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244例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菲菲 王鹏森 +1 位作者 范云帆 李同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血药浓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24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糖尿病、并发...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血药浓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24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糖尿病、并发肝病等资料,以及利福平(Rifampin,RFP)、异烟肼(Isoniazid,INH)、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血药浓度结果。结果:244例结核病患者服用RFP、INH、PZA和EMB后,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52.05%、41.80%、7.79%和52.05%;其中年龄≤18岁RFP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76.47%,均高于18~60岁和≥60岁组(分别为53.85%和35.56%)。RFP血药浓度与年龄相关(χ^(2)=9.203,P<0.01);女性患者中,PZA高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47.67%,较男性患者(15.82%)高。PZA血药浓度与性别相关(χ^(2)=29.877,P<0.01)。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PZA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14.29%,高于非糖尿病患者(6.94%)。PZA血药浓度与是否合并糖尿病相关(χ^(2)=7.222,P<0.05);结核病合并肝损伤患者中,RFP和INH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64.15%和54.72%,均高于肝功能正常者(分别为48.17%和38.22%)。RFP和INH血药浓度与是否具有肝损伤相关(χ^(2)=4.244,P<0.05;χ^(2)=8.815,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后,血药浓度低的情况较为普遍,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糖尿病和肝病有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有助于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物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曹培明 李晓旭 +9 位作者 严晓峰 刘春玲 朱建锋 李雨婷 黄轲 向明利 田清树 安凤 左如月 陈耀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了解重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过程与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收集了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主城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223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23例确诊... 为了解重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过程与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收集了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主城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223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23例确诊病例平均年龄(46.5±16.1)岁;发病至首次就诊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0 d,发病至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间为7.0 d,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无死亡病例;本地二代病例占近半数,聚集性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接近2/3.年龄、暴露史、基础性疾病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重庆市主城区以聚集性病例为主,年龄与职业分布较广,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仍较长,重庆市防控策略对于疫情发展已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袁婧 孙艳雨 +7 位作者 左玉洁 陈婷颖 曹齐 袁国丹 杨梅 张维 彭安周 陈耀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转归.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23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全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轻型和普通型病例(普通组)与(危)重型病...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转归.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23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全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轻型和普通型病例(普通组)与(危)重型病例(重症组)在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和疗效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2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住院患者纳入该研究,平均年龄(46.5±16.1)岁,男性占47.5%(106/223),发病时最常见症状为发热(119,53.4%)和咳嗽(113,50.7%),87.9%(196/223)的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肺受累.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者较多(p<0.05);实验室检查发现重症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氧合指数偏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水平较普通组升高(p<0.05).223例NCP感染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68.6%(153/223)感染者进行了氧疗.截至2020年2月23日,共有112例(50.2%)患者出院,死亡0例.