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s-miR-204-5p介导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疼痛症状的发生:来自孟德尔随机化和生物信息学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凝道 赵润涵 +2 位作者 张骏 唐大刚 罗小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挖掘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及其相关疼痛症状的新MicroRNA生物标志物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已发表的文献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Catlog数据库中获取MicroRNA... 目的:挖掘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及其相关疼痛症状的新MicroRNA生物标志物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已发表的文献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Catlog数据库中获取MicroRNA、背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的GWAS数据,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IDD相关的MicroRNA和mRNA表达数据。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关键MicroRNA,并基于GeneMANIA数据库探索其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表明,has-miR-204-5p与背部疼痛(GCST90018797,OR=0.9761)和坐骨神经痛(GCST90044614,OR=0.8957)均具有明显的因果效应。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as-miR-204-5p在IDD组织中明显低表达,其3个靶基因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agen typeⅢalpha 1 chain,COL3A1),核糖体蛋白侧柄亚基P1(ribosomal protein lateral stalk subunit P1,RPLP1)和转录因子4(transcription factor 4,TCF4)在IDD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此外,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揭示,3个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胶原蛋白、核糖体和Wnt信号通路等与IDD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功能上。结论:HasmiR-204-5p是一种可靠的IDD生物标志物,在IDD及其相关疼痛症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孟德尔随机化 生物信息学 has-miR-204-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昊 郭林 +4 位作者 陈光兴 何锐 黄洪波 朱佩海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23-252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骨骺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近期疗效与再次关节镜探查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07-2010年采用该技术治疗的11例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2.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骨骺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近期疗效与再次关节镜探查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07-2010年采用该技术治疗的11例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2.9±2.1)岁。门诊及电话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9例患儿行关节镜下内固定取出时再探查。结合X线片并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患膝功能。结果 11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快,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关节失稳、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66.1分,术后平均96.0分。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能及时诊断和处理患膝合并伤,有利于患膝功能恢复,可望在远期有效避免损伤青少年胫骨干骺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 青少年 骨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活素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春阳 肖瑞法 +3 位作者 徐希彦 陈大蓉 杨敏 邓忠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骨活素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8~1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耳兔卵巢去势法10周得到Ⅰ型骨质疏松模型,再行桡骨骨折造模,从而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含1 g/(kg.d)... 目的:探讨骨活素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8~1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耳兔卵巢去势法10周得到Ⅰ型骨质疏松模型,再行桡骨骨折造模,从而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含1 g/(kg.d)骨活素胶囊的生理盐水和淀粉糊5 ml灌胃,在2、4、8周随机选取动物行影像学、血液生化指标、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骨活素干预的实验组动物较对照组骨痂、骨小梁形成增多增快,骨痂力学强度增强。结论:骨活素胶囊能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活素胶囊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金标法与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月 代震宇 陈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浅析免疫金标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与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的方法学评价。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胃液隐血检测的3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送检的胃液或呕吐物同时行GICA和化学法检查。结果:GICA、化... 目的:浅析免疫金标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与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的方法学评价。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胃液隐血检测的3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送检的胃液或呕吐物同时行GICA和化学法检查。结果:GICA、化学法的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73%、100.00%、79.74%,70.00%、53.09%、65.59%;两者联合诊断时诊断符合率可达95.38%。结论:GICA的阳性预测值与化学法并无统计学差异,但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化学法。可通过两法联合诊断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液 潜血 免疫法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隐血检测法的方法学评价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月 代震宇 廖方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对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法、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免疫法、匹拉米洞化学法3种隐血检测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找出高临床符合度的隐血检测方法。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液,测出以上3种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与最高检测浓度;利... 目的:对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法、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免疫法、匹拉米洞化学法3种隐血检测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找出高临床符合度的隐血检测方法。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液,测出以上3种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与最高检测浓度;利用5种常见动物的抗凝血评价隐血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收集住院患者粪便和胃液标本同时进行3种方法的隐血检测,内镜检查为金标准,计算临床灵敏度、临床特异性、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尤登指数、临床符合率。