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玉米科研及成果推广的领头雁——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杨华研究员
1
作者 田红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1-1,235,共2页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全国甜玉米协会理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专业委员会粮油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甜玉米 重庆市 研究所 成果推广 技术专业委员会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油茶养分需求及可持续管理策略
2
作者 杨海滨 黄启中 +2 位作者 商靖 邓敏 张向辉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03-106,共4页
油茶属于我国食用油中珍贵的植物油资源,其产业的发展能同时保证我国食用油的供需平衡和质量安全。为保障油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则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油茶养分的转化吸收对油茶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产量的增加起... 油茶属于我国食用油中珍贵的植物油资源,其产业的发展能同时保证我国食用油的供需平衡和质量安全。为保障油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则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油茶养分的转化吸收对油茶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产量的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全面高效的养分管理策略是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油茶养分需求影响分析入手,梳理总结了油茶养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油茶林养分管理策略,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养分需求 种植繁育 可持续管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重庆市茶树适生区预测及锗富集转运特性分析
3
作者 孙协平 高少兵 +4 位作者 邹喜芳 余飞 罗友进 李宏群 徐国庆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6-1004,共9页
[目的]预测重庆市茶树适生区,分析茶树对锗的富集转运特性,为重庆市优质富锗茶叶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市307个茶树分布位置(包括295个人工种植茶园和12株古茶树)和19个环境变量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茶树适生区进行等级划分,... [目的]预测重庆市茶树适生区,分析茶树对锗的富集转运特性,为重庆市优质富锗茶叶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市307个茶树分布位置(包括295个人工种植茶园和12株古茶树)和19个环境变量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茶树适生区进行等级划分,并分析各环境变量的贡献率和置换率,采用刀切法检验影响茶树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采集重庆市南川区茶树的幼叶、老叶、枝干和根系,测定锗含量并计算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析富锗茶叶生产潜力。[结果]19个环境变量对重庆市茶树适生区预测均有影响,其中最冷月份最低气温的贡献率最高,降水量季节变化的置换率最高;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茶树分布的环境变量主要为年平均气温、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最冷月份最低气温、最湿季度平均气温、最干燥季度平均气温。重庆市茶树适生区可划分为4种等级,高适生区和非适生区面积较小,而中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较大,其中南川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适生区,少部分属于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极少部分属于高适生区。在南川区随机采集古茶树幼叶和人工种植茶园的茶树幼叶、老叶、枝干、根系,经测定发现人工种植茶园的茶树幼叶锗含量(平均值0.0058 mg/kg)高于古茶树幼叶(平均值0.0047 mg/kg),人工种植茶园的茶树老叶锗含量(平均值0.0119 mg/kg)高于幼叶。茶树对锗的富集系数仅为1.41,从根系到枝干、从根系到老叶、从根系到幼叶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32、0.30、0.14。在南川区茶树中适生区选取土壤锗含量较高的5个地点人工种植茶园,采集茶树叶片测定锗含量,结果发现茶树老叶锗含量(0.0292~0.2840 mg/kg)高于随机采集样品。虽然茶树对锗的富集能力较弱,但以位于茶树适生区和富锗土壤分布区的人工种植茶园茶树老叶为材料较易制成富锗茶叶。[建议]合理规划重庆市茶树种植区,在高适生区、中适生区发展茶树种植;充分利用富锗土壤资源,加快富锗茶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适生区 MaxEnt模型 富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针形名优绿茶研究与发展概述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娟 吴全 钟应富 《中国茶叶》 2019年第10期46-49,共4页
茶叶是比价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茶叶产业已成为重庆山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也是重庆市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针形名优绿茶是重庆茶叶的主导产品,经过多年的科技研究与发展,其“紧细圆直、形似松针、汤清叶绿、香清... 茶叶是比价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茶叶产业已成为重庆山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也是重庆市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针形名优绿茶是重庆茶叶的主导产品,经过多年的科技研究与发展,其“紧细圆直、形似松针、汤清叶绿、香清味醇”的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概述了重庆市针形名优绿茶发展现状,围绕品质提升取得的有关科技研究成果,提出了重庆针形名优绿茶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促进重庆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针形名优绿茶 研究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下的重庆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谷雨 张莹 +2 位作者 杨海滨 邬秀宏 徐泽 《南方农业》 2017年第4期46-49,共4页
