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夏继刚 付世建 曹振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822-3824,共3页
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高等师范院校水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
关键词 水生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一新孢壁蛋白NcER_100148的鉴定与生物学功能研究
2
作者 敖塘堰 王静琳 +1 位作者 马振刚 周泽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7-758,共12页
【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作为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对其侵染机制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对团队前期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候选孢壁蛋白NcER_100148进行原核表达,明确其亚细胞定位,并初步探... 【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作为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对其侵染机制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对团队前期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候选孢壁蛋白NcER_100148进行原核表达,明确其亚细胞定位,并初步探索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在线软件对前期鉴定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候选孢壁蛋白NcER_100148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成蜂中肠中NcER_100148的表达量;将NcER_100148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cER_100148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成熟孢子中的表达量;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技术分析NcER_100148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成熟孢子中的亚细胞定位;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法分别分析重组蛋白NcER_100148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几丁质孢子壳(chitin spore coats,CSCs)和极管蛋白NcPTP2和NcPTP3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cER_100148预测分子量为12.169 kD,含1个O-糖基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和1个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位点;RT-PCR检测结果表明,NcER_100148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后4 d时的西方蜜蜂成蜂中肠中开始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cER_100148蛋白能在成熟孢子表面表达,并且能够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CSCs互作;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NcER_100148定位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成熟孢子孢壁上;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重组蛋白NcER_100148能够与极管蛋白NcPTP2和NcPTP3相互作用。【结论】NcER_100148是定位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成熟孢子孢壁上的一个新型孢壁蛋白,且其可能在孢子内壁的构建、极管的盘绕与固定和参与对宿主的侵染等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孢壁蛋白 亚细胞定位 几丁质孢子壳 极管蛋白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按蚊CYP6Y亚家族基因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唐尧 乔梁 +3 位作者 张玉娟 车燕飞 洪瑞 陈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3-672,共10页
【目的】鉴定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CYP6Y亚家族基因,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特征,推测其可能的功能。【方法】以冈比亚按蚊An.gambiae CYP6Y1作为询问序列,通过双向Blast方法检索中华按蚊转录组中CYP6Y亚家族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 【目的】鉴定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CYP6Y亚家族基因,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特征,推测其可能的功能。【方法】以冈比亚按蚊An.gambiae CYP6Y1作为询问序列,通过双向Blast方法检索中华按蚊转录组中CYP6Y亚家族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结构、特征及可能的功能。【结果】从中华按蚊转录组测序数据中鉴定出2条CYP6Y亚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AsCYP6Y1(GenBank登录号:KF709397)和AsCYP6Y2(GenBank登录号:KF709398)。序列分析显示,AsCYP6Y1和AsCYP6Y2全长分别为1 713 bp和1 815 bp,分别编码502和526个氨基酸。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该亚家族基因仅含有1个相位1型内含子并与其他P450基因形成保守的共线性分布。蛋白结构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含P450特有的5个特征序列和6个底物结合位点,且均不存在信号肽,其亚细胞定位为细胞质。