41种(品种),经2年观察,以植物的物候期、观赏性、耐荫性、抗旱性、抗病性及抗寒性等6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筛... 为了进一步丰富重庆市园林绿化中下层植物资源,根据中国园林行业及重庆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从上海、河南两地引入新优植物资源41种(品种),经2年观察,以植物的物候期、观赏性、耐荫性、抗旱性、抗病性及抗寒性等6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筛选出迷迭香、花叶连翘、粉叶复叶槭、紫珠、蓝羊毛、紫娇花、南非葵、水果蓝及紫叶新西兰麻9种适应重庆市园林绿化中下层应用的新优园林绿化植物,可以推广应用。该研究结果还可对西南地区和其它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下层植物资源的选择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 植物资源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城区川山茶生长现状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玲莉 田中 +2 位作者 高晓军 何永鉥 周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93-98,共6页
对重庆市永川城区24个地点内川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植株的生长指标、土壤质量和直径≥1 cm根系空间分布进行测定,探索川山茶市街应用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永川城区市街绿化常用川山茶苗木规格为地径4.0~7.9 cm、株高1.61~2.32 ... 对重庆市永川城区24个地点内川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植株的生长指标、土壤质量和直径≥1 cm根系空间分布进行测定,探索川山茶市街应用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永川城区市街绿化常用川山茶苗木规格为地径4.0~7.9 cm、株高1.61~2.32 m、冠幅1.31~1.96 m,基于新生枝条长度≥4.11 cm、粗度≥0.241 cm的评价标准,62.5%川山茶的生长势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川山茶为喜半阴植物,也可种植于全光照环境,道路绿地中全光照和半遮阴环境下,新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无显著差异;现有栽植土壤pH偏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在川山茶日常养护中,可通过土壤调酸、增施化肥和提高距树干1 m范围内40 cm深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等措施,恢复植株生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 生长势 根系空间分布 永川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个月季品种在重庆市的引种栽培研究
6
作者 李玲莉 王凤 +2 位作者 余志勇 邹世慧 周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99-102,109,共5页
通过在重庆市引种20个月季(Rosa chinensis)品种进行花期和生长量观测发现,按照花期将20个品种分为8个早花期品种,6个中花期品种和6个晚花期品种。除了品种莫扎特之外,其他19个品种都能适应重庆市的气候条件。
关键词 月季(Rosa chinensis) 重庆市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道路绿化植物根系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玲莉 余志勇 +2 位作者 邹世慧 王宝宁 周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以黄葛树(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和春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为试验对象,通过挖取南向1 m×1 m×1 m的土壤剖面观察其根系的分布状况,发现在距树干南向1 m处,黄葛树88.1%及以... 以黄葛树(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和春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为试验对象,通过挖取南向1 m×1 m×1 m的土壤剖面观察其根系的分布状况,发现在距树干南向1 m处,黄葛树88.1%及以上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60 cm深的土层中,小叶榕92.0%及以上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60 cm深的土层中,春鹃43.4%及以上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30 cm深的土层中;3种植物的须根在石骨子碎块和砖块缝隙中可发育成扁平状或云片状,其根系结构特点更适合重庆市园林绿化土壤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葛树(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 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 春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 根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园博园巴渝园建筑设计
8
作者 阳磊 徐颖 《风景园林》 2011年第A02期96-103,共8页
重庆园博园是2011年在重庆召开的世界园林博览的一个盛会,展示的是世界各地具有特色和有代表性的园林及风景景观。其中巴渝园是展示重庆地区庭院景观、传统建筑特点的窗口,打造的是“园中隐院,院融景园”的空间格局。通过巴渝建筑特... 重庆园博园是2011年在重庆召开的世界园林博览的一个盛会,展示的是世界各地具有特色和有代表性的园林及风景景观。其中巴渝园是展示重庆地区庭院景观、传统建筑特点的窗口,打造的是“园中隐院,院融景园”的空间格局。通过巴渝建筑特色的展示,其目的在于提升和传承巴渝地区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人民展示巴渝传统特色之美,并将传统文化融于特色建筑及园林风景之中,用现代的建筑技术手段创造、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以期将传统文化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生活,为人们休闲生活提供又一更时尚的选择,达到园林及传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建筑 规划设计 展览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盆栽向日葵栽培试验
