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2期43-46,共4页
在对重庆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重庆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存在着由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的Grange... 在对重庆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重庆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存在着由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的Granger原因,可见出口是促进重庆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GDP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GRANGER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文传浩 黄磊 +1 位作者 兰秀娟 李春艳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6,共7页
将技术创新分解为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三个层面,采用1997—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C—D函数,对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已十分明显,但其... 将技术创新分解为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三个层面,采用1997—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C—D函数,对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已十分明显,但其地位尚不牢固,投资和要素驱动仍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技术创新人才和投入是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技术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应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和培育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重庆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动力 索洛模型 创新驱动 投资驱动 要素驱动 技术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兰秀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48,共5页
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系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文章阐述了重庆市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协调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市经济环境协调发... 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系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文章阐述了重庆市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协调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新思路。文章首先构建了重庆市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的动力学模型,并且设计了重庆市未来发展的四种方案,通过研究表明策略4是最好的经济环境协调方式;其次,利用经济环境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策略下的协调度指数,通过研究再次印证策略4是重庆市未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经济 环境 协调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再生水回用模式及环境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国友 谭灵芝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水资源短缺使得各国对再生水回用日益重视。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再生水利用的研究结论和实践,阐释了再生水回用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构建了费用效益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再生水回用环境经济效益。以重庆市为例,利用构建的公式,结合重... 水资源短缺使得各国对再生水回用日益重视。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再生水利用的研究结论和实践,阐释了再生水回用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构建了费用效益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再生水回用环境经济效益。以重庆市为例,利用构建的公式,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分析了该市再生水回用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重庆市大部分行业再生水利用率极低,有一定的提高潜力,需从水价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回用 环境经济效益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我国高校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 被引量:8
5
作者 宋瑛 陈淑祥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77-78,共2页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设置的特色专业。在流通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商贸人才需求迅猛增加的形势下,众多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将此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加强建设。本文就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设置的特色专业。在流通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商贸人才需求迅猛增加的形势下,众多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将此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加强建设。本文就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贸易经济 特色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重庆市例证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莉 王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0,共5页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构建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重庆“产业-城乡-消费”三维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构建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重庆“产业-城乡-消费”三维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重庆直辖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分值从1997年的1.10增加到2016年的9.86,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影响效应上,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提升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均对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城乡-消费”三维经济结构 经济高质量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莉 张雅文 文传浩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呈正"N"型曲线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乡收入差距扩...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呈正"N"型曲线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重庆 经济发展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文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4期53-60,共8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使经济增长受能源约束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对生产函数一般性设定的基础上,推导了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测算公式;通过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PLS)...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使经济增长受能源约束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对生产函数一般性设定的基础上,推导了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测算公式;通过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实证检验重庆市1978—2011年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发现:在C-D和CES生产函数中,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系数分别高达5.06%和4.53%,阻尼效应非常显著,证实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强依赖性。为此,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阻尼 能源约束 C—D生产函数 CES生产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成杰 胡钰苓 +1 位作者 李虹桥 李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61,共15页
新时代新阶段新格局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出了新要求。研究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试点政策实施的经济效应,对于更好地发挥自贸区试点的战略支点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与“一带一路”推进有机结合,加快形... 新时代新阶段新格局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出了新要求。研究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试点政策实施的经济效应,对于更好地发挥自贸区试点的战略支点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与“一带一路”推进有机结合,加快形成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位于长江经济带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有限信息的政策评估方法——回归合成法,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金融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五个方面对重庆、四川、湖北、浙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经济效应进行系统量化评估。研究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当地的经济效应总体上是显著正向的,但是部分指标表现的显著性水平不高,经济效应基本上呈倒“U”型的变化趋势。具体来看,自贸区设立对地区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都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体制创新和贸易便利化改革是自贸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两个指标不够显著;自贸区政策的经济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自贸区建设基础和发展定位是其政策效果呈现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且内陆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大于沿海自贸区。结果还表明,当前长江经济带五大自贸区的政策红利还未充分释放,沿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应根据内陆自贸区的定位和建设基础等特性有选择地加以复制推广。