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携能通信的非信任双向中继网络安全传输方案 被引量:13
1
作者 欧静兰 余欢欢 +2 位作者 吴皓威 马锐 王柳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08-2914,共7页
针对非信任双向中继网络的能量受限和信息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携能通信(SWIPT)与人工噪声辅助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该方案中的非信任中继采用功率分割(PS)策略辅助合法用户进行保密通信,而全双工干扰机在进行能量采集的同... 针对非信任双向中继网络的能量受限和信息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携能通信(SWIPT)与人工噪声辅助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该方案中的非信任中继采用功率分割(PS)策略辅助合法用户进行保密通信,而全双工干扰机在进行能量采集的同时发送人工噪声以确保系统安全。以最大化系统保密性能为目标,优化了中继的PS因子,推导了保密和速率的解析式及高信噪比条件下最佳PS因子的闭式解。特别针对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分析了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保密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证明了所提的基于PS策略的干扰机协同传输方案相比采用时间切换(TS)策略或目的节点协同干扰的方案具有更优的保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携能通信 功率分割 非信任中继 保密和速率 人工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信息通信机房智能PDU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英文)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维农 唐夲 +2 位作者 肖静薇 谢本建 廖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解决电力信息通信机房的机柜配电单元(PDU)及末端配电监管存在的"盲区"问题,提出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对各个用电单元的进线及出线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用电量、开关状态、防雷器、谐波畸变含量等电气参数,以及... 为解决电力信息通信机房的机柜配电单元(PDU)及末端配电监管存在的"盲区"问题,提出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对各个用电单元的进线及出线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用电量、开关状态、防雷器、谐波畸变含量等电气参数,以及机柜内温湿度、烟感、水浸、等环境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实现现场实时显示查询,同时可以把数据通过通信接口上传至上级可视化监控系统及远方值班系统,并可以设置任意参数的阀值告警及预告警。该方案通过试点应用,验证了其可以提高电网通信运行的可靠性,提升信息通信机房的整体监管和运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信息通信机房 机柜配电单元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疑中继通信网络的合法窃听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皓威 黄风娇 +2 位作者 闫莲 欧静兰 马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79,共10页
为了提高面向可疑中继网络的合法窃听性能,增强合法监测中心对通信网络的监管能力,针对由单根天线的可疑节点和多根天线的合法监听者组成的合法监听模型,提出了先窃听后干扰窃听(EJS)、两时隙持续窃听(CES)和先干扰后窃听(JES)3种窃听方... 为了提高面向可疑中继网络的合法窃听性能,增强合法监测中心对通信网络的监管能力,针对由单根天线的可疑节点和多根天线的合法监听者组成的合法监听模型,提出了先窃听后干扰窃听(EJS)、两时隙持续窃听(CES)和先干扰后窃听(JES)3种窃听方案,推导了相应的可疑中断概率、窃听非中断概率和平均窃听速率的闭式表达式。特别地,在EJS和JES方案中,求解了最大化平均窃听速率的优化问题,给出了合法监听者采用单天线发射干扰信号的发射信噪比(SNR)的近似最优解表达式。结合前述3种方案的优势,在合法监听者与可疑节点之间的链路部分可用和全部可用的场景下,设计了基于最大化窃听非中断概率的最优窃听模式选择方案(OEMS),通过比较上述3种方案的窃听非中断概率,选择最高窃听非中断概率值对应的方案作为窃听手段,从而实现最佳的监听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合法监听者更靠近可疑中继时,与EJS方案相比,CES和JES方案在低信噪比区域分别具有更高的窃听非中断概率和窃听速率,而且所提的OEMS能达到最优的窃听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场景适应性。在同等条件下,与采用单天线的监听者相比,采用双天线的监听者具有如下优势:为实现持续监听,其干扰信号发射功率可降低15 dB左右;EJS和JES方案的平均窃听速率在低SNR区域最高可提升0.8 bits/(s·Hz)左右。因此,增加合法监听者的天线数量不仅能节省总的发射功耗,还可增强其监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合法监听 主动窃听 AF中继 中断概率 平均窃听速率 物理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的中继选择策略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永驰 李恩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2,共4页
在解码转发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全选中继策略和机会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瑞利衰落下的两种策略的中断概率精确闭式结果,给出了高信噪比时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得出:在信噪比足够高或在中继-... 在解码转发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全选中继策略和机会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瑞利衰落下的两种策略的中断概率精确闭式结果,给出了高信噪比时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得出:在信噪比足够高或在中继-目的信道性能优于源-中继的信道性能的情况下,这两种策略具有相同的中断概率性能;源-中继的信道性能比中继-目的节点的信道性能越好,全选中继策略的性能越优于机会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解码转发 瑞利衰落 中断概率 中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路中继协作通信的中断概率及分集复用折中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永驰 刘静霞 李恩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36-2440,2462,共6页
为了提高协作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中断性能,给出了解码转发协议下的两路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两种数据传输模式,并分析了该两种数据传输模式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中断概率闭式结果及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之间的关... 为了提高协作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中断性能,给出了解码转发协议下的两路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两种数据传输模式,并分析了该两种数据传输模式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中断概率闭式结果及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两中继解码转发协议相比,两种传输模式的中断概率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解码转发 中断概率 分集复用折中 瑞利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网络中主用户接收机通信区域建模及分析
