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剂在废油资源化技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邓祥敏 张贤明 吴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2,240,共7页
吸附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废油资源化处理技术,吸附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一直是油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峻、传统吸附剂缺陷的日益凸显以及新型吸附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替代型吸附剂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油处理领域... 吸附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废油资源化处理技术,吸附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一直是油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峻、传统吸附剂缺陷的日益凸显以及新型吸附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替代型吸附剂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油处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基于不同材料来源吸附剂在油处理和废油再生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吸附剂在油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性强、重复使用率高是废油资源化领域吸附剂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吸附剂 人工合成吸附剂 天然高分子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催化剂电催化甘油高值化研究
2
作者 邓敏 施雪晴 +4 位作者 杨明亮 甘星 张海东 熊昆 高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4-2139,共6页
甘油作为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副产物,价格低廉,提纯成本较高,常被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是一种碳资源的浪费。构建高效、低廉的催化剂电催化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镍基催化剂电催化甘... 甘油作为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副产物,价格低廉,提纯成本较高,常被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是一种碳资源的浪费。构建高效、低廉的催化剂电催化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镍基催化剂电催化甘油氧化反应(GOR)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镍基催化剂在GOR中的反应机制,分析了GOR中电解液的作用及其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提出了镍基催化剂在GOR中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为设计高效的电催化GOR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推动甘油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物质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电催化 甘油氧化 选择性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迁移与转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渊 姜岩 +2 位作者 夏斌 王玮璐 张贤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4,共5页
综述了SCCPs污染现状和SCCPs转化降解技术发展进展,并指出了SCCPs污染分布特征以及SCCPs修复技术的发展新方向。重点阐述了SCCPs在不同环境介质如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生物体中赋存分布和迁移路径,提出了SCCPs环境循环规律。以期... 综述了SCCPs污染现状和SCCPs转化降解技术发展进展,并指出了SCCPs污染分布特征以及SCCPs修复技术的发展新方向。重点阐述了SCCPs在不同环境介质如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生物体中赋存分布和迁移路径,提出了SCCPs环境循环规律。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SCCPs的环境归趋,为深入开展SCCPs的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污染成因 迁移循环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分子支化增韧技术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璐 张贤明 +3 位作者 周钏 马建斌 胡孝彭 张晓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制备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酯修饰碳纳米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表征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了一层包裹层,并使碳纳米管的管径增加。... 制备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酯修饰碳纳米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表征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了一层包裹层,并使碳纳米管的管径增加。随后制备了超支化聚酯修饰碳纳米管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证明超支化聚酯的接枝修饰显著地提高了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基体的分散性;通过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DMA)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超支化聚酯修饰碳纳米管的加入促进了环氧树脂体系的链段运动,在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且随着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越高,环氧树脂的增韧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碳纳米管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化的废油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彬 顾国疆 武宏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90-1692,共3页