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庆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资金投入、扶持范围、政... 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庆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资金投入、扶持范围、政策"门槛"、项目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扩宽扶持范围,推动全面发展;加强良繁基地建设,助推良种推广;加快标准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推广示范实效;推动市场建设,打造渝茶品牌;降低贴息贷款"门槛",壮大龙头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 茶叶 产业发展 建议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场茶叶消费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全 蔡伦红 《南方农业》 2011年第6期65-68,共4页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等调研方式获取重庆茶叶消费行为的第一手资料,借鉴霍金斯模型对重庆市场茶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从消费需求特点、消费偏好和茶叶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为重庆茶叶企业营销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叶 消费行为 重庆市场 霍金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外源酶对夏绿茶茶汤苦涩味的影响
7
作者 陈善敏 罗红玉 +3 位作者 常睿 王奕 袁林颖 杨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6-203,共8页
夏季绿茶比春绿茶苦涩味重,滋味品质差,而外源酶能改善茶汤口感,但其关键化合物仍不明晰。为探明外源酶在改善夏季绿茶茶汤口感的作用及其关键代谢物,该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经纤维素酶、单宁酶及其复合酶处理... 夏季绿茶比春绿茶苦涩味重,滋味品质差,而外源酶能改善茶汤口感,但其关键化合物仍不明晰。为探明外源酶在改善夏季绿茶茶汤口感的作用及其关键代谢物,该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经纤维素酶、单宁酶及其复合酶处理后的茶汤中滋味特性和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感官评价和电子舌结果表明,所有酶处理组的苦味和涩味预测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单宁酶复合(cellulase-tannase treatment,CTT)处理组在改善夏绿茶茶汤苦涩味方面效果最好。利用代谢组学共鉴定到576种代谢物,其中192种差异代谢物是参与外源酶处理的关键代谢物。对代谢物及茶汤滋味特性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表明,CTT处理可能产生了4种呈甜味物质(根皮素、乳糖醇、异甘草素和阿斯巴甜)和1种呈甜香化合物(1-苯乙醇)来改善夏季绿茶茶汤苦涩味。该研究解释了外源酶可能通过增加呈甜味(香)物质的含量来改善夏季绿茶茶汤的口感,可为茶汤滋味品质改善、茶饮料滋味的精确调控和夏季鲜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茶汤 外源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杨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武峥 谭平 +2 位作者 杨丽 张迎君 文泽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为推动重庆市杨梅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重庆市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重庆市杨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苗生产高规格化、观光果园迅速发... 【目的】为推动重庆市杨梅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重庆市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重庆市杨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苗生产高规格化、观光果园迅速发展、产后加工崛起、产业组织逐渐形成,其拥有市场前景广阔、自然环境和条件优越、野生种植资源丰富、生态效益良好等发展优势,但仍存在栽培前期无效益、品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农业技术、栽培技术研发滞后、无配套生产技术、宣传力度不够、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建议】推行新的种养殖模式,提高果园收入;合理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科技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科技投入,完善配套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自主品牌等发展对策,推动重庆市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优势 存在问题 对策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茶园土壤肥力考评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泽 阮建云 +3 位作者 李中林 马立峰 邓敏 邬秀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1-795,共5页
以重庆市永川区典型茶叶生产基地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pH值、有机质、全N、有效P、交换性K、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Cu、有效B和有效Zn含量共10个土壤肥力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以重庆市永川区典型茶叶生产基地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pH值、有机质、全N、有效P、交换性K、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Cu、有效B和有效Zn含量共10个土壤肥力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川茶园土壤整体肥力质量为中等,其中属于中上水平的占54.5%,属于中下水平的占45.5%;茶园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全N基本上超过了0.1%,有效P低于15.0 mg/kg,交换性K都未达到指标(80 mg/kg),有效Cu、有效Zn含量丰富,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B缺乏。生产中就加强肥培管理,以促进肥力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现状 FUZZY 茶叶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茶区蚁科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翔 许姗姗 +4 位作者 彭萍 王晓庆 盛忠雷 林强 鲁礼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采用样地法对重庆主要茶区20个样地进行蚂蚁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蚁科昆虫分属5亚科31属67种。