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与胆石症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于文倩 谢林君 +10 位作者 李诗懿 娄彦梅 江果恒 李鸿钰 颜子彤 白轩 罗菁 张弛 李光灿 单雪峰 王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1225,共11页
目的通过开展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及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全面研究高血压与胆石症(GSD)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2015—2020年在成都、天津、北京和重庆地区共4个中心招募参与健康检查的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 目的通过开展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及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全面研究高血压与胆石症(GSD)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2015—2020年在成都、天津、北京和重庆地区共4个中心招募参与健康检查的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中心高血压与GS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第2阶段,系统检索Embase、PubMed、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21年5月之前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并通过Meta分析以进一步验证这种关联性;第3阶段,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横断面研究共招募633948例受试者,GSD的患病率为7.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与GSD患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GSD的关联在性别、年龄和胆结石亚型中无明显差异。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最终纳入了80篇文献,结果表明每升高10 mmHg的舒张压和收缩压,GSD风险分别增加1.022倍和1.014倍。结论高血压显著增加GSD的患病风险,本研究结果将为探讨GSD的病因学和识别高危人群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高血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脐贴软膏贴脐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江晓霁 王志中 +9 位作者 潘柏良 王勇 王福领 王海 张晓霞 戚旬伟 侯晓军 朱丹平 万萍 方勇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原脐贴软膏贴脐对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2例健康青年男性汽车兵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1)。自海拔1 392 m,历时5 d急进到海拔4 617 m的高原。出发前1 d开始,分别予受... 目的观察高原脐贴软膏贴脐对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2例健康青年男性汽车兵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1)。自海拔1 392 m,历时5 d急进到海拔4 617 m的高原。出发前1 d开始,分别予受试者高原脐贴软膏、安慰剂软膏贴脐,膏药每天一换,连续5 d。在出发后定期测定受试者心率(HR)、血压(BP)和血氧饱和度(SaO2),并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制订的《高原临床症状自测问卷表》及《高原急性胃肠应激反应自测评分表》随访记录受试者AMS症状和胃肠道症状;用《不良事件报告表》随访记录受试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急进高原后,观察组胃肠应激反应症状评分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1天的AM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3、5天的AMS症状评分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1天的血压和第5天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5天的SaO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原脐贴软膏贴脐对急性高原反应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中医治法 预防和防护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丸致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易善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237-1237,共1页
关键词 六神丸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酶-过氧化氢酶脂质体的特性分析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兰 周云莉 +2 位作者 李瑶 晏声蕾 张景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考察尿酸酶-过氧化氢酶脂质体(uricase and catalase liposome,UCALP)、游离尿酸酶(uricase,UAE)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并探究UCALP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和过氧化氢水平的能力。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UCALP,并分别测定UCALP... 目的考察尿酸酶-过氧化氢酶脂质体(uricase and catalase liposome,UCALP)、游离尿酸酶(uricase,UAE)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并探究UCALP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和过氧化氢水平的能力。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UCALP,并分别测定UCALP和UAE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小鼠腹腔注射尿酸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后,分别静脉注射UCALP和UAE,用测试盒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中尿酸浓度和过氧化氢的浓度。结果 UCALP和UAE的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分别为8.0和8.5;在高尿酸血症的小鼠体内,UCALP比UAE降尿酸水平更明显,且UCALP组小鼠体内的过氧化氢浓度较UAE组低。结论UCALP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氧化氢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酶 过氧化氢酶 脂质体 高尿酸血症 小鼠 药效学 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RF2抑制自噬保护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PC12细胞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顾超 谭晓丹 +3 位作者 向葡 罗映 杨俊卿 王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774,共7页
