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5年重庆市某三甲儿童医院新生儿感染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伟 景春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所在地区新生儿感染细菌的变迁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期间检出病原菌的构成和前几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所在地区新生儿感染细菌的变迁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期间检出病原菌的构成和前几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仪器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0-2015年检出病原菌10 5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 540株,占80.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9.3%、16.7%、9.9%、8.6%、3.3%。革兰阳性菌1 490株,占1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8%、2.2%、1.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10%,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0%,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均>20%;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比例分别接近8.4%和2.9%。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菌。结论该医院所在地区新生患儿感染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余细菌未见趋势性变化。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细菌变迁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海冰 李明 +4 位作者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男76例,女40例;左侧40例,右侧66例,双侧10例;年龄1.5~6.5岁,平均3.4岁;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Ⅱ度6例,Ⅲ度72例,Ⅳ度38例,双侧脱位患儿首次手术后3~6个月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4.6年,平均3.2年,临床随访结果按照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75.40%,良19.84%,可3.97%,差0.79%,优良率95.24%,术后X线按照severin评分标准,优73.81%,良21.43%,可3.17%,差1.59%,优良率95.24%,术后有1例再脱位,1例半脱位,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骨盆截骨术 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谢伟 景春梅 王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1-616,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09—2013年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2013年检出的1122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 MIC法...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09—2013年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2013年检出的1122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 MIC法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分离粪肠球菌(433株)和屎肠球菌(689株)共1122株,其中屎肠球菌(61.41%,689/1122),粪肠球菌(38.59%,433/1122);以尿标本多见,分别占56.81%(246株)和52.69%(363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0、0、5.96%和0.15%、0.29%、48.04%,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以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肾脏免疫病房和重症监护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0.05)。屎肠球菌耐药性比粪肠球菌更严重(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感染的屎肠球菌耐药性比粪肠球菌更严重,且呈上升趋势,肾脏免疫病房和重症监护室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敬老院中老年人血清维生素A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倩 陈立 +6 位作者 范珍 蒋鸿鹏 刘永芳 曾嘉颖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通过重庆市敬老院中老年人群中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浓度及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VA与甘油三酯(triglycef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通过重庆市敬老院中老年人群中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浓度及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VA与甘油三酯(triglycef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VA影响血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12家敬老院抽取合格志愿受试者进行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tb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血清中的VA浓度,西门子2400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血脂各项指标。结果:纳入样本共480例。中老年人群血清VA显著影响LDL(β=-0.068,P=0.017,)与TG(β=-0.338,P=0.000)水平。70~80岁年龄组血清VA对LDL的影响最大(β=-0.136,P=-0.005),并且血清VA是高LDL的保护因素(OR=0.286,95%C1=0.110~0.747)。结论:重庆市敬老院人群的血清VA显著影响血液中LDL水平,而并未影响HDL和TC水平。70—80岁老年人血清中VA浓度对LDL水平的影响最大。VA显著影响TG,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预防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魏仪 吴盛德 +10 位作者 王养才 林涛 何大维 李旭良 刘俊宏 刘星 华燚 陆鹏 张德迎 温晟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截止到2015年5月)。评价文献质量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Jadad记分法,并用Rev Man5.1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比较预防性抗生素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预防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的主要指标: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次要指标:新肾脏瘢痕发生率。结果 8项随机对照试验(抗生素组828例,对照组811例)纳入Meta分析,所有纳入文献均被评为A级质量。分析显示: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9,95%CI:0.56~0.86,P〈0.05)。②对于Ⅰ~Ⅱ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57,95%CI:0.37~0.87,P〈0.05),对于Ⅲ~Ⅳ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76,95%CI:0.59~0.96,P〈0.05)。③5篇对于不同干预因素下UVR患者肾脏瘢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原发性输尿管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肾脏瘢痕出现的影响无意义(RR=1,95%CI:0.61~1.64,P〉0.05)。