结果:凯创试剂卡胶体金的检测范围为200 ng/m L至10 mg/m L,沃文特试剂卡胶体金的检测范围为300 ng/m L至2.5 mg/m L,匹拉米洞化学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 500 ng/m L,联合免疫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ng/m L;凯创试剂卡胶体金、沃文特试剂卡胶体金、匹拉米洞化学法、联合免疫法检测粪便与胃液隐血临床符合率分别为96.0%、95.8%、79.5%、97.5%;92.9%、92.9%、94.6%、90.2%。粪便隐血检测的结果,4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00),但胃液隐血检测结果组间无差异(P=0.083)。结论:粪便标本的隐血检测,联合免疫法的临床符合度优于血红蛋白免疫法,血红蛋白免疫法优于化学法;胃液标本的隐血检测,3种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血 消化道出血 匹拉米洞法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迪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莉 杨健 +1 位作者 陈智 熊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KD的遗传缺陷是定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增多[1]。1968年,Kenne...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KD的遗传缺陷是定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增多[1]。1968年,Kennedy WR等[2]首次报道了该疾病。KD的临床表现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感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均可受累[3]。现将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最近经基因确诊的1例KD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病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内科 病例报道 内分泌系统 雄激素受体 遗传缺陷 隐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在成骨-破骨环境下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的溶骨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平 肖楸钶 +2 位作者 冉强 代震宇 张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观察FTY720在成骨-破骨环境下对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溶骨效应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和DMSO)... 目的观察FTY720在成骨-破骨环境下对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溶骨效应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和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和DMSO)、聚乙烯颗粒+FTY720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和FTY720)。3周后处死小鼠取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组织标本中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IL-6、TNF-α浓度,TRAP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组织标本中破骨细胞数量,电镜扫描观察各组组织标本中骨片情况,RT-PCR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RANK)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气囊中细胞聚集数量高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②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中IL-6、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③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中TRAP染色阳性区域面积大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FTY720组小于对照组,颗粒+FTY720组小于颗粒组(均P<0.05)。④颗粒组和颗粒+FTY720组中骨片吸收面积大于对照组和FTY720组(均P<0.05),FTY720组小于对照组,颗粒+FTY720组小于颗粒组(均P<0.05)。⑤RANK mRNA的表达量在FTY720组和颗粒+FTY720组,分别低于对照组和颗粒组(均P<0.05)。结论 FTY720可以通过降低RANK mRNA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颗粒 植骨气囊 鞘氨醇-1-磷酸盐 FTY720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代飞 赵磊 +1 位作者 杨金松 向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5-690,共6页
目的:分析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诊断为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并行关节镜修复的97例患者(男性47例,女性5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评估... 目的:分析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诊断为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并行关节镜修复的97例患者(男性47例,女性5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情况。通过术前肩关节核磁共振检查,评估患者肩袖撕裂大小、肌腱脂肪浸润程度;记录术中锚钉数、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肩峰处理情况。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8±7.42月(12~24月),术后1年时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79.06±7.75分)相较于术前明显提高(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3月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呈正相关(r=0.621,P<0.01)、与撕裂大小呈负相关(r=-0.584,P<0.01);术后1年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与术前VAS评分呈正相关(r=0.267,P<0.01)、与撕裂大小呈负相关(r=-0.48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肩袖撕裂大小(OR=15.673,95%CI:1.841~129.867)以及术前VAS评分(OR=6.175,95%CI:1.28~29.87)是肩袖损伤术后疗效是否满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能取得满意临床结果。肩袖撕裂大小及术前疼痛程度是非创伤性可修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疗效是否满意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纲驿 游钦键 刘启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七厘散外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伤痛胶囊,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分别...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七厘散外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伤痛胶囊,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分别采用VAS评分、ADL评分和SF-36量表评价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VAS评分、ADL评分和SF-36量表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疼痛、压痛、肿胀、失眠及VAS评分更低,SF-36量表躯体疼痛和活力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可明显改善急性胸壁扭挫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伤痛胶囊 七厘散 胸壁扭挫伤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痛性痉挛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艳 甘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011-4014,共4页
肌肉痛性痉挛,俗称"抽筋",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指突发的、间歇性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伴剧烈疼痛,发作时可明显感到肌肉僵硬,根据病因不同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对肌肉痛性痉挛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诊... 肌肉痛性痉挛,俗称"抽筋",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指突发的、间歇性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伴剧烈疼痛,发作时可明显感到肌肉僵硬,根据病因不同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对肌肉痛性痉挛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等作一综述,以望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肌肉痛性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痛性痉挛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