3D结构分析显示,AsCYP6Y1有18条α螺旋和13股反向平行的β折叠,AsCYP6Y2有19条α螺旋和11股反向平行的β折叠。通过同样的方法,在达林按蚊An.darlingi中也鉴定出2个CYP6Y亚家族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sCYP6Y1和AsCYP6Y2分别与其他3种按蚊的CYP6Y1和CYP6Y2聚成一支,Bootstrap值均大于90%。替换率分析显示,中华按蚊AsCYP6Y1和AsCYP6Y2与其他3种按蚊同源基因的Ka/Ks均小于1。相对进化速率分析显示,中华按蚊CYP6Y和CYP6M亚家族的相对进化速率均显著快于CYP6P亚家族,而CYP6Y和CYP6M亚家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中华按蚊和达林按蚊中存在2个CYP6Y亚家族基因,之前在冈比亚按蚊和不吉按蚊An.funestus中也发现2个CYP6Y亚家族基因,表明CYP6Y亚家族基因可能在按蚊属广泛存在,且可能为按蚊属昆虫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CYP6Y亚家族 基因序列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结构 相对进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中原生动物病原虫的鉴定—Ⅱ粘孢子虫的研究及鉴定方法 被引量:29
4
作者 赵元莙 马成伦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1-688,共8页
粘孢子虫是海水养殖中常见的危害性原生动物类群之一。该文综合介绍 :一套适用于粘孢子虫研究及鉴定的方法 ;粘孢子虫的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观察与描述、研究技术以及特征性鉴别与量度的图解式方法 ;若干现代技术 。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粘孢子虫 鉴定 研究方法 海水养殖 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小型哺乳动物标本整体塑化制作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唐安科 唐发辉 赵元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637,共2页
此方法在改变传统哺乳动物标本制作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改进,形成了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使用无毒的聚乙二醇替代传统的保存药品,可制作哺乳动物的整体标本,并能长期保持其原有形态,所制标本不仅可作为教学、... 此方法在改变传统哺乳动物标本制作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改进,形成了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使用无毒的聚乙二醇替代传统的保存药品,可制作哺乳动物的整体标本,并能长期保持其原有形态,所制标本不仅可作为教学、科研材料之用外,由于其无毒处理,还可用于家居装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标本制作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族豪 杨承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碱基组成是指基因组中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的相对含量,一般用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GC含量)表示。前人的研究表明,不同类群的核基因组GC含量存在差异,然而,对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的研究却很少。为此,本文统计和分... 碱基组成是指基因组中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的相对含量,一般用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GC含量)表示。前人的研究表明,不同类群的核基因组GC含量存在差异,然而,对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的研究却很少。为此,本文统计和分析了分属于20个门的609个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结果表明,各门动物间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能反映各动物门间的进化关系。脊椎动物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及其代表性目的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虽有一定差异,但并未发现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碱基组成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NA技术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梦 杨鑫 +5 位作者 王维 段聪 刘智皓 陈启亮 李英文 沈彦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6,共15页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检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长江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方法,为后期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基础...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检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长江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方法,为后期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研究于2021年3月在保护区重庆段共设置6个采样点,通过水样采集、eDNA捕获及提取、PCR扩增及测序和数据库对比分析等环境DNA宏条形码标准化分析流程来检测鱼类的多样性组成。结果表明保护区重庆段6个采样点中共检测出74种鱼类(不包括未鉴定到种水平的3属),隶属于6目16科52属,其中国家级保护鱼类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0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1种,外来物种8种。鲤属(Cyprinus)、鲫属(Carassius)、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和黄颡鱼属(Tachysurus)在各采样点均被检测到且为优势种。