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认知理论下公立医院岗位风险防控实践探索
1
作者 沈小燕 赵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6,共4页
风险认知理论及其风险评估工具从风险等级、发生概率、发生频率和损害预期等方面为公立医院岗位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拓宽岗位风险防控的宽度、深度和力度,某大型三甲医院聚焦岗位风险的关键点、薄弱点和风险点,以岗位风险发生概... 风险认知理论及其风险评估工具从风险等级、发生概率、发生频率和损害预期等方面为公立医院岗位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拓宽岗位风险防控的宽度、深度和力度,某大型三甲医院聚焦岗位风险的关键点、薄弱点和风险点,以岗位风险发生概率和岗位风险损害值为基础,构建岗位风险等级评估公式,梳理不同岗位风险等级,形成岗位风险防控清单;针对岗位风险评估发现的问题,探索“四监督、两回访”机制,实现日常监督、巡访监督、备案监督和专项监督统筹衔接,发挥合作商和非中标单位的后置性协同补位作用,有效促进多部门联动监督效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风险 风险评估 风险防控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3年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的ICU医院感染变化趋势分析
2
作者 陈音汁 涂载澜 +5 位作者 周明川 叶和梅 钟贞 成燕 刘小艳 侯章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5,共9页
目的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2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并评估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月—2023年12月ICU患者,进行前瞻性HAI监测,并分析HAI发病率变化趋势及... 目的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2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并评估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月—2023年12月ICU患者,进行前瞻性HAI监测,并分析HAI发病率变化趋势及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23年纳入ICU监测患者6 929例,发生HAI 543例,655例次,HAI发病率为7.84%,例次发病率为9.45%,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62,调整HAI发病率为2.17%。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日发病率分别为6.19‰、3.45‰、1.23‰。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为122.98 mL/床日,手卫生依从率为90.63%,手卫生正确率为90.46%。2012—2023年HAI发病率(51.29%VS 4.39%)、例次发病率(72.41%VS 4.94%)、调整发病率(15.98%VS 1.04%)、VAP日发病率(22.50‰VS 4.33‰)、CAUTI日发病率(14.23‰VS 1.64‰)、CLABSI日发病率(10.60‰VS 0.20‰)均明显下降(均P<0.05),手卫生用品消耗量(75.16 mL/床日VS 147.35 mL/床日)、手卫生正确率(85.00%VS 90.28%)均明显增加(P<0.05)。共检出病原体1 9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有所增加(1.30%VS 9.57%),真菌占比有所降低(11.04%VS 1.74%);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与HAI发病率、HAI例次发病率及CAUTI、CLABSI日发病率呈负相关(均P<0.05);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能降低HAI相关发病率(P<0.05)。结论 HAI相关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上线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等科学、综合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可降低HAI相关发病率,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肺炎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Joinpoin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建设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刘娟 张立迁 胡伟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8,共8页
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导师培训体系建设存在分类培训机制尚不健全、培训组织形式不尽完善、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培训考核管理不够严格、培训支持系统尚不充分等问题。认为主要成因有:培训未能体现导师需求,专... 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导师培训体系建设存在分类培训机制尚不健全、培训组织形式不尽完善、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培训考核管理不够严格、培训支持系统尚不充分等问题。认为主要成因有:培训未能体现导师需求,专业性、针对性有待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培训的外驱动力不强;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提出通过实施全面覆盖分级分类培训、优化培训组织形式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彰显优势特色、建立严格规范管理制度、用好三级导师培训体系等策略,不断优化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提升导师培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导师培训 体系建设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fMRI图论方法分析克罗恩病伴慢性腹痛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特征
4
作者 吴欣妍 杨玲 +4 位作者 余丽 唐开强 张玲琴 刘念 李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8,113,共8页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结合图论分析方法探究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慢性疼痛神经网络拓扑属性特征性改变。材料与方法 研究共纳入CD伴慢性腹痛...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结合图论分析方法探究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慢性疼痛神经网络拓扑属性特征性改变。材料与方法 研究共纳入CD伴慢性腹痛(abdominal pain CD,APCD)患者20例(APCD组),CD不伴腹痛(abdominal pain-free CD,FAPCD)患者24例(FAPCD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30例(HC组)。采集所有被试的rs-fMRI数据及3D-T1数据,记录相关临床量表评分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组间功能网络拓扑指标,分析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对于全局指标,与APCD组相比,FAPCD组的小世界属性和标准化聚类系数更低(P<0.05),而APCD组、FAPCD组分别与H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节点指标,与HC组相比,APCD组在右侧前扣带与旁扣带回的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增高(均P<0.05),FAPCD组的DC与节点效率(nodal efficiency,NE)在左侧枕上回、右侧中央后回降低(均P<0.05);与FAPCD组相比,APCD组眶部额叶范围内的NE更低,左侧中央前回的DC更高(均P<0.05)。此外,全部CD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增高与左侧中央前回DC增加有关(r=0.386,P<0.05)。结论 APCD患者的脑功能网络拓扑特征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特定脑区的DC和NE方面,这些变化可能为疼痛管理和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腹痛 图论 脑网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伴负面情绪患者的大脑多模态影像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余丽 杨玲 +3 位作者 吴欣妍 唐开强 张玲琴 李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常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加剧疾病进程,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CD患者常伴负面情绪的认知较低,一般的抗炎治疗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这些症状,而且对其...