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万州区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佘兴蓉 《南方农业》 2013年第S1期117-118,125,共3页
结合重庆市万州区生产实践,从精选种薯、切断病源到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综合防治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李子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万青 佘兴蓉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期21-22,32,共3页
截至2015年,重庆市万州区李子栽培面积8000 hm^2,居果树栽培面积第二位,已投产1333 hm^2,李子年产量3万t。品种主要是青脆李,有少量脆红李。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充实技术力量,强化李子基地建设,吸纳运营商和引进加工企业参与李子产业发展... 截至2015年,重庆市万州区李子栽培面积8000 hm^2,居果树栽培面积第二位,已投产1333 hm^2,李子年产量3万t。品种主要是青脆李,有少量脆红李。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充实技术力量,强化李子基地建设,吸纳运营商和引进加工企业参与李子产业发展,既要注重鲜销,也要培育加工企业;既发展传统销售模式,也注入现代的"互联网+"销售理念,将万州的李子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又一项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丹 程绪生 +2 位作者 伍勇 冉茂全 程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37-37,40,共2页
为了筛选出优质高产、含油量高、适宜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开展了5个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庆油3号综合表现最好,下一年可作为重点示范品种,最有推广优势;庆油2号可以在万州区示范种植;德新油59可继续作为主推示范... 为了筛选出优质高产、含油量高、适宜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开展了5个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庆油3号综合表现最好,下一年可作为重点示范品种,最有推广优势;庆油2号可以在万州区示范种植;德新油59可继续作为主推示范推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品种 产量 生育期 重庆市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五年马铃薯高产创建的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佘兴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9期9-10,共2页
本文主要回顾万州区马铃薯高产创建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马铃薯高产创建成功的启示。以期以马铃薯高产创建为契机,将马铃薯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项产业。
关键词 马铃薯高产创建 成效 措施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实践与推进途径 被引量:1
5
作者 牟之碧 佘兴蓉 +1 位作者 陈天福 朱德志 《南方农业》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介绍了万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实践,并通过分析其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旨在说明其推广前景广阔,并对其推进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万州区 旱作节水农业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6
作者 佘兴蓉 《南方农业》 2011年第6期58-60,共3页
介绍重庆市万州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万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发展 种薯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粮食生产现状及稳定发展对策
7
作者 王宜明 吴红燕 朱美蓉 《南方农业》 2012年第6期50-54,共5页
耕地的刚性减少,对粮食生产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地处三峡地带的重庆市万州区表现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生产潜力和制约因素等的分析,提出通过强化科技支撑、科学增加基础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 耕地的刚性减少,对粮食生产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地处三峡地带的重庆市万州区表现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生产潜力和制约因素等的分析,提出通过强化科技支撑、科学增加基础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单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供给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稳定发展 粮食安全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万州区粮油高产创建取得的成效与启示
8
作者 佘兴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73-75,共3页
万州近年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中,通过政府组织领导,部门通力协作,资金支撑,技术到位,打造完整农业产业链等系列措施,取得不斐成效。作为万州三大保供产业之一的粮食生产面积稳中有升,产量增加;在高产创建活动中探索了体制和机制创新... 万州近年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中,通过政府组织领导,部门通力协作,资金支撑,技术到位,打造完整农业产业链等系列措施,取得不斐成效。作为万州三大保供产业之一的粮食生产面积稳中有升,产量增加;在高产创建活动中探索了体制和机制创新,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部分区域水稻、马铃薯等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了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到农业观光旅游业;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懂技术、能生产、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了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期望通过高产创建活动成功经验,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和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创建 创新 成效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油两型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稻田少(免)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洪志 石有明 +7 位作者 刘乾毅 刘成家 陈林 左从戎 程绪生 曾川 黄涌 伊淑丽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3期45-46,共2页
对菜油两型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的稻田免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德新油59 稻田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罗科血橙新系控旺长促花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锦辉 陈泉 +4 位作者 汪小伟 乔兴华 王朝伟 周伟 孙海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53-55,82,共4页
[目的]研究适宜塔罗科血橙新系的控旺长促花技术,提高产量。[方法]针对4年生植株,进行不同促花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塔罗科血橙新系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拉枝+环割+多效唑处理,即7—9月,对直立的旺长枝进行拉枝(扭枝、吊枝、撑枝),9月... [目的]研究适宜塔罗科血橙新系的控旺长促花技术,提高产量。[方法]针对4年生植株,进行不同促花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塔罗科血橙新系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拉枝+环割+多效唑处理,即7—9月,对直立的旺长枝进行拉枝(扭枝、吊枝、撑枝),9月对大枝实施环割2~3圈,配合喷施1次15%多效唑500倍,可以极大地促进塔罗科血橙新系花芽分化,确保来年丰产。[结论]拉枝+环割+多效唑处理促花效果好,经济高效,可全面推广到塔罗科血橙新系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罗科血橙新系 控旺长 促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树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相春 佘兴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80-81,共2页
