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増液承气汤对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组织结构、血清IL-1β、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自力 王晓谦 +4 位作者 张翥 涂君平 蒋会会 别应堂 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835,共8页
为了探讨增液承气汤对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组织结构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给热结肠道型气分证模型大鼠预防性或治疗性灌服增液承气汤,测定大鼠体温、体重、肠道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和血清相关炎性细胞因... 为了探讨增液承气汤对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组织结构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给热结肠道型气分证模型大鼠预防性或治疗性灌服增液承气汤,测定大鼠体温、体重、肠道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和血清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黏膜脱落,部分绒毛断裂,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增多,杯状细胞(GC)数量减少,且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均会出现显著升高(P<0.05)。预防性给予增液承气汤后,可有效减轻肠道黏膜脱落,绒毛断裂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损伤,并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P<0.05);治疗性给予增液承气汤能有效地降低大鼠体温,使大鼠肠道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恢复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可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增液承气汤可通过降低体温、维护肠道组织结构正常,降低IEL及升高GC细胞数量,抑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而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承气汤 热结肠道气分证 肠道组织结构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热结肠道型气分证模型的构建及肠道结构、IEL和GC数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自力 贺庭祯 +6 位作者 张翥 王陈超 王明周 涂君平 谢尔玛 张家骅 别应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2-678,共7页
为了建立大鼠热结肠道型气分证模型,通过给大鼠灌服热性中药、自身粪便悬液及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菌液,分别观察和检测大鼠临床症状、采食量、饮水量、体重、体温变化,并对大鼠肠道组织结构、IEL和GC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服... 为了建立大鼠热结肠道型气分证模型,通过给大鼠灌服热性中药、自身粪便悬液及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菌液,分别观察和检测大鼠临床症状、采食量、饮水量、体重、体温变化,并对大鼠肠道组织结构、IEL和GC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服温热性中药、自身粪便及注射灭活大肠杆菌液后5h时大鼠临床症状、采食量、饮水量及体温等均符合中兽医热结肠道型气分证特征,肠道组织结构变化以注射灭活大肠杆菌后5h病理损伤最为明显,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IEL和杯状细胞数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即确定灌服12d热性中药及2d大鼠自身粪便后,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后5h可成功制作出热结肠道型气分证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热结肠道型气分证 动物模型 肠道组织结构 IEL 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明腑实证动物肠道黏膜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谦 涂君平 +3 位作者 蒋会会 张家骅 别应堂 王自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0,共4页
阳明腑实证属于《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主要分为两类:一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成燥屎的实证,一为燥热亢盛,肠胃无燥屎阻结的热证.研究表明,阳明腑实证是多种急性腹部疾病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证候,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 阳明腑实证属于《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主要分为两类:一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成燥屎的实证,一为燥热亢盛,肠胃无燥屎阻结的热证.研究表明,阳明腑实证是多种急性腹部疾病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证候,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外科创伤等疾病,不同时期的阳明腑实证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阳明腑实证亦能加重肠道病变,促进肝硬化、肠梗阻、腹膜炎等疾病的发展,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膜免疫 《伤寒论》 器官功能 肠梗阻 疾病 急性 肝硬化 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的中药复方筛选及其抗炎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荣霞 王自力 +5 位作者 张翥 涂君平 魏学良 金美兰 别应堂 张家骅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31,共7页
为研究可有效抑制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中药复方及其抗炎效果,通过对黄连、黄柏、赤芍、苦参、连翘等5味中药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组方,采用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研究了各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 为研究可有效抑制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中药复方及其抗炎效果,通过对黄连、黄柏、赤芍、苦参、连翘等5味中药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组方,采用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研究了各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同时研究了筛选出的中药复方的不同剂型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急性炎症和棉球致肉芽肿的慢性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5味中药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对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中药方剂3和方剂7对4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强,且以方剂3的搽剂及膏剂对急、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中药复方 抗菌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