出院患者中,重症组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6.4±2.7)天明显长于普通组(13.8±3.9)天(p=0.034),但两组患者入院后核酸转阴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NCP患者通常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约14.3%的NCP患者易发展为(危)重型NCP;与普通组患者比较,重症组患者年龄更大、实验室检查结果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明 张汇征 +7 位作者 严晓峰 曹培明 廖传玉 何瑛 李晓旭 王静 李同心 陈耀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对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和德拉马尼(delamanid,Dlm)的药物敏感性,以期为临床上Bdq和Dlm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对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和德拉马尼(delamanid,Dlm)的药物敏感性,以期为临床上Bdq和Dlm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经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鉴定为MDR-TB的菌株,采用微孔板法测定Bdq和Dlm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收集的111例MDR-TB临床分离株进行Bdq的药敏检测结果显示,MIC 50和MIC 90分别为0.016 mg/L和0.125 mg/L;109例MDR-TB菌株的Dlm药敏结果显示,MIC 50和MIC 90分别为0.016 mg/L和0.063 mg/L。各有5株菌株对Bdq和Dlm耐药,耐药率分别为4.50%和4.59%。不同耐药情况分组对Bdq和Dlm的耐药率与MDR-TB菌株对Bdq和Dlm的耐药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大部分MDR-TB菌株对这两种新的抗结核药物非常敏感,但不应忽视原发耐药,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仍需重视对新药的药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贝达喹啉 德拉马尼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HIV与NTM双重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敏 李明俊 +4 位作者 余庆 何坤 吴玉珊 杨红红 李同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HIV与NTM双重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44例HIV与NTM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特征,分析NTM菌种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 目的了解重庆市HIV与NTM双重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44例HIV与NTM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特征,分析NTM菌种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4例患者中共明确鉴定出8种NTM菌种,鸟分枝杆菌占34.1%(15/44),胞内分枝杆菌占20.4%(9/44),偶发/猪分枝杆菌与堪萨斯分枝杆菌各占11.4%(5/44),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群与戈登分枝杆菌各占6.8%(3/44),苏尔加分枝杆菌与缓黄分枝杆菌各占2.3%(1/44),另有2例患者(4.5%)未能明确菌种。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阿奇霉素、利福平的总体耐药率分别为81.8%(36/44)、75.0%(21/28)、61.9%(13/21)、45.5%(20/44),耐药率相对较低者为利福布汀(6.8%,3/44)和克拉霉素(11.4%,5/44)。结论重庆市HIV感染者并发NTM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鸟分枝杆菌最常见,NTM总体耐药率高,仅对利福布汀、克拉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978例初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谭顺 刘奉凤 +3 位作者 刘敏 李奇穗 袁婧 陈耀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90-2194,共5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临床特征及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初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治疗的HI...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临床特征及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初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对基本资料、临床检测指标、合并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978例初始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54.9%的患者在ART治疗前病情进入艾滋病期,90%以上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水平低于350个/μL;病情进入艾滋病期的HIV感染者1个月内开始ART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期感染者(χ~2=69.14,P〈0.05),而HIV感染确证4个月后才开始ART治疗的无症状期感染者比例明显高于病情进入艾滋病期的感染者(χ~2=75.56,P〈0.05);来自区县的患者中艾滋病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主城地区(χ~2=28.50,P〈0.05),前者出现艾滋病的发病风险为后者的1.69倍(95%CI:1.47~1.95);接受ART治疗者以20~40岁的HIV感染者为主(58.6%),男男同性性行者在总病例中占有较高比例(47.6%),且病情进入艾滋病期者比例最低(39.6%),有男男同性性行为的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的比例低于经其他途径获得感染者。结论 重庆市HIV感染者在诊断为HIV感染时,大部分已进入艾滋病期;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存在拖延ART治疗开始时间的倾向;来自区县的HIV感染者艾滋病发病风险高于主城区感染者;年龄偏大和非经男男性行为途径而获得HIV感染的患者病情进展到艾滋病期的风险高于年轻和男男同性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夏义敏 漆维炜 +3 位作者 何坤 李明俊 刘倩 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分析近3年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明确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免疫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上述指标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HIV感染且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初... 目的分析近3年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明确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免疫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上述指标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HIV感染且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初始启动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数据,以年份分组,用SPSS 25.0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HIV初治患者3573例,男性2814例(78.8%),年龄中位数45.9岁,同性性传播总占比28.4%(1016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从2019年30.9%下降到2021年25.2%(P<0.05)。