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实时交通流的电动汽车灵活性多速率联合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春燕 赖伟彬 +3 位作者 刘杨 易德荣 杨坤 张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7,共8页
由于交通网-电网之间的耦合愈加紧密,电动汽车(EV)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调度的潜力愈加明显。针对现阶段交通网-电网耦合网络对交通流实时性考虑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计及实时交通流的EV灵活性多速率联合优化(MRCO)策略。构建考虑交通拥堵... 由于交通网-电网之间的耦合愈加紧密,电动汽车(EV)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调度的潜力愈加明显。针对现阶段交通网-电网耦合网络对交通流实时性考虑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计及实时交通流的EV灵活性多速率联合优化(MRCO)策略。构建考虑交通拥堵的动态交通模型,基于速度-流量实用模型建立道路实时车流量与等效道路邻接矩阵的关系,提出考虑拥堵的等效最优路径搜索算法;建立以电网侧为主体的EV灵活性实时调度模型,针对交通网-电网的EV调度时间尺度不同的问题,提出基于MRCO的实时滚动优化算法,以适应交通路况实时多变的要求。基于某区域路网及IEEE 33节点系统对所提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在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提高EV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灵活性 交通拥堵 实时调度 多速率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量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奇伟 龙学汉 +3 位作者 苗轶如 王益明 涂郁潇颖 汤梦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可同时兼顾开关损耗与稳态性能,但是其矢量确定方法与占空比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因此,本文面向电压源型PMSM驱动系统,提出一种可降低计算量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电机稳态运行时,将... 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可同时兼顾开关损耗与稳态性能,但是其矢量确定方法与占空比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因此,本文面向电压源型PMSM驱动系统,提出一种可降低计算量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电机稳态运行时,将第一最优矢量备选范围缩小至上一控制周期所采用的第一有效矢量及其相邻的两个矢量,再依次代入代价函数确定第一有效矢量,从而将比较次数从六次减小至三次。然后将剩余两个矢量与零矢量作为第二备选矢量,分别以q轴电流无差拍为条件计算占空比,再依次代入代价函数,确定使代价函数最小的矢量组合与占空比。最后,分别搭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对所提方法的稳定性、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控制在平均计算时间仅为15.3μs的前提下,可取得6.57%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及±0.4 N·m的转矩脉动,与其他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最优的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低计算量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选择 占空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T电路模型的谐波还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树永 江海 +3 位作者 戴甲水 郝良收 胡广富 朱豪帅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T在测量谐波时的测量误差增大。现有的基于电压传输特性的谐波测量方法难以在电压传输特性发生变化时动态计算CVT谐波。因此,文中搭建了计及中间变压器铁心饱和特性和杂散电容的CVT电路模型,通过逆向求解该模型,实现谐波的精准还原,最后对35 kV CVT进行谐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电压传递系数法相比,文中提出的谐波还原方法将谐波分量误差由94.6%降至7.1%,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中间变压器铁心处于非线性状态时一次侧电压的实际谐波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谐波测量 逆向求解 杂散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协同脉冲发生器的设计与研制
4
作者 董守龙 朱黎明 +3 位作者 岳亚琪 赵立胜 余亮 姚陈果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最近研究表明,采用高压纳秒脉冲协同低压微秒脉冲可以显著提高消融疗效。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协同脉冲发生器拓扑结构,主要包括2个分别由IGBT和MOSFET作为主开关的Mar...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最近研究表明,采用高压纳秒脉冲协同低压微秒脉冲可以显著提高消融疗效。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协同脉冲发生器拓扑结构,主要包括2个分别由IGBT和MOSFET作为主开关的Marx电路。通过开关的控制可灵活输出由高压纳秒脉冲和低压微秒脉冲组成的协同脉冲序列,并对其工作原理、电路仿真及原型样机进行了研究。最终采用半导体开关研制了一款参数灵活可调的全固态协同脉冲发生器,并在100Ω电阻负载上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纳秒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5 kV、脉宽0.2~1μs;微秒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5 kV、脉宽10~100μs,能够满足协同脉冲消融肿瘤的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MARX发生器 全固态 协同脉冲 肿瘤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合成酯绝缘油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5