最后,就各自贸区发挥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完善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联动自循环发展机制,优化对内对外立体开放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研究结论拓展了自贸区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维度,为长江经济带自贸区深化制度创新改革,促进协同对内对外开放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自由贸易试验区 政策效应 区域差异性 回归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制造业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2001—2010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西部论坛》 2012年第6期78-86,共9页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现象,但50%以上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得到了改善或维持不变;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其中的贡献相对较小;技术进步是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后续发展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约束下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 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 方向性距离函数 制造业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变化 资本深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能与技术匹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循环经济视角看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伟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5,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 环境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重庆经济关键部门的确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正伟 高怀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6期49-53,63,共6页
对比重庆1997年和2002年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结果表明:1997年重庆市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关键部门的比重还很少;200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不再是以少数的几个部门为主导、... 对比重庆1997年和2002年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结果表明:1997年重庆市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关键部门的比重还很少;200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不再是以少数的几个部门为主导、大量部门为辅助的简单经济结构模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重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成为了中国西部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结合实际,重庆今后主要的建设部门还应放在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关键部门 投入产出分析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佰瑞 胡明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稳,珠三角城市群呈下降态势;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呈现由“面”向“点”转变的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呈“三点”分布状并逐步向外发散、京津冀城市群则以北京市为起点并逐步向南发展。(2)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存在σ收敛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不存在σ收敛;三大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中国三大城市群 Super-SBM模型 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开发中重庆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淑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3期33-37,62,共6页
长江开发战略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西部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与突破口。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内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长江上游地区相对落后。重庆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要发挥其城市聚集效应就必须探寻和实践... 长江开发战略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西部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与突破口。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内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长江上游地区相对落后。重庆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要发挥其城市聚集效应就必须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重庆要加快企业集群的建构,增强集群效应与竞争势力;跳出农业看“三农”,促进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构建教育与培训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技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长江上游 重庆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对重庆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宣布人民币升值2.1%。通过对重庆市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人民币升值将对重庆市机电产品、农业产业化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行业进出口产生影响,亟待采取让利不让市场,降低出口成本,灵活选择结汇币种,优化产业结构,开... 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宣布人民币升值2.1%。通过对重庆市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人民币升值将对重庆市机电产品、农业产业化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行业进出口产生影响,亟待采取让利不让市场,降低出口成本,灵活选择结汇币种,优化产业结构,开展进口业务,做大加工贸易等措施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重庆 进出口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重庆1小时经济圈教育的对策
16
作者 黄蔚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分析了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经济内容,提出了适应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重庆 1小时经济圈 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重庆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
17
作者 杨文举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1期71-73,共3页
一、重庆打造自由贸易区具有重要意义1.有助于重庆市经济持续的强劲发展。近几年来,重庆市以两江新区发展为代表,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其内陆开放的门户效应已初步显现。据统计,2012年全国进出口增长仅为6.2%的... 一、重庆打造自由贸易区具有重要意义1.有助于重庆市经济持续的强劲发展。近几年来,重庆市以两江新区发展为代表,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其内陆开放的门户效应已初步显现。据统计,2012年全国进出口增长仅为6.2%的大背景下,两江新区进出口增幅却高达200%,高于浦东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江新区 进出口增长 中国内陆 保税港 国内区域经济 长江上游经济 沿海地区 商品贸易 国内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地区环保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应——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滕祥河 王钰莹 +1 位作者 程莉 文传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环保投入不仅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战略基点,有助于引领推动由"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转变。文章以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为例,从环保投... 环保投入不仅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战略基点,有助于引领推动由"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转变。文章以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为例,从环保投入切入,利用1997-2014年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重庆市环境投入状况,然后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重庆市环保投入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与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环保投入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环保投入对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对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环保投入 经济增长 社会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重庆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
作者 张宝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文章论述了在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和新三峡这三件大事给重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提出 ,目前重庆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三个发展机遇 :开放带来的外贸发展机遇、金融发展机遇和新三峡带来的旅游发展机遇。重庆的经济发展也面... 文章论述了在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和新三峡这三件大事给重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提出 ,目前重庆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三个发展机遇 :开放带来的外贸发展机遇、金融发展机遇和新三峡带来的旅游发展机遇。重庆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四大挑战 :加入WTO带来的商业挑战 ,金融挑战 ,国企面临的挑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经济发展 外贸 金融业 旅游业 政府 国有企业 三峡 外资商业企业 外资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涓滴”理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雅婷 赵伟 +1 位作者 骆佳玲 谢海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量为休耕规模约束条件,得出目标年可休耕规模共397.66万hm^(2),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35.11%,呈“中”“东”两大主要集聚区。(3)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和后备休耕区,针对不同类型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休耕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结论:休耕地分区受“极化度”和“休耕规模”双重约束,未来应关注耕地健康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分区开展休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分区 “极化—涓滴”理论 粮食安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