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515-5p通过靶向TPX2-IL-6轴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
作者 袁志高 税明才 周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59-2564,共6页
目的:探究miR-515-5p通过靶向TPX2-IL-6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IL-6处理食管癌细胞EC9706,分为Con组、IL-6组、IL-6^(+)miR-NC组、IL-6^(+)miR-515-5p组、IL-6^(+)miR-515-5p^(+)pcDNA组、IL-6^(+)miR-515-5p^... 目的:探究miR-515-5p通过靶向TPX2-IL-6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IL-6处理食管癌细胞EC9706,分为Con组、IL-6组、IL-6^(+)miR-NC组、IL-6^(+)miR-515-5p组、IL-6^(+)miR-515-5p^(+)pcDNA组、IL-6^(+)miR-515-5p^(+)TPX2组。qRT-PCR检测miR-515-5p、TPX2 mRNA表达;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MMP2、MMP9、TPX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515-5p与TPX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组相比,IL-6组miR-515-5p表达降低,TPX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克隆、迁移、侵袭细胞数增加,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增加。与IL-6^(+)miR-NC组相比,IL-6^(+)miR-515-5p组miR-515-5p表达增加,TPX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克隆、迁移、迁移细胞数降低,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miR-515-5p靶向调控TPX2表达,过表达TPX2可逆转上调miR-515-5p对IL-6诱导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miR-515-5可靶向抑制TPX2进而抑制IL-6诱导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15-5p TPX2 IL-6 食管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eroxiredoxin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1 位作者 张俊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构建针对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下调PrxⅠ基因表达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入... 目的构建针对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下调PrxⅠ基因表达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前后PrxⅠ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的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PU6-HK、pGPU6-Prx1、pGPU6-Prx2、pGPU6-Prx3、pGPU6-Prx4,并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转染率为80%左右,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转染pGPU6-Prx1、pGPU6-Prx2、pGPU6-Prx3、pG-PU6-Prx4后的细胞EGFR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地受抑,以pGPU6-Prx3为甚,其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2.6%和80.5%。与未转染组和pGPU6-HK组相比,pGPU6-Prx3组的细胞生长明显延迟(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靶向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能够特异性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的PrxⅠ基因的表达,并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PeroxiredoxinⅠ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固化瘤苗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敏 赖春冬 +3 位作者 周颦 伍烽 白晋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HIFU)制备小鼠肝癌H22固化瘤苗的方法,并初步评价瘤苗的免疫活性。方法:应用HIFU治疗系统样机分别在声强246W/cm2和1054W/cm2下处理小鼠肝癌H22细胞。结果:声强1054W/cm2下细胞破裂成碎片状,... 目的:探讨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HIFU)制备小鼠肝癌H22固化瘤苗的方法,并初步评价瘤苗的免疫活性。方法:应用HIFU治疗系统样机分别在声强246W/cm2和1054W/cm2下处理小鼠肝癌H22细胞。结果:声强1054W/cm2下细胞破裂成碎片状,而声强246W/cm2细胞外形基本如常,前者作为瘤苗具有明显强的抗肿瘤细胞攻击作用P<0.05。结论:HIFU能一次性灭活肿瘤细胞,并在一定声强下破坏肿瘤细胞膜结构使细胞内抗原充分暴露和释放,从而增加了瘤苗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U 固化瘤苗 免疫活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宝华 杨亚 龚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评估各种不同术后营养方式(包括全肠外营养、早期口服营养、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胃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及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PD术后营... 目的评估各种不同术后营养方式(包括全肠外营养、早期口服营养、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胃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及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PD术后营养支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7年-2017年。将文献中研究对象及样本量、术式及术后营养方式、住院时间、感染(包括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胰瘘(B/C级)发生率、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纳入采用汇总分析,并采用Rev Man5.3软件对术后全肠外营养与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4篇文献行Meta分析。横向比较发现不同营养途径支持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无明显规律,纵向比较发现不同研究相同营养给予方式下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较大。在并发症方面,胃造瘘组的胰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值均<0.01);空肠造瘘组的胃排空延迟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组(P值均<0.01)。全肠外营养感染发生率为27.17%,低于口服营养组之外的其他组(40.63%、46.58%、3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肠外营养组与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在住院时间和胃排空延迟障碍、胰瘘、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D术后营养策略无明显优劣之分,临床可根据实践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术后营养支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营养支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孟翠翠 陈晓品 罗治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对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塞来昔布组、替吉奥组、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组,连续给药21 d后,取材,...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对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塞来昔布组、替吉奥组、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组,连续给药21 d后,取材,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TUNEL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PCNA、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塞来昔布组、替吉奥组、联合给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8%、50.1%、78.8%。各干预组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联合给药组较单药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各干预组PCNA、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给药组较单药组明显降低(P<0.05)。各干预组caspase-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给药组表达较单药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塞来昔布、替吉奥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二者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塞来昔布 替吉奥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UCHL1基因转录调节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璇 李俊枫 +2 位作者 罗子国 许舸 唐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L1,UCHL1)基因转录调节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PC-3细胞分为空白组、DHA组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L1,UCHL1)基因转录调节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PC-3细胞分为空白组、DHA组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组(2.5μmol/L 5-Aza-CdR)。空白组为不加药物;DHA组根据浓度的不同再分为DHA1、DHA2、DHA3、DHA4组,DHA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μmol/L。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检测UCHL1及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s)的mRNA表达;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BGS)检测UCHL1 CpG岛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UCHL1蛋白的表达。结果:DHA和5-Aza-CdR分别处理细胞后,UCHL1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χ2=150.1,P=0.000;χ2=127.7,P=0.000);UCHL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均<0.05);UCHL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均<0.05),双氢青蒿素处理后甲基化转移酶的mRNA表达减少(P均<0.05)。