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椭圆拟合的瞳孔中心精确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罗 刘洪英 +3 位作者 皮喜田 陈为民 许帅 严旭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为了实现临床上精准视线跟踪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的孔中心定位算法。首先在红外光源条件下,用摄像机捕获人眼图像,预处理后得到二值化图像,并提取图像轮廓,利用组成轮廓的像素点数100~300,对瞳孔进行粗过滤。对得... 为了实现临床上精准视线跟踪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的孔中心定位算法。首先在红外光源条件下,用摄像机捕获人眼图像,预处理后得到二值化图像,并提取图像轮廓,利用组成轮廓的像素点数100~300,对瞳孔进行粗过滤。对得到的系列轮廓随机选择6个点进行椭圆拟合,计算椭圆中心与边缘距离的方差,方差最小的为瞳孔中心。算法具有对存在白斑干扰及半闭眼状态时的瞳孔中心准确识别的优点。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定位瞳孔中心,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跟踪 瞳孔中心 定位算法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精确的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罗 刘洪英 +2 位作者 许帅 蔡金芷 皮喜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441,共8页
眼动追踪系统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应用,为提高系统中眼图特征值的识别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双层过滤的瞳孔中心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的定位算法。瞳孔中心定位算法首先对获取的眼睛图像二值化处理,然后以100~300为阈值设定轮廓点数,进行... 眼动追踪系统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应用,为提高系统中眼图特征值的识别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双层过滤的瞳孔中心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的定位算法。瞳孔中心定位算法首先对获取的眼睛图像二值化处理,然后以100~300为阈值设定轮廓点数,进行第一次瞳孔过滤,最后用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瞳孔轮廓,并将最接近圆的轮廓作为瞳孔轮廓,继而得到瞳孔中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瞳孔中心一定范围内的眼图进行边缘检测,求其轮廓,并找出轮廓的外接矩形中心,然后以瞳孔中心为基点进行坐标转换,最终求出角膜反射光斑中心。算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图像处理的区域,提高实时性和反射光斑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实时地对不同情况下的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进行准确定位,瞳孔-角膜反射向量坐标最大均方差低于0.74像素,平均误差低于0.53像素。算法运行速度达到12.8 ms/帧。算法满足精确性的同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为后续眼动设备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算法 瞳孔中心 角膜反射光斑中心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新型电子听诊器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梅 刘洪英 +2 位作者 皮喜田 敖一鹭 王孜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听诊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新型电子听诊系统,研制了基于电容式传声器的电子听诊器及相应的智能分析软件。该电子听诊器结合了Bluetooth、OLED、SD卡存储等技术实现了三种模式下的... 听诊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新型电子听诊系统,研制了基于电容式传声器的电子听诊器及相应的智能分析软件。该电子听诊器结合了Bluetooth、OLED、SD卡存储等技术实现了三种模式下的实时听诊、录音存储及回放、听诊音量调节及无线传输等功能。基于PC上位机的智能分析软件以C#为编程语言,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实现了听诊音的播放及波形显示,通过计算心率、提取相关特征参数T1、T2、T12、T11分析心音是否正常,生成诊断报告,并可通过邮件将听诊音及诊断报告发送到其他医生邮箱,从而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整个系统功能完善、便携性高、用户体验良好,有利于推动电子听诊器在医院的使用,同时该系统也适用于听诊教学等多种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电子听诊器 智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心肺音电子听诊仪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梅 刘洪英 +2 位作者 皮喜田 敖一鹭 王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0-364,共5页
在分析传统听诊仪的局限性及国内外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研制一款多功能且价格低廉的心肺音电子听诊仪。该款电子听诊仪基于自主设计的PVDF(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传感器,采用STM32F103RBT6作为核心控制芯片,结合蓝牙技术... 在分析传统听诊仪的局限性及国内外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研制一款多功能且价格低廉的心肺音电子听诊仪。该款电子听诊仪基于自主设计的PVDF(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传感器,采用STM32F103RBT6作为核心控制芯片,结合蓝牙技术、SD卡存储技术及直观的图形液晶显示技术等,实现心肺音实时听诊、录音回放、波形显示、无线传输等功能。经测试,该款心肺音听诊仪可听诊的频率范围为20~1 500 Hz,在100~500 Hz、500~1 000 Hz、1 000~1500 Hz的频段范围内,对测试声源的最大衰减分别为8、10、16 d B,满足听诊器的频响特性要求。有3种听诊模式,音量分15档可调,在15档时的音量放大8倍,使听诊音更加清晰,有利于临床听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音 电子听诊仪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便携式麻醉视频喉镜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恩斯 刘洪英 +2 位作者 赵亚雄 李若瑄 皮喜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6期404-406,共3页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麻醉视频喉镜用于挑起患者会厌部暴露声门,指引医护人员准确进行麻醉插管。