作者 王飞鹏 夏章川 +5 位作者 高振发 方翎州 李博君 延思晨 王志 李剑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在我国“双碳”战略驱动下,电力装备绿色化转型亟需环保绝缘液体支撑。合成酯绝缘油凭借高燃点、可生物降解及优异热稳定性,适用于环保和安全要求严苛的场景,是我国高端环保电力装备所需的关键绝缘材料。本文梳理了我国合成酯绝缘油的... 在我国“双碳”战略驱动下,电力装备绿色化转型亟需环保绝缘液体支撑。合成酯绝缘油凭借高燃点、可生物降解及优异热稳定性,适用于环保和安全要求严苛的场景,是我国高端环保电力装备所需的关键绝缘材料。本文梳理了我国合成酯绝缘油的技术研发脉络,重点阐述多元醇酯分子设计、功能添加剂开发及混合油协同改性等核心技术突破,结合国产化设备应用案例,分析其在电力、新能源等领域的实践成效。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合成酯绝缘油技术已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但原料成本高、长期可靠性验证数据不足等瓶颈仍需突破。未来需通过生物基原料开发、连续化生产工艺升级,推动合成酯绝缘油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助力电力装备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酯 分子设计 功能添加剂 混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送受端电网连锁反应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6
作者 欧阳金鑫 陶睿 +2 位作者 庞茗予 潘馨钰 肖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0,共8页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之间耦合紧密,首次换相失败后若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后续换相失败、送端过电压和相邻直流相继换相失败等连锁反应。为此,提出了基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的送受端连锁反应抑制方法。分析了换相失败及控制系...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之间耦合紧密,首次换相失败后若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后续换相失败、送端过电压和相邻直流相继换相失败等连锁反应。为此,提出了基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的送受端连锁反应抑制方法。分析了换相失败及控制系统作用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送受端连锁反应的过程;通过对避免后续换相失败和整流站过电压的直流电流的解析,建立了单回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进一步推导了避免相继换相失败的直流电流范围,建立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进而提出了抑制送受端连锁反应的自适应电流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相继换相失败和后续换相失败,并缓解送端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暂态过电压 连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CSO的智能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联合评估模型
7
作者 余传祥 潘傲然 +2 位作者 毛文鹏 郭豪杰 余霖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7-127,共11页
针对当前智能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联合评估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improved 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CSO)的智能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联合评估模型。首先根据典型台区拓扑结构和电能量守恒定律确... 针对当前智能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联合评估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improved 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CSO)的智能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联合评估模型。首先根据典型台区拓扑结构和电能量守恒定律确定了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评估模型的适应度函数,并依据台区数据确定了参数范围。其次,采用变焦佳点集、威布尔最优值引导策略、蒲公英优化算法以及联想学习变异策略对沙猫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并经测试函数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最后,基于适应度函数和改进后的算法建立了智能电表误差和线损率联合评估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相比于带有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动态线损智能电表误差评估模型和智能电表误差与线损率联合评估的约束优化模型,所提方法在智能电表误差与线损率的评估精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表 线损率 沙猫群优化算法 误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相零脉冲插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过调制区域相电流重构策略
