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含油气系统探讨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富强 李后蜀 +2 位作者 胡雪 刘家铎 孙锡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由于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多套烃源岩、构造复杂性等 )使沙四上亚段复式含油气系统呈现垂向叠置、由断裂沟通、一藏多源 (既有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有机烃源 ,又有深部无机烃源 )的复杂面貌。根据实际情况 ,尝试将渤南... 由于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多套烃源岩、构造复杂性等 )使沙四上亚段复式含油气系统呈现垂向叠置、由断裂沟通、一藏多源 (既有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有机烃源 ,又有深部无机烃源 )的复杂面貌。根据实际情况 ,尝试将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复式含油气系统进一步划分为Es3 -Es4 ( !)、Es4 -Es4 ( !)、无机烃 -Es4 ( ?)等 3个子系统 ,并对其要素、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洼陷带向缓坡带方向应主要寻找上倾尖灭型及砂泥岩交互型油气藏 ,在陡坡带方向应主要寻找湖底扇型油气藏 ,在洼陷中心应主要寻找砂岩透镜体型、泥岩裂缝型油气藏以及构造 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等。图 3参 6 (吴富强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沙四上亚段 含油气系统 复式含油气系统 无机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成岩史恢复及成岩模式建立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富强 李后蜀 +1 位作者 胡雪 刘家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地质特征。研究了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的成岩作用 ,重点探讨了泥岩和砂岩中粘土矿物对深部储集层的影响。依据胶结物交代关系、压实作用特征、孔隙演化特点、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演化特征 ,恢复其成岩史 。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沙四段 成岩作用 成岩史 成岩模式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浊积体沉积相划分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富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简述了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地质特征,综述了浊积岩内涵及其形成序列和模式。对渤南洼陷6口井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微相进行了研究,从深水环境的岩性标志、密度流成因的岩石构造标志、浊积成因的粒度分布特征、地震和测井响应及适... 简述了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地质特征,综述了浊积岩内涵及其形成序列和模式。对渤南洼陷6口井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微相进行了研究,从深水环境的岩性标志、密度流成因的岩石构造标志、浊积成因的粒度分布特征、地震和测井响应及适宜的形成条件等五个方面论证在洼陷带半深湖相、深湖相沉积背景下发育了湖底扇及远源砂砾岩透镜体,分析了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沉积相 沉积沙体 浊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富强 李后蜀 +1 位作者 周勇 胡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5,共3页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人们逐渐认识到深部储层并非是一封闭、孤立的系统 ,而是一典型的耗散系统 ,其含油气性受深部壳幔结构控制。借助非线性动力学思想 ,尝试提出“深部储层动力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它的基本研究...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人们逐渐认识到深部储层并非是一封闭、孤立的系统 ,而是一典型的耗散系统 ,其含油气性受深部壳幔结构控制。借助非线性动力学思想 ,尝试提出“深部储层动力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它的基本研究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耗散系统 壳幔结构 储层动力学 地质作用 油气储藏 深部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