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鲁雁秋 王静 +1 位作者 陈耀凯 李俊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接受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一线ART 1年后出现病毒学失败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接受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一线ART 1年后出现病毒学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HIV-1载量并扩增HIV-1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病毒学失败率、耐药发生率、耐药位点分布以及HIV-1基因型分布。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图表制作,并分析病毒学失败率、耐药发生率、耐药位点分布和HIV-1基因型分布。结果在3305例接受一线ART的患者中,348例(10.5%)出现病毒学失败,其中319例对至少一种抗病毒药物耐药。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为99.1%(316/319),其中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地拉韦定(delavirdine,DLV)和依非韦仑(efavirenz,EFV)耐药率均超过95%;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发生率达91.5%(292/319),其中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和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耐药发生率均超过90%,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类耐药发生率低。M184V/I和K65R/N是NRTI类药物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K103N/R/S、G190A/S/E/Q、V179D/E和V106M/A是NNRTI类药物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无论是否存在耐药,HIV-1亚型均与我国主要流行亚型相近。结论该院一线ART治疗失败者耐药发生率高,耐药是HIV-1感者病毒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耐药最为严重的药物包括NVP、DLV、EFV、3TC和FTC,AZT和PI类药物耐药发生率低;耐药与HIV-1基因型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突变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62
2
作者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陈耀凯 +3 位作者 吴昊 周怡宏 秦圆圆 唐圣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75,共15页
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国内习惯称之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好发于免疫低下的艾滋病患者,即使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仍有较高病死率.该病临床表现与器官受累情况有关... 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国内习惯称之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好发于免疫低下的艾滋病患者,即使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仍有较高病死率.该病临床表现与器官受累情况有关,一般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多为播散型,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体重减轻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既可累及皮肤及黏膜,也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淋巴系统等.该专家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最新研究进展与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篮状菌病 青霉菌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9
3
作者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陈耀凯 +2 位作者 吴昊 鲁雁秋 许晓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9,共19页
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致死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隐球菌后常发展为不同类型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依据感染性质和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隐球菌抗原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部隐球菌病、皮肤隐球菌病及播散性隐球... 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致死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隐球菌后常发展为不同类型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依据感染性质和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隐球菌抗原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部隐球菌病、皮肤隐球菌病及播散性隐球菌病等.与非HIV感染者隐球菌病不同,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病情重、治疗复杂、病死率高,发病机制与诊治各环节均具有一定特殊性,综合性、系统化的诊疗策略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与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抗真菌治疗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隐球菌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4
作者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陈耀凯 +3 位作者 吴昊 秦圆圆 周怡宏 杨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60,共12页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包括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接受放化疗者、肿瘤患者等.PCP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典型症状包括:亚急性发作的进行性...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包括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接受放化疗者、肿瘤患者等.PCP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典型症状包括:亚急性发作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发热,且在病情稳定阶段有突然恶化的风险;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本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最新研究进展与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PC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艾滋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5
作者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陈耀凯 +2 位作者 吴昊 何小庆 黄银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37,共18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相当普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如眼部、肺部、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巨细胞病毒病(cytomegalovi...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相当普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如眼部、肺部、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巨细胞病毒病(cytomegalovirus disease,CMVD),播散性感染亦相当常见,具有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的特点.与免疫正常人群感染CMV后多呈隐性感染不同,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AIDS/CMVD)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殊性,且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指南性文献可供参考.本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与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就AIDS/CMVD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7
6
作者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陈耀凯 +2 位作者 吴昊 曾妍茗 李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8-48,共11页
弓形虫脑炎(toxoplasmic encephalitis,TE)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之一,迄今仍是严重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原因.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AIDS/TE)在流行病学、发病... 弓形虫脑炎(toxoplasmic encephalitis,TE)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之一,迄今仍是严重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原因.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AIDS/TE)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指南性文献可供参考.该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与课题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就AIDS/TE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防治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弓形虫脑炎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