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腌制萝卜腐败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付晓红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134,137,共4页
通过对巴氏杀菌腐败变软的腌制萝卜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得到两株腐败细菌及一株真菌。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两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为新缝匠菌。通过对腐败菌的耐受温度、耐酸和耐盐性质研究发... 通过对巴氏杀菌腐败变软的腌制萝卜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得到两株腐败细菌及一株真菌。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两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为新缝匠菌。通过对腐败菌的耐受温度、耐酸和耐盐性质研究发现,在加工过程中,控制7%的含盐量、pH4.5及80℃巴氏杀菌15min,可以有效控制3株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本研究结果为腌制萝卜的防腐保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微生物 分离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中元 刘静 张传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7,共4页
绿僵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寄主达200多种。其侵染寄主昆虫的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ST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干扰技术等方法对绿僵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绿僵菌作为... 绿僵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寄主达200多种。其侵染寄主昆虫的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ST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干扰技术等方法对绿僵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绿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应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绿僵菌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参与体表附着阶段基因、体壁穿透阶段基因、体内定殖阶段基因及其产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致病基因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蜕皮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书坤 李敏 +1 位作者 郑小莉 张正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02,105,共5页
蜕皮是昆虫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理行为,研究与昆虫蜕皮相关的基因不仅有助于了解昆虫蜕皮发育机理,还有利于寻找新的杀虫靶标;对昆虫蜕皮基因的研究已经成为昆虫发育生物学和新型杀虫剂开发领域的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蜕皮是昆虫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理行为,研究与昆虫蜕皮相关的基因不仅有助于了解昆虫蜕皮发育机理,还有利于寻找新的杀虫靶标;对昆虫蜕皮基因的研究已经成为昆虫发育生物学和新型杀虫剂开发领域的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系统归纳了目前已报道的几类昆虫蜕皮基因及其功能,分析和探讨了这些基因在植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蜕皮 发育 害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含笑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明春 邓伟 +3 位作者 吴玉 王国民 杨迎伍 李正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93,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了重庆地区含笑鲜花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从含笑鲜花水蒸气蒸馏和同时蒸馏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8种和36种化合物,分别...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了重庆地区含笑鲜花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从含笑鲜花水蒸气蒸馏和同时蒸馏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8种和3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928%和90.555%。两种方法提取的含笑鲜花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12%和0.26%,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萜烯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τ-榄香烯、石竹烯、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D、α-布藜烯、(Z)-5,11,14,17-二十碳四烯酸甲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笑 挥发油 萜烯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符勇耀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4-29,共6页
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标记一直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是限制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瓶颈之一。筛选安全标记基因替代抗生素标记基因已成为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和促进转基因植物应用的重要策略。综述了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产生背景、系统... 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标记一直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是限制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瓶颈之一。筛选安全标记基因替代抗生素标记基因已成为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和促进转基因植物应用的重要策略。综述了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产生背景、系统分类、筛选原理及不同起源的标记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选用植物内源标记基因已成为转基因植物安全标记基因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抗性标记 安全标记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品中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及固相化试剂盒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伟 李正国 +3 位作者 杨平 杨迎伍 邓伟 王国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5-258,共4页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是肉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对肉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以及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分别设计出三对特异性引物,通...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是肉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对肉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以及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分别设计出三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集成快速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在肉品中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CFU/g,整个检测时间在24h以内。集成的试剂盒检测性能良好,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以及临床检验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重叠PCR法进行单链抗体基因扩增和点突变 被引量:4
7
作者 符勇耀 李正国 +3 位作者 李泮志 邓伟 杨迎伍 王中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单链抗体基因或位点突变是抗体文库构建或稳定表达的关键和难点,国内外文献未见其方法学的系统报道。以不同VH、VL和Linker基因为拼接模板进行重叠PCR,针对影响重叠PCR扩增的拼接类型,引物设计,反应条件等进行... 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单链抗体基因或位点突变是抗体文库构建或稳定表达的关键和难点,国内外文献未见其方法学的系统报道。以不同VH、VL和Linker基因为拼接模板进行重叠PCR,针对影响重叠PCR扩增的拼接类型,引物设计,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两段重叠连接比三段更容易实现,且扩增效果好;引物的互补序列长度一般应大于15bp,且在18—24bp时扩增效果最好;退火温度在52—600C,Mg^2+浓度在1.5—2.5mM时对拼接的效果影响较小;直接或间接使用拼接模板均可以实现重叠PCR的扩增。利用优化策略,首次构建了抗除虫菊酯的scFv基因文库并引入抗XAC糖蛋白scFv基因的点突变,为除虫菊酯抗体文库构建和抗XAC重组抗体的稳定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PCR 优化 单链抗体基因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EBF2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遗传转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玉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0-494,共5页