8
作者 宋洪博 李辉 +2 位作者 向学位 陈思宇 蒋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8,共10页
针对相电流重构技术在过调制区域时存在的重构盲区,提出一种基于单相零脉冲插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过调制区域相电流重构策略。首先,根据调制系数将过调制区域划分成过调制Ⅰ区和过调制Ⅱ区两个区域。其次,对过调制区域的相电流重构盲区进... 针对相电流重构技术在过调制区域时存在的重构盲区,提出一种基于单相零脉冲插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过调制区域相电流重构策略。首先,根据调制系数将过调制区域划分成过调制Ⅰ区和过调制Ⅱ区两个区域。其次,对过调制区域的相电流重构盲区进行详细分析,并在传统过调制区域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基于“盲区避让”策略提出单相零脉冲插入法,在占空比较大一相插入零脉冲,延长有效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实现过调制区域的相电流重构。最后,对电机过调制区域的电流重构效果、转速提升范围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过调制Ⅰ区、Ⅱ区的重构电流与实际电流具有较好的相合性,采用过调制策略后电机的最大转速从1800 r/min提升至2030 r/min,提升了12.8%,显著拓宽了电机的运行范围,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直流母线采样 相电流重构 零脉冲插入 过调制策略 盲区避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电压及放电时长对油纸绝缘劣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晓琴 朱洪斌 +4 位作者 杨延涛 冯上权 陈宸 赵学童 杨丽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8,共9页
为研究局部放电对油浸式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影响,文中建立了油纸绝缘局部放电试验平台,探讨了局部放电电压和持续时间对绝缘纸损伤、绝缘油中游离碳含量及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局部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显著影响绝缘纸劣化和游离碳... 为研究局部放电对油浸式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影响,文中建立了油纸绝缘局部放电试验平台,探讨了局部放电电压和持续时间对绝缘纸损伤、绝缘油中游离碳含量及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局部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显著影响绝缘纸劣化和游离碳生成。通过外观形貌和图像分析发现,随着放电电压和时间的增加,绝缘纸表面碳化痕迹增多,损伤面积明显扩大。当放电电压从20 kV升至45 kV时,放电120 s后游离碳含量增加约50.88%,且碳颗粒尺寸显著增大。放电时间延长导致游离碳含量和颗粒尺寸增加,尤其在45 kV电压下,放电时间从30 s延长至120 s,游离碳的增长率达到61.41%。文中揭示了局部放电与油纸绝缘劣化的关系,为油浸式电力设备的绝缘监测与维护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油纸绝缘 放电电压 放电时间 碳颗粒 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酯和矿物油中碳颗粒产生规律及其对油品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晓琴 朱洪斌 +4 位作者 冯上权 杨延涛 陈宸 赵学童 杨丽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0,共10页
放电产生的微小碳颗粒对变压器绝缘油性能的影响一直未得到行业足够的关注,天然酯和矿物油中碳颗粒产生机制的差异更是少有研究。文中以25号矿物绝缘油和FR3型天然酯绝缘油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油中碳颗粒的产生规律及其对油品电气性能的影... 放电产生的微小碳颗粒对变压器绝缘油性能的影响一直未得到行业足够的关注,天然酯和矿物油中碳颗粒产生机制的差异更是少有研究。文中以25号矿物绝缘油和FR3型天然酯绝缘油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油中碳颗粒的产生规律及其对油品电气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电击穿作用下两种绝缘油中产生碳颗粒的数量、粒径和形状等特征参数,并明确了碳颗粒对绝缘油击穿电压、介质损耗和直流电阻率等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击穿次数的增加,两种绝缘油中碳颗粒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且矿物油中碳颗粒数量约为天然酯的2~5倍;击穿后,两种绝缘油中80%以上的碳颗粒粒径分布在0~10μm,其中0~5μm颗粒占比随击穿次数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矿物油中大粒径碳颗粒的圆形度较天然酯低,形状更为不规则;击穿后产生的碳颗粒均对导致两种绝缘油的电性能劣化,其中矿物油受影响更为显著,在击穿50次后,其介损上升了427.3%,电阻率下降了65.2%;相比之下,天然酯的介损仅增加了7.8%,而电阻率也仅下降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绝缘油 天然酯绝缘油 碳颗粒 产生规律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碳化硅MOSFET阈值电压漂移的驱动电路
11
