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万州区保护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征和分布
1
作者 罗娜 杨志芳 +5 位作者 张永琪 宋立 徐玲玲 宇文思名 刘嗣 李登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8,共9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重庆市万州区保护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保护植物共有46科80属105种(苔藓植物仅有桧叶白发藓1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6科8属12种,裸子植物4科1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重庆市万州区保护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保护植物共有46科80属105种(苔藓植物仅有桧叶白发藓1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6科8属12种,裸子植物4科11属14种,被子植物35科60属7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53种(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47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32种;受威胁植物共有49种。保护植物物种所属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种,以温带成分(26属,占比36.62%)、东亚和中国特有成分(25属,占比35.21%)为主,兼具一定的热带成分(20属,占比28.17%);种的分布区类型有3种,东亚和中国特有成分(88种,占比95.65%)占绝对优势,中国特有成分中以西南–华中–华东、西南–华中分布、其他分布(仅在川东、重庆、鄂西或黔北等小范围分布)最多,反映了该区保护植物区系典型的亚热带性质。万州区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型,在海拔1000 m以上的低、中山地区保护植物分布比例最大;但水平分布不均,主要以龙驹镇、梨树乡、铁峰乡、地宝乡等地分布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州区 保护植物 区系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古树名木特征及保护管理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茂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9期160-160,170,共2页
介绍了重庆市万州区古树名木特征及保护管理现状,并分析了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当地的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特征 现状 问题 重庆市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退耕还林信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3
作者 项祖元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造成退耕农户上访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计划突减、村组干部违规多占、大户承包合同不完善、公示不规范等,认为退耕还林信访要从强化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吃透政策等5个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信访工作 大户承包 信息沟通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培养模式在高职农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志伟 曹剑 +1 位作者 朱君 李君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282-283,共2页
通过对高职农林专业特点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开设定向实践课程、建立个性化辅导知识包、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个性化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在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做出探索。
关键词 高职 农林专业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桉人工林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崔炳华 蒋勇 +3 位作者 陈绍武 晋明瑞 胡开波 王守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63-66,共4页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际与根外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根际与根外细菌和放线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而真菌数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S值为1.40),各...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际与根外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根际与根外细菌和放线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而真菌数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S值为1.40),各季节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根外;巨桉人工林根际土壤好气性细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毗邻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有效养分指标大多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际土壤养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根际土壤有机质、水解N、速效P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根际土壤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动态 被引量:4
6
作者 崔炳华 蒋勇 +3 位作者 陈绍武 晋明瑞 胡开波 王守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6-20,共5页
本文选择川西亚高山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07年7月~12月采用收集框法研究了森林凋落物量以及N、P、K养分归还量。结果表明,混交林凋落量(2 090.47 kg·hm-2)比针叶林凋落量(1 189.59kg.hm-2)高出43%,林分凋落动... 本文选择川西亚高山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07年7月~12月采用收集框法研究了森林凋落物量以及N、P、K养分归还量。结果表明,混交林凋落量(2 090.47 kg·hm-2)比针叶林凋落量(1 189.59kg.hm-2)高出43%,林分凋落动态和归还动态呈单峰型,其高峰都出现在10月份。混交林中阔叶对凋落量的贡献达69%。同时,阔叶的养分归还量大于针叶的养分归还量。混交林和针叶林养分归还量都表现为N﹥K﹥P,针阔混交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大于针叶林。在川西亚高山地区针阔混交林比针叶纯林具有更强的自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凋落量 养分归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改良切接(去骨切接)试验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明 李桂蓉 杨乾洪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板栗 改良切接 去骨切接 嫁接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