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教育专题论坛
1
作者 何坪 江岚 +5 位作者 饶亚兰 吴志刚 王一萍 龚勇 董蜀荣 陈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383-1388,共6页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师资短期培训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坪 罗森林 +1 位作者 李曼霞 张朝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评价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师资短期培训效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重庆市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选派的136名师资集中培训3 d后进行笔试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2名学员试讲,访谈2名现场点评专家。结果83名临床师资与53名社区师资... 目的评价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师资短期培训效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重庆市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选派的136名师资集中培训3 d后进行笔试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2名学员试讲,访谈2名现场点评专家。结果83名临床师资与53名社区师资培训后考试成绩分别为(66±7)分和(62±4)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培训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社区带教水平、培训内容与学时分配评价好的学员分别为67.0%、54.8%、58.0%、34.4%。58.8%的学员对培训是满意的,61.0%的学员认为达到了培训目的并有较多收获。结论应采取临床和社区师资分类培训,精选授课教师,采取理论授课、情景教学、社区参观、学员试讲与专家点评等培训形式,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制定严格的参加培训条件、培训和考核的标准,加强师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是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师资队伍、保证全科医师培训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师资短期培训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坪 陈祖禹 +5 位作者 董蜀荣 钟朝辉 周洪敏 江敏 谢春英 李曼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55-956,共2页
目的 探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最佳培训内容与方法。方法 对我市2002~2003年参加统一开展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进行随机抽样100人,采取信函形式问卷调查,回收77份,用SSPA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88.16%的认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目的 探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最佳培训内容与方法。方法 对我市2002~2003年参加统一开展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进行随机抽样100人,采取信函形式问卷调查,回收77份,用SSPA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88.16%的认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对其工作帮助很大,73.97%和67.14%的愿意选择全科医生为终生职业和晋升全科医学职称;学员服务人口数(12639.3±14137.9)人,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分别为(1347.6±1643.5)份和(1445.9±1964.7)份,签订保健合同(31.5±26.0)份;其中开展老人、儿童、妇女保健、计划免疫、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分别占67.1l%、42.65%、40.00%、45.31%、46.48%、97.40%;尚未开展心理咨询、精神病患者的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伤残康复期患者服务的分别占21.05%、46.47%、49,33%、43.48%。结论 岗位培训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重要而必要的教育形式,培训后学员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其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但是,培训内容还需从心理咨询技术、精神病惠者的识别与管理、遗传与优生、康复技术、社区常用科研方法等方面入手,特别要加强适宜技术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全科医师 岗位培训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实施新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效果与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坪 李曼霞 +2 位作者 张朝鸿 王志虹 罗森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评价重庆市实施卫生部科教司2007年新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问卷调查67名参培人员,定性访谈10名任课教师和10名培训管理人员,比较新旧培训大纲并提出建议。结果本期学员基本条件优于往届学员和其他省市... 目的评价重庆市实施卫生部科教司2007年新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问卷调查67名参培人员,定性访谈10名任课教师和10名培训管理人员,比较新旧培训大纲并提出建议。结果本期学员基本条件优于往届学员和其他省市培训人员。29.69%的学员对课程设置不满意,其中40.62%、46.87%的学员对社区预防、社区保健与康复课程不感兴趣;52.24%和25.37%的学员对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与组织管理不满意;25.37%的学员对师资总体水平不满意。79.37%的学员对培训满意,44.44%能较好掌握培训内容,低于我市实施卫生部科教司2000年旧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培训效果。结论进一步明确全科医师培训的"执业资格"目的,调整培训大纲,加强各级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持续专业培训是建立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岗位培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调查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坪 陈祖禹 +1 位作者 江敏 周洪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重庆市市区、近郊区、远郊区所辖 15周岁以上居民 ,采用居民健康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  6 0岁以上老年人占 2 4 36 % ,文盲及小学文化者占 31 96 % ,...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重庆市市区、近郊区、远郊区所辖 15周岁以上居民 ,采用居民健康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  6 0岁以上老年人占 2 4 36 % ,文盲及小学文化者占 31 96 % ,常见慢病患病率达 18 18% ,前 3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 (8 11% )、慢性支气管炎 (6 0 9% )和冠心病 (3 2 5 % )。结论 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应以老年护理、慢性病管理和构建新型“医患关系”为突破口 ,提高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应性 ,突出以健康教育为重点 ,才能形成适合于本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社区居民 健康状况 卫生需求 调查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师资强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的实践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珞畅 陈鸿雁 +5 位作者 何英 周永芬 罗天友 吴宁 黄莹 卢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691-2695,共5页
