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乳腺癌MCF-7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庆 伍俊仪 +3 位作者 袁杰 杨海兵 陈茂山 杨光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49-2254,共6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MCF-7R中新型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促凋亡蛋白Bim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CF-7和MCF-7R经过浓度为1μmol/L的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处理后细胞形态... 目的研究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MCF-7R中新型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促凋亡蛋白Bim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CF-7和MCF-7R经过浓度为1μmol/L的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q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他莫昔芬耐药株MCF-7R中促凋亡蛋白Bim(Bcl-2L1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株Bim蛋白表达水平和两种细胞中总的GPER和膜上GPER的表达水平;两种细胞中分别以(无水乙醇、TAM、GPER特异性抑制剂G15+TAM、GPER特异性激动剂G1)处理后,检测Bim的蛋白表达水平;MCF-7R细胞中分别抑制PI3K-Akt及MAPK/Erk两条信号通路后,再加入TAM,检测Bim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发现MCF-7细胞经TAM处理后细胞大部分变透亮且悬浮,而MCF-7R无明显变化;MCF-7R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im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较MCF-7都降低(P<0.05);耐药细胞中总GPER的蛋白表达量较MCF-7无明显变化而膜上的表达量升高(P<0.05);MCF-7经TAM处理后,Bim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而MCF-7R中却无明显变化,但在MCF-7R中加入GPER特异性抑制剂G15后再用TAM处理,Bim蛋白水平增加(P<0.05);耐药细胞中PI3K/AKT及MAPK/Erk信号通路处于活化状态,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后再加入TAM,耐药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量增加(P<0.05);在MCF-7中加入TAM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MCF-7R经TAM处理后无明显差异,但抑制GPER或Erk信号通路后,再加入TAM处理,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乳腺癌TAM耐药细胞MCF-7R中TAM作为GPER的激动剂,活化信号通路MAPK/Erk抑制Bim表达。抑制GPER或MAPK/Erk信号通路,可使耐药细胞对TAM恢复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他莫昔芬耐受 BIM GPER/GPR30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125
2
作者 廖容 王石 刘志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9期39-40,共2页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病人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护理风险管理应该采取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健全...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病人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护理风险管理应该采取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防范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HMGB1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晓燕 袁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和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75例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比较HMGB...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和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75例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比较HMGB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下卵巢癌组织中HMGB1和E-cadherin的表达意义。结果:卵巢癌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χ2=12.62,P<0.01);卵巢癌组中HMGB1阳性表达率为(58/75)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4/40)(χ2=47.60,P<0.01)。HMGB1和E-cadherin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HMGB1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1)。结论:HMGB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高迁移率簇蛋白 上皮型钙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燕 袁瑞 +1 位作者 乐爱文 章建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6-78,85,共4页
为了评估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LSH)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TASH)对机体应激影响,选用以随机方式分为开腹次全子宫切除组(A组)、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组(B组)。取术前24h、术后24h和术后72h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甲状腺... 为了评估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LSH)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TASH)对机体应激影响,选用以随机方式分为开腹次全子宫切除组(A组)、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组(B组)。取术前24h、术后24h和术后72h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水平的变化。开腹组内皮质醇水平于术后24h则高于术前(p=0.016),而腹腔镜组升高不显著(p=0.0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24h,两组病人FT3浓度下降,此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术后72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术后24h开腹手术组FT4浓度低于同时点腹腔镜手术组FT4浓度(p=0.040)。