各样点鱼类组成的Alpha和Beta多样性的各项指数差异不大,表明保护区鱼类的生态结构较为均衡和稳定。总体上,在现阶段的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监测中,可根据监测任务的需要,将环境DNA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结合使用,用于快速调查长江流域鱼类的多样性组成及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蝇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胡甘雨 司风玲 +2 位作者 车燕飞 张玉娟 陈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40,共9页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昆虫清除H2O2的关键酶.昆虫在滞育期间代谢速率很低,而CAT的活力与代谢强度有关,因此滞育期的昆虫是研究该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基于葱蝇转录组unigene序列信息,设计...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昆虫清除H2O2的关键酶.昆虫在滞育期间代谢速率很低,而CAT的活力与代谢强度有关,因此滞育期的昆虫是研究该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基于葱蝇转录组unigene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首次通过PCR技术克隆了葱蝇过氧化氢酶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DaCAT,其全长为2 073bp,开放阅读框1 518bp,编码505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8×104,等电点为7.72.该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保守结构域及多个酶活性位点,与其他物种CAT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和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为89.3%,采用SWISS-MODEL对其进行了蛋白质同源建模及3D结构预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DaCAT基因在葱蝇滞育期间的代谢表达、酶活力测定以及具体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蝇 过氧化氢酶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水生经济动物外寄生车轮虫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文强 唐发辉 赵元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在对云南地区淡水车轮虫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在几大重要水生经济动物,即泥鳅、鲫、鲤、鳙、斑点叉尾鮰及牛蛙蝌蚪上获得8种外寄生车轮虫。其中车轮虫属4种,即虱性车轮虫Trichodina pediculus、杜氏车轮虫T.domerguei、拟黑色车轮虫T.paran... 在对云南地区淡水车轮虫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在几大重要水生经济动物,即泥鳅、鲫、鲤、鳙、斑点叉尾鮰及牛蛙蝌蚪上获得8种外寄生车轮虫。其中车轮虫属4种,即虱性车轮虫Trichodina pediculus、杜氏车轮虫T.domerguei、拟黑色车轮虫T.paranigra和适度车轮虫T.modesta;拟车轮虫属1种,即圆形拟车轮虫Paratrichodina rotundiformis;小车轮虫属3种,即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卡普小车轮虫T.carpi和纤细小车轮虫T.subtilis。采用活体观察、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及干银法,并运用国际统一的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该8种车轮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虫 水产养殖 云南新纪录 中国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泡科(粘体门:粘孢子纲:双壳目)动物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婧 杨承忠 赵元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4-480,共7页
粘孢子虫是一类拥有广泛寄主的后生动物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类,并可引发病害,从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其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方面存在着许多争议。而碘泡科是粘孢子虫最大的一科,其在属级和种级阶元的归属问题... 粘孢子虫是一类拥有广泛寄主的后生动物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类,并可引发病害,从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其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方面存在着许多争议。而碘泡科是粘孢子虫最大的一科,其在属级和种级阶元的归属问题上也一直备受争议。此类动物结构简单、种类繁多,依据传统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类并不十分准确,借助更为先进的显微技术和以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的应用,其分类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从碘泡科的种、属级阶元分类和方法学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碘泡科物种系统分类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碘泡科各属的归类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种类进行了厘清,同时总结了应用于碘泡虫系统分类研究中的几种方法,以期为该科动物的系统分类和鱼类粘孢子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孢子虫 碘泡科 系统分类学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眉溪小车轮虫及其与近缘种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萍 唐发辉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1-1380,共10页
