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余震 陈莉芬 +1 位作者 唐玲 胡长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大鼠脑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rve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将126只大鼠分...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大鼠脑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rve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将126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单纯腺病毒载体干预组(Ad组)和BDNF干预组(Ad-BDNF组),每组42只。模型制作后分别将NS、Ad、Ad-BDNF注射到出血侧血肿周围。BrdU标记内源性NSCs,于1、3、7、14、2l、28 d进行神经缺失功能评分。免疫荧光单标法观察3组血肿周围GAP-4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脑出血大鼠28 d时NSCs的分化。结果 Ad-BDNF组在第7、14、21、28天神经缺失功能评分优于NS组和Ad组(P<0.01)。GAP-43在脑出血出血同侧3 d时表达明显增加,7 d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Ad-BDNF组在第3、7、14、21、28天的GAP-43表达明显增加,与NS、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Ad-BDNF组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率为(39.69±17.45)%、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率为(63.53±21.68)%,与NS组、Ad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BDNF可促进脑出血后内源性NSCs的分化和轴突再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干细胞 脑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库与神经病学建设 被引量:7
2
作者 曹凌晓 黄越 +27 位作者 蔡志友 陈彪 陈生弟 樊东升 方伯言 郭燕军 韩璎 黄华品 纪文军 李红燕 刘坤 裴中 彭丹涛 施福东 隋轶 唐北沙 王枫 王雯 王朝霞 吴安华 徐运 杨东东 张国富 张力伟 张振涛 赵伟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4-923,共10页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随着脑库建设可将神经病学再度带入崭新的认知领域,促进神经系统疾病新病种的发现与确定,对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新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脑库发展史、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与神经病学的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我国脑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神经科学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志伟 吴剑飞 刘运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汪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组ACH患者,检测98例ACH患者发病后<24h、72h、7d及14d时血清cTn-Ⅰ含量,入院时...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组ACH患者,检测98例ACH患者发病后<24h、72h、7d及14d时血清cTn-Ⅰ含量,入院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根据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对照组检测9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Tn-Ⅰ含量。结果:研究组在发病后24h、72h、7d时血清cTn-I含量与对照组和研究组发病14d时比较显著升高(P<0.01),发病后14d血清cTn-Ⅰ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越高,cTn-Ⅰ含量越高,3组cTn-Ⅰ含量在发病24h、72h、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早期血清cTn-Ⅰ含量明显升高,提示cTn-Ⅰ可作为早期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IcTn-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甘碧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97-1097,共1页
关键词 青年人 脑出血 临床分析 病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107-2108,共2页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切除术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唐明山 黄开斌 +3 位作者 甘碧坤 卢伟 翁旭 钟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99-701,784,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术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7月龄停止繁殖2个周期的SD大鼠,体重350~400g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术后第1天、3天、7天、15天、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术...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术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7月龄停止繁殖2个周期的SD大鼠,体重350~400g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术后第1天、3天、7天、15天、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术后第30天,3组大鼠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卵巢切除组大鼠在各时相点的所有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卵巢切除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潜伏期在术后第1天、3天、7天较长(P<0.01,P<0.05),在平台象限游泳路径百分比在术后1天、3天、7天较少(P<0.05)。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在术后1天、3天、7天、15天较少(P<0.01,P<0.05)。结论:腹部手术可损害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这种损害可在术后30天内恢复,单纯卵巢切除并不加重手术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大鼠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意识障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冬梅 陆德宾 +4 位作者 李玉琴 黄艳玲 胡志安 姚忠祥 张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对意识障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从2018年1~12月在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136例,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意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对意识障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从2018年1~12月在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136例,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意识障碍组(GCS≤14分,n=59)与无意识障碍组(GCS=15分,n=77),比较两组间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常见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的差异。在意识障碍组中分别比较上述外周血指标与GCS评分的关联性。结果意识障碍组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房颤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意识障碍组,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意识障碍组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越高,则GCS评分越低,二者呈负相关。运用协方差分析分别校正了房颤以及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后,以上负相关仍然存在。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升高与意识障碍GCS评分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意识障碍 外周血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在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娟 唐明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的疗效。方法:对9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54例,B组对照组39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颅内血肿碎吸术清除血肿,并同时给予常规治疗,A组另加用银杏达莫20ml/d静滴,共30天。...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的疗效。方法:对9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54例,B组对照组39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颅内血肿碎吸术清除血肿,并同时给予常规治疗,A组另加用银杏达莫20ml/d静滴,共30天。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E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常规检查及检查并发症。结果:第3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EES评分差异显著(69.6±19.8vs60.2±17.3,P<0.01),ADL比较差异显著(66.9±18.7vs59.4±15.4,P<0.05)。结论:银杏达莫能改善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脑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 银杏达莫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基因启动子-260C/T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易患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修华 杜杰 徐光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260 C/T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EMBase(1974年3月—2011年2月)、PubMed(1966年1月—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2月—2011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1月—... 目的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260 C/T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EMBase(1974年3月—2011年2月)、PubMed(1966年1月—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2月—2011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1月—2010年2月)收录的有关CD14基因启动子-260 C/T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易患性相关性的研究。以病例组及对照组CD14基因启动子-260 C/T分布的优势比(OR)为效应指标,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对OR值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病例对照研究8篇,其中脑血管疾病组1 670例,对照组1 689例。Meta分析结果:携带TT基因型个体与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TT vs.CC)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1.14〔OR=1.14,95%CI(0.76,1.70),P=0.54〕;携带TT基因型个体与携带CT或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TT vs.CT+CC)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1.17〔OR=1.17,95%CI(0.84,1.62),P=0.36〕;携带TT或CT基因型与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TT+CTvs.CC)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1.08〔OR=1.08,95%CI(0.77,1.51),P=0.65〕。结论 CD14基因启动子-260C/T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的易患性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抗原 CD14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偏侧肢体无力起病的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误诊1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5,134,共2页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对称性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伴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能迅速缓解为特征的疾病。但以偏侧肢体无力起病的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这例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肢体无力 偏侧 误诊 血清钾降低 反复发作 迟缓性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维生素E是否可降低脑卒中发生危险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杰 徐光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657-3659,共3页
目的探讨服用维生素E是否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 目的探讨服用维生素E是否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服用维生素E与脑卒中发生危险的研究文献。应用统计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其合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纳入分析的研究共有7篇,共纳入116 56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服用维生素E不能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RR=0.98,95%CI(0.92,1.06),P=0.662〕;按脑出血和脑梗死分为2个亚组,服用维生素E可以使脑出血的发生危险增加22%〔RR=1.22,95%CI(1.00,1.48),P=0.046〕;而服用维生素E可使脑梗死的发生危险降低10%〔RR=0.90,95%CI(0.83,0.99),P=0.028〕。结论服用维生素E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危险但增加了脑出血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脑梗死 脑出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痛性痉挛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艳 甘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011-4014,共4页
肌肉痛性痉挛,俗称"抽筋",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指突发的、间歇性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伴剧烈疼痛,发作时可明显感到肌肉僵硬,根据病因不同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对肌肉痛性痉挛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诊... 肌肉痛性痉挛,俗称"抽筋",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指突发的、间歇性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伴剧烈疼痛,发作时可明显感到肌肉僵硬,根据病因不同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对肌肉痛性痉挛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等作一综述,以望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肌肉痛性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痛性痉挛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