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紫坪铺水库工程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肖珩 顾恒岳 盛湘渝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61-66,共6页
提出了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并用于岷江紫坪铺水库工程移民的实际,对库区的环境容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移民 环境容量 大农业系统 水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农村不同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程川 陈蓓 任绍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8,共3页
通过对重庆农村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及消费指标的调查分析,得出重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收入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农民生活的改善,薪柴、秸秆的使用比例降低,煤炭、电、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使用比例提... 通过对重庆农村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及消费指标的调查分析,得出重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收入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农民生活的改善,薪柴、秸秆的使用比例降低,煤炭、电、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农民收入较低是导致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和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农村 经济收入 能源结构 消费指标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冲击地压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晓军 鲜学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总结和论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研究煤岩体系发生冲击地压理论方面的进展,探讨了在冲击机理方面研究的趋势,并对国内外现今所采用的预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今后在预测预报工作和防治措施研究及实践方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突变 分形 分叉 混沌动力学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模型探讨——以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川 谭进 朱明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分析重庆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资源优势 ,指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是重庆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绿地系统构架模式 。
关键词 地市绿地建设 带状绿地 自然林地 山水园林城市 重庆 绿地系统 绿化体系 城市主体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元分析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衍 顾恒岳 孙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8-42,共5页
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 物元分析 大气质量评价 可拓集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工程研究生培养及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宏图 尹光志 鲜学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80-84,共5页
结合重庆大学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阐述对研究生培养及改革教学方式的有益探索,其成果为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教学方式 采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质量分级的混合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林衍 顾恒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5期61-67,共7页
针对综合质量指数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混合加权模式。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将混合加权模式与灰色局势决策法相结合,用于环境质量评价。
关键词 灰色局势决策 环境质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重庆区段回水计算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8
作者 顾恒岳 钱小蓉 盛湘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86-90,共5页
通过实测洪水资料的调查和考证,指出在三峡水库回水计算的最新成果中,与重庆区段回水末端以上与同频率实测天然洪水位相比尚有大大超过0.3m的回水塞高,或者出现负壅高(回水水位低于同频率天然水位)的严重反常现象,进而提出了深... 通过实测洪水资料的调查和考证,指出在三峡水库回水计算的最新成果中,与重庆区段回水末端以上与同频率实测天然洪水位相比尚有大大超过0.3m的回水塞高,或者出现负壅高(回水水位低于同频率天然水位)的严重反常现象,进而提出了深入核实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回水曲线 淹没 移民 回水童高 回水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城镇迁建环境影响评价
9
作者 盛相渝 薛联芳 +1 位作者 钱小蓉 顾恒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92-97,共6页
在对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淹没及城镇迁建的调查基础上,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地质地貌、大气和噪声、水质、森林植被、土壤侵蚀、城镇人口、社会经济等),并分析了水库淹没及城镇迁建的综合影响评价,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对三峡工程... 在对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淹没及城镇迁建的调查基础上,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地质地貌、大气和噪声、水质、森林植被、土壤侵蚀、城镇人口、社会经济等),并分析了水库淹没及城镇迁建的综合影响评价,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对三峡工程等大中型水库城建迁建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城镇迁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水平复杂矿井深部开拓延伸主体工程的优化
10
作者 徐映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运用系统工程优化理论,对开采有五十余年历史,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冒顶等自然灾害俱全的多灾害,多水平,多环节,多系统的老矿井──南桐煤矿七水平延伸方案的主体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经济数学模型,并以年吨煤费用... 运用系统工程优化理论,对开采有五十余年历史,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冒顶等自然灾害俱全的多灾害,多水平,多环节,多系统的老矿井──南桐煤矿七水平延伸方案的主体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经济数学模型,并以年吨煤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借助计算机对二万多个方案及其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并相应得出年吨煤费用随煤层倾角,阶段垂高,采区长度而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开拓延伸 主体工程 矿井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裂缝形态与缝内压力分布 被引量:30
11
作者 阳友奎 肖长富 +1 位作者 邱贤德 吴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26,共7页
首先根据岩石断裂力学理论证明了水力压裂裂缝具有与缝内压力分布无关的椭圆形自相似扩展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断裂力学与流体力学给出了水力压裂裂缝内压力分布的近似解析解。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裂缝形态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渗透率对酸化作用响应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博 文光才 +2 位作者 孙海涛 杨硕 田成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19-2025,共7页