结论:DHA可逆转PC-3细胞UCHL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其可能通过下调DNMTs的表达而影响DNA的甲基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前列腺癌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堃 蒋青松 +3 位作者 任凯强 黄波 邱红梅 韩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长期高能量饲料联合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肝病模型,给予BEZ(75 mg·kg-1·d-1)灌胃4周。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生化试...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长期高能量饲料联合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肝病模型,给予BEZ(75 mg·kg-1·d-1)灌胃4周。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后,小鼠FBG水平持续>11.1 mmol/L。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INS、HbA1c及HOME-IR均明显增加(P<0.01),血脂升高(P<0.01);肝功能指标升高(P<0.01),病理检查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肝脏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BEZ给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脏损害(P<0.01),降低血糖相关指标和血脂水平(P<0.05),上调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糖尿病肝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CN1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苑 韩鹏凯 王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50-1955,共6页
目的:检测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水平,分析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并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 目的:检测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水平,分析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并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极重度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ELISA检测血清CCN1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N1水平对COPD患者发展至重度/极重度气流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气流受限程度随吸烟年限和吸烟量增加而加重。COPD患者血氧分压(PaO_(2))、嗜酸性粒细胞、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免疫球蛋白A(IgA)、IgM及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降低;COPD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改良英国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CCN1、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mDCs)、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及mDCs/pDCs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分别与FEV_(1)/FVC和FEV_(1)%pred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分别与IgA、IgM及IgG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分别与mDCs、pDCs及mDCs/pDCs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UC=0.849(95%CI=0.744~0.955),最佳预测临界值为40.15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和77.8%。结论:吸烟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升高,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显著相关,对COPD有较高预测价值,有望成为评估COPD病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富半胱氨酸蛋白61 气流受限严重程度 免疫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9
作者 税明才 熊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短程EOF方案化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短... 目的:研究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与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短程EOF方案化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短程EOF方案静脉化疗。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的数目及凋亡基因的含量、血清中肝肾功能指标以及cfDNA甲基化程度。结果:(1)有效性指标:观察组胃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多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9、Fas、FasL的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p16、RNF180、SFRP2、SOX17、RUNX甲基化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指标:观察组血清RBP、CysC、ALT、AS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EOF方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更为有效的杀灭癌细胞、降低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轻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常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凋亡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与Treg细胞、细胞因子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晓英 谢启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白介素(IL)-2、IL-10及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并评价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5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D_4^+CD_(25)^(hi)CD_(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白介素(IL)-2、IL-10及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并评价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5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IL-2、IL-10及IFN-γ值。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肺癌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IL-2、IL-10及IFN-γ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外周血中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上升(P<0.05),IL-10值也明显升高(P<0.05);而IL-2、IFN-γ值则随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下降(P<0.05)。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与IL-10呈正相关性(P<0.05),IL-2与IFN-γ呈正相关性(P<0.05)。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IL-10均与IL-2、IFN-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_4^+CD_(25)^(hi)CD_(127)^(low)Treg细胞、IL-10的升高和IL-2、IFN-γ的下降可能是晚期肺癌患者抗肿瘤免疫低下、受抑制的原因之一,对其监测可作为评估晚期肺癌患者抗肿瘤免疫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CD+25Treg细胞 IL-2 IL-10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小剂量单药化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及IL-2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善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24-926,929,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吉西他滨小剂量单药化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及IL-2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 目的:探究并分析吉西他滨小剂量单药化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及IL-2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并注入IL-2治疗,而观察组则加用吉西他滨单药小剂量单药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6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的药物毒副反应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吉西他滨小剂量单药化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及IL-2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毒副反应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胸腔闭式引流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善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与化疗联合应用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均给予艾素+顺铂化疗,同时观察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与化疗联合应用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均给予艾素+顺铂化疗,同时观察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体能状态、精神状态以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评分(QO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NSCLC可增强抗癌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同时对于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减轻骨髓抑制造成的白细胞减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