通过活体显微观察和银染法,文章对采自重庆地区不同宿主的眉溪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myakkae(Mueller,1937)Šrámek-HuŠek,1953的3个株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与近缘种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abe,1950)Šr... 通过活体显微观察和银染法,文章对采自重庆地区不同宿主的眉溪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myakkae(Mueller,1937)Šrámek-HuŠek,1953的3个株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与近缘种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abe,1950)Šrámek-HuŠek,1953和纤细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ubtili(Lom,1959)Lom&Haldar,1977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眉溪小车轮虫各株系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但与周丛小车轮虫及纤细小车轮虫有明显差异。基于所获眉溪小车轮虫的分子数据,详细分析了眉溪小车轮虫的分子特征,研究了眉溪小车轮虫种内分化,结果显示:眉溪小车轮虫各株系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2%—100%,遗传距离为0.000-0.003,T.myakkae(HM)与T.myakkae(AN)的18S rDNA几乎一致,但T.myakkae(PP)与T.myakkae(HM和AN)的18S rDNA存在7个变异位点,且在18S rRNA四个高变区(V3、V4、V5和V7)均具有一致的二级结构构型,表明三株系的18S rDNA相似度和遗传变异属于种内水平,但T.myakkae(PP)与T.myakkae(HM和AN)则显示出分子分化。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眉溪小车轮虫与周丛小车轮虫相互独立,眉溪小车轮虫各株系与其宿主鱼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出两者具有协同进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溪小车轮虫 种内分化 种类鉴定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与同域物种拉氏鱥爆发游泳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楚可 黄青峰 +2 位作者 李平 夏静怡 夏继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99-4008,共10页
爆发游泳能力是表征鱼类生存适合度的重要组分。栖息地破碎化对溪流鱼类(尤其是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繁衍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对鱼类爆发游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是我国珍稀特有种、国家Ⅱ级重... 爆发游泳能力是表征鱼类生存适合度的重要组分。栖息地破碎化对溪流鱼类(尤其是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繁衍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对鱼类爆发游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是我国珍稀特有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爆发游泳运动以穿越激流甚至堤坝阻隔,因此爆发游泳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对该物种生存至关重要。相较于秦岭细鳞鲑显著的洄游性,其分布区最为常见的同域物种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则趋于定居性,二者既是研究同域物种适应进化理论的优越动物模型,又是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实践中十分理想的受试目标。为探究秦岭细鳞鲑及其同域物种拉氏鱥爆发游泳能力的种间差异与种内变异,采用自制的仿生态鱼类爆发游泳能力测定装置,分别测定了不同生活史阶段两种实验鱼的绝对爆发游泳速度(Burst swimming speed,U_(burst))、相对爆发游泳速度(Relative burst swimming speed,rU_(burst))及其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两种实验鱼U_(burst)、rU_(burst)均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ICC系数>0.75),但秦岭细鳞鲑U_(burst)和rU_(burst)具有更强的恢复力;(2)总体上秦岭细鳞鲑的U_(burst)高于拉氏鱥,二者U_(burst)差异显著、不存在趋同适应;(3)生活史阶段效应对秦岭细鳞鲑和拉氏鱥U_(burst)、rU_(burst)均影响显著,两物种爆发游泳能力种内变异模式相近,U_(burst)随发育年龄增加而增加、rU_(burst)随发育年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提示,未来鱼类游泳能力关联的鱼道设计或涉水工程评价中,应综合考虑生活史阶段效应和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及其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游泳速度 生活史阶段 重复游泳 秦岭细鳞鲑 拉氏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鱼类在模拟捕食风险下对隐蔽场所的选择偏好:以中华倒刺鲃和德玛森小岩鲷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足仙 李武新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5-1213,共9页