目的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实践强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方案并探讨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在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全科中心)参加培训的257例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使用强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强化教学能力培训... 目的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实践强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方案并探讨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在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全科中心)参加培训的257例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使用强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强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设定为"四模块三阶段",其中"四模块"包括强化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及服务意识培养、强化全科理论教学能力培养、强化全科临床教学能力培养、强化基本检查能力培养,"三阶段"包括集中理论培训阶段、临床实训阶段、基层实践阶段。学员培训前后分别进行同等难度的摸底、结业考试并填写调查问卷。考试项目为:试讲考核、教学查房、基本技能考试、理论考试,调查问卷包括全科教学能力自评和其他培训收获、体会。分别将各项考试及自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前后,学员的试讲考核、教学查房、基本技能考试、理论考试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学员的教学方法与讲课技巧、PPT的制作、教案讲稿写作、教学查房、临床技能示教、临床小讲座、全科医学理念及相关政策、教学兴趣及自信心、接受教育学相关培训程度的自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培训后其他收获和体会包括:提高了自身的全科医学理念;了解了目前我国全科医疗的相关政策及发展方向;了解我国基层医疗的格局、人才需求及服务特点;强化了全科医学临床教学意识;注重教学细节。结论通过强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学员的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及服务意识、理论教学能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基本检查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为探索师资教学技能培训提供了细化可行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学能力 师资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现况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工作开展情况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坪 饶学亚 +3 位作者 周洪敏 王润华 刘卫平 龚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评价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情况和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调查表对重庆主城10区共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3名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高血压建档率45.4%,糖尿病... 目的评价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情况和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调查表对重庆主城10区共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3名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高血压建档率45.4%,糖尿病建档率47.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开展计划免疫、心理咨询、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分别为22.2%、42.7%、7.7%、13.5%、38.2%、30.0%;3年间巡诊、急诊与急救人次平均上涨141.2%、21.6%、62.2%;81.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服务;医护人员平均工作11h/d,人均工资894.15元/月,人均月奖金243.15元。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家庭医疗需要法律保障;双向转诊渠道不通;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与待遇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医务人员 医院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分析
8
作者 何坪 李曼霞 +2 位作者 罗森林 董蜀荣 陈祖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评估分析我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现状。方法自制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对我市7所医院采取专家现场评估认定和分组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7所医院在基本条件、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及社区培训基地方面平均... 目的评估分析我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现状。方法自制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对我市7所医院采取专家现场评估认定和分组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7所医院在基本条件、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及社区培训基地方面平均达标率为83.80%、83.33%、81.35%和67.90%;医院领导者、培训管理者和带教师资全科医学知识学习平均达标率为14.20%、16.13%和28.50%。结论加强管理层和带教师资全科医学知识学习,建立稳定的社区基地和基地长效考核制度,是当前我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的建设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临床基地 评估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预防医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9
作者 钟朝晖 何坪 崔凤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877-879,共3页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预防医学教学的核心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与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等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 预防医学 全科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知识理论对专科医学生临床实践和就业导向的作用调查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坪 何坪 +5 位作者 邓宇 李曼霞 周洪敏 江敏 周永芬 吴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83-2484,共2页
