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的3D ResNet18模型在肺结核耐药性识别中的预测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春华 刘雪艳 +4 位作者 郑娇凤 曾祥鑫 李玉蕊 刘雯雯 吕圣秀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6-1684,共9页
目的 通过构建并验证一种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正确识别耐药肺结核和药物敏感肺结核。方法 回顾性纳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722例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药... 目的 通过构建并验证一种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正确识别耐药肺结核和药物敏感肺结核。方法 回顾性纳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722例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药物敏感肺结核组和耐药肺结核组,其中药物敏感肺结核357例,耐药肺结核365例。采用U-Net分割模型预先对CT影像的肺实质区域进行分割,然后按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评估6种三维深度学习网络(3D Swin Transformer、3D ShuffleNet v2、3D ViT、3D MobileNet v2、3D DenseNet及3D ResNet18)对肺结核耐药性的识别性能,在训练集上通过五折交叉验证调整超参数,以构建最优深度学习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以及F1值评价模型性能。由6名放射科医师对测试集CT影像进行耐药性识别,并与性能最优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性能比较。结果 3D Swin Transformer、3D ShuffleNet v2、3D ViT、3D MobileNet v2、3D DenseNet及3D ResNet18预测耐药肺结核的AUC分别为0.583、0.704、0.698、0.758、0.736及0.841,3D ResNet18为性能最优深度学习模型,其灵敏度为0.935(95%CI:0.880~0.987),特异度为0.642(95%CI:0.492~0.757),阳性预测值为0.750(95%CI:0.663~0.835),阴性预测值为0.896(95%CI:0.809~0.976),AUC值为0.841,F1值为0.832。放射科医师F1值分别为0.571、0.450、0.675、0.623、0.617、0.635,3D ResNet18模型F1值均高于放射科医师。识别耐药肺结核结果最优的放射科医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01(95%CI:0.605~0.802)、0.567(95%CI:0.447~0.684)、0.651(95%CI:0.549~0.757)、0.623(95%CI:0.500~0.754),其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低于3D ResNet18模型(P<0.05)。类激活映射图表明3D ResNet18能够关注到关键病变区域。结论 3D ResNet18模型在肺结核耐药性识别中预测性能最优,有望辅助临床诊断耐药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肺结核 耐药性 药物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肺结核影像诊断及耐药性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汶翰 杨静 李春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8-1103,共6页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是单一传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肺结核和识别耐药结核病意义重大,但无创精准诊疗仍受限制。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逐渐应用于肺结核研究。AI从影像中挖掘高通量特征,为...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是单一传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肺结核和识别耐药结核病意义重大,但无创精准诊疗仍受限制。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逐渐应用于肺结核研究。AI从影像中挖掘高通量特征,为无创、可重复评估病灶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近年来AI技术在肺结核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耐药性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肺结核的AI诊断及耐药性预测技术的临床转化,为精准医疗的实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诊断 模型 统计学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雪艳 王芳 +7 位作者 李春华 唐光孝 郑娇凤 王惠秋 李玉蕊 王佳男 舒伟强 吕圣秀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7,共9页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胸部CT平扫的20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正常组(544例)、普通肺部感染组(526组)和...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胸部CT平扫的20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正常组(544例)、普通肺部感染组(526组)和继发性肺结核组(934例)。按照随机分组(通过R语言的sample函数实现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完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1402例,70.0%)和测试集(602例,30.0%)。所有图像采用肺野自动分割算法,获得肺野区域。进一步采用BasicNet和DenseNet算法进行三组间的分类研究。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最后,在测试数据中,将最优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2例独立测试集中,DenseNet模型的性能优于BasicNet模型,两种模型的平均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1%和89.4%、79.7%和74.0%、89.4%和86.6%、86.2%和83.3%。其中,DenseNet模型的诊断性能优于低年资医生(准确率分别为90.7%和89.1%,Kappa=0.677),与中年资和高年资医生的诊断水平(准确率分别为90.7%、92.2%和95.3%,Kappa值分别为0.746和0.819)保持高度一致性。结论:DenseNet模型能较准确地识别继发性肺结核,与放射科中年资医师的诊断水准相当,可以作为继发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与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佳 吕圣秀 +5 位作者 唐光孝 舒伟强 王惠秋 杨长萍 刘雪艳 李春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初治与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的1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患者80例,作为初治组;复治患者106例,作为复治组。对比两组患者病变范围... 目的探讨初治与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的1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患者80例,作为初治组;复治患者106例,作为复治组。对比两组患者病变范围、病灶形态(树芽征、腺泡结节、斑片状影、大片状影、条索状影、钙化影)、空洞数量及形态、空洞壁、支气管扩张等CT表现,对CT表现等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治组肺毁损者占20.8%(22/106)、病灶范围≥3叶者占90.6%(96/106)、病灶位于中叶及舌段者占85.8%(91/106),以及出现索条状影者占54.7%(58/106)、钙化灶者占27.4%(29/106)、支气管扩张者占77.4%(82/106),与初治组比较[分别为6.2%(5/80)、71.2%(57/80)、72.5%(58/80)、23.8%(19/80)、10.0%(8/80)、31.2%(2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30、11.656、5.098、18.021、8.621、39.670,P值均<0.05)。