目的观察膜相关E3泛素连接酶ZNRF2对OGD/R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自噬初步探究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ZN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探讨ZNRF2对... 目的观察膜相关E3泛素连接酶ZNRF2对OGD/R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自噬初步探究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ZN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探讨ZNRF2对OGD/R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ZNRF2过表达慢病毒组、空载病毒组、ZNRF2小干扰RNA组、阴性对照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p62、Beclin-1)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细胞ZNRF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LC3II、Beclin-1蛋白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LV-ZNRF2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和自噬水平减少,siR-ZNRF2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自噬水平明显上升。结论ZNRF2对OGD/R致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PC12细胞 ZNRF2 自噬 MTOR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通过抑制NF-κB-iNOS/COX-2通路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思佳 吴堃 +2 位作者 任凯强 邱红梅 蒋青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加氧酶2(COX-2)信号通路在柚皮素治疗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肝损伤模型组、低剂量(25 mg·kg^(-1)·d^(-1),灌胃)柚皮素治...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加氧酶2(COX-2)信号通路在柚皮素治疗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肝损伤模型组、低剂量(25 mg·kg^(-1)·d^(-1),灌胃)柚皮素治疗组及高剂量(75 mg·kg^(-1)·d^(-1),灌胃)柚皮素治疗组,每组10只。长期高能量饮食联合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STZ;40 mg·kg^(-1)·d^(-1)×5 d,腹腔注射)建立小鼠糖尿病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脂及肝功能改变;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水平;qRT-PCR检测肝脏NF-κB、iNOS和COX-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NF-κB、iNOS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小鼠FBG水平持续高于11.1 mmol/L,4周后肝脏病理变化及肝功能检测提示出现肝损伤。再过4周(即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内可见脂肪变性,还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血脂和肝功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肝脏NF-κB、iNOS和COX-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柚皮素治疗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肝组织损伤,保护肝功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P<0.01);同时,NAR使NF-κB、iNOS和COX-2的表达下调(P<0.01)。另外,柚皮素也显著降低模型组FBG水平(P<0.05),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显著升高(P<0.01)。结论柚皮素对小鼠糖尿病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糖尿病肝病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利娟 石卫峰 +1 位作者 杨菊银 李瑞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总结规律,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的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共292例,其中严重的ADR 27例,一般的ADR 265例;怀疑药品中抗肿瘤药物和抗...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总结规律,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报的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共292例,其中严重的ADR 27例,一般的ADR 265例;怀疑药品中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所占比例较大;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累及最多的是胃肠道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ADR监测,加强抗肿瘤药物及抗菌药物的监测,强化患者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药品 合理用药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堃 蒋青松 +3 位作者 任凯强 黄波 邱红梅 韩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长期高能量饲料联合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肝病模型,给予BEZ(75 mg·kg-1·d-1)灌胃4周。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生化试...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长期高能量饲料联合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肝病模型,给予BEZ(75 mg·kg-1·d-1)灌胃4周。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后,小鼠FBG水平持续>11.1 mmol/L。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INS、HbA1c及HOME-IR均明显增加(P<0.01),血脂升高(P<0.01);肝功能指标升高(P<0.01),病理检查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肝脏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BEZ给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脏损害(P<0.01),降低血糖相关指标和血脂水平(P<0.05),上调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糖尿病肝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晓英 隆滟丹 +2 位作者 张艳 唐小飞 魏华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08-1708,171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左锁骨骨折术后1年取内固定物"于2014年4月19日入住我院骨一科。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72/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左肩部有一长约15 cm的伤疤,局部无压痛,左肩关节...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左锁骨骨折术后1年取内固定物"于2014年4月19日入住我院骨一科。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72/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左肩部有一长约15 cm的伤疤,局部无压痛,左肩关节活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贺燕 周吉银 +1 位作者 李光灿 李秀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14 d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骨化三醇胶丸+静脉点注唑来膦酸,观察组同时静脉点注葛根素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术后于门诊随访6个月。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2组髋关节功能,并检测假体周围骨密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 21%,对照组有效率79. 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从术后7 d至术后6个月2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假体各分区骨密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R4~R7区骨密度降低,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R6、R7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期间,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骨关节疼痛及头痛,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假体周围骨密度均得到有效提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骨质疏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