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孤独症儿童治疗与社会保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小华 刘静涛 +5 位作者 刘友学 陈洁 徐嘉培 杨亭 马苏娟 李廷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市孤独症儿童治疗与受教育现状及其享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方法:在重庆市5所孤独症特教机构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已确诊的42例孤独症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受教育及所获得的... 目的:研究重庆市孤独症儿童治疗与受教育现状及其享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方法:在重庆市5所孤独症特教机构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已确诊的42例孤独症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受教育及所获得的相关社会支持情况。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性格孤僻、语言(智力)发育迟缓与学习困难。通过矫正治疗后,80%的家长反映有所好转,仅有25.64%的儿童矫正治疗后基本或完全能赶上所学课程,54.76%的孩子对某方面特别感兴趣,71.43%的家长认为老师应采取个体化康复训练,71.43%的家长愿意担任自愿者。结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孤独症社会保障制度,投入经费支持孤独症相关教育及医疗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治疗 教育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303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许丽娟 朱朝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7-1059,1062,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03例患儿,男女比例2.03∶1,1~4岁115例,4~7岁103例,7~10...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03例患儿,男女比例2.03∶1,1~4岁115例,4~7岁103例,7~10岁43例,发病季节7-9月分别为77、207和19例。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比为8.7∶1,发病地区分布35个区县。普通型180例,占59.4%﹔重型100例,占33.0%﹔极重型23例,占7.6%.临床表现发热303例(100%)、意识障碍252例(83.2%)、抽搐214例(70.6%)、呕吐137例(45.2%)及头痛112例(37.0%)。血清与脑脊液乙脑抗体lgM阳性率分别为44.61%和79.21%,异常脑电图、头颅CT及头颅MRI分别占98.1%、53.0%和68.3%。47.2%病例在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出院时好转98.3%,5例死亡。结论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月、8月,均为农村地区且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以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多伴有脑电图、头颅CT及头颅MRI异常,脑脊液乙脑抗体lgM阳性率高于血清,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铜梁地区重金属污染对2岁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珍 魏小平 +10 位作者 张萱 刘永芳 蒋鸿鹏 陈倩 江伟 龚敏 瞿平 陈洁 刘友学 陈立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铜梁地区燃煤电厂关闭前后环境污染物(重金属铅、镉、汞)对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122对(关闭前2年)和118对(关闭后2年)健康母子,分别检测母血和脐血血清铅、镉、汞水平,... 目的探讨重庆市铜梁地区燃煤电厂关闭前后环境污染物(重金属铅、镉、汞)对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122对(关闭前2年)和118对(关闭后2年)健康母子,分别检测母血和脐血血清铅、镉、汞水平,并测试幼儿2岁时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该地区电厂关闭前2年出生婴儿脐血汞水平与其2岁时运动、语言、个人-社会及平均发育商存在负相关(β=-0.202,β=-0.202,β=-0.231,β=-0.250,P〈0.05);关闭后2年出生婴儿脐血汞水平与其2岁时语言、个人-社会及平均发育商存在负相关(13=-0.136,β=-0.241,β=-0.182,P〈0.05)。关闭前后出生婴儿脐血铅高水平组(〉34.0μg/L,〉34.6μg/L)各能区发育商均低于脐血铅低水平组(≤34.0μg/L,≤34.6μg/L),其中适应和个人-社会发育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存在铅、镉、汞重金属污染,且铅、汞污染对2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脐血 儿童 学龄前(2~5) 神经心理学测试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时间成本测算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小华 张萍 +1 位作者 沈星亮 何春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77-1480,149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流程所需的人力时间成本。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与农村分别选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及1所妇幼保健医院,并在参与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对各项基本公共... 目的探讨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流程所需的人力时间成本。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与农村分别选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及1所妇幼保健医院,并在参与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对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和新生儿访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残疾人健康管理、婚前检查、35岁以上育龄妇女检查、艾滋病管理及社区诊断)所需人力时间成本进行测算。人力时间测算采用标准服务流程进行测算。结果完成九龙坡区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每万居民需医务人员8.4名。按九龙坡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类重点人群绩效考核指标需医务人员799名,若按照重庆市2011年绩效考核指标需医务人员459名。完成九龙坡区全人群服务项目需医务人员83名,即每万居民需0.76名医务人员。完成九龙坡区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万居民需医务人员9名。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需医务人员911名,全人群服务需医务人员83名,因此提供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医务人员994名。根据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类重点人群所占的比例确定所需医务人员数量的比例为40(建档)∶23(高血压)∶9(糖尿病)∶10(老年人)∶1(残疾人)∶1(精神病患者)∶4(儿童计免)∶1(婚前检查)∶2(儿童保健)∶7(35岁以上育龄妇女保健)∶2(孕产妇产前健康管理及产后访视)。提供重点人群服务与全人群服务项目需要的医务人员数量比为10∶1。结论目前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数量还不能满足完成标准服务工作的要求,应进一步增加医务人员数量,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人力时间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例儿童Dieulafoy病致失血性休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淑君 肖程 康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80-81,共2页