作者 赵柯 蒋华平 +6 位作者 汤磊 钟笑寒 谢宇庭 胡浩伟 肖念磊 黄诣涵 刘立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56,共7页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的阈值电压漂移严重影响了其在应用中的可靠性。针对该问题,文中总结了碳化硅MOSFET阈值电压漂移的特点与现有的理论模型,提出抑制阈...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的阈值电压漂移严重影响了其在应用中的可靠性。针对该问题,文中总结了碳化硅MOSFET阈值电压漂移的特点与现有的理论模型,提出抑制阈值电压漂移的驱动方法与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通过引入中间电平的方式,将被控器件关断动态过程与关断稳态后的栅极电压区分开来,以此来达到降低碳化硅MOSFET的阈值电压漂移量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留负栅极关断电压的优势。搭建了实验平台来验证该驱动电路对碳化硅MOSFET阈值电压漂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文中的实验条件下该驱动电路相比于传统的驱动方式阈值电压漂移量降低了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 阈值电压 栅极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耦合与TMR的绝缘子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
12
作者 宴方方 索春光 +1 位作者 张文斌 朱俊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70,共12页
中压配电线路及其稳定电流应用环境下,针对传统电压电流分离测量、一二次融合后绝缘子内部安全性、电压测量增益难以确定和TMR电流测量抗干扰的局限,故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耦合与TMR磁传感的绝缘子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一方面提出设计绝... 中压配电线路及其稳定电流应用环境下,针对传统电压电流分离测量、一二次融合后绝缘子内部安全性、电压测量增益难以确定和TMR电流测量抗干扰的局限,故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耦合与TMR磁传感的绝缘子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一方面提出设计绝缘子内嵌电压传感单元各结构参数的仿真优化方法,从电场分布均匀性与绝缘强度等方面去仿真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得出绝缘子模型尺寸限定条件下的最佳结构参数,从而实现电压传感单元融入绝缘子内部后的感应电场均匀化、传递函数确定化和局部放电的相对最小化,保证绝缘子的安全性并提高电压测量精度;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置于绝缘子顶端的基于TMR的开口式两级磁环电流传感器,通过仿真分析磁敏感特性来设计得出磁环各尺寸参数,从而提高磁测量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和磁场均匀度,实现开环下较宽量程电流信号的准确测量。最终设计一体化传感结构与系统来进行多项实验,工频下1~14 kV内显示有效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49%,10 kV输入与干扰并存时相对误差为1.41%;工频下1~120 A内2 A及以上示波器采集下的误差在1.2%以内,20 A输入与干扰并存下相对误差为-1.129%;其测试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可保证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精度、稳定性和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流一体化测量 电场耦合 TMR磁传感 多级磁环 配电网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联邦学习隐私保护及恶意检测的联合算法
13
作者 徐宜航 毛玉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27-340,共14页
针对联邦学习中同时存在的数据隐私保护与恶意对手检测问题,提出同态加密-阈值秘密共享联合加密算法(HE-SS)。该算法基于消息向量映射为明文多项式插值原理,在同态加密复平面单位圆编码插槽之外确定一组阈值共享密钥,将梯度信息隐式地... 针对联邦学习中同时存在的数据隐私保护与恶意对手检测问题,提出同态加密-阈值秘密共享联合加密算法(HE-SS)。该算法基于消息向量映射为明文多项式插值原理,在同态加密复平面单位圆编码插槽之外确定一组阈值共享密钥,将梯度信息隐式地转化为密文片段,并利服务器协同计算,建立抵抗性聚合协议。该算法在多方密文运算中保持线性同态性,支持不揭露隐私的向量相似度判别,解决了多方计算问题中隐私保护与恶意检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了特定环境下匿名化恶意节点识别。对于同时存在推理攻击和拜占庭攻击的联邦学习场景,测试结果表明,HE-SS算法能够较好地保护客户端敏感原始信息,并且在全局模型收敛性以及准确率表现上,优于现有主流防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FL) 隐私保护 对手检测 同态加密 阈值密钥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残差网络融合波形与天气信息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方法
14
作者 林丰恺 王建 +3 位作者 赵启 薛汉 彭寅章 南东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3-33,共11页
针对现有基于暂态波形图像识别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因使用的输入特征相对单一而无法进一步细分故障原因的问题,基于多模态残差网络,提出了一种融合暂态波形与天气特征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不同原因的输电线... 针对现有基于暂态波形图像识别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因使用的输入特征相对单一而无法进一步细分故障原因的问题,基于多模态残差网络,提出了一种融合暂态波形与天气特征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不同原因的输电线路故障在暂态波形和天气条件方面的特征差异。其次,以暂态波形图像和故障发生时天气情况的独热编码作为改进多模态残差网络分类器的输入。然后,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网络提取得到的故障暂态波形图像特征和天气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实现多模态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最后,完全采用真实故障录波数据开展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故障原因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4.87%。相比于传统的故障辨识方法,网络所需的故障特征量更少、对易混淆故障的辨识效果更好、辨识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辨识 多模态 残差网络 天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Diffusion-Based WGANGP的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15
