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佳 吕圣秀 +4 位作者 李春华 舒伟强 王惠秋 唐光孝 刘雪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差异。方法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纳入标准(具有治疗前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既往未经过抗NTM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排... 目的探讨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差异。方法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纳入标准(具有治疗前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既往未经过抗NTM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排除并发尘肺、糖尿病、HIV或其他感染,且均伴有直径>10mm空洞者)的全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同期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与观察组相同)的86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检查表现的支气管扩张分类及分布、空洞形态及邻近胸膜增厚、肺体积缩小、肺气肿、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肺部病灶钙化、肺体积缩小、肺气肿、薄壁空洞、空洞邻近胸膜增厚分别占92.3%(24/26)、88.5%(23/26)、57.7%(15/26)、69.2%(18/26)、57.7%(15/26)、73.1%(19/26)、80.8%(21/26),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占60.0%(24/40)、35.0%(14/40)、15.0%(6/40)、15.0%(6/40)、10.0%(4/40)、25.0%(10/40)、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9、18.28、13.24、20.03、17.48、14.79、11.90,P值均<0.05);观察组大结节影(直径≥10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及心包增厚者分别占19.2%(5/26)、34.6%(9/26)、7.7%(2/26)、26.9%(7/26)、23.1%(6/26)、7.7%(2/2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占57.5%(23/40)、72.5%(29/40)、37.5%(15/40)、75.0%(30/40)、47.5%(19/40)、3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5、9.26、7.32、14.79、3.99、4.69,P值均<0.05)。观察组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占1~2叶的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9.2%(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16/40)、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23、6.34,P值均<0.05);观察组支气管扩张占3~4叶、占≥5叶的发生率分别为30.8%(8/26)、38.5%(10/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2/40)、5.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值分别为6.26、9.72,P值均<0.05);观察组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占3~4叶的发生率为26.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值为4.70,P<0.05)。结论伴有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CT表现中薄壁空洞、肺体积缩小、肺气肿、双肺广泛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多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大结节影(直径>10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少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上特征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春华 吕圣秀 +5 位作者 王惠秋 舒伟强 杨长萍 李同心 杨坤 严晓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97-603,共7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以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3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及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肺结核患者130例...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以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3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及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肺结核患者130例(对照组)。根据CD4细胞〈200个/μl、200~400个/μl、〉400个/μl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A、B、C及AI、BI、CI各3个小组。两组患者均做胸部CT扫描及CD4细胞检测。对病变范围、形态、性质等CT表现及CD4细胞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观察组的影像表现与CD4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变累及3个肺叶以上的患者分别为118例(86.1%)、69例(53.1%),全肺受累分别为84例(61.3%)、26例(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73,47.00,P值均〈0.01)。在病变形态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多发播散结节85例(62.0%)、39例(30.0%),纵隔淋巴结肿大101例(73.7%)、29例(22.3%),多发空洞96例(70.1%)、22例(16.9%),胸膜增厚86例(62.8%)、36例(27.7%),增殖90例(65.7%)、35例(26.9%),纤维灶75例(54.7%)、28例(21.5%),并发毁损33例(24.1%)、7例(5.4%),支气管扩张95例(69.3%)、22例(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54,62.85,76.40,33.08,40.27,31.04,18.32,74.46,P值均〈0.05)。观察组空洞平均内径(30.3±4.9)mm,大于对照组的(21.3±4.2)mm(t=10.19,P〈0.01)。其中观察组A、B、C小组空洞平均内径分别为(21.4±3.0)mm、(24.7±3.4)mm、(30.7±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56,P〈0.01)。观察组CD4细胞平均(425.6±156.5)个/μl,低于对照组的(734.4±215.6)个/μl(t=-13.45,P〈0.01)。B小组平均(303.8±57.9)个/μl,B1小组平均(352.3±65.3)个/μl,两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P〈0.01)。C小组平均(603.8±188.3)个/μl,C1小组平均(852.5±231.4)个/μl,两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1)。