Dieulafoy病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一种,血管进肌层缺少逐渐变细的过程,在黏膜下维持恒定的直径,故又称为胃恒径动脉综合征,80%发生于距胃贲门6 cm以内的小弯侧。Dieulafoy病是导致胃肠道出血的罕见致病因素,病死率高达80%,该病多见于成人... Dieulafoy病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一种,血管进肌层缺少逐渐变细的过程,在黏膜下维持恒定的直径,故又称为胃恒径动脉综合征,80%发生于距胃贲门6 cm以内的小弯侧。Dieulafoy病是导致胃肠道出血的罕见致病因素,病死率高达80%,该病多见于成人,儿童罕见[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期成功抢救2例儿童Dieulafoy病致失血性休克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DIEULAFOY病 失血性休克 胃肠道血管畸形 恒径动脉综合征 诊治 胃肠道出血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体系对重庆地区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预测能效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叶晓春 张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评价4种评分体系对中国儿童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KD)的预测能效,并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发生IVIG无反应K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符合KD诊断标准并接受IVIG2 g·kg^(-1)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评价4种评分体系对中国儿童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KD)的预测能效,并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发生IVIG无反应K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符合KD诊断标准并接受IVIG2 g·kg^(-1)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首诊患儿,以IVIG无反应KD连续样本为IVIG无反应组;并随机抽取IVIG有反应KD作为IVIG敏感组,样本量与IVIG无反应组1∶1对照。应用Kobayashi、Egami、Sano及Fu等4种评分体系对IVIG敏感组和无反应组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重庆地区儿童发生IVIG无反应KD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得出新的评分体系。结果 IVIG无反应组和IVIG敏感组各纳入140例。1Kobayashi、Egami、Sano及Fu法的敏感度分别为0.443、0.364、0.207和0.457,特异度分别为0.843、0.857、0.957和0.75,约登指数分别为0.286、0.221、0.164和0.207。2单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PLT、中性粒细胞分类、CRP、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与IVIG无反应KD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多形性皮疹、PLT和CRP是IVIG无反应KD的危险因素。3新的评分体系多形性皮疹(2分),PLT≤280×10~9·L^(-1)(1分),CRP≥60 mg·L^(-1)(1分),当总分≥3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和0.6。结论既往4种评价体系在本文重庆地区研究对象中评价IVIG无反应KD的能效不高,可能并不适于中国儿童。新的评分体系有较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偏低,预测能效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评分体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来成 张鹏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47-1549,共3页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秋冬季节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流涕等为主,近年来除了常见的细菌与病毒感染以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liel pneumoniae,CP)也逐渐成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秋冬季节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流涕等为主,近年来除了常见的细菌与病毒感染以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liel pneumoniae,CP)也逐渐成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由于该两类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方法复杂,所需时间长,不便于临床快速诊断[1],早期检测出病原体而成为临床诊断棘手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对该两类病原体的检测仍以血清学方法(如ELISA)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5年随访效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小华 徐嘉培 汤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通过5年队列随访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在社区健康管理干预5年期及3年期与基线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压控制的效果,并控制影响血压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423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经过5年的... 