6
作者 廖勇 谭晓衡 +4 位作者 程金波 张宇翔 杨宏 丰建军 陈徐洪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在现有认知无线网络模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以主用户发射机为中心进行干扰区域建模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主用户接收机为中心的认知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信息论的观点,在主用户最低吞吐量和主用户通信中断概率的限制条件下,分析得... 在现有认知无线网络模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以主用户发射机为中心进行干扰区域建模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主用户接收机为中心的认知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信息论的观点,在主用户最低吞吐量和主用户通信中断概率的限制条件下,分析得出了主用户通信半径、认知用户密度及主用户吞吐量的相互量化制约关系.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认知用户对主用户接收机干扰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动态频谱接入 服务质量 信道干扰 通信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舞动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海林 杨力生 +3 位作者 杨士中 王韬 应伟兵 管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11-2118,共8页
针对现有输电线舞动测量精度不高、数据传输量过大等局限性,在现有微位移测量的微波比相测距技术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基于智能天线、扩频技术的特高压输电线舞动监测方案,并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方案中智能天线对安装在... 针对现有输电线舞动测量精度不高、数据传输量过大等局限性,在现有微位移测量的微波比相测距技术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基于智能天线、扩频技术的特高压输电线舞动监测方案,并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方案中智能天线对安装在特高压输电线上的多个无线电信标的空间角、距离信息进行监测,利用角度和距离信息计算获得特高压输电线舞动量。针对多信标的空间角估计需求,提出了1种基于平面阵的酉-旋转不变参数估计的改进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精确估计信标的角度信息,结合微波比相测距技术得到的距离信息,可对特高压输电线舞动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 特高压 输电线 智能天线 扩频 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TS技术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恩玉 杨士中 +1 位作者 吴皓威 廖海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11-2515,共5页
该文在研究部分传输序列(PTS)技术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级寻优的改进PTS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寻优的级数,而减少每级优化所预设的相位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来寻找最优相位旋转因子,从而改变传统PTS技术中的计算量... 该文在研究部分传输序列(PTS)技术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级寻优的改进PTS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寻优的级数,而减少每级优化所预设的相位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来寻找最优相位旋转因子,从而改变传统PTS技术中的计算量随分割子序列数和待选相位集合元素的个数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并使该方法与次优搜索方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复杂度的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较大地降低计算复杂度,且能改善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部分传输序列 峰均比 傅里叶变换 累积互补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环境下长码扩频信号快捕算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晓明 张鹤 +1 位作者 吴皓威 欧静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8-1405,共8页
针对高速高动态接收机在长伪码周期、大频偏情况下的快速捕获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码相位压缩相关器与快速傅里叶变换(CCPC-FFT)的双驻留伪码快速捕获方法。在第一驻留阶段,利用码相位压缩相关器对相邻码相位进行快速、粗略的压缩搜索... 针对高速高动态接收机在长伪码周期、大频偏情况下的快速捕获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码相位压缩相关器与快速傅里叶变换(CCPC-FFT)的双驻留伪码快速捕获方法。在第一驻留阶段,利用码相位压缩相关器对相邻码相位进行快速、粗略的压缩搜索,同时利用FFT算法完成对多普勒频偏的并行捕获;在第二驻留阶段,利用传统的相关积分方法对第一驻留捕获的所有码相位进行逐个精确搜索。给出了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在平均捕获时间上比2维压缩相关(TDCC)捕获方法进一步缩短,同时提高了频偏的捕获带宽和精度,且针对长码的捕获比其他基于FFT的方法节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通信 伪码捕获 压缩相关 快速傅里叶变换 双驻留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数字Costas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连庆 杨力生 +2 位作者 王韬 张庆乐 马亚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30-232,共3页