总结了李树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果园选址、栽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李树 丰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美蓉 周伟 +1 位作者 熊江 尤铖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220-222,224,共4页
本文以渝东北腹心区万州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山地农业及区域经济特点,提出适宜渝东丘陵山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对策,以期为推进山地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渝东北丘陵山区 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免耕油菜“菜油两用”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绪生 冉茂全 王宜明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5期15-17,共3页
为了推广应用油菜"菜油两用"栽培技术,研究了稻田免耕油菜"菜油两用"栽培技术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海拔450 m以下的低坝河谷地带,油菜播种期宜安排在9月上旬,以便能在立春前采收油菜薹,而不会较大地... 为了推广应用油菜"菜油两用"栽培技术,研究了稻田免耕油菜"菜油两用"栽培技术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海拔450 m以下的低坝河谷地带,油菜播种期宜安排在9月上旬,以便能在立春前采收油菜薹,而不会较大地影响油菜籽产量。(2)油菜籽产量摘薹处理低于未摘薹对照,而纯收益摘薹处理要高于未摘薹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免耕移栽 菜油两用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祖民 吕凤才 佘兴蓉 《南方农业》 2010年第3期33-34,64,共3页
介绍2009年万州区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旨在通过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以期对各地的高产创建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 实践 启示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稻岳优9113高产制种技术
15
作者 王宜明 《南方农业》 2012年第7期28-29,共2页
岳优9113系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不育系岳4A和恢复系岳恢9113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属穗粒兼顾型,具有株形好、起苗早、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米质优等优点。文章介绍了岳优9113亲本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岳优9113 高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16
作者 潘光武 何继平 朱美蓉 《南方农业》 2007年第5期34-36,共3页
研究了稻田小麦保护性耕作的播种方式及秸杆还田覆盖方式,及其对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为大面积应用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稻田小麦 保护性耕作 技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早市马铃薯规范化高效栽培技术
17
作者 吴红燕 佘兴蓉 +2 位作者 尤铖 王丹丹 向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期179-180,共2页
在早市马铃薯主产区万州区良种场,多年不懈地探索早市马铃薯规范化高效栽培技术,旨在进一步提高早市马铃薯生产效益,为促进早市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效益农业产业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渝东北地区 早市马铃薯 规范化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丘陵山区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探索
18
作者 吴红燕 朱美蓉 +3 位作者 伍勇 佘兴蓉 尤铖 王丹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2期184-185,共2页
从分析丘陵山区稻茬小麦传统种植方式成本效益入手,找出小麦传统生产负效益的根本原因,提出并实施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措施的筛选和技术研究,摸索出适宜渝东北丘陵山区稻茬小麦的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措施—免耕覆盖栽培,为恢复发展该... 从分析丘陵山区稻茬小麦传统种植方式成本效益入手,找出小麦传统生产负效益的根本原因,提出并实施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措施的筛选和技术研究,摸索出适宜渝东北丘陵山区稻茬小麦的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措施—免耕覆盖栽培,为恢复发展该区域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稻茬小麦 轻简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免耕抛秧优化农艺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必武 马秀云 +1 位作者 张凤龙 陈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4,共3页
应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免耕抛秧水稻不同抛栽密度、氮、磷、钾施用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与4个栽培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条件下,增施磷肥的效应最大,其次是... 应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免耕抛秧水稻不同抛栽密度、氮、磷、钾施用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与4个栽培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条件下,增施磷肥的效应最大,其次是增加种植密度,钾、氮肥与产量的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获得水稻产量9428.1kg/hm^2以上的4个因子优化方案为:种植密度186万~1935万窝/hm^2,施纯氮176.1~183.9kg/hm^2,施P2O5 125.15~133.65kg/hm^2,施K2O 112.2-127.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抛秧 优化农艺措施 产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必武 王宜明 +1 位作者 牟炳安 晏承兴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以‘三峡糯1号’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移栽叶龄、尿素施用量、栽插密度与机插水稻产量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尿素、叶龄三因素中,仅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作用大小为:密度>尿素>叶龄;最优组... 以‘三峡糯1号’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移栽叶龄、尿素施用量、栽插密度与机插水稻产量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尿素、叶龄三因素中,仅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作用大小为:密度>尿素>叶龄;最优组合措施为:机插叶龄3.5叶,尿素底肥施用213.64 kg/hm2+分蘖肥127.44 kg/hm2+穗肥86.21 kg/hm2,机插规格为30 cm×16 cm,密度211 785穴/hm2;逐步回归、通径分析表明:在水稻机械栽插下,影响水稻产量高低的关系为:穗数>实粒数>最高茎蘖数,要兼顾穗数和实粒数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 产量构成因素 机械插秧 栽培技术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