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常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加剧疾病进程,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CD患者常伴负面情绪的认知较低,一般的抗炎治疗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这些症状,而且对其诊断的方法局限且具有主观性,所以找到客观的评估方法、指导临床诊疗成为了问题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可能与特定脑区结构、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目前,多模态影像技术,如结构MRI、功能MRI和近红外光谱成像,已广泛运用于脑功能、结构变化研究,并说明了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模态影像技术找到的与CD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相关的大脑结构、功能变化影像结果,为未来CD患者合并负面情绪的评估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焦虑 抑郁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二尖瓣手术近期临床结果单中心趋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6
作者 唐黎 赵旭 +3 位作者 陈灏 吴洪坤 罗永金 何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833,共6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手术(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二尖瓣手术的141例患者...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手术(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二尖瓣手术的141例患者数据,将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42例)和传统手术组(99例)。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得到82例患者(每组41例),收集并对比了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住院死亡率等数据。结果: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前患者性别、年龄、纽约心功能分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方式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同期行房颤消融术[11(26.2)vs.26(26.2),P=0.583]。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4(33.3)vs.39(39.4),P=0.3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瓣阻断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122±48)min vs.(91±50)min,P=0.031],体外循环时间微创手术组也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180±73)min vs.(136±72)min,P=0.033]。术后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18.6(12.0,36.2)h vs.24.0(15.5,33.1)h,P=0.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1级,3(7.1)vs.7(7.1),2级,0(0)vs.2(2),3级,1(2.4)vs.9(9.1),P=0.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使用人工血液透析比较[1(2.4)vs.4(4),P=0.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输血量,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80,240)mL vs.400(200,600)mL,P=0.002]。2组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vs.2(2),P=0.66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在一般特征(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时间[(165±73)min vs.(122±74)min,P=0.053]和主动脉阻断时间[(119±48)min vs.(98±52)min,P=0.073]微创手术组比传统手术组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输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120(80,240)mL vs.400(200,600)mL,P<0.001]。在住院30 d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人工血液透析需求等)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辅助二尖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近期临床效果上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尽管微创手术的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但其术后输血需求较低,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手术 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
7
作者 杨春燕 魏小琴 +2 位作者 杨琼 李杨 杜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2年6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311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217例和验证组94例。于动脉期、门静脉...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2年6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311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217例和验证组94例。于动脉期、门静脉期CT图像中,对肿瘤及瘤周5 mm勾画感兴趣区,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将临床独立危险因素与影像组学特征联合,进而建立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净重分类改善指数以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程度,运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用,利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所有模型中,Rad-A5V5-临床模型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性能最佳,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743(95%CI 0.640~0.846)、0.647、0.717;净重分类改善指数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显示,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比较,RadA5V5-临床模型预测能力改善效果最佳;校准曲线显示,Rad-A5V5-临床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符合度最好;决策曲线结果显示,Rad-A5V5-临床模型在特定的阈值范围内能够获得最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瘤周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可显著提高对肝细胞癌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果,为识别复发高危患者和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复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切除术 影像组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联合ICU救治不明原因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孕产妇1例
8
