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气象数据共享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浩 周念珠 夏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205-207,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大数据隐私保护和可拓展性方案,依托数据共享,提出一个集用户系统、数据接口服务系统、区块链网络服务系统为一体的气象数据协作共享方案。通过平台对数据交换进行记录,确保数据可溯源,防止数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大数据隐私保护和可拓展性方案,依托数据共享,提出一个集用户系统、数据接口服务系统、区块链网络服务系统为一体的气象数据协作共享方案。通过平台对数据交换进行记录,确保数据可溯源,防止数据篡改、伪造,同时建立贡献激励机制,增加气象数据共享的积极性,可以为气象决策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科研学习提供准确气象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区块链 共享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盛城市站与国家站气象要素对比
2
作者 刘冬 何佳玥 周燕秋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利用2015年至2017年万盛经开区城市站与国家站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以及风向风速等资料,对万盛城市站和国家站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使用u检验对城市站和国家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检验,包括对月均值和年均值进行显著性检... 利用2015年至2017年万盛经开区城市站与国家站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以及风向风速等资料,对万盛城市站和国家站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使用u检验对城市站和国家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检验,包括对月均值和年均值进行显著性检验,找出国家站迁站对所研究的气象要素是否有显著影响,为迁站后的国家站观测资料的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再利用一元回归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把迁站后的国家站观测数据订正到城市站,为城市气象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国家站的气温和气压低于城市站,但相对湿度和风速高于城市站,国家站和城市站主风向不同,国家站以NNE风为主,城市站以ESE风为主;2、迁站后的国家站气温、气压、相对湿度要素与城市站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降水量差异较小;3、一元回归订正在国家站气温、气压、相对湿度要素的月均值的订正的效果较好,订正后结果与城市站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对比分析 显著性检验 一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盛地闪活动规律与雷电灾害风险区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浩 夏航 +2 位作者 陈微建 周念珠 刘俸霞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本文利用万盛2009—2018年地闪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万盛地闪活动的逐年、逐月、逐日活动特性,结果表明:万盛年地闪特征以负地闪为主,地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负地闪与总地闪百分率呈正相关关系;地闪月活动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本文利用万盛2009—2018年地闪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万盛地闪活动的逐年、逐月、逐日活动特性,结果表明:万盛年地闪特征以负地闪为主,地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负地闪与总地闪百分率呈正相关关系;地闪月活动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6、7、8月)是闪电多发月份,1、2、10、11、12月份为地闪低发月份;地闪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属于白天主导,峰值时段集中在15∶00—19∶00,谷值时段集中在7∶00—13∶00;地闪平均强度为28.66kA,地闪强度主要集中在20~60kA间隔段,地闪强度主要分布在10~100kA之间,正负地闪的分布曲线大致相同,地闪以20kA和180kA为界限。利用ArcGIS软件做出万盛年平均地闪密度图、年平均地闪强度图,采用自然断点法,将万盛雷电灾害易发区域划分为高易发区域、中高易发区域和低高易发区域3个等级,并指出雷电易发等级的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规律 雷电 风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至2012年冬季西南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4
作者 潘洪先 韩强 +1 位作者 曾琛 颜小玲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利用近62a(1951~2012年)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全球逐月再分析资料以及月海温资料,分析2011至2012年西南地区冬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关键词 西南地区 2011至2012年冬季降水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