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华艳 施平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后半规管BPPV分成2组,复位组进行PRM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复位治疗。结果:复位组5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第4... 目的:研究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后半规管BPPV分成2组,复位组进行PRM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复位治疗。结果:复位组5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第4天随访成功率分别为48.3%和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天,两组的成功率为86.2%和2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PRM治疗后半规管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颗粒复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