9
作者 何炜 赵云 周蕾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0期21-22,共2页
从品种选择、选地、盆栽基质、播种、移栽、水肥管理、温度与光照、病虫害等方面,探讨了向日葵品种盆栽技术,为重庆地区推广盆栽观赏向日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 盆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胁迫对‘中山杉406’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胡加玲 於朝广 +2 位作者 梁文超 王晓容 谢寅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采用水培法模拟实验,以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Cr胁迫对‘中山杉406’(‘Zhongshanshan 406’)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浓度(5.00μmol·L^(-1)... 采用水培法模拟实验,以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Cr胁迫对‘中山杉406’(‘Zhongshanshan 406’)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浓度(5.00μmol·L^(-1))和高浓度(20.00μmol·L^(-1))Cr处理28 d时,‘中山杉406’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含水率以及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幅均小于落羽杉。随着Cr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山杉406’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升高的趋势,而落羽杉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山杉406’在处理后期(28 d)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0.00μmol·L^(-1)Cr)相比,在1.25和5.00μmol·L^(-1)Cr处理下,‘中山杉406’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总体变化不大,而落羽杉的这3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5.00μmol·L^(-1)Cr处理下显著降低,且在20.00μmol·L^(-1)Cr处理28 d时的降幅明显大于‘中山杉406’;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山杉406’幼苗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总体呈升高的趋势,而落羽杉从处理14 d开始变化不大。Cr胁迫下2种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片的光合系统指标(叶绿素含量、F_(v)/F_(m)值、F_(v)′/F_(m)′值、Φ_(PSⅡ)值)以及抗氧化系统指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有较高关联度,Φ_(PSⅡ)值和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系统指标间有较强关联性。综上所述,‘中山杉406’和落羽杉对低浓度(1.25μmol·L^(-1))Cr胁迫有一定的生长适应性,‘中山杉406’对中、高浓度Cr胁迫的抗性更强。Cr胁迫下较强的PSⅡ光化学性能、抗氧化能力和PSⅡ热耗散能力是‘中山杉406’维持较高生长速率以及防御光抑制和光破坏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胁迫 ‘中山杉406’ 落羽杉 生长 抗氧化系统 光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及菌根桑在库区消落带的生态重建功能及应用潜力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家艳 曹敏 +3 位作者 唐许 杨晓红 黄先智 秦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9,共8页
三峡工程在提供丰富水电资源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对库区环境、生物、气候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桑树休眠和生长发育节律与库区水体涨落规律的反向偶联,桑的菌根结构在改善根际土质量,促进桑树水... 三峡工程在提供丰富水电资源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对库区环境、生物、气候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桑树休眠和生长发育节律与库区水体涨落规律的反向偶联,桑的菌根结构在改善根际土质量,促进桑树水分和养分吸收,增强桑树对盐碱、干旱、重金属的耐受性,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促进桑苗生长,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周期性水淹的生态特征和岸生植物生态恢复障碍,综述了桑及菌根桑在消落带的生态特性和应用潜力,最后提出了菌根桑生物技术的应用所面临的新课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生态重建 消落带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U系统对三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世慧 李玲莉 +3 位作者 田中 何永鉥 周利 宋春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5期101-106,共6页
采用TRU系统对种植于南山植物园山茶园、龙茶花海和永川区道路、公园绿地内的川山茶(Camellia szechuanensis Chien)进行根系非破坏性检测,测定了距树干0.5 m和1.0 m圆断面处粗度≥1 cm根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以对比不同生长条件下川山茶... 采用TRU系统对种植于南山植物园山茶园、龙茶花海和永川区道路、公园绿地内的川山茶(Camellia szechuanensis Chien)进行根系非破坏性检测,测定了距树干0.5 m和1.0 m圆断面处粗度≥1 cm根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以对比不同生长条件下川山茶根系的分布特点,探索川山茶园林应用的限制因子。同时,采集土壤样品7个,分别测定土壤pH、EC值、有机质含量等8项指标。结果表明,①从距树干0.5-1.0 m,粗度≥1 cm根系分布范围呈扩大趋势,最深深度在62 cm左右,最浅深度可达地表;②从距树干0.5-1.0 m,≥1 cm粗的根数逐渐增加。