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 and Ovi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目的明确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 and Ovi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与维普)检索所有包含结核和呼吸道菌群的文献,按照文献检索流程筛选文献并最终纳入。收集所有可用的下一代测序数据,统一处理参数,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系统的宏基因组学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9篇英文文献。物种分析结果提示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在门水平相对丰度排在前10位的共有菌群有:厚壁菌门、OD1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蓝菌门。但两组呼吸道菌群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多样性分析显示,肺结核组观测到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数目(286.60±22.82)、Faith谱系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PD)指数(Faith PD指数)(13.57±2.58)、Shannon指数(7.17±0.2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2.88±2.49、6.52±0.22、4.42±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6、0.00056、0.00016)。肺结核组Chaol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266.50±92.71和38.44±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水平上两组丰度有差异的物种有6种,其中5种在健康对照组聚集,为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另有OD1门在肺结核组聚集。F16科、丙型变形菌纲、梭杆菌门梭杆菌目、厚壁菌门下的明串珠菌科和芽孢杆菌科是肺结核特有的菌群种类。结论肺结核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呼吸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具有特有的菌群种类。展开更多
治疗性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应用血液、尿液或唾液中的药品浓度确定药品剂量,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减少耐药及不良反应的检测技术。TDM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策略,可为临床调整药品剂量提供参考。结...治疗性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应用血液、尿液或唾液中的药品浓度确定药品剂量,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减少耐药及不良反应的检测技术。TDM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策略,可为临床调整药品剂量提供参考。结核病患者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多,常导致治疗失败、复发和耐药。目前在结核病治疗中TDM尚未实现标准化,也无任何官方指南。但最近国外的指南推荐对有药品暴露改变风险或预后不良的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行TDM。因此,作者分别就TDM的定义及临床意义、检测技术方法、抗结核药品治疗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主要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为我国提供有效预防MDR-TB的措施,达到病因预防(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主要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为我国提供有效预防MDR-TB的措施,达到病因预防(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与维普)检索中国耐多药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论文,经过对论文的筛选、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检索结果、入选及排除标准,共纳入55篇论文,通过Meta分析,发现MDR-TB相关的危险因素有9种.结果显示外省户籍人口(OR=1.92;95%CI=1.48~2.51)、家庭收入低下(OR=2.12;95%CI=1.72~2.63)、患者分类为复治患者(OR=6.28;95%CI=4.72~8.36)、既往有抗结核药物治疗史(OR=5.73;95%CI=4.56~7.20)、既往抗结核药物治疗史次数≥2次(OR=4.41;95%CI=3.35~5.80)、药物不良反应(OR=4.89;95%CI=2.48~9.62)、中断治疗(OR=3.59;95%CI=2.02~6.38)、肺部空洞(OR=1.56;95%CI=1.25~1.93)和吸烟(OR=1.59;95%CI=1.12~2.25)与MDRTB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中国MDR TB的发病危险因素可能为外地人口、家庭收入低下、复治患者、既往抗结核治疗史、既往抗结核治疗史次数≥2次、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肺部空洞和吸烟史.展开更多
文摘治疗性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应用血液、尿液或唾液中的药品浓度确定药品剂量,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减少耐药及不良反应的检测技术。TDM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策略,可为临床调整药品剂量提供参考。结核病患者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多,常导致治疗失败、复发和耐药。目前在结核病治疗中TDM尚未实现标准化,也无任何官方指南。但最近国外的指南推荐对有药品暴露改变风险或预后不良的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行TDM。因此,作者分别就TDM的定义及临床意义、检测技术方法、抗结核药品治疗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主要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为我国提供有效预防MDR-TB的措施,达到病因预防(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与维普)检索中国耐多药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论文,经过对论文的筛选、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检索结果、入选及排除标准,共纳入55篇论文,通过Meta分析,发现MDR-TB相关的危险因素有9种.结果显示外省户籍人口(OR=1.92;95%CI=1.48~2.51)、家庭收入低下(OR=2.12;95%CI=1.72~2.63)、患者分类为复治患者(OR=6.28;95%CI=4.72~8.36)、既往有抗结核药物治疗史(OR=5.73;95%CI=4.56~7.20)、既往抗结核药物治疗史次数≥2次(OR=4.41;95%CI=3.35~5.80)、药物不良反应(OR=4.89;95%CI=2.48~9.62)、中断治疗(OR=3.59;95%CI=2.02~6.38)、肺部空洞(OR=1.56;95%CI=1.25~1.93)和吸烟(OR=1.59;95%CI=1.12~2.25)与MDRTB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中国MDR TB的发病危险因素可能为外地人口、家庭收入低下、复治患者、既往抗结核治疗史、既往抗结核治疗史次数≥2次、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肺部空洞和吸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