结论观察组CD4细胞低于对照组患者,前者肺内病灶分布广泛,容易多叶段受累、多发播散,多发空洞、慢性病程及并发症表现较多,其CT表现与CD4细胞的高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T淋巴细胞亚群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与正常免疫肺结核的CT表现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春华 吕圣秀 +3 位作者 舒伟强 何颖竹 王惠秋 刘雪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4-928,共5页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实验室检查阳性率低,影像表现多样。本研究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与正常免疫肺结核的临床与影像表现,以提高对AIDS合并肺结核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42例A...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实验室检查阳性率低,影像表现多样。本研究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与正常免疫肺结核的临床与影像表现,以提高对AIDS合并肺结核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42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及150例非AIDS肺结核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密度、性质、纵隔肿大淋巴结强化方式及胸膜受累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呼吸困难、乏力、纳差、体重下降、头痛、腹泻、视物模糊、尿路刺激征、口腔黏膜白斑、皮肤瘙痒、皮疹、合并其他肺部感染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173~68.542,P〈0.05、P〈0.01、P〈0.001)。观察组痰涂片抗酸杆菌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χ~2=30.376、9.254、16.200,P〈0.05)。影像学表现:观察组I型、II型、IV型、V型患者多于对照组(χ~2=5.977、8.621、18.769、20.864,P〈0.05、P〈0.01、P〈0.001),病灶位于中下肺及累及3叶以上均多于对照组(χ~2=18.692、5.860,P〈0.05、P〈0.001)。粟粒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观察组多于对照组(χ~2=13.404、34.704、19.469,P〈0.001);钙化、纤维化、空洞及支气管扩张少于对照组(χ~2=6.539、4.658、7.280,P〈0.05、P〈0.01、P〈0.001)。结论当AIDS患者出现全身多发症状,肺内病灶位于中下肺并累及3叶以上,同时出现粟粒结节、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表现时应考虑合并肺结核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雪艳 李春华 +2 位作者 吕圣秀 舒伟强 戴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96例尘肺并发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并发结核病变的发生部位、范围、形态、类型及并... 目的探讨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96例尘肺并发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并发结核病变的发生部位、范围、形态、类型及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96例患者中,尘肺Ⅰ期1例,Ⅱ期23例,Ⅲ期72例。受累范围:多肺叶90例(93.8%)。发生部位:尖后段93例(96.9%),前段48例(50.0%),中叶或(和)舌段49例(51.0%),背段68例(70.8%),基底段53例(55.2%)。病变形态:斑片状影85例(88.5%),大片状影48例(50.0%),空洞64例(66.7%)[其中多发空洞占67.2%(43/64)],树芽征56例(58.3%),胸腔积液36例(37.5%),胸膜增厚72例(75.0%),纵隔淋巴结肿大85例(88.5%),纵隔淋巴结钙化58例(60.4%)。Ⅱ期尘肺患者薄壁空洞发生率为47.8%(11/23),高于Ⅲ期尘肺患者[15.3%(11/72)](X2=10.378,P〈0.05)。Ⅲ期尘肺患者大片状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9.7%(43/72)、69.4%(50/72)、56.9%(41/72)、83.3%(60/72)、93.1%(67/72)、69.4%(50/72),高于Ⅱ期尘肺患者[分别为21.7%(5/23)、26.1%(6/23)、8.7%(2/23)、52.2%(12/23)、78.3%(18/23)、34.8%(8/23)](X2值分别为10.061、13.541、14.489、9.224、4.051、8.808,P值均〈0.05)。结论尘肺不同分期患者并发肺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以浸润灶为主,常伴有多发空洞、树芽征、胸腔积液、肺外结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结核 共病现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疾病特征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佳 吕圣秀 李春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病例男,60岁。咳嗽5年多,间断咯血1年多;左腕关节肿痛2月,加重伴破溃、发热5天。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予“HR”等抗痨1年,治疗效果不佳,自行停药。1年后在外院,予“Pa、Rft、Pto、Z”抗... 病例男,60岁。咳嗽5年多,间断咯血1年多;左腕关节肿痛2月,加重伴破溃、发热5天。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予“HR”等抗痨1年,治疗效果不佳,自行停药。1年后在外院,予“Pa、Rft、Pto、Z”抗痨1年多,病情无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分枝杆菌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糖水平与CT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舒伟强 李春华 +2 位作者 王惠秋 戴欣 吕圣秀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糖水平与CT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并发初治肺结核(DM-PTB)住院患者99例,根据空腹血糖(FPG)值分为3组:轻型组38例,FPG≤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糖水平与CT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并发初治肺结核(DM-PTB)住院患者99例,根据空腹血糖(FPG)值分为3组:轻型组38例,FPG≤11mmol/L;中型组32例,FPG11~16.7mmol/L;重型组29例,FPG≥16.7mmol/L。分别对各组胸部CT特征、血糖水平及痰菌阳性情况进行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不同血糖水平组CT特征及痰菌检查结果采用7。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9例DM-PTB患者中,CT发现右肺上叶前段病变65例,左肺上叶前段病变59例,右肺下叶基底段病变59例,左肺下叶基底段病变58例,3叶及以上同时发现病变者71例。27例病变形态为斑片、结节状影,其余72例以片状、团片状干酪性病变为主;各组干酪性病变CT发现率分别为47.37%(18/38)、81.25%(26/32)和96.55%(2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38,P=0.000);各组空洞发现率分别为34.21%(13/38)、59.38%(19/32)和75.86%(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54,P=0.03)。各组患者痰菌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65.63oA(21/32)和89.66oA(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5,P=0.000)。结论DM-PTB胸部CT检查有其特征性的表现,血糖水平与干酪性病变、空洞性病变存在相关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结核 高血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