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用、无瘤存活时间。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组存活率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治疗开始后2组在各检测时间点CTC数目分别为:3个月(2.1±1.2 vs 3.8±1.2)、6个月(1.9±1.3 vs 4.0±1.4)、12个月(1.5±1.2 vs 4.5±1.5)、18个月(1.6±1.4 vs 5.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2、5.96、8.17、12.33、P值均<0.000 1)。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CTC数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10,P<0.000 1)。对照组随着时间推移,CTC数目较前明显增多。治疗组无瘤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5.279,P=0.021 6),疾病进展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2.4)个月vs(10.8±2.3)个月,t=4.31,P<0.05)]。观察期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伤2例、骨髓抑制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且未影响治疗药物的使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Ⅲ级及以上副作用。结论替吉奥可使PHC根治术后CTC阳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延长,并未增加毒副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及中国生物...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有关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手工检索合格研究及主题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筛查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合格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合格文献,包括研究对象1 016人。Meta分析表明,益生菌组患者的感染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53,96%CI=0.44~0.65,P=0.000);益生菌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56,96%CI=0.38~0.82,P=0.003);益生菌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19,96%CI=0.13~0.25,P=0.000);益生菌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人群(MD=-4.55,96%CI=-5.91^-3.19,P=0.000)。结论: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有效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并明显缩短了患者的ICU住院天数,建议临床推广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 比较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128例首次确诊的PCa患者,根据活检途径不同,分为经直肠途径组62例和经会阴途径组66例,比较2种途径诊断不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PCa及临床意...目的 比较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128例首次确诊的PCa患者,根据活检途径不同,分为经直肠途径组62例和经会阴途径组66例,比较2种途径诊断不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PCa及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的差异。对其中104例(经直肠途径组42例,经会阴途径组62例)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行CEUS,于83例(经直肠途径组28例,经会阴途径组55例)检出阳性病灶后行靶向穿刺,比较2组系统穿刺及靶向穿刺PCa、CsPCa的检出率。结果 经直肠途径组PCa检出率为35.48%(22/62),CsPCa检出率为25.81%(16/62);经会阴途径组PCa检出率为42.42%(28/66),CsPCa检出率为28.79%(19/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471、0.676);2组对不同TPSA水平PCa及CsPCa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经直肠途径组与经会阴途径组在系统穿刺中PCa检出率[35.48%(22/62) vs 40.91%(27/66);P =0.587]、阳性针数/总针数[14.25%(106/744) vs 14.52%(115/792);P =0.879]、CsPCa检出率[25.81%(16/62) vs 28.79%(19/66);P =0.6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靶向穿刺活检PCa检出率[35.71%(10/28) vs 14.55%(8/55);P =0.002]、阳性针数/总针数[30.77%(24/78) vs 6.76%(10/148);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对PCa及CsPCa检出率无差异。 CEUS可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穿刺操作时选择与CEUS相同的患者体位及解剖断面可提高PCa检出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PHC术后CTC阳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CTC数目变化、毒副作用、无瘤存活时间。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组存活率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治疗开始后2组在各检测时间点CTC数目分别为:3个月(2.1±1.2 vs 3.8±1.2)、6个月(1.9±1.3 vs 4.0±1.4)、12个月(1.5±1.2 vs 4.5±1.5)、18个月(1.6±1.4 vs 5.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2、5.96、8.17、12.33、P值均<0.000 1)。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CTC数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10,P<0.000 1)。对照组随着时间推移,CTC数目较前明显增多。治疗组无瘤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5.279,P=0.021 6),疾病进展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2.4)个月vs(10.8±2.3)个月,t=4.31,P<0.05)]。观察期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伤2例、骨髓抑制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且未影响治疗药物的使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Ⅲ级及以上副作用。结论替吉奥可使PHC根治术后CTC阳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延长,并未增加毒副作用。
文摘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有关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手工检索合格研究及主题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筛查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合格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合格文献,包括研究对象1 016人。Meta分析表明,益生菌组患者的感染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53,96%CI=0.44~0.65,P=0.000);益生菌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56,96%CI=0.38~0.82,P=0.003);益生菌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人群(RR=0.19,96%CI=0.13~0.25,P=0.000);益生菌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人群(MD=-4.55,96%CI=-5.91^-3.19,P=0.000)。结论: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有效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并明显缩短了患者的ICU住院天数,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文摘目的 比较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128例首次确诊的PCa患者,根据活检途径不同,分为经直肠途径组62例和经会阴途径组66例,比较2种途径诊断不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PCa及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的差异。对其中104例(经直肠途径组42例,经会阴途径组62例)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行CEUS,于83例(经直肠途径组28例,经会阴途径组55例)检出阳性病灶后行靶向穿刺,比较2组系统穿刺及靶向穿刺PCa、CsPCa的检出率。结果 经直肠途径组PCa检出率为35.48%(22/62),CsPCa检出率为25.81%(16/62);经会阴途径组PCa检出率为42.42%(28/66),CsPCa检出率为28.79%(19/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471、0.676);2组对不同TPSA水平PCa及CsPCa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经直肠途径组与经会阴途径组在系统穿刺中PCa检出率[35.48%(22/62) vs 40.91%(27/66);P =0.587]、阳性针数/总针数[14.25%(106/744) vs 14.52%(115/792);P =0.879]、CsPCa检出率[25.81%(16/62) vs 28.79%(19/66);P =0.6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靶向穿刺活检PCa检出率[35.71%(10/28) vs 14.55%(8/55);P =0.002]、阳性针数/总针数[30.77%(24/78) vs 6.76%(10/148);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对PCa及CsPCa检出率无差异。 CEUS可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穿刺操作时选择与CEUS相同的患者体位及解剖断面可提高PCa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