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OAS技术的SO_2浓度分析仪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海亮 王应健 +1 位作者 黄鸿 黄云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2-726,共5页
为了实时监测工业烟气中SO2的排放,设计了一种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SO2浓度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原理,在深入研究差分吸收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在实验室状态下获取了与仪器分辨率相匹配的SO2标准吸收截面,采用... 为了实时监测工业烟气中SO2的排放,设计了一种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SO2浓度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原理,在深入研究差分吸收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在实验室状态下获取了与仪器分辨率相匹配的SO2标准吸收截面,采用光路反射设计和透紫石英镜片,改进了气体池结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实时测量浓度值与标准浓度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满足对SO2气体排放的高精度实时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吸收光谱 差分吸收光谱 标准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灵活调峰下火电机组送风系统优化控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印松 刘萌 刘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1-628,634,共9页
为了研究火电机组轴流风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对轴流风机的能耗特性进行分析,对比单台轴流风机运行方式和2台轴流风机并联运行方式的能耗,分析轴流风机能耗并提出了轴流风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当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与... 为了研究火电机组轴流风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对轴流风机的能耗特性进行分析,对比单台轴流风机运行方式和2台轴流风机并联运行方式的能耗,分析轴流风机能耗并提出了轴流风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当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与2台轴流风机并联运行方式相比,单台轴流风机运行方式可有效降低能耗损失、提高轴流风机效率;火电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采用单台轴流风机运行方式,中高负荷运行时采用2台轴流风机并联运行方式,通过引入轴流风机指令系数实现2种运行方式自动无扰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分析 轴流风机 优化控制 自动无扰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元成 张进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15-118,共4页
由于膜电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数据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温度漂移,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遗传(GA)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压力变送器的输出数据进行补偿处理,通过遗传算法优化SVM参数C、δ2,然后利用SVM的函数拟合建立补... 由于膜电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数据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温度漂移,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遗传(GA)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压力变送器的输出数据进行补偿处理,通过遗传算法优化SVM参数C、δ2,然后利用SVM的函数拟合建立补偿模型;通过分析工程实验结果,该方法在全局收敛性、非线性目标函数逼近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处理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GA)算法 压力变送器 函数拟合 温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超低温调节阀阀杆流激共振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伟波 郝娇山 +2 位作者 刘柏圻 杨恒虎 李树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8-225,共8页
针对LNG接收站超低温调节阀小开度下阀杆流激共振问题,以DN200-Class600 LNG超低温调节阀5%、10%、20%、30%和50%开度的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各模型进行瞬态流场分析,并对阀塞和阀杆组件流固耦合面上的流体压力脉动时域信... 针对LNG接收站超低温调节阀小开度下阀杆流激共振问题,以DN200-Class600 LNG超低温调节阀5%、10%、20%、30%和50%开度的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各模型进行瞬态流场分析,并对阀塞和阀杆组件流固耦合面上的流体压力脉动时域信息进行监测,通过Tecplot软件对监测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流体施加于阀杆上的激振力频率。另外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各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模态分析,得到阀塞和阀杆组件的流固耦合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通过两种频率的比较对各开度下的调节阀阀杆流激共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调节阀各开度下阀塞和阀杆组件上的压力脉动峰值频率均在60 Hz以内,而其各阶流固耦合模态频率均大于120 Hz,压力脉动频率避开了固有频率,阀杆不会发生流激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调节阀 瞬态流场 流固耦合 模态分析 阀杆流激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系统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中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4,共3页