为研究番茄EBF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了全长EBF2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在烟草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 为研究番茄EBF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了全长EBF2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在烟草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构建成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启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EBF2,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MicroTom番茄。经PCR及GUS组织染色检测,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F2基因 亚细胞定位 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海藻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军娥 刘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0,共3页
为了解海藻糖酶的研究进展,从对昆虫海藻糖与海藻糖酶、昆虫海藻糖酶的酶学性质与海藻糖酶基因、昆虫海藻糖酶抑制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作为杀虫靶标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昆虫 海藻糖 海藻糖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橙CsCA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丽艳 李正国 +4 位作者 樊晶 高雪 杨迎伍 邓伟 郝彦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从脐橙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CAB基因家族的同源EST序列,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成功克隆得到984bp的CsCAB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108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CAB包含一个621bp的开放阅读框(ORF)... 从脐橙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CAB基因家族的同源EST序列,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成功克隆得到984bp的CsCAB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108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CAB包含一个62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07个氨基酸;CsCAB蛋白与钙结合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具有钙结合蛋白的保守结构域EF-hand。并构建了脐橙CsCAB基因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CABs和pCAMBIA1301-CABas,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CsCAB 克隆 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菜人工接种发酵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晓红 李正国 +1 位作者 彭家和 何凤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72-6074,共3页
[目的]为明确榨菜后熟机制、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接种发酵菌株试验,采用感官评定和理化指标比较方法确定榨菜腌制过程中较为理想的发酵剂组合。[结果]不同因素对榨菜产品品质影响顺序为:菌种比例>含盐量&... [目的]为明确榨菜后熟机制、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接种发酵菌株试验,采用感官评定和理化指标比较方法确定榨菜腌制过程中较为理想的发酵剂组合。[结果]不同因素对榨菜产品品质影响顺序为:菌种比例>含盐量>接种量。榨菜腌制过程中较为理想的发酵剂组合:接种量4%,菌种比例为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杆菌3∶1∶1,含盐量6%。该发酵条件在保证榨菜产品品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榨菜生产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使榨菜发酵周期大大缩短。[结论]该研究为榨菜微生物发酵剂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发酵 人工接种 微生物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防御真菌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涛 黎群英 张传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5期69-72,共4页
昆虫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大,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免疫体系。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自然条件下由真菌致病死亡的昆虫约占全部病原微生物致病死亡的60%。... 昆虫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大,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免疫体系。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自然条件下由真菌致病死亡的昆虫约占全部病原微生物致病死亡的60%。从体壁阻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体温升高4个方面阐述了昆虫对真菌的防御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病原真菌 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LeEIL1基因的克隆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季 李正国 +2 位作者 罗安才 杨迎伍 邓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采用RT-PCR方法从番茄果实cDNA中成功克隆了番茄LeEIL1基因,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经数据库检索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番茄LeEIL1蛋白质与拟南芥、烟草、水稻、香石竹等的EIN3/EILs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了番茄LeEIL1上的... 采用RT-PCR方法从番茄果实cDNA中成功克隆了番茄LeEIL1基因,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经数据库检索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番茄LeEIL1蛋白质与拟南芥、烟草、水稻、香石竹等的EIN3/EILs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了番茄LeEIL1上的DNA结合功能域及其结合激活位点。并构建了LeEIL1的酵母表达工程菌pPIC9k-EIL1/KM71,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LeEIL1 同源分析 DNA结合域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侵染相关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婷婷 殷幼平 +3 位作者 林亚玉 贤家旭 陈世伟 王中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8,共6页
[目的]从黄龙病耐病寄主植物cDNA中筛选抗病基因相关序列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研究。[方法]根据已克隆的植物抗性基因表达产物NBS-LRR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耐HLB的柑橘属柚cDNA为模板扩增RGAs,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通过RFLP... [目的]从黄龙病耐病寄主植物cDNA中筛选抗病基因相关序列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研究。[方法]根据已克隆的植物抗性基因表达产物NBS-LRR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耐HLB的柑橘属柚cDNA为模板扩增RGAs,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通过RFLP分析及克隆测序共得到5个NBS类抗病基因相似序列(RGAs)片段,在GenBank上登录号为HM777043~HM777047。通过Clustalx、DNAMAN等软件分析5个RGAs及其推导的氨基酸的相似性,结果显示它们均含有典型NBS-LRR类抗性基因所具有的保守区域:P-loop、Kinase-2a、GL-PLAL,其与已克隆的烟草N、亚麻L6、拟南芥RPS2、RPS5、RPP8、RPM1等抗病基因在保守区域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为19.71%~42.86%。根据得到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个RGAs在HLB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定量PCR,结果显示嫁接病芽接穗后的8次连续采样中5个RGA的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调控。[结论]表明5个RGAs可能与黄龙病的侵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cDNA 抗病基因相似序列 定量PCR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jαIT的表达、抗血清制备及scFv基因库的构建
15