基线HIV RNA中位数5.1 log_(10)拷贝/mL,1887例(52.8%)≥5.0 log_(10)拷贝/mL,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19年5.0 log_(10)拷贝/mL上升到2021年5.2 log_(10)拷贝/mL,且HIV RNA≥5.0 log_(10)拷贝/mL占比也逐年递增(P均<0.05)。CD4^(+)T细胞中位数158个/μL,2205例(61.7%)≤200个/μL,年度间未见显著差异。HIV RNA≥5.0 log_(10)拷贝/mL组较<5.0 log_(10)拷贝/mL组男性占比更高,年龄更大(P均<0.05),异性性传播占比更高,且CD4^(+)T细胞中位数95.0个/μL,显著低于非高病毒载组210.5个/μL(P<0.05)。结论重庆市HIV初治患者普遍存在基线高病毒载量与极低CD4^(+)T细胞免疫水平,尤其易发生在老年、男性、异性性传播感染者,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基线病毒载量有增高趋势,需加大对该群体的宣教力度,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HIVRNA CD4^(+)T细胞 高病毒载量 同性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新确证HIV-1感染者传播性耐药突变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邓仁麑 何静 +3 位作者 刘奉凤 李俊刚 李清华 王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耐药基因型的研究,了解我市耐药病毒株的传播水平。方法采集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新确证未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175例,分离血浆后,使用一步法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耐药基因型的研究,了解我市耐药病毒株的传播水平。方法采集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新确证未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175例,分离血浆后,使用一步法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pol区的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将获得的基因序列与美国雅培公司的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出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解释。结果 PCR扩增阳性且测序成功168例,发现16例患者存在耐药突变,传播性耐药突变检出率达9.5%(16/168),其中2014-2017年的耐药比例分别为7.0%、8.0%、9.1%、12.5%,属中度流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突变率分别为9.5%、2.4%和0%。V179D/E(7.1%)和M184V(2.4%)分别是出现最多的NNRTI和NRTI耐药突变位点。168例感染者中,CRF07_BC亚型是主要流行亚型(42.8%),其次为CRF01_AE(38.7%)和CRF08_BC亚型(10.1%)。结论重庆市新确证未治疗HIV-1感染者耐药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强监测,预防原发性耐药和耐药毒株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新确证 未治疗 传播性耐药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彭俊男 戚迪 +6 位作者 宋玉燕 崔勇 罗亚东 邓旺 何婧 田文广 王导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艾滋病患者新型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旭 曹培明 +7 位作者 胡永芳 杨坤 何静 李小凤 刘敏 周刚 廖国建 李同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艾滋病患者临床分离新型隐球菌的基因型和药敏谱,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2017年3月1日—2018年7月31日送检的艾滋病患者行真菌培养的体液标... 目的了解重庆市艾滋病患者临床分离新型隐球菌的基因型和药敏谱,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2017年3月1日—2018年7月31日送检的艾滋病患者行真菌培养的体液标本,对培养分离出的真菌采用商品化真菌鉴定和抗菌药物MIC试剂盒进行菌种鉴定,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行药敏试验;同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各菌株基因型,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各菌株的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1063份体液标本行真菌培养,分离出病原真菌619株,其中189株鉴定为新型隐球菌,占30.5%(189/619)。对患者入院首次分离的54株新型隐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和鉴定分型:1株(1.9%)对伏立康唑耐药,1株(1.9%)对氟胞嘧啶耐药,3株(5.6%)对伊曲康唑耐药,54株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经鉴定基因型均为VNⅠ型;MLST分型主要为ST5,占85.2%(46/54)。54例艾滋病患者中,男42例,占77.8%(42/54),临床检测指标中脑脊液压力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重庆市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较多见,主要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中年男性为主;其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ST5是其感染的主要克隆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基因分型 艾滋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重庆市HIV/AIDS患者合并HBV、HCV感染状况 被引量:14
11
作者 聂欢 肖文秀 +1 位作者 唐德谊 黄成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40-2144,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 目的分析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回顾收集重庆市2004-2015年HIV/AIDS治疗患者基本情况和HBs Ag、Anti-HCV实验室检测结果,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s Ag和(或)Anti-HCV总检测率55.1%(11 231/20 397),其中HBs Ag和Anti-HCV都进行检测的患者有9 307例。HIV/HBV、HIV/HBV/HCV、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分别为9.8%、0.9%、4.5%。HIV/HCV合并感染在30~4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HIV/HBV合并感染在男性中构成比最高,与HIV单纯感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HBV合并感染及HIV单纯感染均在性传播中构成比最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HIV/HCV和HIV/HBV/HCV合并感染在静脉吸毒中构成比最高,与HIV单纯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9区中HIV/AIDS患者及合并感染患者比例最高。合并感染组病死率均高于HIV单纯感染组,HIV/HBV/HCV组病死率最高。