作者 廖媛 谭晓青 +3 位作者 刘奕 王丹 王岚 陈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35岁,因孕31+4周,皮肤瘙痒、黄染19周,腹泻3d,加重1d于2024年1月7日入重庆市人民医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3年6月10日,超声检查核算预产期2024年3月7日。孕期多家医院不规范产前检查。19周(孕12周)无诱因出现皮肤瘙... 1病例报告患者,35岁,因孕31+4周,皮肤瘙痒、黄染19周,腹泻3d,加重1d于2024年1月7日入重庆市人民医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3年6月10日,超声检查核算预产期2024年3月7日。孕期多家医院不规范产前检查。19周(孕12周)无诱因出现皮肤瘙痒,以四肢为主,逐渐扩散至全身,伴皮肤黄染,于外院就诊,完善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TBIL)101.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6.2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5.1μmol/L,总胆汁酸(TBA)129.2μmol/L,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提示胆囊颈折叠、腔内未见确切充盈缺损,诊断“肝功能不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检查 平素月经规律 皮肤黄染 末次月经 产前检查 直接胆红素 充盈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甲状腺癌药物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虹丹 黄银德 李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1,共7页
分化程度较差的甲状腺癌及晚期甲状腺癌因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且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手段有限,成为目前甲状腺癌治疗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对甲状腺癌致癌机制的研究,多种激酶抑制剂被用于难治性甲状腺癌,比如达拉非尼(BRAF抑制剂)、曲美替... 分化程度较差的甲状腺癌及晚期甲状腺癌因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且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手段有限,成为目前甲状腺癌治疗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对甲状腺癌致癌机制的研究,多种激酶抑制剂被用于难治性甲状腺癌,比如达拉非尼(BRAF抑制剂)、曲美替尼(MEK抑制剂)、仑伐替尼(RET抑制剂)、乐伐替尼(VEGF抑制剂)以及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然而,药物耐药不可避免,极大地限制了激酶抑制剂的应用。免疫治疗、甲状腺癌的再分化策略、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等治疗手段以及纳米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亟需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全面了解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策略及可选择的治疗组合在甲状腺癌诊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方面对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甲状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早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在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特征
10
作者 陈知己 刘雪莱 +5 位作者 周小清 佘雨婷 冯梦龙 邝韶景 方红雁 袁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选取出生后P1~P30不同日龄的小鼠,采用分频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P12、P14、P16、P21、P30日龄小鼠在45.2、32.0、22.6、16.0、11.3、8.0、5.6和4.0 kHz的听反应阈,用免疫荧光标记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mGluR4与突触相关蛋白Ctbp2和Snap25的表达定位关系,以及统计随突触成熟发生的荧光斑数量变化。结果在小鼠ABR检测中发现,P12日龄小鼠在所有频率最大刺激声强度下均未能诱发出分化良好的波形,70%的P14日龄小鼠能够被至少1个频率的刺激声诱发出分化良好的Ⅰ波。在P14、P16、P21、P30日龄小鼠ABR测试中,50%的小鼠无法被45.2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87.5%的小鼠无法被32.0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其他频率的听反应阈随小鼠日龄增加逐步降低。在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中发现,mGluR4表达于出生后的小鼠耳蜗基底膜,其荧光强度在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IHC)强于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OHC)。在P11小鼠的IHC中即能够检测到清晰明显的mGluR4荧光斑点,其存在于细胞表达Snap25的突触囊泡胞吐活性区,但与突触蛋白Ctbp2无明显共标。在突触区mGluR4的荧光斑点信号统计中,P30小鼠荧光斑点数量多于P14小鼠(P<0.05)。结论在小鼠出生后早期,mGluR4在IHC突触区表达逐渐增加。随着突触功能成熟其可能参与囊泡胞吐调控,并可能通过自身药理特性抑制谷氨酸递质释放,影响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 内毛细胞 耳蜗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对难愈性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梦霄 陈志勇 +1 位作者 罗涵 张光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各61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治疗1、2、3周后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创面渗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愈合率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疼痛、瘙痒、红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可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抑制创面细菌繁殖及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改良CO_(2)点阵激光 光动力治疗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付费管理的骨创伤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直接经济负担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音汁 马会旭 +3 位作者 周明川 叶和梅 成燕 刘四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8-873,共6页
目的评价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管理方式下骨创伤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调查2022年5月1日—2023年5月30日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SI进行分组,比较同一DRG细分组下发生... 目的评价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管理方式下骨创伤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调查2022年5月1日—2023年5月30日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SI进行分组,比较同一DRG细分组下发生SSI患者和非SSI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发生SSI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结果研究共纳入435例按照DRG付费管理的手术患者,其中22例患者发生SSI,SSI发病率为5.06%;SSI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非SS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I患者的DRG细分组主要分布在IF45、IF15、IJ13、ZC13四组,其中IF45、IF15、ZC13组中SSI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增加(P<0.05),IJ13组中SSI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DRG付费管理方式下,骨创伤患者发生SSI明显增加患者直接经济负担,需不定期评估发现高风险DRG细分组患者,以期采取精准感控干预,降低SS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手术部位感染 骨创伤 医院感染 经济负担 DRG S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娅琴 刘雪莱 +3 位作者 罗锐 胡杰 魏蕾 陈红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0-894,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管理平台是否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2022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管理平台是否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确诊为中重度OSAHS并进行CPAP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分为微信小程序管理组(n=36)和传统门诊随访组(n=32)。