作者 陈新岗 敖怡 +5 位作者 张知先 马志鹏 张文轩 万福 况露 罗博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64-2173,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拉曼光谱与扩散模型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GP)方法,用于提高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检测精度。凭借拉曼光谱技术无接触、不损耗的优势,可通过其分析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材料的老化产物来评估变... 提出了一种结合拉曼光谱与扩散模型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GP)方法,用于提高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检测精度。凭借拉曼光谱技术无接触、不损耗的优势,可通过其分析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材料的老化产物来评估变压器的老化程度。结合深度学习分类模型简化了拉曼光谱数据预处理过程,但此类模型对训练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有较高要求,由于热加速老化实验周期长,导致可用于训练的有效拉曼光谱数据集相对稀少,限制了分类模型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的数据增强方法,即基于扩散模型的WGANGP(Diffusion-Based WGANGP),该方法通过将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前向加噪过程与WGANGP相结合,向WGANGP中引入实例化的噪声,去除了传统WGANGP的生成器结构中的复杂向上采样过程,简化了数据增强模型结构,有利于模型参数优化。相比于传统GAN及其变体,这种方法不仅保持了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样本拉曼光谱数据集的原始特征峰特征与老化程度相关的基线漂移趋势,且与原始数据集特征保持近似的空间分布,生成的数据集信噪比(SNR)为24.84 dB,相比于原始数据集提高了32.11%;同时,也提升了生成样本的多样性,提高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老化诊断模型的泛化能力、定量分析能力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iffusion-Based WGANGP数据增强模型所生成的拉曼光谱数据集,在多个分类模型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数据增强方法,特别是在与ResNet-SVM分类模型结合时,在Accuracy(准确性,0.9974)、F1 score(F1分数,0.9969)、Recall(召回率,0.9960)和Precision(精确度,0.9980)四个评价指标上均表现出优势,这表明改进后的数据增强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变压器老化绝缘油样本稀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分类模型对变压器老化状态的定量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纸绝缘 拉曼光谱 Diffusion-Based WGANGP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网日理论线损率的概率分析方法
16
作者 侯兴哲 王思韡 +7 位作者 苏宇 程瑛颖 陈文礼 陈飞宇 吴至友 黄浩川 何艺铭 颜伟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针对低压配网确定性日理论线损率计算难以支撑其波动范围的量化考核问题,提出一种低压配网日理论线损率的概率分析方法。首先,考虑低压配网三相四线接线实际,假设已知配变低压侧三相电压、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三相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 针对低压配网确定性日理论线损率计算难以支撑其波动范围的量化考核问题,提出一种低压配网日理论线损率的概率分析方法。首先,考虑低压配网三相四线接线实际,假设已知配变低压侧三相电压、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三相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随机模型并进行模拟。考虑源荷相关性,采用等概率变换原则与秩相关结合的拉丁超立方技术抽样。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采用考虑三相不平衡的注入电流牛顿法计算潮流结果及日线损率的概率分布,为低压配网降损提供决策依据。最后,以实际低压配网衡山花园的实测数据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网 理论线损率 概率分布 拉丁超立方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电流激励下GIS隔离开关机械缺陷的振动非线性行为及其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旭 郝建 +3 位作者 李滢 邵子琦 钟尧 蒋西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9-589,共11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机械缺陷是导致设备故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开展了变频电流激励模式下隔离开关底座松动缺陷的时频域振动图谱变化规律研究,进行了波形因子、重心频率等6个振动特征量的量化分析,采用灰...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机械缺陷是导致设备故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开展了变频电流激励模式下隔离开关底座松动缺陷的时频域振动图谱变化规律研究,进行了波形因子、重心频率等6个振动特征量的量化分析,采用灰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研究提出了变频电流激励模式下GIS隔离开关底座松动缺陷严重程度辨识方法。