结论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s Ag、Anti-HCV检测率较低,不同感染模式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且合并感染的病死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V、HCV合并感染检测率和治疗情况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例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梅 张安 +1 位作者 宋玉燕 陈耀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疗效,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收治的20例接受HFNC治疗的重型NCP患... 为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疗效,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收治的20例接受HFNC治疗的重型N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经HFNC治疗后,7例(35%)患者症状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用P/F表示)改善,继续HFNC治疗;13例患者(65%)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加重或恶化,改为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或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NC治疗失败组平均年龄高于HFNC治疗成功组(分别为63.30岁和57.76岁).对HFNC治疗进行失败风险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成功及失败患者的初始呼吸频率、CD4+绝对值、P/F、治疗前ROX指数(rate-oxygenation index)、12 h ROX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成功者基线SaO 2、治疗后2 h ROX指数和治疗后12 h ROX指数显著升高(p<0.05).对单因素分子中p<0.05的因素及基线P/F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基线SaO 2、基线P/F和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的ROX指数均不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它们的值越低,HFNC治疗失败的风险就越大.基线P/F<200 mmHg(1 mmHg=0.133 kPa)时,HFNC治疗失败的风险高于P/F≥200 mmHg者.HFNC可用于治疗基线P/F≥200 mmHg的重型NCP患者,而基线P/F<200 mmHg或年龄≥50岁的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疗效分析 机械通气 ROX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3D ResNet18模型在肺结核耐药性识别中的预测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李春华 刘雪艳 +4 位作者 郑娇凤 曾祥鑫 李玉蕊 刘雯雯 吕圣秀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6-1684,共9页
目的 通过构建并验证一种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正确识别耐药肺结核和药物敏感肺结核。方法 回顾性纳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722例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药... 目的 通过构建并验证一种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正确识别耐药肺结核和药物敏感肺结核。方法 回顾性纳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722例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药物敏感肺结核组和耐药肺结核组,其中药物敏感肺结核357例,耐药肺结核365例。采用U-Net分割模型预先对CT影像的肺实质区域进行分割,然后按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评估6种三维深度学习网络(3D Swin Transformer、3D ShuffleNet v2、3D ViT、3D MobileNet v2、3D DenseNet及3D ResNet18)对肺结核耐药性的识别性能,在训练集上通过五折交叉验证调整超参数,以构建最优深度学习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以及F1值评价模型性能。由6名放射科医师对测试集CT影像进行耐药性识别,并与性能最优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性能比较。结果 3D Swin Transformer、3D ShuffleNet v2、3D ViT、3D MobileNet v2、3D DenseNet及3D ResNet18预测耐药肺结核的AUC分别为0.583、0.704、0.698、0.758、0.736及0.841,3D ResNet18为性能最优深度学习模型,其灵敏度为0.935(95%CI:0.880~0.987),特异度为0.642(95%CI:0.492~0.757),阳性预测值为0.750(95%CI:0.663~0.835),阴性预测值为0.896(95%CI:0.809~0.976),AUC值为0.841,F1值为0.832。放射科医师F1值分别为0.571、0.450、0.675、0.623、0.617、0.635,3D ResNet18模型F1值均高于放射科医师。识别耐药肺结核结果最优的放射科医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01(95%CI:0.605~0.802)、0.567(95%CI:0.447~0.684)、0.651(95%CI:0.549~0.757)、0.623(95%CI:0.500~0.754),其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低于3D ResNet18模型(P<0.05)。类激活映射图表明3D ResNet18能够关注到关键病变区域。结论 3D ResNet18模型在肺结核耐药性识别中预测性能最优,有望辅助临床诊断耐药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肺结核 耐药性 药物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同心 黄正谷 +10 位作者 王易伟 沈明 王静 周刚 杨小红 严晓峰 廖传玉 罗明 钟敏 黄忠民 石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对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明确该地区基因类型的特征和流行情况。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和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结核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753例临床诊断为耐多药结核患者的痰液或其... 目的对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明确该地区基因类型的特征和流行情况。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和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结核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753例临床诊断为耐多药结核患者的痰液或其他体液,采用液体培养法分离培养分枝杆菌,采用PCR方法对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并使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Bionumerics Version 3.0和phyloviz软件进行各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和成簇分析。结果共分离培养出538例耐多药分枝杆菌菌株,经PCR鉴定确认结核分枝杆菌有503例(95.8%),非结核分枝杆菌有35例(4.2%)。北京家族型470例(93.4%,470/503),非北京家族型33例(6.6%,33/503)。503例分枝杆菌菌株共分为348个基因型,其中267例患者分离株为单一基因型,其余236例菌株可归入81个簇,成簇率为30.8%。北京家族型有76个簇,成簇率为30.8%,成簇比例为35.9%,非北京家族型有5个簇,成簇率为30.3%,成簇比例为33.3%。不同特征的耐多药结核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易感因素分析:感染北京基因型菌株与性别无显著性关联(χ~2=2.68,P>0.05);与年龄呈显著性关联(χ~2=784.00,P<0.05)。结论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存在明显的多态性,北京基因型占绝对优势;不同特征耐多药结核人群感染北京基因型菌株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多药 基因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诺卡菌脑脓肿误诊为弓形虫脑炎复发1例