为了考察鱼类在模拟捕食风险下对隐蔽场所的选择偏好,研究选取栖息环境迥异的中华倒刺鲃幼鱼(Spinibarbus sinensis)和德玛森小岩鲷(Chindongo demasoni)幼鱼为实验对象,比较两种鱼对不同类型(水草、树枝和砾石)和不同颜色(蓝色、红色... 为了考察鱼类在模拟捕食风险下对隐蔽场所的选择偏好,研究选取栖息环境迥异的中华倒刺鲃幼鱼(Spinibarbus sinensis)和德玛森小岩鲷(Chindongo demasoni)幼鱼为实验对象,比较两种鱼对不同类型(水草、树枝和砾石)和不同颜色(蓝色、红色和绿色水草)隐蔽场所的选择偏好。研究发现:(1)在不同类型隐蔽场所中,模拟捕食刺激前,中华倒刺鲃和德玛森小岩鲷均偏好水草,前者对砾石表现出回避,而后者则是偏好;(2)在模拟捕食刺激后,两种鱼对水草的偏好更为显著;(3)在不同颜色隐蔽场所中,模拟捕食刺激前,中华倒刺鲃首次选择绿色水草占比最高,德玛森小岩鲷则为红色水草;(4)在模拟捕食刺激后,中华倒刺鲃在不同颜色隐蔽场所的停留时间占比无显著差异,德玛森小岩鲷在红色水草的停留时间占比最高。研究表明:中华倒刺鲃和德玛森小岩鲷对不同类型的隐蔽场所偏好一致,对不同颜色隐蔽场所的偏好表现出种间差异,这可能与二者不同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场所 模拟捕食刺激 种间差异 反捕食行为 隐蔽场所选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色和社会熟悉度对慈鲷选择集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浩翔 龚文奥 +2 位作者 王丽英 夏继刚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0-786,共7页
为了探究体色和社会熟悉度对慈鲷(Cichlidae)选择集群的影响,以体色呈蓝色的蓝阿里(Sciaenochromis fryeri)为研究对象,体色呈白色的雪鲷(Hindongo socolofi)和体色呈黄色的淡黑镊丽鱼(Labidochromis caeruleus)作为刺激鱼群,通过控制... 为了探究体色和社会熟悉度对慈鲷(Cichlidae)选择集群的影响,以体色呈蓝色的蓝阿里(Sciaenochromis fryeri)为研究对象,体色呈白色的雪鲷(Hindongo socolofi)和体色呈黄色的淡黑镊丽鱼(Labidochromis caeruleus)作为刺激鱼群,通过控制鱼群社会熟悉,测试实验鱼是否与优先偏好的颜色表型发生联系,并观察实验鱼是否更喜欢与偏好的颜色表型但并不熟悉的刺激鱼群联系。结果显示,当刺激鱼群的社会熟悉度没有差异时,个体和群体都更倾向于与偏好的颜色表型鱼群联系;而当刺激鱼群社会熟悉度不同时,个体蓝阿里表现出与社会熟悉度更高的群体联系在一起,但群体实验鱼表现出与偏好的颜色表型联系。研究表明,体色对蓝阿里选择集群的影响要比社会熟悉度更大,并且体色可能是慈鲷重要的集群线索,这为研究鱼群内体色的生态影响(如捕食者-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体色 社会熟悉度 行为偏好 慈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寄生车轮虫一新种的描述 被引量:24
15
作者 唐发辉 赵元莙 陈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一新种———Trichodinaparanigrasp .nov .。文中采用Lom(196 0 )所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及由VanAs&Basson(1989)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 ,对本新种的各形态学特征 (包括虫体外形、附着...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一新种———Trichodinaparanigrasp .nov .。文中采用Lom(196 0 )所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及由VanAs&Basson(1989)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 ,对本新种的各形态学特征 (包括虫体外形、附着盘、齿体、辐线、中央颗粒、核器、口围绕体等 )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并对本种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还为齿体定位描述模式图新增了两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虫 拟黑色车轮虫 新种 寄生虫 形态特征 齿体定位描述模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棘鲷的命名和分类地位探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仁协 刘静 +1 位作者 樊冀蓉 赵元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19,共3页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Bleeker,1854)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Sparidae)、棘鲷属(Acanthopagrus),为暖温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砂泥底质或多岩礁的浅海,分布于俄罗斯、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沿海。黑棘鲷具有...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Bleeker,1854)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Sparidae)、棘鲷属(Acanthopagrus),为暖温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砂泥底质或多岩礁的浅海,分布于俄罗斯、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沿海。黑棘鲷具有生长迅速、食性较杂、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等特点,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西北太平洋沿海的名贵经济鱼类和重要的增养殖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鲷科 分类地位 名贵经济鱼类 日本沿海 西北太平洋 底层鱼类 朝鲜半岛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大小对青幼鱼群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付世建 聂利娟 +2 位作者 吴慧 况璐 黄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062-6070,共9页
为考察群体大小对青幼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群体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对1、2、4和8尾青幼鱼组成的群体(N=12)进行视频拍摄和轨迹分析,得到游泳速度和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实验同时测定了不同群体大小对恐吓刺激的反应... 为考察群体大小对青幼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群体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对1、2、4和8尾青幼鱼组成的群体(N=12)进行视频拍摄和轨迹分析,得到游泳速度和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实验同时测定了不同群体大小对恐吓刺激的反应差异。结果显示:青幼鱼自发游泳速度多处于0—10 cm/s,不受群体大小的影响,但不同个体速度同步性随群体大小增加而显著下降;青幼鱼最近邻距离多数位于0—10 cm,且随着群体大小增加,最近邻距离和群体排列的极性均随群体数量上升而显著下降;青幼鱼群体中位置分布具有个体差异,且随着群体数量上升差异加剧;青幼鱼对恐吓刺激的反应率不受群体大小的影响,但群体内部不同个体对刺激的反应的一致性随群体大小上升有所下降。结果表明:青幼鱼具备集群性,在2—8个体范围内随群体大小上升凝聚力上升,协调性下降;群体特征的改变对恐吓刺激反应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协调性的下降导致反应一致性降低;青幼鱼群体中不同个体在集群活动中可能存在社会分工,且这种分工的作用在大群体大小上升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行为 群体大小 自发运动 刺激 社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先成 周忠良 +3 位作者 赵云龙 王艳 秦芬 徐晓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5,共7页
