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絮凝剂聚磷硫酸铁的生物-物化协同除磷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涛 张娟 +2 位作者 杨芳芳 朱俊 李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93,共4页
向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投加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其生物-物化协同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沟内投加15 mg/L的PPFS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系统对TP、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T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因此PPFS... 向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投加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其生物-物化协同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沟内投加15 mg/L的PPFS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系统对TP、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T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因此PPFS的优化投加量为15 mg/L,最佳投加点为氧化沟(好氧段)。投加PPFS可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且对污泥活性没有不良影响,产生的物化污泥量也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投加量 投加点 协同作用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扩建工程功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贵生 王涛 +2 位作者 徐跃飞 朱俊 李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0,128,共6页
针对污水厂原有一期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二期扩建工艺设计中做了针对性的改进,如主体构筑物的扩容、新增预缺氧池、新增除磷池、厌氧池改为底部多点进水、增大回流比、优化设备选型与安装等。通过对比分析一期、二期... 针对污水厂原有一期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二期扩建工艺设计中做了针对性的改进,如主体构筑物的扩容、新增预缺氧池、新增除磷池、厌氧池改为底部多点进水、增大回流比、优化设备选型与安装等。通过对比分析一期、二期运行期间出水水质、单位电耗、药耗,结果表明,二期系统对COD、NH4+-N、TN、TP去除率与一期相比分别提高6.85、8.27、14.88、8.34个百分点,单位污水产泥量下降14.89%,出水各指标处理效果明显提高,抗冲击能力增强;并且二期工艺运行具有较大的节能降耗的空间,达到了提升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氧化沟 扩建工程 工艺改进 功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填料氧化沟脱氮除磷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涛 布暹 +1 位作者 陈贵生 徐明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5,共5页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溶解氧(DO)含量、污泥回流比、污泥龄(SRT)对悬浮填料氧化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对COD、NH4^+-N、TN、TP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O含量对系统COD、NH4^+-N、TN、TP的去除均有显著影...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溶解氧(DO)含量、污泥回流比、污泥龄(SRT)对悬浮填料氧化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对COD、NH4^+-N、TN、TP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O含量对系统COD、NH4^+-N、TN、TP的去除均有显著影响,污泥回流比对系统NH2-N、TN、TP的去除有显著影响,SRT仅对TP的去除有显著影响。悬浮填料氧化沟系统脱氮除磷的优化运行工况为氧化沟DO的质量浓度0.8-1.2mgm,污泥回流比75%-100%,SRT为10-15d。在此优化工况下运行,出水COD、NH2-N、TN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TP达到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工艺 悬浮填料 正交实验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