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腹部几类少见囊性占位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
9
1
作者
冯代群
蒋拥军
+1 位作者
徐伟
苟炳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44例 7类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 ,男 2 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1岁。临床腹痛 3 6例、发现腹部包块 3 1例...
目的 通过对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44例 7类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 ,男 2 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1岁。临床腹痛 3 6例、发现腹部包块 3 1例、体检就诊 8例。结果 囊性畸胎瘤 18例 ,肠系膜囊肿 5例 ,胆总管囊肿 6例 ,胰腺囊肿 6例 ,肾上腺囊肿 4例 ,恶性神经鞘瘤 2例 ,脐尿管囊肿 3例。结论 腹部囊性肿块可来源于腹膜后或腹腔 ,CT定位、定性准确性较高 ,但囊性占位病变的组织来源复杂 ,对于少见类型囊性肿块术前定性诊断仍有很大困难 ,尤其是巨大囊肿的定性诊断困难尤为突出。CT定位穿刺活检可做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占位
CT
诊断
定位穿刺活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变化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国华
方正
+1 位作者
冯杰
范小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419,共6页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ICA)为参照,评价校正的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变化(CCO)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诊断钙化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有钙化斑块的患者73例106支血管。以ICA为标准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ICA)为参照,评价校正的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变化(CCO)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诊断钙化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有钙化斑块的患者73例106支血管。以ICA为标准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50%)、中度组(50%~69%)和重度组(≥70%)。分析CCO在3组间的差异。计算CCO、CCTA和CCO+CCTA诊断管腔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对比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总共106支有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轻度组55支、中度组37支、重度组14支。3组的CCO(单位:HU)分别为0.054±0.090、0.079±0.116和0.247±0.150,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CCO、CCTA和CCO+CCTA诊断狭窄≥50%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574和0.675,CCTA与CCO+CCT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0),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者诊断狭窄≥70%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550和0.906,其中CCTA与CCO间、CCTA与CCO+CCT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处CCO随管腔狭窄程度增加而增高;联合CCO有助于提高CCTA对钙化斑块处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的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变化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钙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祥
赵慧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足月或早产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7例,并设同期分娩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患儿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T扫描,取固定点测量相应CT值,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足月或早产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7例,并设同期分娩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患儿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T扫描,取固定点测量相应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胎龄的增加,脑组织CT值也逐渐增大;足月HIE患儿各部位脑组织CT值较正常新生儿均有降低,且临床分度越重,脑组织CT值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产HIE患儿脑白质、灰质CT值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P<0.05)。结论:CT可对HIE患儿作出早期诊断,且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HIE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产儿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冯会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716-1717,1720,共3页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成像技术...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将图像分析结果与常规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后,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在40例患者共83处骨折检测中,三维CT清晰显示78处,准确率为94%,而常规CT在83处骨折显示清晰显示61处,准确率为73.5%。结论:相对于常规横断面CT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清晰的显示颌面骨骨折部位,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颌面骨骨折
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部几类少见囊性占位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
9
1
作者
冯代群
蒋拥军
徐伟
苟炳才
机构
重庆市
涪陵中心
医院
放射科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文摘
目的 通过对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44例 7类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 ,男 2 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1岁。临床腹痛 3 6例、发现腹部包块 3 1例、体检就诊 8例。结果 囊性畸胎瘤 18例 ,肠系膜囊肿 5例 ,胆总管囊肿 6例 ,胰腺囊肿 6例 ,肾上腺囊肿 4例 ,恶性神经鞘瘤 2例 ,脐尿管囊肿 3例。结论 腹部囊性肿块可来源于腹膜后或腹腔 ,CT定位、定性准确性较高 ,但囊性占位病变的组织来源复杂 ,对于少见类型囊性肿块术前定性诊断仍有很大困难 ,尤其是巨大囊肿的定性诊断困难尤为突出。CT定位穿刺活检可做出定性诊断。
关键词
囊性占位
CT
诊断
定位穿刺活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
Keywords
Abdomen tumor,Cystic
Tomography,X 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变化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国华
方正
冯杰
范小涛
机构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419,共6页
基金
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2019MSXM085)。
文摘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ICA)为参照,评价校正的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变化(CCO)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诊断钙化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有钙化斑块的患者73例106支血管。以ICA为标准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50%)、中度组(50%~69%)和重度组(≥70%)。分析CCO在3组间的差异。计算CCO、CCTA和CCO+CCTA诊断管腔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对比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总共106支有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轻度组55支、中度组37支、重度组14支。3组的CCO(单位:HU)分别为0.054±0.090、0.079±0.116和0.247±0.150,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CCO、CCTA和CCO+CCTA诊断狭窄≥50%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574和0.675,CCTA与CCO+CCT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0),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者诊断狭窄≥70%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550和0.906,其中CCTA与CCO间、CCTA与CCO+CCT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处CCO随管腔狭窄程度增加而增高;联合CCO有助于提高CCTA对钙化斑块处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
关键词
校正的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变化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钙化斑块
Keywords
Corrected coronary opacificatio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alcified plaque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祥
赵慧艳
机构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省恩施州中心
医院
影像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4-576,共3页
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112210617)~~
文摘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足月或早产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7例,并设同期分娩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患儿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T扫描,取固定点测量相应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胎龄的增加,脑组织CT值也逐渐增大;足月HIE患儿各部位脑组织CT值较正常新生儿均有降低,且临床分度越重,脑组织CT值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产HIE患儿脑白质、灰质CT值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P<0.05)。结论:CT可对HIE患儿作出早期诊断,且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HIE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产儿
CT
Keywords
Neonatal 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Premature infant ~ CT
分类号
R722 [医药卫生—儿科]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冯会蓉
机构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716-1717,1720,共3页
基金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0020110476)~~
文摘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将图像分析结果与常规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后,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在40例患者共83处骨折检测中,三维CT清晰显示78处,准确率为94%,而常规CT在83处骨折显示清晰显示61处,准确率为73.5%。结论:相对于常规横断面CT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清晰的显示颌面骨骨折部位,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颌面骨骨折
三维重建技术
Keywords
16 slice spiral CT
Maxillofacial bone fracture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腹部几类少见囊性占位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
冯代群
蒋拥军
徐伟
苟炳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变化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杨国华
方正
冯杰
范小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刘祥
赵慧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
冯会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