15
作者 曾琴 杨红红 +3 位作者 刘倩 余庆 黄锐 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弓形虫脑炎(Toxoplasma gondii encephalitis,TE)是艾滋病(AIDS)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机会性感染之一[1],发生率为14.4%,积极治疗后AIDS合并TE患者的病死率为29.9%[2]。TE是AIDS患者局灶性脑病变的主要原因[3],可进展为脑脓肿和... 弓形虫脑炎(Toxoplasma gondii encephalitis,TE)是艾滋病(AIDS)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机会性感染之一[1],发生率为14.4%,积极治疗后AIDS合并TE患者的病死率为29.9%[2]。TE是AIDS患者局灶性脑病变的主要原因[3],可进展为脑脓肿和周围炎症[4],症状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在大脑中的位置。诺卡菌(Nocardia)是条件致病菌,属放线菌的一种,主要影响免疫功能低下人群[5],该菌最常累及肺部,其次通过原发肺部病灶传播致CNS感染,以脑脓肿(brain abscess)最常见[6],脑膜炎很少见。诺卡菌脑脓肿因发病隐匿,无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因此经常被误诊[5]。本文报道1例既往确诊TE的晚期AIDS患者,因出现CNS症状再次入院被误诊为TE复发,经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证实为诺卡菌脑脓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弓形虫脑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诺卡菌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对疾病发展与营养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游成东 朱玲 李佩波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肺结核患者常常存在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及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肺结核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即营养不良可能加剧肺结核的病情,而肺... 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肺结核患者常常存在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及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肺结核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即营养不良可能加剧肺结核的病情,而肺结核的存在又可能导致微量元素的进一步缺乏。笔者结合国内外结核病与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对微量元素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微量元素在肺结核患者中对于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抗结核疗效和微量元素补充在营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增强对肺结核患者微量元素相关营养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微量营养系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聂欢 李桓 +3 位作者 肖文秀 董剑 唐君文 黄成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06-2010,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感染率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系统,收集重庆市2004-2015年各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肺结核感染信息... 目的分析重庆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感染率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系统,收集重庆市2004-2015年各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肺结核感染信息。分析艾滋病患者人群中合并肺结核的感染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艾滋病患者发生肺结核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9 512例艾滋病患者中,1 109例患有肺结核,艾滋病患者中合并肺结核的感染率为5. 6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在30~45岁的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合并肺结核感染(校正后OR=1. 238,95%CI:1. 035~1. 481);男性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合并肺结核感染(校正后OR=1. 645,95%CI:1. 393~1. 942); WHO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的艾滋病患者比Ⅰ期患者更容易合并肺结核感染(Ⅲ期患者校正后OR=2. 734,95%CI:2. 235~3. 345;Ⅳ期患者校正后OR=3. 144,95%CI:2. 630~3. 759);基线CD4≤200的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合并肺结核感染(校正后OR=5. 244,95%CI:4. 444~6. 188)。结论 30~45岁人群、男性、Ⅲ期和Ⅳ期艾滋病患者以及基线CD4值≤200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肺结核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危险因素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住院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状况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于佳佳 李亮 +54 位作者 杜建 陈鸿雁 刘健雄 马金山 李明武 秦敬民 舒薇 宗佩兰 严晓峰 张义 董永康 杨之怡 梅早仙 邓群益 王璞 韩文革 吴妹英 陈玲 赵新国 谭雷 李福建 郑超 刘宏伟 李昕洁 阿尔泰 杜映荣 刘风林 杨松 崔文玉 王全红 陈晓红 韩骏峰 谢清尧 冯燕梅 刘文玉 唐佩军 张建勇 郑建 陈大为 姚向阳 任彤 李艳 李媛媛 吴磊 宋强 杨梅 张健 刘媛媛 郭述良 严琨 沈兴华 雷丹 张艳丽 康万里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结核病灶累及部位等信息,比较分析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360187例肺结核患者中,男238910例(66.33%),女121277(33.67%),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47(28,62)岁;42987例(11.93%)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依次为结核性脑膜炎[2.72%(980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1.93%(6966例)]、结核性腹膜炎[1.59%(5733例)]、结核性心包炎[0.94%(3399例)]、肠结核[0.94%(3380例)]等。