目的:通过5年队列随访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在社区健康管理干预5年期及3年期与基线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压控制的效果,并控制影响血压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423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经过5年的健康管理血压控制率从2009年的28.33%提高至2014年的64.05%(2342/3656)。2012年与2009年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7.7 (7.1-8.3) mmHg与6.2 (5.8-6.5) mmHg。2014年与2009年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5.8 (5.1-6.5) mmHg与5.9 (5.5-6.4) mmHg。2012年血压水平与2009年比较,采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对象比非药物治疗的对象血压水平降低2.0 (0.7-3.2) mmHg。将2012及2014年的血压水平与2009年比较,城市对象比农村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均降低1.4 mmHg。2014年与2009年比较,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7.1 (4.65-9.54) mmHg与6.93 (5.48, 8.38) mmHg。研究表明糖尿病与吸烟为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全科医生实施高血压社区管理能长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控制 危险因素 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发育相关基因在SEDT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9
作者 胡玉娟 熊丰 +2 位作者 朱高慧 罗庆 朱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分别靶向增强和干扰人软骨细胞(human chondrocytes-articular,HC-a)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L)基因,骨再生PCR芯片检测细胞内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观察干扰后基因表达谱... 目的:分别靶向增强和干扰人软骨细胞(human chondrocytes-articular,HC-a)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L)基因,骨再生PCR芯片检测细胞内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观察干扰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分别转入前期构建的靶向增强SEDL的腺病毒质粒p Ad5-SEDL和靶向干扰SEDL的慢病毒质粒LVsi SEDL到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p Ad5-SEDL和重组慢病毒LV-si SEDL,扩增重组腺病毒,收集病毒液,检测病毒滴度。将重组腺病毒、重组慢病毒以最适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分别感染HC-a,实验分4组:增强组(HC-a/p Ad5-SEDL,重组腺病毒p Ad5-SEDL感染HC-a增强SEDL基因表达)、增强阴性对照组(HC-a/空载体(p Ad5),空白腺病毒p Ad5感染HC-a作阴性对照)、干扰组(HC-a/LV-si SEDL,重组慢病毒LV-si SEDL感染HC-a干扰SEDL基因表达)、干扰阴性对照组(HC-a/空载体(LV),空白慢病毒LV感染HC-a作阴性对照),通过QPCR检测HC-a中SEDL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C-a中sedlin蛋白表达,验证是否成功干扰或增强SEDL基因表达,收集4组细胞m RNA进行骨再生PCR芯片(含84个基因)检测。结果:(1)收获高滴度重组腺病毒p Ad5-SEDL,病毒滴度为2.6×1011 pfu/ml。并使重组腺病毒p Ad5-SEDL和重组慢病毒LV-si SEDL成功感染HC-a。(2)HC-a SEDL基因表达量中增强组(2.14±0.36)较增强阴性对照组(1.21±0.25)增高(P=0.022),干扰组(0.86±0.11)较干扰阴性对照组(1.34±0.06)降低(P=0.003);sedlin蛋白表达量中,增强组(0.56±0.04)较增强阴性对照组(0.37±0.05)增高(P=0.006),干扰组(0.13±0.02)较干扰阴性对照组(0.36±0.04)降低(P=0.001)。(3)基因芯片结果:HC-a内SEDL基因干扰后,芯片结果显示:基因上调21个,下调5个。HC-a内SEDL基因增强后,骨再生PCR芯片结果显示:基因上调27个,下调12个。干扰组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在增强组中呈反向变化,且与软骨发育相关的基因有5个:COL2A、BMP3、FLT1、GDF10、IGF1。结论:通过增强及沉默软骨细胞内SEDL基因,发现骨发育相关基因中COL2A、BMP3、FLT1、GDF10、IGF1出现差异表达,可能与SEDL基因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基因芯片 基因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hsa-miR-342-5p诊断儿童结核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梦瑶 詹学 张祯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hsa-miR-342-5p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结核的价值。方法收集初治涂片阳性、涂片阴性结核患儿,肺炎患儿和正常儿童各20例,采集静脉血,TRIzol法提取外周血总RNA,q RT-PCR检测hsa-mi R-342-5p在各组间的相对表达水平,ROC曲线分... 目的评估外周血hsa-miR-342-5p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结核的价值。方法收集初治涂片阳性、涂片阴性结核患儿,肺炎患儿和正常儿童各20例,采集静脉血,TRIzol法提取外周血总RNA,q RT-PCR检测hsa-mi R-342-5p在各组间的相对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hsa-mi R-342-5p诊断儿童结核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hsa-mi R-342-5p在涂片阳性结核、涂片阴性结核患儿、肺炎患儿和正常儿童四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94,P=0.00)。与正常儿童相比,hsami R-342-5p在涂片阳性结核、涂片阴性结核和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肺炎患儿相比,hsa-mi R-342-5p在涂片阳性结核、涂片阴性结核患儿中的表达也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区分涂片阳性结核和肺炎,hsa-mi R-342-5p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性均为90%;而区分涂片阴性结核和肺炎,其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5%和100%。结论外周血hsa-mi R-342-5p有望成为新的分子指标用于儿童结核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生物标志 结核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诱导大鼠尿道下裂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明勇 陈柏林 +5 位作者 邱林 华燚 何昀 温晟 龙春兰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采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宫内暴露诱导建立大鼠尿道下裂模型,观察DEHP的外生殖器毒性作用。