作者 李洪波 夏玉先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成熟昆虫神经毒素BjαIT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毒素基因,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PET-30a(+)。在IPTG的诱导下,神经毒素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经镍亲和层析纯化,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特异性较高的抗血清,抗体滴... 根据成熟昆虫神经毒素BjαIT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毒素基因,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PET-30a(+)。在IPTG的诱导下,神经毒素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经镍亲和层析纯化,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特异性较高的抗血清,抗体滴度达1:512,000。提取免疫小鼠脾细胞总RNA,通过RT-PCR分别扩增重链可变区(VH)及轻链可变区(VL)基因片段,在连接肽linker的连接下成功构建了包含抗BjαIT的全长scFv基因库。本研究为新型蝎昆虫神经毒素BjαIT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αIT 抗血清 SC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飞蝗中肠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定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八生 曹月青 +4 位作者 张伟 殷幼平 王中康 彭国雄 夏玉先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59,共5页
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几丁质酶基因(LmChi)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EF092841)。获得的cDNA全长1604bp,其中可读框1452bp,编码483个氨基酸。推测其氨基酸序列与18家族昆虫几丁质酶有较高... 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几丁质酶基因(LmChi)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EF092841)。获得的cDNA全长1604bp,其中可读框1452bp,编码483个氨基酸。推测其氨基酸序列与18家族昆虫几丁质酶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其他几丁质酶一样,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序列也包含一个信号肽、一个几丁质酶活性位点、一个碳端丝氨酸富集区和一个几丁质结合域。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LmChi基因只在东亚飞蝗不同发育阶段的中肠组织中表达,而在东亚飞蝗体壁、前肠和后肠均没有发现LmChi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几丁质酶基因 中肠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东海 李应国 +3 位作者 杨迎伍 邓伟 王昱 李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05-9906,共2页
[目的]为鹦鹉热衣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奠定基础。[方法]根据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SYBRGreenI为荧光染料,建立了鹦鹉热衣原体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样品... [目的]为鹦鹉热衣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奠定基础。[方法]根据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SYBRGreenI为荧光染料,建立了鹦鹉热衣原体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样品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结果]以提取的鹦鹉热衣原体DNA为模板。用引物Cps-1和Cps-2进行PCR扩增,得到长100bp的片段。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0α。菌落PcR检测筛选阳性克隆,培养后提取质粒DNA。当模板浓度范围为1.78×10^2~1.78×10^8拷贝/μl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8;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30%~4.59%和5.72%~9.87%。[结论]为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流行调查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荧光实时定量PCR 外膜蛋白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AFB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春文 唐宁 +1 位作者 林东波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一条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mAFB2(GenBank登录号为NM_001143136.1)。通过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ZmAFB2全长1 722 bp,编码574个氨基酸。N端含有F-box结构域,属于F-box基因家族,与水稻Os04g3246...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一条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mAFB2(GenBank登录号为NM_001143136.1)。通过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ZmAFB2全长1 722 bp,编码574个氨基酸。N端含有F-box结构域,属于F-box基因家族,与水稻Os04g32460.1同源性很高,属于AFB2亚家族。q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玉米的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但在茎中的表达量最强。为进一步研究玉米ZmAFB2基因的功能,构建玉米ZmAFB2基因的超表达载体pCAMBIA-35S-AFB2,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3个转基因株系,对转基因番茄表型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叶片稍厚颜色暗绿,果实较小,无籽或少籽,房室发育不健全,因此,推测AFB2可能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这为进一步阐明AFB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AFB2 生长素受体 克隆 超表达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姆林甜橙蔗糖合酶Ⅰ和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与果实糖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滕旭 李正国 +1 位作者 杨迎伍 邓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745-749,共5页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与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是甜橙糖代谢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SS催化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可逆反应,AI则不可逆的催化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在甜橙糖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与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是甜橙糖代谢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SS催化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可逆反应,AI则不可逆的催化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在甜橙糖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以哈姆林甜橙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法,对4个时期哈姆林叶片中的SSI基因和AI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时期哈姆林叶片中均可检测到SSI基因和AI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SSI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呈"低-高-低-高"趋势。AI基因在哈姆林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逐渐减弱,与果实糖累积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林 蔗糖合酶I基因 酸性转化酶基因 半定量RT-PCR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苗青 李正国 杨迎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遗传转化体系对其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有重要影响,对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影响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如番茄的基因型、外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遗传转化体系对其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有重要影响,对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影响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如番茄的基因型、外植体状态、预培养和侵染过程、分化培养基中的激素和抗生素配比以及不同的外源基因等问题。并对今后的番茄遗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遗传转化 农杆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