术后72h两组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pA=0.412,pB=0.5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TSH的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术后24h均下降,术后72h又有所上升,但各时点变化均不显著(p>0.05),且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比开腹次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应激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LSH) 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TASH)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状组织样麻风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山川 胡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6-626,共1页
患者女,21岁.因左前臂瘢痕、结节10个月,于2003年4月6日至我科就诊.10个月前患者妊娠约3个月时,左前臂外伤10余天后,伤口处渐出现花生米大结节样瘢痕,当时无自觉症状,不久瘢痕渐向周围扩展,且在其周围出现结节.患者近分娩时,其瘢痕及结... 患者女,21岁.因左前臂瘢痕、结节10个月,于2003年4月6日至我科就诊.10个月前患者妊娠约3个月时,左前臂外伤10余天后,伤口处渐出现花生米大结节样瘢痕,当时无自觉症状,不久瘢痕渐向周围扩展,且在其周围出现结节.患者近分娩时,其瘢痕及结节出现瘙痒,分娩后症状加重.3个月前足月顺产一低体重女婴(体重2.1kg),Apgar评分9分,产后因缺乏母乳,人工喂养至今;其家族中无麻风病病史.孕期曾在外院被诊断为"瘢痕疙瘩",未作特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瘤 组织样 瘢痕状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娩出一天疱疮患儿 被引量:1
6
作者 雷山川 胡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0-301,共2页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娩出天疱疮患儿。患者女,33岁。妊娠4个月时口腔、外阴黏膜反复出现糜烂,嗣后躯干、四肢陆续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不易愈合的糜烂面。皮损经组织病理、免疫病理检查,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娩出天疱疮患儿。患者女,33岁。妊娠4个月时口腔、外阴黏膜反复出现糜烂,嗣后躯干、四肢陆续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不易愈合的糜烂面。皮损经组织病理、免疫病理检查,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皮损痊愈。治疗中患者早产娩出一女婴,也患有天疱疮,该新生儿未经治疗7d后皮损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寻常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发生型重度妊高征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及多器官功能损害1例
7
作者 何霞 罗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150-1150,1152,共2页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疾患,近年来有人提出早期发生型妊高征这一概念,认为这类妊高征经常伴有胎盘梗阻、胎儿生长迟缓,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本文报道了1例孕23周发生重度妊高征合并胸腹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疾患,近年来有人提出早期发生型妊高征这一概念,认为这类妊高征经常伴有胎盘梗阻、胎儿生长迟缓,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本文报道了1例孕23周发生重度妊高征合并胸腹水、心包积液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损害 重度妊高征 早期发生型 多浆膜腔积液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儿生长迟缓 严重并发症 母婴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抗体转染结肠癌干细胞的最佳浓度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正雄 刘敏 +6 位作者 陈华英 梅雪芊 李学红 李强 谭书德 刘元兵 赵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磁性抗体体外转染结肠癌干细胞后的系列研究,探索最佳转染浓度。方法:将磁性抗体含铁浓度分别设定为5、10、25、50、75、100 mg/L,分别转染结肠癌干细胞,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颗粒,原子吸收光谱仪... 目的:通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磁性抗体体外转染结肠癌干细胞后的系列研究,探索最佳转染浓度。方法:将磁性抗体含铁浓度分别设定为5、10、25、50、75、100 mg/L,分别转染结肠癌干细胞,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颗粒,原子吸收光谱仪法测定细胞铁含量并检测细胞活性,MR成像检测细胞信号强度变化。结果:各组细胞内铁含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1.709,P=0.000),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以认为各组间均数不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双侧检验)进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50 mg/L组与5 mg/L组、10 mg/L组、25 mg/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但与75 mg/L组、100 mg/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7,P=0.419)。细胞活性检测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9.306,P=0.000),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以认为各组间均数不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双侧检验)进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50 mg/L组与75mg/L比较,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与5 mg/L组、10 mg/L组、25 mg/L组、100 mg/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8)。T2WI信号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 180.748,P=0.000),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以认为各组间均数不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双侧检验)进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50 mg/L组与75 mg/L、100 mg/L各组信号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P=0.960),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对照组、5 mg/L、10 mg/L、25 mg/L各组信号强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由此可见,磁性抗体含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5~25 mg/L)增加,结肠癌干细胞内铁含量逐渐增加,当磁性抗体含铁浓度为50 mg/L时达到饱和,且细胞活性下降,MR成像T2×WI序列图像显示信号强度明显降低。