为解决传统Costas环在多路载波提取中占用资源量大以及在数字下变频中消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资源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逻辑控制模块代替直接数字合成器模块的方法,设计并实现数字Costas环路。该方法适用于阵列雷达信号等多路载波信号... 为解决传统Costas环在多路载波提取中占用资源量大以及在数字下变频中消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资源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逻辑控制模块代替直接数字合成器模块的方法,设计并实现数字Costas环路。该方法适用于阵列雷达信号等多路载波信号处理,能够实现环路载波的快速提取,节约25%的硬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TAS环 鉴相器 载波同步 锁相环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天线的超高输电塔变形监测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海林 杨力生 +1 位作者 尹朋 谭晓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天线、扩频技术的超高输电塔变形测量方案,并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方案通过在超高输电塔安装多个无线电信标,利用天线阵列对信标的方位、距离信息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超高输电塔的变形量。针对多信标的波达方...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天线、扩频技术的超高输电塔变形测量方案,并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方案通过在超高输电塔安装多个无线电信标,利用天线阵列对信标的方位、距离信息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超高输电塔的变形量。针对多信标的波达方向估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阵的二维多重信号分类的改进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精确估计所有信标的方位信息,可对超高输电塔的变形以毫米级精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到的变形信息将直接用于评估超高输电塔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塔 输电线+ 微变形 扩频 智能天线 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F32P的多FPGA配置方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承畅 严单贵 +2 位作者 杨力生 齐怀龙 杨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59-261,共3页
分析Xilinx Platform Flash PROM XCF32P的结构特点,提出基于XCF32P的多版本设计功能的多FPGA配置方案。采用从并配置模式,由XCF32P和1片CPLD XC9572来配置4片Virtex XCV200 FPGA。通过单一供应商解决方案,使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得到简化... 分析Xilinx Platform Flash PROM XCF32P的结构特点,提出基于XCF32P的多版本设计功能的多FPGA配置方案。采用从并配置模式,由XCF32P和1片CPLD XC9572来配置4片Virtex XCV200 FPGA。通过单一供应商解决方案,使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得到简化,获得较高的配置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版本 多FPGA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多通道数字下变频技术与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韬 付连庆 +1 位作者 杨力生 曹海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53-1658,共6页
多通道数字下变频技术是数字阵列接收机的核心技术,但现有实现方案占用资源较多。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多通道数字下变频技术。引入1bit量化技术,将正交的正弦波信号量化为对应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只有2个电平,包含了正弦... 多通道数字下变频技术是数字阵列接收机的核心技术,但现有实现方案占用资源较多。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多通道数字下变频技术。引入1bit量化技术,将正交的正弦波信号量化为对应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只有2个电平,包含了正弦波信号的所有信息。数控振荡器中的查找表可使用一个异或门和一个非门电路取代,混频电路中的2个乘法器可使用2个数据选择器取代,因而简化了多通道数字下变频电路和数字Costas环路设计。使用ISE软件设计了具体的FPGA实现电路,使用ModelSim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同一片FPGA芯片上可以实现的最大数字下变频通道数可提高40%以上,而系统性能和处理速度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1bit量化 数字下变频 科斯塔斯环 数字阵列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特征参数的数字调制识别优化算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晓衡 陈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32-2736,共5页
针对数字调制识别在低信噪比下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特征参数的数字调制识别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调制信号的高阶累积量和时域瞬时信息,并结合星座图特征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弹性反向传播(resili-ent back-propagation,RPROP)算法训... 针对数字调制识别在低信噪比下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特征参数的数字调制识别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调制信号的高阶累积量和时域瞬时信息,并结合星座图特征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弹性反向传播(resili-ent back-propagation,RPROP)算法训练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多进制数字幅度调制(M-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MASK)、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MFSK)、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ary phase shift keying,MPSK)、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共4类12种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低至-2dB时,提出的调制识别优化算法可使12种数字调制信号的正确识别率均达97%以上,极大地改善了低信噪比下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数字调制识别 高阶累积量 瞬时信息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PTS技术的低复杂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恩玉 邹本杰 廖海黔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7,134,共4页