方法孕鼠40只,完全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DEHP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500、750、1 000 mg/(kg.d)]。在怀孕天数(GD)第1... 目的采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宫内暴露诱导建立大鼠尿道下裂模型,观察DEHP的外生殖器毒性作用。方法孕鼠40只,完全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DEHP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500、750、1 000 mg/(kg.d)]。在怀孕天数(GD)第12~19天连续灌胃,出生后(PND)第1天即对新生鼠进行计数,称体质量和测量肛门至生殖器之间的距离(AGD);PND30测量阴茎长度,观察每组雄性仔鼠的尿道开口位置,判断有无尿道下裂及其严重程度并切取整个阴茎进行病理组织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DEHP暴露剂量增大,每窝产活仔数及雄性活仔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同时仔鼠的体质量减轻、AGD和阴茎长度缩短明显(P<0.05,P<0.01)。DEHP低、中、高剂量组诱导出雄性仔鼠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10.7%、30.6%和37.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重型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0、8.3%和22.2%;阴茎组织横截面石蜡切片HE染色予以验证。结论 DEHP大鼠宫内暴露成功建立尿道下裂模型,且对子代具有一定的发育和外生殖器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塑化剂 SD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标准和WHO标准检出婴儿生长迟缓、消瘦、低体质量和超重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康宇 梁小华 +1 位作者 李廷玉 刘友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在0-12月龄婴儿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质量、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利用“婴儿营养与喂养”课题收集横断面和纵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在0-12月龄婴儿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质量、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利用“婴儿营养与喂养”课题收集横断面和纵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WLZ)、年龄的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的体质量Z评分(WAZ),确定0-3、4-6、7-9和10-12月龄生长迟缓、消瘦、低体质量、超重的检出率,比较两种生长标准检出率之间的差异。结果978名婴儿提供3909人次有效测量数据。其中,男婴数据占53.88%(2106/3909),女婴数据占46.12%(1803/3909)。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各月龄组中国标准和WHO标准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率在4-6、7-9月龄WHO标准检出率低于中国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重率除10-12月龄外,其余月龄WHO标准检出率与中国标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标准和WHO标准在评价0-12月龄婴儿体格生长情况的结果方面存在差异,WHO标准检出低体质量率低于中国标准,而检出超重率高于中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标准 生长迟缓 消瘦 低体质量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纯 韦红 +2 位作者 王小玲 郝静梅 魏小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作用于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动物模型的疗效,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生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Ⅰ组:NEC模型组;Ⅱ组:姜黄素干预组;Ⅲ组: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姜黄素作用于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动物模型的疗效,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生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Ⅰ组:NEC模型组;Ⅱ组:姜黄素干预组;Ⅲ组:正常对照组。采用三因素联合造模法。姜黄素干预组实验动物以腹腔注射进行干预。实验动物每日定时称量体重,观察并记录动物生长发育及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进行肠组织标本大体观察及HE染色后组织损伤评分,测定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组织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结果:Ⅱ组大鼠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及肠组织大体形态改善均优于Ⅰ组。HE染色组织损伤评分显示Ⅰ、Ⅱ组均高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在Ⅰ、Ⅱ组较Ⅲ组明显升高,而Ⅱ组低于Ⅰ组(P<0.05)。SOD活性Ⅰ组较Ⅱ组和Ⅲ组显著下降(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O-1表达Ⅰ、Ⅱ组较Ⅲ组均明显上调(P<0.05),而Ⅱ组较Ⅰ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是治疗NEC新生大鼠模型的有效药物。姜黄素可能通过诱导NEC实验动物肠黏膜HO-1的表达而发挥其对肠道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姜黄素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红素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铮 代继宏 +1 位作者 符州 冯琳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5-27,31,共4页