结果表明:GIS隔离开关缺陷振动信号特征量与电流激励频率具有强相关性,与单一工频电流激励模式相比,变频电流激励具备更有效检测GIS设备机械缺陷的优势;基于126 kV真型GIS试验平台验证获得构建的隔离开关底座松动缺陷辨识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该研究成果为揭示GIS设备的非线性机械振动特性及提升其机械缺陷检测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变频电流激励 机械缺陷 非线性行为 缺陷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增容与无功支撑的混合型智能软开关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健 吴逸凡 +5 位作者 陶安琪 王蕊 王强钢 周念成 刘皓明 易永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5,共8页
传统智能软开关(SOP)替换联络开关的工作模式使得支路传输功率完全受到SOP容量约束,限制了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潮流转移能力。为此设计了结构灵活、控制模式可变的混合型智能软开关(HOP),并提出了考虑网络增容与无功支撑协同的HO... 传统智能软开关(SOP)替换联络开关的工作模式使得支路传输功率完全受到SOP容量约束,限制了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潮流转移能力。为此设计了结构灵活、控制模式可变的混合型智能软开关(HOP),并提出了考虑网络增容与无功支撑协同的HOP优化配置方法。分析了HOP在不同支路传输容量下的4种控制模式,并建立了考虑联络线和SOP功率流向的HOP功率模型;为获得光伏出力和负荷需求代表性场景,提出了基于堆叠自编码器特征提取的场景生成方法;考虑到HOP联络开关状态对潮流和网络拓扑的影响,推导含HOP的支路潮流方程约束,建立了考虑配电网重构的HOP优化配置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处理将优化配置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算例结果表明HOP能够应对支路增容需求,降低配电网规划成本,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智能软开关 配电网重构 网络增容 无功支撑 场景生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负载金属-有机复合材料对老化植物绝缘油吸附净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强 黄正勇 +3 位作者 梁苏宁 杨智 邵先军 郑一鸣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8,共6页
植物绝缘油在电气设备中易老化产生甲酸、乙酸和甲醛等极性小分子物质,降低绝缘油的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影响设备运行安全。为解决绝缘油品质劣化的问题,可以采用吸附工艺对老化后植物绝缘油进行净化处理,减少老化产生的极性小分子杂质... 植物绝缘油在电气设备中易老化产生甲酸、乙酸和甲醛等极性小分子物质,降低绝缘油的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影响设备运行安全。为解决绝缘油品质劣化的问题,可以采用吸附工艺对老化后植物绝缘油进行净化处理,减少老化产生的极性小分子杂质。本文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2-甲基咪唑锌盐(ZIF-8)/氧化铝(Al_(2)O_(3))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对老化植物绝缘油进行吸附净化,并对吸附净化后植物绝缘油的理化和电气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ZIF-8/Al_(2)O_(3)复合材料吸附净化后,植物绝缘油的酸值和介质损耗因数明显降低,体积电阻率和起始氧化温度显著提高,品质明显提升。此外,分子模拟结果也表明,ZIF-8/Al_(2)O_(3)复合材料对植物绝缘油中极性小分子的吸附能力优于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绝缘油 复合材料 ZIF-8 吸附 极性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M正切趋近律无位置传感器角度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奇伟 蒋东昊 +3 位作者 王益明 张雪锋 刘津成 陈杨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在负载转矩突变的动态过程中,基于PI调节器的角度补偿方法作用时PMSM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SMO)转子电角度估算误差波动剧烈,因此依据角度估算误差的定义,建立了转子电角度补偿算法的数学模型。根据滑模控制和趋近律理论,提出了基于正切... 在负载转矩突变的动态过程中,基于PI调节器的角度补偿方法作用时PMSM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SMO)转子电角度估算误差波动剧烈,因此依据角度估算误差的定义,建立了转子电角度补偿算法的数学模型。根据滑模控制和趋近律理论,提出了基于正切趋近律的变步长闭环角度补偿方法,选择角度估算误差的半角正切值作为角度调节步长,并通过前馈解耦得到的角度估算误差正余弦信号计算该步长,实现了对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的改善。根据归一化灵敏度的定义,分析调节步长随角度估算误差变化的灵敏度,提出了基于归一化补偿灵敏度的系统动态性能分析方法,衡量两种补偿算法作用下系统的动态性能。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正切趋近律补偿方法具有更高的归一化补偿灵敏度,在负载转矩突变等角度估算误差变化剧烈的工况下能够实现更好的补偿效果,抑制估算角度误差的波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补偿方法,正切趋近律补偿方法能够将突加额定转矩动态过程中角度估算误差的波动幅度降低61.9%,动态过程持续时间缩短23%,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角度估算误差 PI补偿方法 滑模控制 正切趋近律 归一化补偿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