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囊多发纤维增生病变1例
1
作者 杨兴智 熊伟 +2 位作者 王铀 王曦 常德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81-1581,1589,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现双侧阴囊包块1月”于2013年4月26日入我院,既往全身无手术及外伤史,既往无睾丸、附睾及阴囊感染史,否认存在结核病病史。查体:阴囊大小外形无异常,皮肤未见伤口及手术瘢痕。
关键词 阴囊 纤维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自噬相关lncRNA模型在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童行 李庭浩 +5 位作者 曹洪豪 刘旭东 朱俊龙 秦子家 尹思文 何卫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532-2541,共10页
目的探究自噬相关lncRNA风险预测模型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潜在预后作用与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膀胱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相应的临床资料。通过R软件将402例膀胱癌样本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自噬相关lncRNA风险预测模型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潜在预后作用与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膀胱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相应的临床资料。通过R软件将402例膀胱癌样本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自噬相关lncRNA,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自噬相关lncRNA预后模型。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计算样本风险评分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另外通过构建列线图评估该模型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最后,通过GSEA分析不同风险分组可能富集的KEGG通路。采用RT-qPCR验证模型中高危lnc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8-自噬相关lncRNA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总体集中,该预后模型ROC曲线的AUC值均大于0.75。模型风险评分与患者年龄、AJCC分期和T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通过整合临床变量和风险评分建立的列线图证实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能力。GSEA分析显示,一些肿瘤和自噬相关通路在高风险组富集,而免疫相关通路在低风险组富集。模型中lncRNA AC005229.4在膀胱癌细胞系中高表达。结论8-自噬相关lncRNA模型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生物信息学 自噬 lncRNA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微环境激活YAP1蛋白调控自噬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
3
作者 李庭浩 童行 +5 位作者 曹洪豪 刘旭东 朱俊龙 秦子家 尹思文 何卫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542-2551,共10页
目的探究饥饿微环境下膀胱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分为2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饥饿组:细胞采用不含血清的HBSS处理6 h模拟癌细胞饥饿微环境;分别予以自噬抑制剂氯喹(CQ)或siRNA敲减YAP1基因,观察自噬... 目的探究饥饿微环境下膀胱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分为2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饥饿组:细胞采用不含血清的HBSS处理6 h模拟癌细胞饥饿微环境;分别予以自噬抑制剂氯喹(CQ)或siRNA敲减YAP1基因,观察自噬水平变化以及增殖能力的改变。同时以YAP1及自噬相关基因LC3B表达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分析二者表达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显示饥饿诱导后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P<0.01),且增殖能力的改变是通过增加细胞周期由G_(1)期进入S期,而两组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P62蛋白降解程度及LC3-Ⅱ/Ⅰ比值,结果显示饥饿可诱导膀胱癌细胞自噬水平上调(P<0.05),而采用CQ阻断自噬流后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不再受饥饿影响。YAP1蛋白在饥饿诱导后可出现过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下降(P<0.01),而抑制自噬不影响这一结果。利用siRNA干扰YAP1的表达后膀胱癌细胞自噬水平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增殖能力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YAP1在恶性程度高的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更高,且YAP1与LC3B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饥饿诱导膀胱癌细胞YAP1的过表达,通过增强自噬水平促进膀胱癌细胞恶性增殖,且YAP1与自噬在膀胱癌发展过程中起到相互协同的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自噬 YAP1 细胞增殖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