根据废油产生的危害以及目前废油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综述了传统的、新型的废油处理技术,指出废油处理绿色低碳化的意义,并提出废油处理的绿色低碳化技术的途径是对废油进行收集、储运和处理进行科学合理地产业集群规划,旨... 根据废油产生的危害以及目前废油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综述了传统的、新型的废油处理技术,指出废油处理绿色低碳化的意义,并提出废油处理的绿色低碳化技术的途径是对废油进行收集、储运和处理进行科学合理地产业集群规划,旨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逐年增速的废油产生及其处理过程中伴生的相关环境问题,对我国在废油处理过程中实施低碳环保、绿色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油处理 绿色低碳 产业集群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型油水乳化液物理破乳技术及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顾国疆 刘阁 +2 位作者 陈彬 田敏 武宏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4,共6页
综述了石油原油或废油中W/O型油水乳化液物理破乳技术及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从施加外力破乳和施加场能破乳两个方面介绍了W/O型油水乳化液的物理破乳技术及装置各自的优缺点。施加外力破乳技术及装置方面,重点介绍了施加离心... 综述了石油原油或废油中W/O型油水乳化液物理破乳技术及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从施加外力破乳和施加场能破乳两个方面介绍了W/O型油水乳化液的物理破乳技术及装置各自的优缺点。施加外力破乳技术及装置方面,重点介绍了施加离心力破乳的旋流破乳装置、施加聚结力破乳的聚结板式破乳装置和施加压力破乳的膜破乳装置;施加场能破乳技术和装置方面,重点介绍了施加微波场的微波破乳装置、施加超声场的超声波破乳装置以及施加电场的电破乳装置;并着重阐述水击谐波破乳技术及装置的工作机理、结构及工作流程。最后指出破乳技术及装置研究方向为装置的新型化、节能环保化、智能化以及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乳液 破乳 技术及装置 水击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抗燃油劣化机理及脱水净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贤明 袁健 +3 位作者 陈彬 李萍 张渊博 王立存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磷酸酯抗燃油是一种新的人工合成有机脂类液体,由于它具有优异的抗燃、润滑、耐磨性能,逐步取代传统的矿物基润滑油成为新的趋势。为了保证核电等高参数火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磷酸酯抗燃油的挥发性、抗燃性、润滑性等基本理... 磷酸酯抗燃油是一种新的人工合成有机脂类液体,由于它具有优异的抗燃、润滑、耐磨性能,逐步取代传统的矿物基润滑油成为新的趋势。为了保证核电等高参数火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磷酸酯抗燃油的挥发性、抗燃性、润滑性等基本理化特性,从合成液的温度、酸值和所含水分等影响因素分析了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机理。文章分析了现有磷酸酯抗燃油脱水技术的真空分离和重力沉降脱水净化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沉降脱水净化的方法,使合成液与水分的分层更加顺利。文章还对油中固体杂质所受作用力进行了力学分析。目前,国内已有研究将该技术用于核电机组等工程案例,实现了对劣化磷酸酯抗燃油的资源化回用和污染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抗燃油 劣化机理 反沉降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油液水击谐波破乳技术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阁 陈彬 +1 位作者 张贤明 黄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8-623,共6页
对水击谐波破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散相液滴的力学平衡方程,并进行了水击谐波破乳实验。分析和讨论了在水击谐波场中分散相液滴由于受到水击谐波强迫振动力而相互聚集的原因和特点,从分散相液滴的聚集、变形、碰撞和... 对水击谐波破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散相液滴的力学平衡方程,并进行了水击谐波破乳实验。分析和讨论了在水击谐波场中分散相液滴由于受到水击谐波强迫振动力而相互聚集的原因和特点,从分散相液滴的聚集、变形、碰撞和聚结等几个阶段探讨了水击谐波破乳的机理,得到分散相液滴在水击谐波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击谐波场中分散相液滴在一定波长范围相互聚集,水击谐波的频率对分散相液滴聚集有一定的影响;随分散相液滴粒径和密度的增大,分散相液滴聚集能力增强,有利于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油液 破乳机理 水击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泰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火锅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旭煦 朱俊任 +2 位作者 殷钟意 李强 张玉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29-2532,共4页
以重庆火锅废油为原料,甲醇为酰基受体,凯泰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在醇油摩尔比为4.0∶1.0、分3次添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0.0%(m/m,下同)... 以重庆火锅废油为原料,甲醇为酰基受体,凯泰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油,在醇油摩尔比为4.0∶1.0、分3次添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0.0%(m/m,下同)、正己烷用量10%(m/m,下同)、水用量10%(m/m,下同)、水浴温度50℃、振荡速度100 r/min的摇瓶体系中,反应24 h,生物柴油产率达83.75%;在醇油摩尔比为3.0∶1.0、分3次投加甲醇、脂肪酶用量25.0%、正己烷用量11%、水用量10%、水浴温度48℃下,于高径比为12.5∶1.0、柱流速为0.6 mL/min的固定床装置中,反应24 h,生物柴油产率达80.95%。经减压蒸馏后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基本达到国内0#柴油标准,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泰固定化脂肪酶 火锅废油 生物柴油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油催化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昆 周琳 +2 位作者 张贤明 蒋光明 吕晓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从废油再生新工艺中的催化脱色技术、催化裂化技术、催化加氢精制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科研前沿领域在催化剂、工艺、反应机理方面的进展,并对废油转化再生技术的深入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展望。
关键词 废油 催化脱色 催化裂化 催化加氢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油液双场联合脱水净化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烨 张贤明 +2 位作者 余保 龚海峰 柳云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6-1462,1478,共8页