结论:当磁性抗体含铁浓度为50 mg/L时,可有效转染结肠癌干细胞,能被MR成像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抗体 肿瘤干细胞 结肠癌 最佳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温宇 刘小艳 +1 位作者 叶伟 陈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28例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28例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流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28例病例中,术中大出血59例,占25.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落实剖宫产后高效避孕,有助于降低该类人群人流术中大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非计划宫内妊娠 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志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发病率、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减轻对母婴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PIHS患者163例,正常血压妇女1669例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发病率、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减轻对母婴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PIHS患者163例,正常血压妇女1669例作为对照组,对PIHS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产次、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多胎妊娠等有关内容的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IHS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0.163)、家庭人均月收入(OR=0.297)以及孕前超重(OR=1.184)、肥胖(OR=1.781)几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产妇文化程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升高,发生PIHS的危险性降低;与正常体重的孕产妇相比,孕前超重及肥胖患PIHS的危险性增加,并且肥胖者(OR=1.184)的危险性高于超重者(OR=1.781)。结论:今后应加强低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较低、孕前超重及肥胖的妊娠妇女PIHS相关的预防及干预措施,以降低其PIHS发生率,减少血压因素对母婴健康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极电凝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136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石继红 张庆 +1 位作者 凌开建 黄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普通器械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杯形举宫器,单、双极电凝等常用腹腔镜器械行TLH136例。结果 136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 目的探讨普通器械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杯形举宫器,单、双极电凝等常用腹腔镜器械行TLH136例。结果 136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114例行单纯子宫切除,22例同时行下列手术: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5例,卵巢囊肿剥除9例,盆腔粘连松解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手术时间(95.6±15.4)min,术中出血量(80.7±23.4)ml。术后住院4~5d,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136例随访3个月,5例术后14~18 d阴道有少许血性分泌物,阴道上药2~3次好转,其余病例术后无异常。结论腹腔镜普通器械联合应用于TLH,能有效防止膀胱、输尿管、肠道等的损伤,使用单、双极电凝、杯形举宫器操作简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单极电凝 双极电凝 杯形举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苗(综述) 陈诚(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0-934,共5页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因腹部无切口,避免多孔及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ocar穿刺的相关并发症,在美容方面更具优势,目前已用于妇科各种良性疾病^([1,2])。恶性肿瘤手...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因腹部无切口,避免多孔及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ocar穿刺的相关并发症,在美容方面更具优势,目前已用于妇科各种良性疾病^([1,2])。恶性肿瘤手术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彻底和无瘤。随着治疗理念变化,恶性肿瘤治疗模式从“切除肿瘤”逐渐变更为“保护功能”和“保持美观”,使得腹腔镜等微创手术逐渐成为肿瘤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妇科恶性肿瘤 肿瘤外科 恶性肿瘤手术 治疗理念 恶性肿瘤治疗 良性疾病 经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苗 李永康 +3 位作者 温宇 王延洲 戴巧 陈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采用单孔入路平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单一主刀医生2020年5月~2021年8月连续施行66例单孔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累积求和分析法(cumulative summation,CUSUM),计算... 目的探讨单中心采用单孔入路平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单一主刀医生2020年5月~2021年8月连续施行66例单孔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累积求和分析法(cumulative summation,CUSUM),计算手术时间(A1)、术中出血量(A2)、术后并发症(A3)的累积求和值,即每个手术的量化值:Σ=A1+A2+A3。