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进行形态学变化观察,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刺激T细胞增殖,探讨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体外诱导培养并进行初步... 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进行形态学变化观察,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刺激T细胞增殖,探讨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体外诱导培养并进行初步鉴定。体外培养9d后BMDC可达80%以上,光镜下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清楚表达成熟期主要表面标志物,可显著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BMDC,避免了使用传统磁珠分离方法所带来的成本高,操作复杂,产出率低的弊端,为研究BMDC功能以及运用开展下游实验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体外诱导培养 初步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静梅 韦红 +1 位作者 张晓萍 刘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产前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率及肠道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E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 目的观察产前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率及肠道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E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产前地塞米松干预组(DEX组)、产前生理盐水干预组(normal saline,NS组)3组,于孕16、17、18 d时DEX组孕鼠肌肉注射DEX 0.5 mg/(kg.d),NS组每天注射NS 0.3 ml。DEX组及NS组所生新生鼠建立NEC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于第5天处死新生鼠,观察近回盲部肠组织病理变化并做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其余小肠部分Q-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DEX组新生鼠NEC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未出现NEC症状,NS组新生鼠出现典型的NEC症状,DEX组NEC症状比NS组出现得更晚、更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EX组和NS组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TLR4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NS组相比,DEX组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TLR4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产前使用DEX对NEC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地塞米松 产前给药 TOLL样受体4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畸胎瘤甲胎蛋白量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小庆 王珊 +1 位作者 刘苗 阮味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婴儿期畸胎瘤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定量检测值与同月龄儿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比值对成熟型、未成熟型及恶性畸胎瘤的辅助鉴别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们收治的166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婴儿期畸胎瘤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定量检测值与同月龄儿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比值对成熟型、未成熟型及恶性畸胎瘤的辅助鉴别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们收治的166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AFP含量,将患儿检测值与正常同月龄儿参考值上限的比值作为血清AFP比值,结合成熟型、未成熟型及恶性畸胎瘤的病理诊断,分析血清AFP比值在鉴别3种不同类型畸胎瘤中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131例成熟型畸胎瘤血清AFP比值最大16.34(绝对值670 ng/mL);13例未成熟型畸胎瘤血清AFP比值差异明显,7例Ⅰ级未成熟型畸胎瘤,最小AFP比值1.25,最大39.27;5例Ⅱ级未成熟型畸胎瘤,最小AFP比值1.23,最大139.51,其中2例比值大于83.17;1例Ⅲ级未成熟型畸胎瘤,AFP超出检测值上限;22例恶性畸胎瘤最小AFP比值83.17(绝对值499 ng/mL),13例超出检测上限;②未成熟型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12例,92.31%)和恶性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22例,100%)均高于成熟型畸胎瘤(58例,44.28%)(P<0.05),未成熟型畸胎瘤与恶性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9月龄婴儿血清AFP阳性率(33例,84.62%)高于9月龄婴儿(59例,46.46%)(P<0.05);性腺内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20例,76.92%)高于性腺外(72例,51.43%)(P<0.05)。结论婴儿期畸胎瘤AFP阳性率受年龄、发病部位及肿瘤病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血清AFP比值在不同类型畸胎瘤有相应变化规律,可用于术前辅助判断畸胎瘤良恶性及制定手术方案,对动态随访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结合病理检查对于术后是否化疗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甲胎蛋白类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与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其联合应用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莹 张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激素对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根据再治疗情况分为IVIG组、激素组和IVIG+激素组;将应用激素者根据激素应用途径分为静脉滴注序贯... 目的探讨激素对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根据再治疗情况分为IVIG组、激素组和IVIG+激素组;将应用激素者根据激素应用途径分为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和口服激素组。统计各组患儿的总热程、平均热退时间、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与治疗前值的比值(即差值比△)、急性期及出院后6、12、24个月冠状动脉病变和随访中的血栓形成情况。结果IVIG无反应KD患儿143例进入本文分析。