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系统作为公共安全防护设备,广泛应用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中的高架和地面站台上,具有环保和安全功能。它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可靠性以及乘客安全、行车安全,具备多重安全保护措施。讨论... 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系统作为公共安全防护设备,广泛应用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中的高架和地面站台上,具有环保和安全功能。它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可靠性以及乘客安全、行车安全,具备多重安全保护措施。讨论了安全门系统中的多重安全保护措施。该系统在重庆轻轨2号线的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安全门 多级控制 冗余 电子锁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旋转阀气动噪声产生及控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廖静 郝娇山 +2 位作者 刘柏圻 杨恒虎 王伟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5-292,共8页
针对煤气化装置中合成气洗涤塔的高压差压力调节用偏心旋转阀的高噪声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计算气动声学(Computational Aeroacoustics,CAA)多步骤混合计算方法对偏心旋转阀进行声流固耦合数值... 针对煤气化装置中合成气洗涤塔的高压差压力调节用偏心旋转阀的高噪声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计算气动声学(Computational Aeroacoustics,CAA)多步骤混合计算方法对偏心旋转阀进行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获得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和计算模拟值;根据采用阀门选型软件Conval计算得到的标准噪声值,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采取阀后加装降噪孔板、减小流量和增大进口压力等措施,研究对于偏心旋转阀气动噪声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表明:距偏心旋转阀出口和管壁外1米处的模拟噪声值与标准噪声值的误差小于3 dB(A),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流场中的湍流脉动和涡旋结构是偏心旋转阀气动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气动噪声源为偶极子声源和四极子声源;加装降噪孔板后偏心旋转阀噪声模拟值下降约9 dB(A);通过减小流量和增大进口压力可以实现噪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偏心旋转阀 气动噪声 有限元分析 SST-DDES模型 M?hring声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P型智能阀门定位器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林 付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低功耗、高可靠性的网络化智能阀门定位器已经成为气动执行器控制调节阀的重要部件。提出一种运用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方案,并据此开发智能阀门定位器。
关键词 智能阀门定位器 调节阀 气动执行器 现场总线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环境温度对超低浓度SO2监测的影响
8
作者 甄长飞 王菁 郭文剑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0期45-47,共3页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方法可以检测SO2,但是气体吸收截面、监测仪表相关部件会受温度变化影响,所以在实际使用DOAS方法时需要进行温度修正。本文所述实验温度变化范围取10~40℃,分析不同温度值与监测浓度值之间的关系,设计补偿方法。...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方法可以检测SO2,但是气体吸收截面、监测仪表相关部件会受温度变化影响,所以在实际使用DOAS方法时需要进行温度修正。本文所述实验温度变化范围取10~40℃,分析不同温度值与监测浓度值之间的关系,设计补偿方法。实验数据表明,温度补偿算法可以提高监测仪表性能超过15%,提升相对误差比例超过90%,符合监测仪表指标要求,能够准确监测气体真实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二氧化硫 DOAS 吸收截面 温度补偿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设计
9
作者 张奥男 吴轲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3期48-49,共2页
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具备可测量谱带宽、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它可通过固定点或移动便携方式,对多组分气体进行实时、在线、连续和无人值守的监测,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地矿、石油、煤炭、环保等领域。市场目前... 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具备可测量谱带宽、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它可通过固定点或移动便携方式,对多组分气体进行实时、在线、连续和无人值守的监测,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地矿、石油、煤炭、环保等领域。市场目前现有设备多为完全进口或核心部件进口,虽元件高度集成,但不可广泛适配。由于各品牌间设置技术壁垒,导致设备调试难度加大,维修更换成本增高。基于以上情况,现设计新的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该系统用模块化的方式组成核心结构,结合自由光长光程多反射气室进行光学仿真,从而可以用该系统开发更灵活的红外气体分析设备,自由适配多种规格气室。大大降低了安装调试难度及更换维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 模块化 长光程 多反射气室 光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原理的扫描微镜封装结构设计
10
作者 吴轲 黄明洋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3期177-178,共2页
现有扫描微镜封装结构较为复杂,电路板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且两块磁铁距离芯片位置较远,磁铁个体差异可能会造成磁力不够。封装结构固定方式不够稳定,一致性差,现阶段的封装结构仅能满足于核心部件微镜芯片的测试工作,无法实现未来... 现有扫描微镜封装结构较为复杂,电路板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且两块磁铁距离芯片位置较远,磁铁个体差异可能会造成磁力不够。封装结构固定方式不够稳定,一致性差,现阶段的封装结构仅能满足于核心部件微镜芯片的测试工作,无法实现未来扫描微镜整机的产业化需求。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个新的封装结构,在保证芯片安装和摆动角同时,精简了优化了PCB板的结构,并通过PCB板来控制并缩小磁铁之间的间距,提高了芯片所在的磁场强度;通过新固定的方式简化了扫描微镜的安装工艺,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能够满足未来该产品工业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微镜 封装 产业化 磁力 摆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