总结了国内外提出的双场联合的脱水净化装置,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与双场联合脱水净化技术相关的研究及其现状。尽管现有研究对提高装置的分离性能及分离效率已有一定涉及,但对双场联合破乳技术基础研究较为有限,那么针... 总结了国内外提出的双场联合的脱水净化装置,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与双场联合脱水净化技术相关的研究及其现状。尽管现有研究对提高装置的分离性能及分离效率已有一定涉及,但对双场联合破乳技术基础研究较为有限,那么针对双场耦合破乳机理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油 电场 旋流/离心场 联合 脱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氢解脱氯反应研究进展及应用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胡林 蒋光明 +2 位作者 孙瑞 张贤明 敖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4-1273,共10页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而大量的使用致使其环境暴露量增加,造成污染.因碳-氯键(C—Cl)的存在,氯代有机污染物(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COPs)分子结构稳定,难自然降解,易生...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而大量的使用致使其环境暴露量增加,造成污染.因碳-氯键(C—Cl)的存在,氯代有机污染物(chlorinated organic pollutants,COPs)分子结构稳定,难自然降解,易生物累积且具三致效应,环境风险极高.电催化氢解脱氯(electro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EHDC)是目前处理水体COPs的热点技术,其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原位电解水形成活性氢(H^(*))攻击C—Cl键,使氯原子脱落转化为Cl^(-),C—Cl键转化为C—H键,从而大大减小COPs分子毒性和稳定性,增加废水可生化性.相比以Fe^(0)或H_(2)驱动的氢解脱氯技术,EHDC技术主要优势在于:(1)反应条件温和,过程可控;(2)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试剂;(3)反应选择性高,毒副产物少.金属钯(Pd)具有独特的电子轨道,吸附及活化C—Cl键能力强,同时在产H^(*)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被广泛用于EHDC.本文重点综述了EHDC领域研究者在催化剂筛选、电子转移路径、表界面反应机制及Pd基催化剂性能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电催化技术推广应用现存的壁垒,提出了该技术可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有机污染物 Pd基催化剂 催化剂调控 应用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润滑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李少康 欧阳平 +2 位作者 陈凌 任博平 肖夏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8-1284,共7页
润滑作为保障风电机组稳定运作的关键,其润滑材料的选择是影响润滑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系统综述了风电机组关键润滑部位,探讨了风电机组润滑的典型失效机制,并对不同风电润滑材料的性能要求与优化方向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 润滑作为保障风电机组稳定运作的关键,其润滑材料的选择是影响润滑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系统综述了风电机组关键润滑部位,探讨了风电机组润滑的典型失效机制,并对不同风电润滑材料的性能要求与优化方向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风电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在高性能润滑材料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并提出了基于新型润滑材料与智能润滑系统集成的协同创新路径,旨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风电润滑的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纳米润滑材料 生物基润滑脂 智能润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释放对骨膜来源细胞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靳松 董刚立 +1 位作者 夏斌 陈国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3-303,共1页
目的在骨损伤的同时,常伴随着骨膜的撕裂以及应力微环境的改变,本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去探究骨膜预应力的释放对骨膜来源细胞(PDCs)的生物学影响及其募集周围干细胞的机制。方法利用脱细胞骨膜与所提取的PDCs进行复合搭建了的生物力学... 目的在骨损伤的同时,常伴随着骨膜的撕裂以及应力微环境的改变,本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去探究骨膜预应力的释放对骨膜来源细胞(PDCs)的生物学影响及其募集周围干细胞的机制。方法利用脱细胞骨膜与所提取的PDCs进行复合搭建了的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对种植有PDCs的脱细胞骨膜进行20%的形变拉伸力后释放,对骨膜组织预应力释放后的PDCs生物学行为以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制备的脱细胞骨膜去除了免疫原性的同时保留了天然网络结构和成分,并且其力学性能未改变。种植在脱细胞骨膜支架上的PDCs的增殖能力在骨膜组织预应力释放后的6 h显著提升。骨膜组织预应力释放后所得到的浸提液能够显著性地促进PDCs在24 h内的迁移能力。上清液中的基质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分别骨膜预应力释放后的3 h和12 h开始上升。骨膜应力释放促进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以及碱性磷酸酶高表达。同时骨膜组织预应力的释放所导致的应力环境的改变被PDCs膜上力学感受器integrinβ1所感知,进一步刺激YAP入核表达。结论骨膜应力释放激活了integrinβ1-YAP信号通路,调控PDCs生物学行为,并对周围PDCs产生募集作用,促使周围PDCs发生迁移。这一研究为下一步构建具有更佳骨修复能力的人工骨膜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损伤 脱细胞 应力释放 成骨分化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拉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机制及异位修复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奎 姜岩 +3 位作者 常晓英 袁渊 黄迪 夏斌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69-2474,共6页
