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灼 黎方银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足石刻 研讨会综述 中国 希尔顿酒店 县人民政府 艺术博物馆 科学考察 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综述
2
作者 陈明光 黎方银 刘贤高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人大 县委 中共 代表 政协 民政局 县政府 大足石刻 文物 《世界遗产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3
作者 陈明光 黎方银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4-145,共2页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陈明光,黎方银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95年9月7日至10日在四川大足龙岗镇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与’95中国大足石刻艺术节同期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加了艺术节万人大...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陈明光,黎方银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95年9月7日至10日在四川大足龙岗镇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与’95中国大足石刻艺术节同期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加了艺术节万人大会开幕式及其有关活动。大足石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大足 大足宝顶石刻 研究会 宝顶山石窟 柳本尊 石刻艺术 摩岩造像 麦积山石窟 博物馆 勘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石刻的保护与展望 被引量:19
4
作者 童登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对大足石刻的保存状况和主要病害的分析 ,总结五十多年来大足石刻岩体防风化、岩体加固、水害治理等保护工作的经验 ,以期更好地把握努力的方向 ,做好面向新世纪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工作。
关键词 大足石刻 保护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北山石刻第254号造像题材探析--兼及大足五代十王造像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强 雷雨(摄影) 李小强(摄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6,129,共6页
本文对大足北山石刻第254号的初步分析,认为主尊像为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侧壁造像为十王和判官,并认为该龛在题材上,具有浓厚的世俗化佛教色彩。其中的十王造像,对于探讨大足石刻同类题材的演变,尤其是五代时期,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 本文对大足北山石刻第254号的初步分析,认为主尊像为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侧壁造像为十王和判官,并认为该龛在题材上,具有浓厚的世俗化佛教色彩。其中的十王造像,对于探讨大足石刻同类题材的演变,尤其是五代时期,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发展线索。同时,该龛存有准确的铭文,为深入了解地狱神灵系统的演变,提供了早期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五代 十王 判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崖石刻风化及其保护材料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惊雷 黄美燕 +2 位作者 陈卉丽 李凌杰 张胜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88-92,共5页
从风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综述了摩崖石刻腐蚀过程的风化机理和病害表现,分类介绍了目前用于摩崖石刻保护的无机、有机材料以及纳米、仿生等新型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各类保护材料的优缺点;并以重庆大足石刻为实例,展示了... 从风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综述了摩崖石刻腐蚀过程的风化机理和病害表现,分类介绍了目前用于摩崖石刻保护的无机、有机材料以及纳米、仿生等新型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各类保护材料的优缺点;并以重庆大足石刻为实例,展示了各种保护材料在龛窟岩体加固、造像防风化、水害治理、防霉防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石刻风化保护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风化 保护材料 大足石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被引量:4
7
作者 黎方银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础 宝顶石窟 民间信仰 大足 佛教文化 石窟造像 文化精神 观音 供养人 宋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佳 刘玉荣 +1 位作者 陈卉丽 涂铭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5,69,共7页
在有机硅树脂中引入钛元素可提高其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含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其中物理共混法是通过添加钛白粉来制备含钛硅树脂;而化学改性法是将钛烷氧化物或纳米TiO2中的Ti原子引入Si-O-Si主... 在有机硅树脂中引入钛元素可提高其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含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其中物理共混法是通过添加钛白粉来制备含钛硅树脂;而化学改性法是将钛烷氧化物或纳米TiO2中的Ti原子引入Si-O-Si主链中来制备的。含钛有机硅树脂在涂料、涂层、石材保护剂和胶黏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然而,其在制备方法、相关机理及应用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纳米级含钛有机硅相体系转变机理的研究,介孔材料孔径分布与有序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硅树脂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钛白粉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源石材保护剂对木纹石防护的研究
9
作者 刘佳 刘玉荣 +1 位作者 陈卉丽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9-211,共3页
选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制备出系列有机硅石材保护剂。不仅对石材成分、保护剂结构等进行研究,还将其作用于云南木纹石上,进一步考察保护材料的憎水性、耐酸碱盐、耐热老化性... 选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制备出系列有机硅石材保护剂。不仅对石材成分、保护剂结构等进行研究,还将其作用于云南木纹石上,进一步考察保护材料的憎水性、耐酸碱盐、耐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MTES保护剂处理木纹石的防护效果最好,并且这种保护剂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石材保护剂 云南木纹石 疏水性 耐化学腐蚀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童登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79,共3页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遗产开发利用中的粗放型模式 ,造成遗产资源浪费、退化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调等现象已相当严重 ,加大保护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目前急需解决的是遗产地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遗产保护 ...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遗产开发利用中的粗放型模式 ,造成遗产资源浪费、退化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调等现象已相当严重 ,加大保护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目前急需解决的是遗产地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遗产保护 ,法制先行。如果颁布专门的《世界遗产保护法》 ,将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把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好 ,传给子孙后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文化遗产 保护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顶山石窟的风化治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思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1期18-22,共5页
论述了宝顶山石窟的风化病害,提出选用有机硅树脂保护剂治理风化,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治理风化的步骤:清除表面灰尘,起壳脱落部位的复原,保护剂的配制,封护加固以及封护加固结果的检测。
关键词 风化 治理 有机硅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校补宋刻《唐柳本尊传》碑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明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2,共6页
《柳碑》刊晚唐四川“唐瑜伽部主揔持王”柳本尊“十炼”化道始末。碑文漶甚,释史失载。碑可补史之缺, 先年曾校补刊发,有误。今据新得资料,重新校补,使其更贴近历史真实。
关键词 宋刻《柳碑》 重校 补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宝顶石窟气象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涛 邓启兵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宝顶石窟区2000年的气象、地温、相对湿度、大气降水、日照等气象观测结果分析,结合宝顶石窟岩石性能,初步得出气象要素除气压对石刻区造像无直接影响外,温度、日照、蒸发、降雨、相对湿度、风等都对石刻造像从物理、化学、... 通过对宝顶石窟区2000年的气象、地温、相对湿度、大气降水、日照等气象观测结果分析,结合宝顶石窟岩石性能,初步得出气象要素除气压对石刻区造像无直接影响外,温度、日照、蒸发、降雨、相对湿度、风等都对石刻造像从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 宝顶石窟 气象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相颖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孝道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行为,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伦理。在地球村里,中华孝道源远流长,备受各国尊崇。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孝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孝道 伦理 教化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张培爵烈士纪念碑修缮工程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燕学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对列为重庆市市级保护单位的张培爵烈士纪念碑进行修缮 ,使用了引进的德国“芬考”系列新型材料 ,采用在欧洲地区广泛应用的“形态修复法”修缮工艺 ,对纪念碑进行修缮。结果表明 ,修缮后提高了纪念碑整体固结强度和自防水能力。
关键词 形态修复法 修复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申报”为中心 推动和促进学会工作的全面开展
16
作者 童登金 《重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74-76,共3页
一、明确意义,统一认识,是申报成功的基础 《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关键词 学会工作 文物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东周楚墓浅析
17
作者 杨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9-45,共7页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巫山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富的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有专家分析,这一带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然而最近十多年来,在巫山发掘的东周楚墓在数量上多于同一时期的巴墓,对巫山地区东周楚墓墓葬的形制、随...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巫山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富的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有专家分析,这一带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然而最近十多年来,在巫山发掘的东周楚墓在数量上多于同一时期的巴墓,对巫山地区东周楚墓墓葬的形制、随葬器物及组合等进行研究,可以对该地区东周时期楚文化的西进及巴楚文化的交流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 东周 楚墓 巴墓 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