英格来铺道蚁、来氏大头蚁为优势种,在茶园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泛;而吉氏酸臭蚁、史氏盘腹蚁等种类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但其数量优... 采用样地法对重庆主要茶区20个样地进行蚂蚁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蚁科昆虫分属5亚科31属67种。英格来铺道蚁、来氏大头蚁为优势种,在茶园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泛;而吉氏酸臭蚁、史氏盘腹蚁等种类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但其数量优势在所在地区较明显。对于这类优势种群,可进一步探究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对害虫的控制能力,丰富茶园害虫的天敌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茶区 蚁科昆虫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香早’‘乌牛早’在重庆茶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渝嘉 邓敏 +2 位作者 徐泽 汪淮 李中林 《南方农业》 2016年第4期12-14,共3页
2009—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进行了茶树品种‘碧香早’‘乌牛早’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区域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碧香早’在重庆区域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旺盛,产量高,适制当地的名优绿茶,可作为优良品种引进种植;‘乌牛早... 2009—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进行了茶树品种‘碧香早’‘乌牛早’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区域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碧香早’在重庆区域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旺盛,产量高,适制当地的名优绿茶,可作为优良品种引进种植;‘乌牛早’具有发芽特早的特性,也适制当地的名优绿茶,但采摘周期短,为满足该区域对早市名优茶的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适当引种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碧香早 乌牛早 重庆地区 栽培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成就、存在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蕾 李勋兰 +2 位作者 杨海健 王武 洪林 《南方园艺》 2020年第3期32-35,共4页
柑橘作为重庆特色水果,是库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极其重要的支柱产业。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柑橘产业的发展成就,介绍了重庆柑橘在产业发展规模、品种结构调整、品种试验评价、种植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 柑橘作为重庆特色水果,是库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极其重要的支柱产业。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柑橘产业的发展成就,介绍了重庆柑橘在产业发展规模、品种结构调整、品种试验评价、种植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柑橘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蕾 洪林 +2 位作者 李勋兰 杨海健 张云贵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第11期13-16,共4页
近年来,重庆利用区位优势,错季发展晚熟柑桔,实现产业规模、效益连续10年增长。为了寻找产业发展新思路,作者调研了重庆柑桔产业规模、布局、栽培技术、销售、保鲜及加工等环节,提出了5个主要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思考。
关键词 柑桔产业 重庆 产业规模 区位优势 晚熟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林 杨蕾 +1 位作者 李勋兰 谭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9期78-80,共3页
重庆柑橘产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深度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产业。就产业规模发展、品种结构调整、品种区域试验、种苗繁育、种植技术、质量安全、产业链条延伸、品牌建设、发... 重庆柑橘产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深度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产业。就产业规模发展、品种结构调整、品种区域试验、种苗繁育、种植技术、质量安全、产业链条延伸、品牌建设、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以期为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产业发展 成效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丽 武峥 陈元平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5期13-15,共3页
通过对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揭示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空间狭窄,消费乱象显现;未系统地进行蓝莓引种、选种、育种研究;科研配... 通过对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揭示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空间狭窄,消费乱象显现;未系统地进行蓝莓引种、选种、育种研究;科研配套研究严重滞后;本地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产业发展缓慢),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加大宣传,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形成完善的产销链;建立蓝莓产业人才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科研配套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立蓝莓行业协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转变思想,转变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现状 问题 建议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的适应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翟秀明 李解 +5 位作者 廖雪萍 贾玉梅 谷雨 张维 唐敏 侯渝嘉 《中国茶叶》 2022年第8期24-32,共9页