为了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峰均功率比,在研究部分传输序列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相位集合元素个数为4时的降低穷尽搜索复杂度的算法。该方法在没有减少备选相位旋转序列数目的情况下,利用在元素均匀分布的相位集合中取值所产生的... 为了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峰均功率比,在研究部分传输序列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相位集合元素个数为4时的降低穷尽搜索复杂度的算法。该方法在没有减少备选相位旋转序列数目的情况下,利用在元素均匀分布的相位集合中取值所产生的备选相位序列之间的关系特性,去除不必要的计算冗余来寻找最优的相位旋转序列。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穷尽搜索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能较大地降低计算复杂度,且不会影响降低峰均比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部分传输序列(PTS) 峰均功率比 穷尽搜索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调制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余嘉 陈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9,共4页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通信信号调制类型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瞬时信息的数字调制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小波阈值消噪算法对信号的瞬时信息进行消噪处理,从而增大不同调制信号间特征值的差异,再采用弹性反向传播(RPROP)算...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通信信号调制类型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瞬时信息的数字调制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小波阈值消噪算法对信号的瞬时信息进行消噪处理,从而增大不同调制信号间特征值的差异,再采用弹性反向传播(RPROP)算法训练的BP神经网络对MASK,MFSK,MPSK,MQAM等7种调制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信噪比低至2dB时,能使所有调制信号均达到96%以上的正确识别率,极大地改善了低信噪比下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调制识别 瞬时信息 小波阈值消噪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中基于波型与能量的联合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勇 彭小秦 +2 位作者 陈徐洪 裴光术 程金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9-81,84,共4页
针对现有的主流检测算法在算法效率、复杂性及可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种新的基于波形的频谱感知方法,并在其基础上,结合能量检测提出一种联合检测方法。数据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到频谱空穴,并克服在... 针对现有的主流检测算法在算法效率、复杂性及可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种新的基于波形的频谱感知方法,并在其基础上,结合能量检测提出一种联合检测方法。数据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到频谱空穴,并克服在低信噪比下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使检测效率、可靠性、稳定性等各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波形检测和能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波形检测 能量检测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OFDM信号符号周期盲估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清平 杨士中 张天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3-1465,1479,共4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参数估计这一重要问题,利用OFDM信号的循环谱实现了符号周期的盲估计。首先证明了加循环前缀矩形脉冲成型的OFDM信号具有循环平稳性,然后分别在无噪声和低信噪比条件下,以单载波信号的循环...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参数估计这一重要问题,利用OFDM信号的循环谱实现了符号周期的盲估计。首先证明了加循环前缀矩形脉冲成型的OFDM信号具有循环平稳性,然后分别在无噪声和低信噪比条件下,以单载波信号的循环谱为基础,利用OFDM信号各子载波的正交性,从理论上推导出了OFDM信号的循环谱表达式。最后通过对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进行仿真,得到了相同的循环谱图,并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利用循环谱实现了OFDM信号符号周期的盲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谱 认知无线电 盲信号处理 正交频分复用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衰落信道下OFDM信号参数融合估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清平 杨士中 +1 位作者 张天骐 任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7-16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函数实现短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参数融合估计与识别的算法。该算法同时利用OFDM信号循环前缀产生的自相关和循环自相关特性,同步估计有用符号时间和符号周...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函数实现短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参数融合估计与识别的算法。该算法同时利用OFDM信号循环前缀产生的自相关和循环自相关特性,同步估计有用符号时间和符号周期。首先对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构造了代价函数并讨论了时变衰落信道条件下引入循环频率的数目对代价函数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循环自相关函数 盲信号处理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天线快速扫描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海林 杨力生 +1 位作者 谭晓衡 杨士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针对深空探测中地面站的窄波束天线对深空探测器的捕获问题,提出了在粗轨道预报情况下集馈源阵列电波束扫描和反射面机械扫描于一体的多波束-螺旋快速扫描方法。该方法将馈源阵列布置在反射面的焦平面进行馈电,利用物理光学法对每个馈... 针对深空探测中地面站的窄波束天线对深空探测器的捕获问题,提出了在粗轨道预报情况下集馈源阵列电波束扫描和反射面机械扫描于一体的多波束-螺旋快速扫描方法。该方法将馈源阵列布置在反射面的焦平面进行馈电,利用物理光学法对每个馈源激励反射面产生的次级远场方向图进行计算、分析,应用共轭场匹配技术在一定空域同时形成多个正交电扫波束,结合天线反射面的螺旋机械扫描对指定空域进行搜索。最后,对提出的多波束-螺旋扫描捕获方法与传统螺旋扫描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阵列馈电的多波束反射面天线具有更广的可视范围,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对指定空域的搜索,实现对深空探测器的捕获的同时获得了阵列增益,使更远的深空探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多波束 扫描 物理光学 焦平面 天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