其中,山茶园≥1 cm粗的根数从20个增加至35个,龙茶花海从34个增加至46个,永川区园林应用茶树从11个增加至13个;③山茶园78%-85%的≥1 cm粗根系分布在20-72 cm的土层中,龙茶花海80%-82%的≥1 cm粗根系分布在0-40 cm的土层中,永川区园林应用茶树约50%的粗度≥1 cm根系分布在0-20 cm土层中;④与南山植物园山茶园和龙茶花海相比,距树干0.5 m和1.0 m的圆断面处,永川区调查点相同径级茶树≥1 cm粗的根数较少,根系分布较浅,根系的延伸能力较差,这与调查地点土壤质量差密切相关。总之,改善种植土壤质量,并更换根系主要分布深度土壤,对促进园林应用川山茶生长势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茶(Camellia szechuanensis Chien) 根系空间分布 TRU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山茶ISSR-PCR及SSR-PCR优化体系建立及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家艳 权俊萍 +3 位作者 沈薛洁 卢娟芳 田波 陈启航 《江苏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以川山茶品种"茶睡莲"为试验材料,以改良CTAB法提取高质量DNA,采用正交设计L16(45),探讨了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和模板DNA浓度对川山茶ISSR-PCR和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了相关优化体系:20μL的ISSR-PCR... 以川山茶品种"茶睡莲"为试验材料,以改良CTAB法提取高质量DNA,采用正交设计L16(45),探讨了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和模板DNA浓度对川山茶ISSR-PCR和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了相关优化体系:20μL的ISSR-PCR扩增体系中含20 ng模板DNA,2μL10×Buffer,2 mmol/L Mg^(2+),0.15 mmol/L dNTPs,0.6μmol/L引物和1 U TaqDNA聚合酶,扩增退火温度为55℃,35个循环;20μL的SSR-PCR扩增体系中含50 ng模板DNA,2.5 mmol/L Mg^(2+),0.05 mmol/L dNTPs,0.2μmol/L引物和0.5 U TaqDNA聚合酶,最佳退火温度为52℃,最佳循环数为38。应用该优化体系,分别用27个川山茶品种DNA进行了ISSR-PCR扩增和SSR-PCR扩增,结果显示,建立的优化体系具有较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茶 ISSR-PCR SSR-PCR 引物 退火温度 TAQDNA聚合酶 正交设计 优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家庭园艺与城市园林绿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权俊萍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3期128-130,共3页
面对当前发展迅速的家庭园艺行业形势,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管理职能部门,应该提前加以重点布局和关注,以便更好地应对家庭园艺大范围融入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挑战。
关键词 家庭园艺 城市管理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川山茶古树树龄与地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周利 李玲莉 +2 位作者 宋春艳 尹有惠 谭崇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320-322,共3页
利用树木针测仪对川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6棵川山茶自然古树和栽培古树进行树龄测定,以探索不同地点川山茶古树的树龄与地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西南红山茶自然古树的树龄与地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7.738+3.70... 利用树木针测仪对川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6棵川山茶自然古树和栽培古树进行树龄测定,以探索不同地点川山茶古树的树龄与地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西南红山茶自然古树的树龄与地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7.738+3.703x,相关系数为0.898;除了南山植物园外,川渝地区其他地点栽培古树的树龄与地径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此推算重庆地区川山茶百年古树的地径为15.41 cm,四川地区的为19.84 cm;川渝两地川山茶栽培古树的品种相似,但生长量差异较大,这与两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差异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茶 古树 树龄 地径 川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14种川山茶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刘家艳 权俊萍 《江苏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1-37,共7页
通过遮阴处理,研究不同透光率(15%,50%,100%)对14个川山茶品种(花洋红、白洋片、川玛瑙、胭脂鳞、紫金冠、金顶大红、七心红、川牡丹茶、石榴茶、醉杨妃、重庆红、怒春红、茶睡莲和帅旗)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14... 通过遮阴处理,研究不同透光率(15%,50%,100%)对14个川山茶品种(花洋红、白洋片、川玛瑙、胭脂鳞、紫金冠、金顶大红、七心红、川牡丹茶、石榴茶、醉杨妃、重庆红、怒春红、茶睡莲和帅旗)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14种川山茶品种均有一定的耐阴性,在遮阴环境中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度的遮阴对川山茶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积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使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遮阴处理对不同的川山茶品种叶片的酶活性系统影响不同,可能与川山茶品种对于光照强度的耐受性有关。其中,花洋红、川玛瑙、醉杨妃、重庆红、茶睡莲、帅旗幼苗在全光照条件下长势最佳,可进一步研究其在高温高光环境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茶 遮阴处理 透光率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