为准确评价不同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栽培种植的适应性,文章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中茶112、TRI25、TR123等16个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的茶苗成活率、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抗性等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茶树品种适应性... 为准确评价不同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栽培种植的适应性,文章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中茶112、TRI25、TR123等16个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的茶苗成活率、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抗性等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茶树品种适应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2.576%,利用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构建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农901、中茶112、TRI25、TRI23、中选10号、浙农902、保靖黄金茶、川农黄芽早、玉笋、川沐28、马边绿1号、青心1号等12个茶树品种在重庆茶区适应性表现优于福鼎大白茶,适宜在重庆及相似茶区栽培种植,其中浙农901、中茶112、TRI25、TRI23、中选10号是供试品种中最适宜在重庆茶区种植的5个茶树品种,推荐在重庆及西南茶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适应性 主成分分析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娟 袁林颖 +4 位作者 王杰 王廷华 吴全 徐泽 钟应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5-271,I0011,I0012,共9页
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 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5.2%~49.6%,多酚含量在14.7%~21.6%,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8%~5.6%,咖啡碱含量在3.4%~4.7%(均为质量分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12种氨基酸组分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3个组分为重庆针形绿茶滋味主要特征成分。而通过滋味物质贡献度[浓度/阈值(dose-over-threshold,Dot)]分析出天冬氨酸、谷氨酸、GA、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ECG、EGC、儿茶素(catechin,D/L-C)对滋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滋味成分聚类分析表明永川、巴南两地的针形绿茶聚类效果较好。该研究为重庆针形绿茶品质成因及品质改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绿茶 主成分分析 滋味物质贡献度 滋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枇杷生产现状及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武 秦国伦 《中国果业信息》 2009年第2期11-12,共2页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8.24万km^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夏、秋冬之交...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8.24万km^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夏、秋冬之交夜雨甚多。年均温18℃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7~29℃,最高温38~40℃,冬季平均气温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生产现状 长江中下游平原 枇杷 湿润气候 年降雨量 平均气温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梁平区梁平柚产业发展成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心智 文家富 +1 位作者 张云贵 吴兴文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1期10-12,共3页
至2015年底,重庆市梁平区柚子产量达到8万t,产值3亿元,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增收重点产业。柚子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 667 hm^2,栽植800万株;建设梁平柚标准园1 333 hm^2。梁平柚平均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以上。种植667 m^2梁平柚,可获得收... 至2015年底,重庆市梁平区柚子产量达到8万t,产值3亿元,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增收重点产业。柚子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 667 hm^2,栽植800万株;建设梁平柚标准园1 333 hm^2。梁平柚平均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以上。种植667 m^2梁平柚,可获得收入2 000~5 000元,效益显著。目前,全区收入上万元的达到1 000多户,收入5 000元以上的达到3 000多户。区里把梁平柚产业发展工作从"重栽"转移到"重管"上来,使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实现年网上营销1.2万t,实体市场销售4.8万t,梁平柚销售进度明显加快,销售价格提高50%~80%,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平柚 产业发展 成效 重庆市梁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佳羽 王武 +4 位作者 陈元平 程玥晴 陈霞 方正茂 谢永红 《南方农业》 2012年第11期40-43,共4页
通过调查重庆市柑橘产业情况,以生物量回归模型及碳密度分配状况为基础,探讨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重庆柑橘种植面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直辖初至2000年果... 通过调查重庆市柑橘产业情况,以生物量回归模型及碳密度分配状况为基础,探讨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重庆柑橘种植面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直辖初至2000年果树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总碳储量增幅较小,2000年至2010年增幅较大,为118.4%。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集中在10个柑橘生产重点区县,总碳储量为27.348×106t,占全市柑橘林总碳储量的88.94%,在全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占7.23%);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渝西向渝东北递增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