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5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军 程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4-1445,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结果:7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16为主,其次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部分患儿伴有心肌炎或脑炎...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结果:7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16为主,其次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部分患儿伴有心肌炎或脑炎等并发症,通过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炎琥宁或利巴韦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儿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绝大多数患儿临床表现轻微,极少数伴有严重并发症(主要为EV71感染),及时有效对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防止并发症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儿童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琳砚 闫军 +1 位作者 周霞 闫修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IgE水平分别为(226.16±21.09)ng/L、(240.39±19.56)ng/L(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E分别为(255.48±23.67)ng/L、(169.00±15.72)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2±0.60)×109个/L、(0.98±0.41)×109个/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35±0.73)×109个/L、(0.41±0.20)×109个/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可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血清IgE水平,观察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效应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咳嗽变异性哮喘 免疫球蛋白E 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特斯小儿止咳露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芹 叶海燕 闫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762-3763,共2页
目的:观察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把6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咯痰症状的患儿按年龄分成3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止咳、祛痰,并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各年龄组和疾病组疗... 目的:观察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把6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咯痰症状的患儿按年龄分成3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止咳、祛痰,并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各年龄组和疾病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发生率为3%。结论: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是治疗各年龄期小儿咳嗽安全有效的止咳祛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澳特斯小儿止咳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