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渝蓉 余晓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基本情况一致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基本情况一致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中医组加用化痰祛瘀汤,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医组患者的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值均显著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医组的血管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值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值均显著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医组的治疗愈显率73.33%显著高于西医组的55.00%(P<0.05);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西医组的8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较单纯西医疗法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瘀汤 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洁 王丹 +1 位作者 张慧兰 罗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4%硼酸溶液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创面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糖尿病小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在小鼠背部制作3个同等大小的全层皮肤... 目的探究4%硼酸溶液换药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创面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糖尿病小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在小鼠背部制作3个同等大小的全层皮肤创面后,每日1次分别以生理盐水(A处理法)、4%硼酸溶液(B处理法)和0.5%碘伏+3%过氧化氢溶液(C处理法)对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率,创面结痂和感染情况,在伤后3d、7d、14d断颈处死小鼠后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总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处理法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C处理法(均P<0.05)。14d时糖尿病组硼酸处理法TGF-β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硼酸处理组(P<0.01)。结论硼酸的弱酸性能刺激创面TGF-β1活化,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难愈性创面 硼酸 TGF-Β1 Ⅰ型胶原蛋白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溃疡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莉娟 程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会进一步减低机体免疫能力,增加感染发生风险。本文回顾了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甲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会进一步减低机体免疫能力,增加感染发生风险。本文回顾了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局部组织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包括出血护理、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护理、饮食教育和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 溃疡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与人类β细胞量和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锦林 刘东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791-795,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最核心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以及伴随的β细胞量(BCM)和功能的下降。老化会导致葡萄糖稳态的精确调节逐渐下降,使T2DM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有研究表明老化会导致外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最核心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以及伴随的β细胞量(BCM)和功能的下降。老化会导致葡萄糖稳态的精确调节逐渐下降,使T2DM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有研究表明老化会导致外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然而,现目前对老化过程中BCM和功能的改变尚无充分的了解。对老化过程中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其对年龄相关的T2DM的贡献。本文综述了β细胞在分子、形态和功能水平上与年龄相关的改变,为T2DM的防治提供更多的角度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化 β细胞量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总碱降糖胶囊联合控制饮食运动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琼 刘菊香 +1 位作者 吴朝华 杨进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桑叶总碱降糖胶囊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入组前正在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停止用药5d后进入试验。门诊病例严格控制可变因素。两组... [目的]观察桑叶总碱降糖胶囊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入组前正在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停止用药5d后进入试验。门诊病例严格控制可变因素。两组饮食和运动基础疗法相同。对照组30例拜糖平50mg,3次/d,餐时嚼服。治疗组30例桑叶总碱降糖胶囊30mg/次,3次/d,餐前30min。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两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指标治疗组均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无明显改善(P>0.05),血糖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血常规、血压、体重指数等治疗组无显著变化(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肾功、血脂、血常规、血压、体重指数等无显著变化(P>0.05),肝酶(AST)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桑叶总碱降糖胶囊能有效降低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一定降脂作用,能改善临床症状,与拜糖平相比降低空腹血糖及调脂作用更具优势,且无腹胀、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消渴 桑叶总碱降糖胶囊 拜糖平 糖耐量 糖化血红蛋白 中医药治疗 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孛 杨弦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 目的:探讨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同时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双氧水灌洗法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弥可保穴位注射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足部创面愈合的效果、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全血黏度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足部创面愈合的时间较短,其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的速度均较快,其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较低,P<0.05.结论: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双氧水灌洗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患者足部创面的愈合,提高其下肢神经传导的速度,改善其全血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 双氧水灌洗法 弥可保穴位注射法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消渴病辨证施护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友芳 程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7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在消渴病辨证施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2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2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教学,研究组采用CBL联...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在消渴病辨证施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2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2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教学,研究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教学。对比2组教学效果,统计2组护生对教学法的认可情况。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学习兴趣、接受度、创新性、实用性、灵活性方面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消渴病辨证施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案例教学法 基于问题学习 中医护理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