提要在淡水、1.00、2.00、3.00、4.00盐度等条件下,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测定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NH3-N排泄率,并对不同盐度下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流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 提要在淡水、1.00、2.00、3.00、4.00盐度等条件下,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测定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NH3-N排泄率,并对不同盐度下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流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期,盐度对耗氧率和NH3-N排泄率都有显著影响,以1.00盐度条件下的耗氧率为最低,而NH3-N排泄率则在淡水条件下为最低并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增高;盐度对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收支有显著影响,以1.00盐度条件下的能量分配模式为最佳模式,代谢耗能占食物能的比例(R/C)最低,为35.06%,而生长能占食物能的比例(G/C)最高,达到58.55%,能量收支方程为:100C=6.40U+35.06R+58.5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胚胎 仔鱼 盐度 耗氧率 NH3-N排泄率 能量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繁殖期主要组织器官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俊杰 姜海波 +2 位作者 胡先成 安苗 李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黄颡鱼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氨基酸组成中,雄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2.73 g/100g;其次是精巢,为36.40 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24.01 g/100g。含量较高的氨基...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黄颡鱼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氨基酸组成中,雄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2.73 g/100g;其次是精巢,为36.40 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24.01 g/100g。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Glu,Asp,Lys,Leu,Arg,Ala,Gly,Phe。Glu在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Lys在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1.98 g/100g;其次是卵巢,为25.71 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74 g/100g。脂肪酸: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脂肪酸比例较高的雄鱼与雌鱼相似,分别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C16:1n-7(棕榈酸),C18:0(硬脂酸)。研究揭示了黄颡鱼繁殖期性腺、肝脏、肌肉在物质组成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繁殖期 器官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性运动后鲇鱼幼鱼乳酸、糖原和葡萄糖水平的变动 被引量:36
20
作者 李黎 曹振东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0-885,共6页
于(25±1)℃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鲇鱼(Silurus asotusLinnaeus)幼鱼静止状态(对照组)与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恢复时间(0、0.5、1、2、48、、16h)肌肉、血液和肝脏三种组织中乳酸、糖原和葡萄糖的含量水平。结果显示:鲇鱼幼鱼力竭性运动... 于(25±1)℃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鲇鱼(Silurus asotusLinnaeus)幼鱼静止状态(对照组)与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恢复时间(0、0.5、1、2、48、、16h)肌肉、血液和肝脏三种组织中乳酸、糖原和葡萄糖的含量水平。结果显示:鲇鱼幼鱼力竭性运动后肌乳酸和血乳酸水平迅速上升并即刻达到峰值(12.13±0.19)μmol/g和(4.57±0.23)mmol/L,而肝乳酸的峰值((9.78±0.69)μmol/g)却出现在运动后恢复1h;肌组织乳酸的迅速上升伴随着糖原的快速下降,葡萄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肌乳酸恢复历时为8h,清除速率为0.9μmol/h.g。实验结果表明鲇鱼力竭性运动后存在着明显的"乳酸泄露"现象,其无氧代谢的底物主要是糖原;肝组织可能是一个乳酸的临时贮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鱼 乳酸 糖原 力竭性运动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