针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从生物降解石油烃机制入手提高生物修复效率的策略,重点论述了生物吸附、转运和降解石油烃的分子机制;针对国内在生物修复领域有限的市场现状,概述了异位修复在处置油污染土壤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指出... 针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从生物降解石油烃机制入手提高生物修复效率的策略,重点论述了生物吸附、转运和降解石油烃的分子机制;针对国内在生物修复领域有限的市场现状,概述了异位修复在处置油污染土壤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指出好氧生物堆肥和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良好受控、避免环境扰动,以及有效缩短生物修复周期;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修复效率的解决对策,利用异位修复带动生物修复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微生物 降解机制 异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组织工程骨快速血管化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付强 夏斌 +4 位作者 黄湘 邓雅心 王靳松 陆唐芳 陈国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0-220,共1页
目的来源于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脱细胞基质具有诱导特定组织重塑的潜力,脱细胞血管基质凝胶(DVMG)被证明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然而DVMG因存在机械性能差和易降解的缺陷难以直接应用,使用丝素蛋白(SF)对DVMG进行修饰从而提高其力学性... 目的来源于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脱细胞基质具有诱导特定组织重塑的潜力,脱细胞血管基质凝胶(DVMG)被证明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然而DVMG因存在机械性能差和易降解的缺陷难以直接应用,使用丝素蛋白(SF)对DVMG进行修饰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以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快速血管化。方法将丝素蛋白(SF)与DVMG按不同的体积比(100∶0、80∶20、65∶35、50∶50)混合后冷冻干燥形成支架,利用EDC/NHS体系对复合支架进行交联后得到4组SF/DVMG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重塑 复合支架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支架 血管生成 组织工程骨 冷冻干燥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多环芳烃生物降解及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姜岩 杨颖 张贤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7-1150,共14页
多环芳烃(PAHs)作为重要的难降解环境污染物,因其突出的危害性,对其进行生物降解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典型PAHs,概述了细菌、真菌、藻类等PAHs生物降解菌种的研究进展;以萘、蒽、菲和苯并[a]芘4种常见环境污染... 多环芳烃(PAHs)作为重要的难降解环境污染物,因其突出的危害性,对其进行生物降解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典型PAHs,概述了细菌、真菌、藻类等PAHs生物降解菌种的研究进展;以萘、蒽、菲和苯并[a]芘4种常见环境污染物为模型化合物,论述了PAHs的生物转化机制;从PAHs的生物可利用性、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环境因子方面,分析了PAHs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鉴于环境中PAHs具有组分多样性的特点,指出构建高效菌群,进行多菌种联合降解将成为开展PAHs生物降解的重要方法,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又可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前以菌种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降解机制 高效菌群 共代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破乳技术在废油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阁 陈彬 +2 位作者 张贤明 潘诗浪 张渊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29-334,共6页
针对目前废油资源化处理中油水乳化液的化学成分及乳状结构的复杂性,常规化学破乳方法成本高、针对性强、易腐蚀设备等问题,综述了外加电场、磁场、离心场等物理破乳技术在废油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提出了水击谐波破乳的新方法,丰富... 针对目前废油资源化处理中油水乳化液的化学成分及乳状结构的复杂性,常规化学破乳方法成本高、针对性强、易腐蚀设备等问题,综述了外加电场、磁场、离心场等物理破乳技术在废油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提出了水击谐波破乳的新方法,丰富了在废油处理中的物理破乳方法。分析了物理破乳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油处理 乳化油液 物理破乳 水击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贤明 董玉 +2 位作者 吴云 赖文佳 李江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根据国内外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废润滑油劣化成色机理,对以吸附法、加氢法、絮凝脱色法为主的废润滑油脱色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各类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脱色原理出发,结合具体的废润滑油脱色应用,评述了相关的废... 根据国内外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废润滑油劣化成色机理,对以吸附法、加氢法、絮凝脱色法为主的废润滑油脱色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各类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脱色原理出发,结合具体的废润滑油脱色应用,评述了相关的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脱色效率、应用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废润滑油脱色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 劣化 脱色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MCF材料固载脂肪酶转化餐饮废油产生物柴油 被引量:9
20
作者 申渝 张海东 +2 位作者 郑旭煦 张贤明 陈立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88-1892,共5页
引言"地沟油"重返餐桌现象日益成为关系民众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开发合理有效处置方式,挖掘餐饮废油的剩余经济价值,是解决"地沟油"问题的根本出路。长链脂肪酸和低碳醇经过酯化反应后生成的脂肪酸酯,可以替代石油炼制的... 引言"地沟油"重返餐桌现象日益成为关系民众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开发合理有效处置方式,挖掘餐饮废油的剩余经济价值,是解决"地沟油"问题的根本出路。长链脂肪酸和低碳醇经过酯化反应后生成的脂肪酸酯,可以替代石油炼制的柴油作为车用燃料[1-2],即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脂肪酶 介孔泡沫材料 餐饮废油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