IVIG组107例,激素组12例,IVIG+激素组24例,3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IG+激素组治疗后WBC高于IVIG组,△WBC、△PLT均低于IVIG组,△CRP高于IVIG组,总热程长于IVIG组;急性期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及随访至6个月时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激素组△WBC低于IVIG组,总热程长于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和口服激素组各18例,2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服激素组再次治疗前和再次治疗后CRP均低于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口服激素组△PLT高于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2组随访时点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病例中,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有2例出现血栓,经积极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结论IVIG无反应KD患儿再治疗时应用激素或再次IVIG无反应后应用激素,与单纯IVIG相比急性期治疗效果相近,且均不增加远期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率;选择普通剂量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序贯口服疗法临床效果相近,但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较口服激素有更高的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录 安永 +7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雷洪波 夏世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方法:我科76例患儿成功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微创外科封堵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统...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方法:我科76例患儿成功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微创外科封堵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76例患儿手术顺利,无死亡及封堵器脱落发生。ASD患儿28例,年龄6月~12岁,平均体质量13 kg,平均总住院时间10 d,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193 min,术后随访心脏彩超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VSD患儿48例,年龄1岁~12岁10月,平均体质量15 kg,平均总住院时间11 d,平均手术时间93 min,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170 min,术后随访彩超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46例,2例极少量残余分流,1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微创外科封堵术是治疗儿童房、室间隔缺损的一种技术成熟,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控性高,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各年龄阶段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婴幼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建立幼兔动脉狭窄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军 计晓娟 +5 位作者 余更生 吴春 潘征夏 白永虹 王宇 杨汝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建立幼兔髂动脉狭窄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0只,(60±15)d,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正常组。手术组采用球囊扩张损伤髂动脉内皮,观察其术后管腔面积,内、中膜面积变化情况,并计算其术后狭窄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手术组术后... 目的建立幼兔髂动脉狭窄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0只,(60±15)d,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正常组。手术组采用球囊扩张损伤髂动脉内皮,观察其术后管腔面积,内、中膜面积变化情况,并计算其术后狭窄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手术组术后4周狭窄率高达80.24%。术后内膜、中膜面积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损伤可用于建立幼兔髂动脉狭窄模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狭窄 动物模型 新西兰大白兔幼兔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入水平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及血压控制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梁小华 肖伦 +2 位作者 汤成 谭学均 梁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不同收入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血压控制水平,探讨不同经济收入对高血压治疗状况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的4个街道调查239名高血压患者,随访2年,将有完整收入信息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分析。收集纳入...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不同收入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血压控制水平,探讨不同经济收入对高血压治疗状况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的4个街道调查239名高血压患者,随访2年,将有完整收入信息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分析。收集纳入对象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信息,并通过问卷调查其收入水平、就医行为、高血压危险因素等。结果:与高收入成人比较,低收入人群吸烟与饮酒的比例更高。低收入患者参与公费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低于高收入组(18%Versus 65%,P<0.01)。低收入高血压患者选择在县医院或3级医院治疗疾病的比例低于高收入患者(27%Versus 52%,P<0.01)。低收入高血压患者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比例低于高收入患者(19%Versus 32%)。低收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水平高于高收入患者(收缩压:138.23mm Hg Versus 133.97mm Hg,P=0.03,舒张压:87.03mm Hg Versus 79.57mm Hg,P<0.01)。结论:与高收入人群比较,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医疗保险补偿水平较低,血压控制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收入 血压控制 危险因素 医疗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