结论不论是对低等级还是高等级的反流,持续抗生素使用能有效预防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尿路感染发生,对于肾脏瘢痕的发生没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抗生素预防感染 肾盂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4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血清分型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景春梅 王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09~2014年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血清型分布。方法分析2009—2014年从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的11671株肺炎链球菌的分布特征,采用BD Phoenix 100测定肺炎链球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按美...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09~2014年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血清型分布。方法分析2009—2014年从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的11671株肺炎链球菌的分布特征,采用BD Phoenix 100测定肺炎链球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学分型,并计算疫苗(PCV7、PCV11、PCV13)覆盖率。结果6年共分离肺炎链球菌11671株,检出率为14.37%;〈2岁组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为50.7%,2-5岁和〉5岁组的分离率30.8%和18.5%,81.5%的分离株在≤5岁年龄段;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利福平和泰利霉素的耐药率低,分别为:0.02%、0.21%、0.08%、1.13%和3.15%;对四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噫唑的耐药率均〉70%以上。2009-2014年肺炎链球菌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无明显改变(P〉0.05),其余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明显改变(P〈0.05)。600株肺炎链球菌共鉴定出20个血清型,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为19F、19A、6B、23F,PCV13覆盖率为75.5%。结论肺炎链球菌是导致重庆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并随着时间而变化,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以19F、19A、6B、23F血清型为主,推荐PCV13疫苗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血清分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禄生 梁平 +5 位作者 李映良 翟瑄 周渝冬 于增鹏 邹彬 纪文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拟诊GCTs患儿根据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n,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 目的:探讨化疗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拟诊GCTs患儿根据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n,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β-HCG)检查结果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瘤(non-germinoma germ cell tumors,NGGCTs),生殖细胞肿瘤行CE方案(卡铂+依托铂苷),诊断性化疗2个疗程后复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判断化疗效果,肿瘤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或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临床确诊为GCTs后,≥3岁的患者行降低剂量的放疗及后续化疗,〈3岁的患儿继续化疗,待3岁后延期放疗,排除诊断的则行手术,根据病理检查进一步治疗;内胚窦瘤混合型生殖细胞瘤分别采用BCE(博来霉素、卡铂、依托铂苷)和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化疗,同时均联合足量全中枢放疗,视情况行二期探查手术。结果:25例患者获得随访,20例拟诊生殖细胞瘤患者诊断性化疗后PR19例(95%),临床确诊为生殖细胞瘤后,≥3岁组(15例),经后续放化疗后100%CR,随访生存率100%,平均随访时间2年,〈3岁组(3例),1例化疗第6个疗程肿瘤发生全脑全脊髓转移,放弃治疗,2例化疗6个疗程后均顺利完成延期放疗,放化疗结束后均CR,目前随访中肿瘤稳定1例,排除生殖细胞瘤诊断,经手术后病检确诊为畸胎瘤,肿瘤全切,目前无事件生存(event free survival,EFS)2年。诊断NGGCTs(5例),其中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2例,1例化疗4个疗程,放疗期间复发死亡,1例手术完整切除后顺利完成化疗及放疗,目前已EFS 2年;混合性生殖细胞瘤3例,均行化疗+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EFS1~3年。结论:GCTs对CE方案的化疗非常敏感,诊断性化疗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但单纯化疗后复发率较高,治疗必须联合放疗,化疗联合降低剂量及范围放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3岁的患者仍是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化疗对NGGCTs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化疗联合全中枢放疗是治疗NGGCTs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化疗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婴儿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康宇 梁小华 +2 位作者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35-1739,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儿保门诊婴儿早于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招募健康婴儿,问卷调查婴儿断奶时间和断奶原因,以6月龄前后断奶为界,对早于6月龄断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 目的调查并分析儿保门诊婴儿早于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招募健康婴儿,问卷调查婴儿断奶时间和断奶原因,以6月龄前后断奶为界,对早于6月龄断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939份,其中,441名(46.96%)婴儿在6月龄前完全断离母乳。在6月龄前停止母乳喂养的婴儿中,38.10%(168/441)在≤1月龄停止母乳喂养,13.38%(59/441)、13.58%(58/441)、11.11%(49/441)、12.93%(57/441)、11.34%(50/441)的婴儿分别在>1~2,>2~3,>3~4,>4~5,>5~6月龄停止母乳喂养。母亲认为母乳不够,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是导致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首位原因(74.60%,329/441),其他原因依次为母亲必须返回工作(6.58%,29/441)、婴儿吸吮乳头困难(6.12%,27/441)、母亲疾病(5.44%,24/441)、婴儿疾病(5.44%,24/441)、母亲认为可以断奶(0.91%,4/441)、其他原因(0.91%,4/441)。母亲认为母乳不够(OR:22.317,95%CI:15.629~31.867)是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相关因素,产假时间长(OR:0.493,95%CI:0.35~0.693)是保护因素。