男性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的并发率分别为2.44%(5829例)、1.44%(3429例)、1.41%(3376例)、0.90%(2138例)、0.75%(1791例)、0.67%(1604例)、0.64%(1522例)、0.60%(1438例),均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3.28%(3980例)、2.92%(3537例)、1.94%(2357例)、1.04%(1261例)、0.90%(1093例)、0.79%(960例)、0.76%(924例)、0.66%(805例)](χ2=215.235,930.541,144.480,18.061,23.272,16.442,18.585,4.976;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1~岁组至≥65岁组)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咽喉结核的并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0.549,2939.502,1830.620,673.372,115.428,319.078,52.512,19.308,439.177,136.619;P值均<0.05)。除胸椎结核的并发率未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趋势(χ趋势2=0.814,P=0.367),结核性心包炎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χ趋势2=62.087,P<0.001)外,其他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25(1.297~1.353)];其他各年龄组风险均高于≥65岁年龄组[1~岁组、15~岁组、25~岁组、35~岁组、45~岁组、55~岁组的OR(95%CI)值分别为:4.995(4.655~5.360)、2.481(2.397~2.568)、2.053(1.982~2.126)、1.683(1.619~1.749)、1.276(1.228~1.326)、1.109(1.067~1.153)];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后,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OR(95%CI)=0.817(0.812~0.821)]。结论肺结核患者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和肠结核等多种肺外结核;且并发肺外结核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并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肺外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因果律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鲁雁秋 王静 +1 位作者 陈耀凯 李俊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接受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一线ART 1年后出现病毒学失败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接受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一线ART 1年后出现病毒学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HIV-1载量并扩增HIV-1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病毒学失败率、耐药发生率、耐药位点分布以及HIV-1基因型分布。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图表制作,并分析病毒学失败率、耐药发生率、耐药位点分布和HIV-1基因型分布。结果在3305例接受一线ART的患者中,348例(10.5%)出现病毒学失败,其中319例对至少一种抗病毒药物耐药。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为99.1%(316/319),其中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地拉韦定(delavirdine,DLV)和依非韦仑(efavirenz,EFV)耐药率均超过95%;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发生率达91.5%(292/319),其中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和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耐药发生率均超过90%,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类耐药发生率低。M184V/I和K65R/N是NRTI类药物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K103N/R/S、G190A/S/E/Q、V179D/E和V106M/A是NNRTI类药物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无论是否存在耐药,HIV-1亚型均与我国主要流行亚型相近。结论该院一线ART治疗失败者耐药发生率高,耐药是HIV-1感者病毒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耐药最为严重的药物包括NVP、DLV、EFV、3TC和FTC,AZT和PI类药物耐药发生率低;耐药与HIV-1基因型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突变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药物滥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瑶 何小庆 +1 位作者 张露 陈耀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药物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药物滥用与其性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招募重庆地区HIV阴性MS...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药物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药物滥用与其性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招募重庆地区HIV阴性MSM人群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性行为及性病感染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药物滥用的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药物滥用与性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招募139名HIV阴性MSM,其中34.53%(48/139)近6个月有药物滥用史。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过暴露后预防药物是药物滥用的阻碍因素;发生过≥3人的“群交”行为(OR=0.027,95%CI:0.009~0.085)是药物滥用的独立影响因素。药物滥用者性病发生率为16.67%(8/48),高于非药物滥用者的4.4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地区HIV阴性MSM人群药物滥用比例高,且药物滥用导致其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性病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药物滥用 群交 性病 HIV M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