复治组发生胸廓塌陷者占21.7%(23/106)、纵隔移位者占35.8%(38/106)、胸膜增厚者占78.3%(83/106),与初治组比较[分别为5.0%(4/80)、7.5%(6/80)、53.8%(4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943、20.288、12.576,P值均<0.05)。复治组患者空洞发生率为83.0%(88/106)、空洞≥3个者占59.4%(63/106)、厚壁空洞者占70.8%(75/106)、薄壁空洞者占40.6%(43/106)、虫蚀样空洞者占40.6%(43/106)、空洞呈簇聚集者占40.6%(43/106)、空洞内壁不光滑者占20.8%(22/106),与初治组比较[分别为56.2%(45/80)、23.8%(19/80)、51.2%(41/80)、12.5%(10/80)、16.2%(13/80)、16.2%(13/80)、7.5%(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034、23.551、7.390、17.626、12.810、12.810、6.264,P值均<0.05)。结论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肺毁损、多发空洞且呈簇聚集、干酪性肺炎伴虫蚀样空洞及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等CT表现与初治组比较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再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相关患者组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CT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雪艳 李春华 +8 位作者 舒伟强 王惠秋 杨佳 唐光孝 戴欣 邓静 严晓峰 吕圣秀 李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胸部CT表现及其治疗期间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观察其首次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首次胸部CT于10例(10/10,100%)均见多发肺结节,周围伴晕征;其中4例(4/10,40.00%)... 目的观察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胸部CT表现及其治疗期间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观察其首次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首次胸部CT于10例(10/10,100%)均见多发肺结节,周围伴晕征;其中4例(4/10,40.00%)病变弥漫分布(弥漫分布组),6例(6/10,60.00%)散在分布(散在分布组)。10例中,4例(4/10,40.00%)见斑片或大片状影,3例(3/10,30.00%)见片状磨玻璃影。10例(10/10,100%)纵隔淋巴结均增大,8例(8/10,80%)伴肺门淋巴结增大;4例(4/10,40.00%)存在小叶间隔增厚;5例(5/10,50%)出现浆膜腔积液。弥漫分布组与散在分布组间组织胞浆菌暴露时长、住院时长及首次CD4+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2.35、-2.34,P均<0.05)。治疗过程中,2例(2/10,20.00%)病变持续吸收好转,8例(8/10,80.00%)先后出现病变进展;治疗3个月后病变均好转。结论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治疗前及治疗过程行胸部CT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诊断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活动性与活动性肺结核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春华 刘雪艳 +6 位作者 唐光孝 舒伟强 王媱 王佳男 郑娇凤 李咏梅 吕圣秀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29-335,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非活动性肺结核与活动性肺结核CT表现。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8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活动组)和16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非活... 目的:对比分析非活动性肺结核与活动性肺结核CT表现。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8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活动组)和16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非活动组病变累及1叶者[19.9%(36/181)]和2叶者[25.4%(46/181)]均明显多于活动组[分别为10.8%(18/166)和13.3%(22/166)](χ^(2)值分别为5.392、8.128,P值分别为0.020、0.004),而5叶均受累者[21.5%(39/181)]明显低于活动组[48.2%(80/166)](χ^(2)=27.283,P=0.000);病变在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下叶者[分别为38.7%(70/181)、45.3%(82/181)、46.4%(84/181)]均明显少于活动组[69.9%(116/166)、77.1%(128/166)、68.7%(114/166)](χ^(2)值分别为33.903、36.657、17.520,P值均为0.000)。非活动组中小片状实变影、干酪性病变、空洞、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树芽征等CT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22.1%(40/181)、0.6%(1/181)、16.6%(30/181)、0.6%(1/181)、18.8%(34/181)、18.2%(33/181)]均明显低于活动组[分别为80.1%(133/166)、7.2%(12/166)、27.1%(45/166)、31.9%(53/166)、53.6%(89/166)、66.9%(111/166)](χ^(2)值分别为116.598、10.703、5.671、64.868、45.906、84.365,P值分别为0.000、0.001、0.017、0.000、0.000、0.000),但边缘清楚的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胸膜钙化、钙化结节、硬结性病变、纤维条索影的发生率[分别为61.3%(111/181)、12.2%(22/181)、10.5%(19/181)、34.8%(63/181)、37.0%(67/181)、91.7%(166/181)]均明显高于活动组[分别为44.0%(73/166)、4.2%(7/166)、3.6%(6/166)、16.9%(28/166)、0.6%(1/166)、27.7%(46/166)](χ^(2)值分别为10.464、7.124、6.135、14.403、70.576、149.222,P值分别为0.001、0.008、0.013、0.000、0.000、0.000)。结论:非活动性肺结核病变分布较少累及下叶,CT表现以纤维条索影、边缘清楚的支气管扩张、硬结性病变、结节和胸膜钙化更常见。CT检查对肺结核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女性乳腺结核患者的CT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惠秋 吕圣秀 +2 位作者 李春华 舒伟强 杨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结核的CT征象,探讨CT扫描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乳腺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女性乳腺结核患者,分析其CT表现及邻近组织及器官受累情况...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结核的CT征象,探讨CT扫描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乳腺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女性乳腺结核患者,分析其CT表现及邻近组织及器官受累情况。结果20例乳腺结核中12例发生于右乳,8例发生于左乳;13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16例呈结节状,1例呈团块状,3例呈片状;病灶大小1.0cm×1.5cm^5.1cm×3.2cm。CT平扫显示,11例病灶呈等密度,9例呈稍低密度,4例病灶内见结节状钙化,17例显示边界模糊;12例邻近皮肤呈均匀性增厚。CT增强扫描显示,15例病灶表现为环形强化,3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伴窦道形成;其中13例并发同侧或双侧腋窝淋巴结结核,伴环形强化;5例并发同侧胸壁结核,伴边缘强化;10例并发肺结核。结论乳腺结核的特征性CT表现为环形强化,同时常并发同侧腋窝淋巴结结核、胸壁结核及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乳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