结论6月龄前断离母乳与母亲认为母乳不够、产假时间短于6个月相关,建议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提高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推广生长曲线图的使用,指导喂养,适当延长哺乳母亲产假时间,促进母乳喂养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断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景春梅 王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9,80,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3年检出的19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MIC法结合K-B纸片扩...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3年检出的19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MIC法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920株,检出率为3.6%;以痰标本多见,占69.1%(132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仅为4.0%,对哌拉西林,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7%,42.2%。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无明显改变(P>0.05),其余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明显改变(P<0.05)。共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334株,占17.4%,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13株,占0.7%,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呼吸病房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景春梅 王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临床菌13 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 560株,占65.3%,革兰阳性菌4 549株,占34.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67.1%。MRSA中有93.1%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0.2%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四环素除外)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为55.7%、43.5%和11.6%,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绝大多数菌株的耐药率低于16.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9.4%。与2014年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耐药菌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细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及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景春梅 王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400-2403,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2009-2013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耐药性及血清型,为临床治疗Hi感染和推广Hi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Hi的耐药性,玻片凝集法对Hi进行血清分型。结果共分离Hi 5 47... 目的统计分析2009-2013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耐药性及血清型,为临床治疗Hi感染和推广Hi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Hi的耐药性,玻片凝集法对Hi进行血清分型。结果共分离Hi 5 474株,以呼吸道标本多见,占97.4%(5 329株)。〉6个月-3岁组和〉3-5岁组的Hi分离率分别为21.8%和16.3%,高于〈6个月组和〉5岁组的分离率10.3%和6.6%,82.2%的分离株在≤5岁年龄段;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7.0%、42.4%、0.2%、2.3%、0.4%。2009-2013年Hi对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氯霉素、利福平、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耐药率有明显改变(P〈0.05),其余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共分离出33株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Hi,占0.6%。2282株Hi产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41.7%。不可分型Hi占92.8%,可分型Hi中a、b、c型各占5.6%,d、e、f型分别为27.8%、38.9%、16.7%。结论≤5岁儿童是Hi感染易感人群,Hi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复方新诺明已不宜用于Hi感染的经验用药,临床应重视Hi的耐药现象,并加强H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血清分型以不可分型株为主,Hie是重庆地区儿童Hi的主要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血清型 Β-内酰胺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面部黑色素痣诊治379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心刚 邱林 +7 位作者 傅跃先 田晓菲 刘燕 肖军 李天武 陈伟 甘立强 张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379例面部黑色素痣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79例中,男175例,女204例;年龄44 d至16岁。采用3种术式:单次(235例)或分次(71例)切除缝合,切除加全...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379例面部黑色素痣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79例中,男175例,女204例;年龄44 d至16岁。采用3种术式:单次(235例)或分次(71例)切除缝合,切除加全厚植皮(38例),切除加皮瓣修复,邻近皮瓣转移(34例),1例左面部巨痣行痣大部分切除加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采用皮肤科医师和患儿家属双盲主观评价疗效,评价内容为切口瘢痕、面部畸形、色差。结果除1例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患儿游离皮瓣吻合口栓塞改为全厚植皮外,所有患儿均完整切除面部黑色素痣,切口Ⅰ级愈合。所有单次或分次切除缝合、临近皮瓣转移者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和弹性与正常皮肤接近,除部分邻近皮瓣转移患儿家长对附加切口不满意外,均获得满意评价。全厚植皮术者植皮区创缘发生轻度瘢痕增生,植皮区色素沉着。所有患儿未继发面部畸形。结论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设计需兼顾其所处面部美容单位、面积大小,遵循面部美容单位自然的分界线及面部皱纹线走向,选择适宜的切除缝合、皮瓣转移、全厚植皮等术式进行修复,术后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美容 黑色素痣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闭合性肝脏外伤的诊治体会
13