以Σ为基础绘制学习曲线并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y=6×10^(-7)x^(4)+0.0002x^(3)-0.0384x^(2)+1.4742x+0.0864,决定系数R^(2)=0.9874,当曲线斜率k自正值转变为负值时,即跨越学习曲线和拟合曲线公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转多孔及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30.3±40.5)min(85~250 min);出血量(106.2±82.9)ml(20~400 ml)。对拟合函数y求导y′=2.4×10^(-6)x^(3)+0.0006x^(2)-0.0768x+1.4742,每例手术的k值对应拟合函数的导数值,25例手术后CUSUM学习曲线k值为负。结论依据研究获得的学习曲线,有30例以上多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经验的医生经过2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可以跨越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学习曲线 累积求和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73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庆 石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15-1016,102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腹腔镜困难子宫切除手术73例,其中41例子宫>12孕周,32例盆腔重度粘连。提升第一穿刺孔位置到脐上方1~2 cm,分离盆腔粘连,上举子宫,打开盆侧壁,找...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腹腔镜困难子宫切除手术73例,其中41例子宫>12孕周,32例盆腔重度粘连。提升第一穿刺孔位置到脐上方1~2 cm,分离盆腔粘连,上举子宫,打开盆侧壁,找准输尿管走行,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分离出子宫动脉,电凝子宫动脉,切除部分宫体后即可按常规步骤顺利切除子宫。结果 73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全子宫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118 min,(80.8±30.5)min。术中出血量30~130 ml,平均80 ml。住院时间4~6 d,平均5 d。73例随访3个月:2例术后10 d阴道残端愈合差,有少许出血,经过阴道上药后治愈;其余7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困难全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熟练掌握上举子宫,处理子宫动脉,缩小子宫体积,以及分离盆腔粘连的手术技巧,腹腔镜下困难全子宫切除并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盆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误诊舌部血管纤维瘤为舌下囊肿1例
15
作者 欧霞 卢燕 陈园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6-1746,共1页
图1 胎儿舌部血管纤维瘤 A.二维灰阶超声(A)及CDFI(B)图像;C.病理图(HE,×200)患者女,28岁,孕1产0,孕23周,于我院接受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52 mm,头围183 mm,胎儿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小脑半球形态正常,小脑蚓部可见,... 图1 胎儿舌部血管纤维瘤 A.二维灰阶超声(A)及CDFI(B)图像;C.病理图(HE,×200)患者女,28岁,孕1产0,孕23周,于我院接受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52 mm,头围183 mm,胎儿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小脑半球形态正常,小脑蚓部可见,颅后窝池未明显增大,双侧眼、鼻及唇部未见异常;胎儿舌部前端探及3.6 mm×3.9 mm囊性回声(图1A),壁厚、回声较高,形态欠规则,周边界限尚清,内部透声好,位置可随吞咽运动而明显改变;CDFI于囊性回声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周边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图1B)。产前超声诊断:①宫内单活胎,相当约22+2周;②胎儿舌下囊肿,考虑舌下腺囊肿、舌下囊状水瘤可能。胎儿出生后随访,发现该囊肿增大不明显,出生后4个月超声显示囊肿约8.0 mm×8.0 mm。于患儿8月龄时行经口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舌背包块切除术+舌系带矫正术,术中见舌背皮下白色包块呈纤维血管样组织,内见囊腔。术后病理诊断:血管纤维瘤(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纤维瘤 舌下囊肿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反应因子经组蛋白乙酰化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晶霞 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膀胱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4周龄雌性SD大鼠的骨髓MSCs与膀胱SMCs,通过Tra...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膀胱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4周龄雌性SD大鼠的骨髓MSCs与膀胱SMCs,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诱导MSCs分化。收集MSCs,根据共培养不同时间点进行分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共培养SRF MSCs中SMCs标志基因表达;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定量PCR技术检测SMCs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和SRF的富集。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预处理MSCs后与SMCs共培养,实验分为正常共培养对照组和NaB预处理干预组,ChIP-qPCR对比两组间组蛋白修饰和SRF富集情况。结果共培养MSCs中,α-SMA、Calponin和SM-MHC基因表达量增加,在这些基因启动子区H3K9ace,H3ace和H4ace富集量增加(P<0.05),同时MSCs中HDAC1和HDAC2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NaB干预组SRF、H3K9ace和H4ace富集量增加(P<0.05)。结论 SRF可能在HDAC1和HDAC2调节下通过结合H3K9ace和H4ace控制SMCs标志基因表达,从而促进MSCs向SMCs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清反应因子 分化 组蛋白乙酰化 丁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常用器械全子宫切除156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继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918-1919,共2页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双极电凝 杯形举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凡诺引产致宫颈及阴道后穹窿破裂5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车晓岚 叶亚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32-1132,1136,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引产 产道裂伤 药源性疾病 利凡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