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药用植物缙云黄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怀 李俊逸 +1 位作者 袁宣强 李洪飞 《植物医学》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解决缙云山特有濒危药用植物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扦插困难的技术问题,以缙云黄芩枝条为扦插材料,探究了不同截取插穗方法、扦插时间、萘乙酸(NAA)处理以及枝条年龄对缙云黄芩扦插发芽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处理扦插效果进... 为解决缙云山特有濒危药用植物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扦插困难的技术问题,以缙云黄芩枝条为扦插材料,探究了不同截取插穗方法、扦插时间、萘乙酸(NAA)处理以及枝条年龄对缙云黄芩扦插发芽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处理扦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1叶1节方式截取的插穗,其发芽时间显著短于2节,且发芽株数和发芽率均显著大于2节;春季扦插的插穗发芽株数和发芽率显著大于秋季扦插;相比空白对照处理,经NAA处理的插穗发芽时间显著缩短;1年生的插穗扦插效果最佳。综合试验结果,筛选出缙云黄芩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为:春季采用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NAA溶液浸泡处理1年生1叶1节方式截取的插穗,该结果可为缙云黄芩的扦插繁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缙云黄芩 扦插繁殖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观素心蜡梅嫩枝扦插育苗与栽培技术
2
作者 余赟杰 冉舵 +3 位作者 刘建波 周正义 周强 赖甫娟 《花卉》 2025年第16期1-3,共3页
蜡梅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花,具有花姿优美、花香浓郁、傲寒开放等特点,是冬季人们最喜爱的鲜切花花卉。重庆市作为蜡梅花生产的最适宜区,拥有丰富的蜡梅花野生资源。其中,静观素心蜡梅因其花朵大、色艳、香浓、瓶插时间长等特点,已成... 蜡梅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花,具有花姿优美、花香浓郁、傲寒开放等特点,是冬季人们最喜爱的鲜切花花卉。重庆市作为蜡梅花生产的最适宜区,拥有丰富的蜡梅花野生资源。其中,静观素心蜡梅因其花朵大、色艳、香浓、瓶插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重庆地区蜡梅生产的主要栽培品种。然而,传统的繁殖方法,如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存在繁殖系数低、繁殖过程费工费时、繁殖成本高等问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介绍了静观素心蜡梅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该技术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蜡梅的繁殖效率和种植技术,为静观素心蜡梅的广泛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观素心蜡梅 嫩枝扦插 育苗技术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l16序列分析大百合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芸 杨妙琴 +2 位作者 徐英 张永洪 李洪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9-206,共8页
大百合是百合科大百合属一种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基因测序法,利用叶绿体DNA rpl16序列对10个大百合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旨在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rpl16序列矩阵长度为699 bp,共检测... 大百合是百合科大百合属一种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基因测序法,利用叶绿体DNA rpl16序列对10个大百合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旨在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rpl16序列矩阵长度为699 bp,共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和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604;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660。该居群间遗传变异(71.53%)大于居群内遗传变异(28.47%),说明居群间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居群间遗传分化很高(Gst=0.677,Nst=0.614,Fst=0.71531),基因流较低(Nm=0.0995)。失配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曾经历过快速扩张,中性检验支持上述结果:Tajima′s D=-1.74368(P>0.05);Fu and Li′s D=-2.69366(P<0.05);Fu and Li′s F=-2.79896(P<0.05)。研究结果表明:大百合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居群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主要与其生活史特征相关。基于得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为主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百合 rpl16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径流对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郝佳欣 张会兰 +2 位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李洪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4,共10页
为探究长江上游涪江流域地表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en斜率分析法综合分析1980—2015年间水文气象序列变化趋势;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法确定突变年份;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流... 为探究长江上游涪江流域地表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en斜率分析法综合分析1980—2015年间水文气象序列变化趋势;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法确定突变年份;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基于SWAT模型,构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在单独和共同作用下的径流响应情景。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降雨量也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以2000年为突变年,年径流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性趋势。2)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58.80%),研究期间面积减少最多;变幅最大的为未利用地和城镇用地。3)采用决定系数R^(2)、纳什效率系数E_(ns)和百分比偏差PBIAS对SWAT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4)与基准期相比,全流域角度:仅降雨变化或仅土地利用变化,可分别使产流量减少10.47%和1%,当二者同时发生变化,产流减少16.01%;子流域角度:上游未利用土地增加,加大水土流失风险;下游城镇扩张增加作用显著产水量;河道2侧退耕还林(草)措施调蓄径流作用显著。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呈非线性关系,且气候变化对流域的产流变化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及三峡的入库径流测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SWAT模型 情景分析 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剪试验中土体含水率对根系失效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余靖 周利军 +3 位作者 王云琦 李洪飞 李通 王鑫皓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1,共9页
植物根系在土体剪切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失效方式随含水率的变化会影响根系固土能力,而根增抗剪强度的模型计算时往往忽略该方面的考虑,使估计值远高于实验值。为准确估计非饱和状态下根系的固土能力,以香根草根土复合体为对象,设计以土... 植物根系在土体剪切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失效方式随含水率的变化会影响根系固土能力,而根增抗剪强度的模型计算时往往忽略该方面的考虑,使估计值远高于实验值。为准确估计非饱和状态下根系的固土能力,以香根草根土复合体为对象,设计以土壤含水率和根系密度为变量的大盒直剪试验及单根拉拔试验,观察含根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根系失效方式,基于此对根增抗剪强度进行估计。结果表明:1)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根增抗剪强度与根系密度呈正相关;根系密度一定的情况下,根增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呈负相关。2)直径在0.2~2.2 mm单根样品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区间分别为3~19 N和5~29 MPa,根系的抗拉强度Tr和抗拉力t随直径D增大分别呈负幂函数和正幂函数(Tr=11.514D^(-0.885),t=9.5763D^(1.095));根系的拔出力p随直径变化也服从正幂函数(p=αD^(β),α>0,β>0),且含水率越高,α值越小。3)ω_(1)%、ω_(2)%、ω_(3)%、ω_(4)%4个含水率梯度下Wu模型根增抗剪强度值分别为试验值的1.834、1.864、1.889、1.873倍,而考虑含水率失效方式计算的根增抗剪强度值分别为试验值的1.337、1.028、0.788、0.481倍。因此:1)不饱和状态下,根系固土能力的大小主要与剪切过程中的拔出根数量比有关,直剪试验过程中含水率越高,根系的拔出根数量比越大,能充分发挥抗拉强度的根系数量越少,根增抗剪强度越小,根系固土的能力越弱;2)根系的抗拉强度、抗拉拔力与直径均呈幂函数关系,且随着含水率升高,抗拔力的拟合衰减系数增大;3)考虑含水率及根系失效方式后,所得根增抗剪强度的估计值比Wu模型更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固土 抗剪强度 根系失效方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