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视交叉传感阵列对蛋白质及其热变性过程的快速识别
被引量:
4
1
作者
霍丹群
李娟
+5 位作者
董家乐
侯长军
黄承洪
戴斌
法焕宝
张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2-2429,共8页
以卟啉及其衍生物和特异性染料为敏感化学元件,基于交叉响应原理构建了识别蛋白质的可视6×6阵列.该阵列以颜色差谱图显示其与蛋白质作用呈现的特异性光谱反应,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阵...
以卟啉及其衍生物和特异性染料为敏感化学元件,基于交叉响应原理构建了识别蛋白质的可视6×6阵列.该阵列以颜色差谱图显示其与蛋白质作用呈现的特异性光谱反应,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阵列可以鉴别模式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牛血红蛋白(BHb)和卵清白蛋白(Ova)及其混合物,且有望实现定量分析.此外,阵列的高敏感性使其不仅能识别天然蛋白质和不同变性程度的蛋白质,还能对其热变性过程进行可视化实时监控.该阵列产生的特殊颜色变化与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微环境pH值的差异及溶解度有关.因此,该方法不仅能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识别,为蛋白质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提供新途径,而且在临床医学和食品安全等的实时快速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可视交叉传感阵列
蛋白质识别
变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4
2
作者
钟军
蒋雪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2-286,共5页
在现代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能够检测药物分子化学组成、结构及其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而光谱分析(包括红外、紫外和核磁共振)是最常用的分析手段。其中,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通过检测组成有机...
在现代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能够检测药物分子化学组成、结构及其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而光谱分析(包括红外、紫外和核磁共振)是最常用的分析手段。其中,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通过检测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原子核在周围化学环境影响下的跃迁规律,来获得反映核相关性质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包含了详尽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核磁共振波谱能在液态、固态、气态,甚至在生物原位环境等多种复杂条件下,提供体系中分子组成、原子水平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等丰富信息,特别是药物研发中极其重要的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信息。因此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而有关核磁共振波谱专门应用于药物研发方面的综述并不多见。由此,在简单阐述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药物靶标生物大分子受体的结构与动力学、药物设计与筛选,以及药物代谢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系统的为分析工作者们提供核磁共振波谱在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
大分子结构
药物设计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视交叉传感阵列对蛋白质及其热变性过程的快速识别
被引量:
4
1
作者
霍丹群
李娟
董家乐
侯长军
黄承洪
戴斌
法焕宝
张良
机构
重庆大学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
大学生
物流
变
科学与
技术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化学化工
学院
国家固态酿造
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2-24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171414,3077056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2012BAI19B03)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CDJXS11231178,CDJXS102300)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批准号:2011IK254)
重庆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平台资助
文摘
以卟啉及其衍生物和特异性染料为敏感化学元件,基于交叉响应原理构建了识别蛋白质的可视6×6阵列.该阵列以颜色差谱图显示其与蛋白质作用呈现的特异性光谱反应,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阵列可以鉴别模式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牛血红蛋白(BHb)和卵清白蛋白(Ova)及其混合物,且有望实现定量分析.此外,阵列的高敏感性使其不仅能识别天然蛋白质和不同变性程度的蛋白质,还能对其热变性过程进行可视化实时监控.该阵列产生的特殊颜色变化与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微环境pH值的差异及溶解度有关.因此,该方法不仅能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识别,为蛋白质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提供新途径,而且在临床医学和食品安全等的实时快速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卟啉
可视交叉传感阵列
蛋白质识别
变性蛋白
Keywords
Prophyrin
Colorimetric cross-responsive sensor array
Protein identification
Denatured protein
分类号
O656.21 [理学—分析化学]
Q518.4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4
2
作者
钟军
蒋雪梅
机构
重庆大学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2-2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34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新教师类,20120191120032)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一般项目(cstc2012jjA058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QDXWL-2012-123及CQDXWL-2013-028)资助
文摘
在现代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能够检测药物分子化学组成、结构及其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而光谱分析(包括红外、紫外和核磁共振)是最常用的分析手段。其中,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通过检测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原子核在周围化学环境影响下的跃迁规律,来获得反映核相关性质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包含了详尽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核磁共振波谱能在液态、固态、气态,甚至在生物原位环境等多种复杂条件下,提供体系中分子组成、原子水平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等丰富信息,特别是药物研发中极其重要的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信息。因此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而有关核磁共振波谱专门应用于药物研发方面的综述并不多见。由此,在简单阐述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药物靶标生物大分子受体的结构与动力学、药物设计与筛选,以及药物代谢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系统的为分析工作者们提供核磁共振波谱在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概貌。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
大分子结构
药物设计
药物代谢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Drug design
Drug metabolism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视交叉传感阵列对蛋白质及其热变性过程的快速识别
霍丹群
李娟
董家乐
侯长军
黄承洪
戴斌
法焕宝
张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钟军
蒋雪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