作者 刘敏 迭小红 +1 位作者 罗光金 康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闭合性肝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6年来收治儿童闭合性肝脏外伤共32例。创伤原因包括车祸伤11例,跌伤9例,钝物挤压及击打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根据1989年美国创伤外科学会的分级法,Ⅰ级19例(60%)、Ⅱ... 目的:探讨儿童闭合性肝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6年来收治儿童闭合性肝脏外伤共32例。创伤原因包括车祸伤11例,跌伤9例,钝物挤压及击打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根据1989年美国创伤外科学会的分级法,Ⅰ级19例(60%)、Ⅱ级9例(28%)、Ⅲ级3例(9%)、Ⅳ级1例(3%)。28例行保守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28例行保守治疗后痊愈,4例手术治疗行肝脏裂伤修补术,1例术后再次出血手术,皆痊愈出院。结论:儿童闭合性肝脏外伤多数在严密监护及积极保守治疗下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如何根据儿童生命体征变化及B超、CT等资料判断是否及时中转手术是治疗儿童肝脏外伤的关键,即使并无明显腹腔积血等,如CT提示肝脏裂伤程度较重,也应积极行手术修补裂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闭合性肝脏外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芳芳 蒋利萍 +1 位作者 沈文婷 李永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分析130例重庆地区汉族川崎病患儿及147名健康儿童STAT3基因内含子11(rs2293152C/G和rs957970C/T)的SNP,统计学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川崎病组STAT3基因rs2293152C/G位点CC基因型频率(23.8%)显著高于对照组(10.2%),川崎病组rs2293152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45.4%)显著高于对照组(34.0%,P=0.006,OR=1.612,95%CI:1.144~2.272);而STAT3 rs957970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川崎病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庆地区汉族儿童的STAT3基因内含子11中rs2293152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易感性相关,携带rs2293152C等位基因者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易罹患川崎病,而STAT3 rs957970C/T位点多态性与该地区儿童川崎病的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率激活因子-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川崎病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5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杨 梁平 +4 位作者 李映良 翟瑄 李禄生 周渝冬 周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年龄、就诊时间、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年龄、就诊时间、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等不同指标的特点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本组51例患儿,>3岁48例,30例为跌伤,受伤至就诊时间(30.7±18.9)h,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为恶心呕吐、精神差、头痛,常无意识障碍,头颅CT提示急性期血肿易液化(84.3%)。12例行非手术治疗,3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为后颅窝微小血肿(血肿量<5 m L),12例为非手术治疗的中转手术。随访3个月至3年,全部患儿恢复良好,无死亡及致残。结论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好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的儿童;血肿量>10 m L,血肿厚度>15 mm,血肿存在占位效应,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血肿增大的患儿有手术指征;对伴有高颅压表现的静脉窦区域小血肿(<5 m L)应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横窦 后颅窝 CT静脉造影 手术指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蒲开彬 黄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诊断为重症肺炎的222 例住院患儿的病原检测资料.结果 222例患儿气道深部标本病原阳性181 例(81.5%).其中细菌感染87 例(48.1%),病毒22例(12...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诊断为重症肺炎的222 例住院患儿的病原检测资料.结果 222例患儿气道深部标本病原阳性181 例(81.5%).其中细菌感染87 例(48.1%),病毒22例(12.2%),真菌10例(5.5%),肺炎支原体8例(4.4%),沙眼衣原体1例(0.6%),混合感染53例(29.3%).181 例病原检测阳性的患儿中共检出病原282 株,其中细菌176 株(62.4%),革兰阴性菌140 株、革兰阳性菌36 株,以肺炎克雷伯菌(43株)和肺炎链球菌(20株)为主;病毒70株(24.8%),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43株);真菌22株(7.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肺炎支原体13 株(4.6%);沙眼衣原体1 株(0.4%).细菌在秋冬两季检出最高(40 例,46.0%),病毒感染及混合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分别为14例(63.6%)和39例(73.6%).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婴儿期(1 - 12月龄),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于年长儿(3 - 14 岁).181 例患儿中59 例(26.6%)行机械通气治疗,共检出病原79 株;与其余非机械通气患儿不同的是,机械通气患儿检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毒则以腺病毒为主.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重症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占首位,其次是肺炎链球菌;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需警惕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病原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儿童过敏性紫癜Th17/Treg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应波 唐雪梅 +4 位作者 张宇 李瑞娟 刘玮 吴道奇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compound glycyrrhizin,GL)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从Treg、1h17细胞及促炎因子方面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27例初发HSP病人作为治疗组,26例作为疾病对照组,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compound glycyrrhizin,GL)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从Treg、1h17细胞及促炎因子方面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27例初发HSP病人作为治疗组,26例作为疾病对照组,2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在疾病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GL(0.5~2.0ml/kg)静脉注射7d治疗;留取治疗前后全血PBMC行流式检测Treg、Th17细胞阳性率,血浆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TNF-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10,IP-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干扰素-γ(interferon-1,IFN-1)浓度变化。结果:①临床症状: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较疾病对照组有缩短趋势,肾损害有缓解,1月内紫癜复发率低;②Treg、Th17细胞比例:治疗组治疗前Treg细胞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9);疾病对照组治疗后Treg低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P=0.006,P=0.013)。治疗组治疗前Thl7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水平(P=O.024,P=0.013);治疗后Thl7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337)。疾病对照组治疗前Th17亦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0.014)。③炎症因子:2组HSP治疗前血浆IL一17,IFN-γ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3,P=0.010);治疗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P=0.154),疾病对照组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o.218,P=0.970)。