目的评价全科医学知识理论对专科医学生临床实践与就业导向的作用。方法整群抽取在渝高校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5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全科医学的认知态度及兴趣、全科医学对临床实践工作的作用及其就业去向。结果 93.18%的学生... 目的评价全科医学知识理论对专科医学生临床实践与就业导向的作用。方法整群抽取在渝高校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5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全科医学的认知态度及兴趣、全科医学对临床实践工作的作用及其就业去向。结果 93.18%的学生认为学习全科医学对临床实习有帮助,75.0%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运用全科医学知识。55.0%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认为待遇较低和前途不明朗者分别占36.36%和45.45%。结论结合我国社区卫生政策和工作实际,在临床医学专科生中开展全科医学知识理论教学,能提高全科医学的临床应用率和学生的专业归宿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学生 医科 临床实践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现状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罗森林 何坪 李曼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培养现状。方法对参加培训的学员22名、教师10名、管理人员10名和重庆市卫生行政相关部门人员4名进行定性访谈,以了解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理论、临床和社区分段培训脱节,培训基地与师资"力不从心"... 目的了解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培养现状。方法对参加培训的学员22名、教师10名、管理人员10名和重庆市卫生行政相关部门人员4名进行定性访谈,以了解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理论、临床和社区分段培训脱节,培训基地与师资"力不从心",教学计划与大纲有缺陷,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结论教学计划和大纲有缺陷,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不力,培训管理不力是影响培训工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全科医师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坪 罗森林 李曼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32-1134,共3页
针对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培养存在理论、临床和社区分段培训等方面缺陷,培训基地和师资"力不从心",培训计划和培训管理不完善等的问题。建议完善培训计划,实施一体化培训,理论融入实训;建立师资队伍和基地长效考核制度;多开展有... 针对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培养存在理论、临床和社区分段培训等方面缺陷,培训基地和师资"力不从心",培训计划和培训管理不完善等的问题。建议完善培训计划,实施一体化培训,理论融入实训;建立师资队伍和基地长效考核制度;多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操作演练等活动;加强培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全科医师 培训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坪 司良毅 +3 位作者 何有力 陈祖禹 崔凤容 江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时氧自由基 (OFR)与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ICAM -1 )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1 1 2只 ,制作心肌IRI模型 ,设青、老年组 ;各组分设缺血 1小时 ,再灌注 3、 6、 1 2和 2 4小时时...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时氧自由基 (OFR)与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ICAM -1 )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1 1 2只 ,制作心肌IRI模型 ,设青、老年组 ;各组分设缺血 1小时 ,再灌注 3、 6、 1 2和 2 4小时时相点 ,用免疫组化法测ICAM - 1蛋白表达水平 ,用酶法测定中性粒细胞 (PMNs)浸润数 ,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 ,用黄嘌呤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TTC染色法测定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IR时 ,青、老年组ICAM - 1蛋白质表达、PMNs浸润、心肌梗死范围、MDA含量均明显增高 ,SOD活性显著降低。但MDA、SOD达峰、谷值的时间早于ICAM - 1表达及PMNs浸润的峰值。这些指标老年组变化更明显。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 ,OFR的增加促进了ICAM - 1表达的上调 ,继之激活PMN ,产生大量的OFR使心肌损伤加重。这种变化在老年大鼠中表现尤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大鼠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4
作者 何坪 殷跃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1390-1392,共3页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动脉硬化 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鼠心肌再灌注时ICAM-1表达变化规律及艾司洛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坪 司良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7期423-425,42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1 )表达与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关系 ,并观察艾司洛尔 (ES)对IRI的影响。方法大鼠 1 1 6只 ,分设缺血再灌注 (IR)组 ,IR +ES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并分设缺血 1h,再灌注 3、6、1 2、2 4h时相...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1 )表达与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关系 ,并观察艾司洛尔 (ES)对IRI的影响。方法大鼠 1 1 6只 ,分设缺血再灌注 (IR)组 ,IR +ES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并分设缺血 1h,再灌注 3、6、1 2、2 4h时相点 ,取缺血心肌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 1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 ,用酶法测定中性粒细胞 (PMNs)浸润数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 ,用黄嘌呤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 ,TTC染色法测定梗死范围。结果心肌IR时 ,ICAM 1表达、MDA含量、PMNs浸润数均明显增高 ,SOD活性明显降低 ;ICAM 1蛋白表达水平、PMNs浸润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显著正相关 ,但ICAM 1mRNA、MDA、SOD与梗死范围无明显相关性。IR +ES组上述指标于再灌注时虽也明显增高 ,但比IR组明显减轻。结论心肌IR时 ,ICAM 1参与介导了PMNs对组织细胞的粘附、浸润和IRI的发生、发展 ;ES可通过抑制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大鼠 细胞粘附分子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艾司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家庭评估谈家庭慢病的三级预防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坪 李曼霞 +1 位作者 罗森林 张朝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了解家庭慢病的患病情况,提出家庭慢病的三级预防策略。方法选取62名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学员,以其自己家庭为背景独自绘制家系图、填写家庭功能评估(APGAR)量表和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结果家庭常住人口为(3.6±3.0)人;51.61... 目的了解家庭慢病的患病情况,提出家庭慢病的三级预防策略。方法选取62名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学员,以其自己家庭为背景独自绘制家系图、填写家庭功能评估(APGAR)量表和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结果家庭常住人口为(3.6±3.0)人;51.61%的家庭有慢病患者,在有慢病患者的家庭中有2、3名患者的分别占37.50%、43.75%,有2、3种慢病者分别占53.12%、31.25%;78.13%认为慢病发生与不良的行为方式有关;仅24.24%慢病患者能严格按照医嘱治疗。结论家庭慢病患病率较高,患者遵医行为较差。改善慢病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将患者纳入规范管理,是家庭慢病三级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评估 慢病 三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