该文阐述了视频喉镜指引麻醉插管过程中的方法和意义,介绍了便携式麻醉视频喉镜的总体结构和功能,重点设计了视频喉镜的图像采集模块、核心板...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麻醉视频喉镜用于挑起患者会厌部暴露声门,指引医护人员准确进行麻醉插管。该文阐述了视频喉镜指引麻醉插管过程中的方法和意义,介绍了便携式麻醉视频喉镜的总体结构和功能,重点设计了视频喉镜的图像采集模块、核心板电路、视频解码电路、锂电池充电电路和外部存储电路,最后简要介绍了视频喉镜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视频喉镜 微处理器 指引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模板的表面肌电信号渐进分解算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万国 侯文生 +4 位作者 郑小林 万小萍 陈海燕 周平 吴小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本研究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解为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来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运动单元(MU)的募集与发放模式。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MUAP叠加问题,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和小波包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先验知识... 本研究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解为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来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运动单元(MU)的募集与发放模式。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MUAP叠加问题,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和小波包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先验知识构建了4种形态的可伸缩MUAP模板;最后,采用"先大后小"的渐进识别方式,逐个对MUAP进行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还将该算法应用于8名受试者(3组/人)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的指浅屈肌多通道(12通道)sEMG分解;单通道分解结果显示,高力量水平下sEMG中的主体MUAPTs能够被有效检测和分类;统计结果证实,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MUAP的数目增加;不同大小MUAP比重的变化与活动手指和力量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利用先验模板从sEMG中渐进提取MUAP的可行性,为sEMG分解和进一步研究MU发放规律提供于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分解 先验模板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脉冲刺激神经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曼青 上官冰 +4 位作者 夏楠 吴小鹰 陈海燕 周平 侯文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近红外光刺激因其非侵入性、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的神经刺激技术。目的:探讨808nm近红外脉冲光刺激神经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中搭建了808nm光刺激实验平台,主要包括808nm激光器、恒流源以及基于MC... 近红外光刺激因其非侵入性、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的神经刺激技术。目的:探讨808nm近红外脉冲光刺激神经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中搭建了808nm光刺激实验平台,主要包括808nm激光器、恒流源以及基于MC9S12XE的控制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对激光器脉冲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经光纤耦合后,用频率2Hz,脉宽100至1000us脉冲光刺激大鼠初级运动皮层,记录并分析皮层神经元响应。结果:在控制电路调制下激光器脉冲近红外光输出参数稳定;随着脉冲光能量的增加,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spike发放率增加,且在0.2894至2.8939J/cm2阈值范围内光刺激未对神经细胞造成可见性热损伤。结论:本文中实现了808nm激光器脉冲光控制,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短波近红外脉冲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 神经刺激 神经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的心音信号小波包去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董利超 郭兴明 郑伊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2-198,222,共8页
针对传统心音去噪方法易将其部分高频有用信息作为噪声滤除而造成滤波后的心音信号失真及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小波包变换去噪算法。首先通过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将心音信号分解为从高频到低频... 针对传统心音去噪方法易将其部分高频有用信息作为噪声滤除而造成滤波后的心音信号失真及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小波包变换去噪算法。首先通过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将心音信号分解为从高频到低频的不同固有模态函数分量(IMFs),并利用自相关函数客观界定信号的模态分量范围;然后对噪声主导模态分量和混叠模态分量采用小波包变换进行滤波提取有用信息后,与剩余固有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仅可以去除心音中的噪声成分,明显改善心音信号的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而且能够有效保留信号的高频有用信息,且在不同噪声水平下的去噪性能均优于传统算法,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 互补总体经验模式分解 自相关函数 小波包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