酸化手段是油气井提高产能的重要手段,较小的酸化规模有可能极大地提高油气井产量,这对具有低渗透性特点的煤层气井开发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酸液作用前后煤粉的矿物成分极限反应率和煤岩芯的渗透率,分析了酸化作用后煤粉... 酸化手段是油气井提高产能的重要手段,较小的酸化规模有可能极大地提高油气井产量,这对具有低渗透性特点的煤层气井开发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酸液作用前后煤粉的矿物成分极限反应率和煤岩芯的渗透率,分析了酸化作用后煤粉极限反应率和煤岩芯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层中原始的孔裂隙发育和矿物成分组成对渗透率的大小具有重要影响;酸化手段可有效提高煤层渗透率,对于试验煤样,渗透率最大提高了18.42倍,盐酸质量分数在12%~15%为最佳。酸化时间过长会造成渗透率小幅度降低,应控制反应时间在12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煤层气 渗透率 极限反应率 碳酸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体失稳的突变理论模型 被引量:20
13
作者 尹光志 李贺 +1 位作者 鲜学福 冯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3-28,共6页
用突变理论的方法研究了在水平力和垂直力作用下煤岩体的稳定性问题。导出了系统的,总势能函数表达式并建立了该系统的尖角(CUSP)型突变模型,得出了水平力和垂直力控制空间中使系统失稳的分叉集并分析了由于它们的变化而导致煤... 用突变理论的方法研究了在水平力和垂直力作用下煤岩体的稳定性问题。导出了系统的,总势能函数表达式并建立了该系统的尖角(CUSP)型突变模型,得出了水平力和垂直力控制空间中使系统失稳的分叉集并分析了由于它们的变化而导致煤岩体状态突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岩移理论 岩体失稳 突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填充理论研究无烟煤和炭对甲烷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昌国 鲜晓红 +1 位作者 张代钧 鲜学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5-79,共5页
采用自制的容量法吸附测量装置,对四川渡口红泥煤矿的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在-21℃~50℃范围吸附甲烷进行了对比测量,用微孔填充理论处理了吸附数据,详细讨论了微孔填充理论与其它吸附理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吸... 采用自制的容量法吸附测量装置,对四川渡口红泥煤矿的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在-21℃~50℃范围吸附甲烷进行了对比测量,用微孔填充理论处理了吸附数据,详细讨论了微孔填充理论与其它吸附理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吸附甲烷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在讨论热力学参数时,以微孔填充理论的结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 微孔填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盐溶解特性及其传质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肖长富 阳友奎 +2 位作者 吴刚 李昌平 邱贤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51-57,共7页
通过岩盐溶解特性和NaCl溶液扩散两实验研究。探讨了构成岩盐溶解过程的NaCl从岩盐体的溶解分离过程和NaCl溶液的传质过程。得出了岩盐溶解速率和扩散系数随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岩盐溶液的动态平衡微分... 通过岩盐溶解特性和NaCl溶液扩散两实验研究。探讨了构成岩盐溶解过程的NaCl从岩盐体的溶解分离过程和NaCl溶液的传质过程。得出了岩盐溶解速率和扩散系数随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岩盐溶液的动态平衡微分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 溶解速率 传质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应力状态下水力压裂的破裂模式 被引量:16
16
作者 阳友奎 肖长富 +1 位作者 吴刚 邱贤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0-35,共6页
分析了水力压裂中各种可能的破裂模式及其相应的破裂压力,并给出了实际上究竟发生了哪类破裂的判定方法。分析表明,孔壁处的初始破裂模式依据不同的地应力状态和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而表现为纯拉破坏或剪切破坏,且引起铅直剪切破裂的应... 分析了水力压裂中各种可能的破裂模式及其相应的破裂压力,并给出了实际上究竟发生了哪类破裂的判定方法。分析表明,孔壁处的初始破裂模式依据不同的地应力状态和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而表现为纯拉破坏或剪切破坏,且引起铅直剪切破裂的应力状态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破裂模式 拉伸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桐煤的导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云贵 鲜学福 +2 位作者 谭学术 张广洋 许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对南桐煤田的青年矿煤样、南桐矿煤样及鱼田堡矿煤样的导电性质进行了实验测定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电场强度范围(3.3×10~3~1.7×10~5v/m)内,煤的电阻率是外加电场强度的函数,随着外电场强度的增高,煤的电阻率将下降... 对南桐煤田的青年矿煤样、南桐矿煤样及鱼田堡矿煤样的导电性质进行了实验测定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电场强度范围(3.3×10~3~1.7×10~5v/m)内,煤的电阻率是外加电场强度的函数,随着外电场强度的增高,煤的电阻率将下降。实验结果还表明,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其导电性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性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桐煤镜质组非晶结构的X射线衍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代钧 陈昌国 +1 位作者 徐龙君 鲜学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2-77,共6页
本文对经典煤核结构模型评述后,提出了多元非晶煤结构概念。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南桐煤镜质组的原子径向分布,论证了煤大分子中同时存在芳香结构单元和脂环结构单元,它们对X射线衍射强度均有贡献,非晶煤结构的有序性不大于1n... 本文对经典煤核结构模型评述后,提出了多元非晶煤结构概念。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南桐煤镜质组的原子径向分布,论证了煤大分子中同时存在芳香结构单元和脂环结构单元,它们对X射线衍射强度均有贡献,非晶煤结构的有序性不大于1nm。文中还讨论了非晶煤结构模型,以及煤结构在煤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结构 X射线衍射 原子径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广洋 谭学术 +1 位作者 鲜学福 杜云贵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3-57,共5页
研究了地应力、地电场对煤层瓦斯运移的影响,并应用渗流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考虑地应力、地电场在内的煤层瓦斯渗流方程。
关键词 渗流方程 瓦斯流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盐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刘成伦 徐龙君 鲜学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4,共4页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盐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范围内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 ;在较高的浓度范围内 ,首次发现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和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中的压力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类似。利用浓度与...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盐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范围内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 ;在较高的浓度范围内 ,首次发现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和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中的压力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类似。利用浓度与电导率间的定量关系确定水溶液中盐的浓度 ,比传统的重量法和滴定法快速且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盐浓度 回归分析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