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城口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翔 喻本霞 +5 位作者 银福军 危永胜 卢吉燕 高祥国 寇成伦 钟国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844,共6页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种,重点品种143种,占重庆市重点...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种,重点品种143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5%,隶属于71科,132属,野生重点品种128种,栽培重点品种30种(包括15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其中14种中药材得到大规模栽培。通过此次普查有助于了解城口县重点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资源蕴藏量,为中药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城口县 大巴山 药用植物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及生物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钰 瞿显友 罗维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5-880,共6页
以3~5年生黄连(味连)样品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黄连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及其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分析了黄连植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生物量... 以3~5年生黄连(味连)样品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黄连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及其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分析了黄连植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生物量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根茎生物量不断积累,所占整个植株比重不断增大,五年生黄连根茎生物量达到总生物量的54.06%~65.28%。黄连须根与叶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占总生物量比例均在逐年减少。黄连叶片和叶柄中6种生物碱要比根茎和须根中的生物碱含量低。叶片与叶柄中的总碱含量在1.71%~2.47%间,须根在4.18%~5.51%,根茎在10.17%~14.35%。除药根碱外,其它生物碱在根茎中的含量比在须根中高。除小檗碱外,各生物碱及总碱含量在叶柄和叶片中以三年生黄连较高。在须根和根茎中,主要是以四年生和五年生黄连中生物碱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生物量 生物碱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婆婆纳药材薄层鉴别方法学研究
3
作者 王云红 张小梅 +3 位作者 林芳 胡荣 严倩茹 杨荣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70-73,共4页
本文建立了藏药婆婆纳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婆婆纳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因素进行系统考察,筛选出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该薄层鉴别条件吸附剂: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环己烷-丙酮(6∶4);显色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 本文建立了藏药婆婆纳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婆婆纳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因素进行系统考察,筛选出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该薄层鉴别条件吸附剂: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环己烷-丙酮(6∶4);显色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条件:110℃烘箱中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所得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该方法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可用于婆婆纳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婆婆纳 薄层鉴别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15个品种淫羊藿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28
4
作者 秦伟瀚 刘翔 +3 位作者 张军 王昌华 危永胜 阳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9-1895,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15个品种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的质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Ⅱ的含有量。淫羊藿40%乙醇提...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15个品种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的质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Ⅱ的含有量。淫羊藿4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0 mm×2.1 mm,3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 L/min;柱温40℃。再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6%~104.5%,RSD 1.37%~2.93%。46批样品中朝藿定C含有量最高,朝藿定A次之,淫羊藿次苷Ⅰ最低。小花、大花品种中各成分含有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可为淫羊藿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化学成分 产地 品种 UPLC-MS/MS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楠 王云红 +3 位作者 张传辉 柯秀梅 周文杰 杨荣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制备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增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溶解度试验和三元相图的基础上,以自乳化载药量、自乳化时间、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靛玉红自乳化处方。结果靛玉红自乳化制剂的最优处方为油酸聚... 目的制备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增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溶解度试验和三元相图的基础上,以自乳化载药量、自乳化时间、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靛玉红自乳化处方。结果靛玉红自乳化制剂的最优处方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质量比为(25∶80∶15.41),载药量为324.3μg/g、自乳化时间为6.19 min,与原料药相比,自乳化对靛玉红溶解度提高至少4 000倍。结论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显著提高了靛玉红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其增溶效果与其质量浓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SEDDS 三元相图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增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