治疗组治疗前血浆TNF—α、IP-10均高于治疗后(P=0.011,P=-0.037),疾病对照组治疗前后2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尸=0.247,P=0.709)。结论:①GL治疗儿童HSP,可减轻肾损害、短期内减少紫癜复发。@HSP患儿急性期。具有促炎作用的Th17和抗炎作用的Treg可能共同参与了其免疫发病。③GL具有下调Th17、上调Treg细胞比例,降低血浆IL-17、IFN-γ、TNF—α,、IP-10水平的作用,提示GL可能具有一定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在佐治儿童HSP免疫炎症方面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复方甘草酸苷 TH17 TREG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复合其他微量营养素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永芳 陈立 +4 位作者 龚敏 刘友学 陈洁 瞿平 李廷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8-834,共7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A复合其他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所,将所有3~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35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受试对象。按分层随机的方法,将350名受试儿童随... 目的观察维生素A复合其他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所,将所有3~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35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受试对象。按分层随机的方法,将350名受试儿童随机分成单独补维生素A组(A组)、补维生素A加锌组(AZ组)及补维生素A与多种微量营养素复合物组(AMM组)。3组受试儿童同时连续补充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计算儿童体格发育Z评分,评价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检测血清维生素A、锌、铁、钙和血红蛋白水平;在营养素干预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儿童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及饮食习惯等;在营养素干预期间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受试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 24h膳食回顾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3~6岁儿童膳食中维生素A、锌和钙摄入不足。营养素干预6个月后,3组儿童血清锌和铁水平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Z组血清锌水平的升高幅度高于AMM组(P<0.05)。AZ组及AMM组干预后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别升高了(0.05±0.23)μmol/L及(0.09±0.28)μmol/L(P<0.05,P<0.01);单独补充维生素A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升高了(0.03±0.27)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M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升高幅度高于A组和AZ组(P均<0.05);AMM组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幅度高于A组(P<0.05)。A组、AZ组及AMM组中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3组间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合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的作用较两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未见显著性差异,儿童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应根据其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选择最优营养素组合,以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维生素A 微量营养素 营养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宿玉玺 谢艳 +4 位作者 覃佳强 南国新 张德文 王忠良 蔡文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中心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临床资料,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5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采用传统克氏...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中心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临床资料,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5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采用传统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随访资料完整的32例作为对照组。按照HSS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肘关节功能、骨折愈合、骨骺发育、骨质异常增生进行χ2检验。结果手术病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根据HSS评分系统,实验组组优42例,良9例,一般5例,优良率达到91.1%;对照组优23例,良6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到90.6%。实验组瘢痕增生8例,肱骨外髁骨质增生9例;对照组瘢痕增生6例,肱骨外髁骨质增生4例。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P=0.999),瘢痕增生分析(P=0.582),肱骨外髁骨质增生(P=0.887)。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远期疗效与克式针相比,在肘关节功能、骨折愈合、骨骺发育、骨质异常增生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别,可作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亮 刘平元 +3 位作者 崔洁 陈贝贝 刘立正 唐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63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根据术中及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既往史...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63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根据术中及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既往史、术前呼吸道感染率、异物存留时间、异物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效果等差异,分析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263例患儿中31例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单因素分析提示,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比较,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患儿的术前呼吸道感染率更高,异物存留时间更长,手术时间更长,麻醉效果不佳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效果不佳(OR=11.07,95%CI:3.16~38.75)、术前有呼吸道感染(OR=2.99,95%CI:1.04~8.59)、手术时间越长(OR=1.07,95%CI:1.00~1.14)是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麻醉效果不佳、术前合并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长的患儿,需警惕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