在第3个月和第6个月评估患者CPAP治疗疗效及依从性、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和主观睡眠质量。结果:与门诊随访组比较,微信小程序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score,ESS)评分更低(P<0.05),但在治疗后6个月的AHI和ESS与门诊随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门诊随访组比较,微信小程序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每晚使用CPAP时间及每月使用的天数更多(P<0.05)。结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OSAHS移动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提高OSAHS患者CPAP的依从性及改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疗效 依从性 微信小程序 移动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N2通过P38 MAPK-PGC1α-PPARγ通路抑制脂多糖介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1极化
14
作者 冯怡墨 赖军 +3 位作者 林波 潘金玉 周扬浩 杜寒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8-2285,共8页
目的:探究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极化中的作用,并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利用LPS处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诱导M1极化,构建炎症模型,并... 目的:探究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极化中的作用,并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利用LPS处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诱导M1极化,构建炎症模型,并通过短发夹RNA(shRNA)及外源性LCN2蛋白沉默或过表达BV2细胞中LCN2的表达。分为对照组、LPS(100μg/L)组、LPS+sh-NC组、LPS+sh-LCN2和LPS+LCN2(1 mg/L)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2+和CD206+T细胞数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38 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PAR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阐明LCN2对LPS诱导的BV2细胞极化及P38 MAPK通路的影响。进一步利用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LPS或LCN2诱导的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LCN2(1 mg/L)组、LPS+SB203580(50 nmol/L)组和LPS+LCN2+SB203580组。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1/M2标志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38 MAPK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LPS显著促进BV2细胞中LCN2的表达(P<0.05),并诱导M1极化(P<0.01)。沉默LCN2后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中LCN2的表达及M2极化(P<0.01),促进M1极化(P<0.01),并抑制P38 MAPK-PGC-1α-PPARγ通路的激活(P<0.05)。外源性添加LCN2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即促进LPS诱导的细胞向M2极化(P<0.01),并促进P38 MAPK通路的激活(P<0.05)。通路抑制剂的使用进一步证实LCN2可通过P38 MAPK通路参与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结论:LCN2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抑制LPS介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1极化,促进其M2极化,在神经炎症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线索和语速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识别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张庆玲 周小清 +2 位作者 邓小玲 袁伟 陈美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0,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语言线索条件下,语速变化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CI)儿童言语识别的影响,并为其术后言语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符合条件的学龄前CI儿童16名,对其在不同语言线索(视听结合-AV、仅视觉-VO、仅听觉-AO)及不同语速(... 目的 探讨不同语言线索条件下,语速变化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CI)儿童言语识别的影响,并为其术后言语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符合条件的学龄前CI儿童16名,对其在不同语言线索(视听结合-AV、仅视觉-VO、仅听觉-AO)及不同语速(慢速、常速、快速)条件下进行开放式言语识别能力测试,共设立9种评估条件。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语言线索与语速对CI儿童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F=3.517,P=0.012,偏η2=0.190),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语言线索条件下,相比于常速和慢速,快语速下的识别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当存在听觉语言线索时,即在AV(P=0.459)与AO(P=0.307)条件时,慢速与常速之间的识别得分无显著差异,而VO条件下,慢速下得分显著高于常速(P=0.028)。在所有语速条件下,VO的言语表现均低于AV(P<0.05)及AO言语表现(P<0.05);而当语速减慢时,AV的的识别得分显著优于仅听觉AO(P=0.006),余语速条件下不同语言线索言语识别得分无显著差异(所有P<0.05)。结论 语言线索和语速显著影响CI儿童言语感知能力,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而不是独立影响。综合视听线索可促进CI儿童的言语康复,其中听觉线索的作用尤为关键。在听觉线索充足时,语速的影响被减弱;当听觉线索不足时,语速变快则对言语识别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CI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时应充分考虑语言线索和语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速 语言线索 言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和S-100弥漫共表达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16
作者 姚辉 曾英 +3 位作者 姜歆 贾浩 王雪 唐雪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109-1111,共3页
CD34和S-100弥漫共表达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罕见,免疫组化易与其他共表达CD34和S-100的肿瘤混淆,应避免相关诊断陷阱。本文报道1例CD34和S-100弥漫共表达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镜下见弥漫生长的短梭型和卵圆形细胞,呈束状、鱼骨状排列... CD34和S-100弥漫共表达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罕见,免疫组化易与其他共表达CD34和S-100的肿瘤混淆,应避免相关诊断陷阱。本文报道1例CD34和S-100弥漫共表达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镜下见弥漫生长的短梭型和卵圆形细胞,呈束状、鱼骨状排列;肿瘤细胞分布不均,周边区域可见扩张的薄壁血管;瘤细胞胞质丰富,可见小核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34和S-100;二代测序显示COL1A1∷PDGFB融合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亚型 CD34 S-100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